「帝国废墟」

第七十九章 面对蒋中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二天,秦川特意起的很早,这并不是他平时的习惯,在后世,他基本上是7点以后才起床,就是过来这世几个月,他也并没有改变。虽然这世晚间的娱乐消闲的节目很少,但已经形成的生物钟,也不是说变就变的了的。

今天要到中央军校去,有可能遇到一些他不曾预料得到的人物,他不敢儿戏,所以早早地起来,等待林蔚派人来接。

在南京军界,因为留日的士官生占据了高位,也把日本人那种早睡早起的习惯带到了军中,形成了一种强制性的习惯,这些都是昨晚孟启鸰告诉他的。秦川甚至能感觉出来,这个孟启鸰虽然挂名在总务处,却有很大的可能是情报处邵厚彬的手下,就因为他对南京军政两界太过熟悉了。

果然,秦川没等多久,还没有到八点,来接的车就到了。汽车拉着秦川直奔中央陆军军官校,进了大门,秦川就觉得这里的气氛很肃穆,岗哨林立。他猜测,这可能是昨天宋子文遇刺,引起了大家的警醒,临时提高了重要机关的警卫级别。

秦川被引导军校教官办公室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走进去就看到林蔚和七八个人正聚在一堆说着话。看见副官领着秦川进来,林蔚便丢下大家,赶过来迎接,那几个人也停下了交谈,转脸看着秦川,脸上都露出程式化的笑容,很显然,他们知道秦川是谁。看着秦川疑惑地看着大家,和他握完手的林蔚,亲热地拉着他走到这些人面前,挨个跟秦川介绍。

果然,这些人都是民国军界的名人,有中央军校教务长张治中,学兵总队长谢婴白,这两位是今天的主人。中央警卫军军长顾祝同和13师长陈继承也在列,听林蔚介绍,这两位都是曾在中原大战之时,打败过石友三部,是现在军中风头正劲的得胜将军,今天说是来和秦川讨教切磋对战石友三军的经验得失的。人群中还有一位儒雅的老者,一身浅灰色的绸褂,还戴着一副眼镜,林蔚介绍后,秦川才知道,此人就是民国著名的战略大师,前保定军校校长蒋方震将军。

前年,因为支持湖南军阀反蒋,蒋方震和蒋介石翻了脸,他也被老蒋关押了一年多。后来经旁人说合,两蒋才言归于好,他才被解除了关押。这样一个大才,得不到国民党中央的信任,目前只能以研究佛经、哲学和文学自娱,放下自己的军事韬略不提,只是每天和一帮文人混迹在一起。至于秦川还算熟悉的《国防经济学原理》、《总动员纲领》和《国防论》几篇宏文巨著,连影子都还没有。

秦川知道,这位谋略大师,是中国当年少有的军事天才,在之后几年中,他受老蒋的派遣,多次考察欧洲和日本,研究这些国家的军事思想和战争动向,才写出来那些可谓是划时代的军事著作。蒋方震是主张全国总体战的第一人,说他是启蒙中国进入现代军事和战争艺术的第一人也不为过,在心里秦川是深深敬仰着他的。

秦川赶忙挺胸站直,向老先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算是礼遇甚恭,执弟子或下属之礼,让旁人看了也是称羡。蒋方震见秦川虽然今天没有穿军装,只是一件简单的长袖衬衣配长裤,但敬礼的身形气质中,很有一种普鲁士的味道,而且比普鲁士的军礼更有气势,难掩英武之气。

因为就是他向蒋介石建议,在中央军校中,放弃日、苏两国的教学体系,改以德国的方式进行军事教育的。今天见了秦川这位军中新近跃升的新星,身上有种普鲁士军人的气质,心中大为开怀。岂不知,秦川敬的军礼,根本就是后世共和国的军礼,姿态英武,气质干练,更要胜过普鲁士几分。

林蔚把大家介绍完,就让大家随意坐在会议室的前一圈的沙发上。老于世故的林蔚,见秦川和蒋方震投契,便把他俩安排在一起,坐在首席的右边,自己也挨着秦川坐下,张治中他们几个,就坐在首席座位的左侧,勤务兵上好茶水,众人就开始分别交谈起来了。

首席的沙发是个宽大的三人沙发,现在还空着。秦川猜测,今天还会有重要的人物莅临,不然以林蔚顾祝同之尊,都把这个座位空着不敢去坐,那就一定有一个比他们身份还要高的人要到会。

这圈沙发后面,还摆着两圈呈“u”字形摆放的靠背椅,现在也是空着的,看样子,今天还会有一些级别稍低的人员与会。

不一会,那些低阶衔的军官二十多人,排着队一起进来了。这些都是中央军校的教官和警卫军的中下级军官,看样子是来旁听这场交流会的。老蒋以军领国,对国军的军事干部很是看重,给了他们很优渥的待遇,从这些人的面容上,也能看得出,都有一种很浓的职业自豪感。

众人进来,纷纷与在座的各部长官敬礼握手,嘘寒问暖,少不得又和秦川见礼,搞得秦川一阵手忙脚乱的,无法记下他们当中的历史名人来。刚才正开始和蒋方震交谈关于空军建设的话题,就只好搁下,谦逊地和大家一一握手。

看得出很多人眼中对秦川有崇敬之意,但也有一少部分人,在笑容的背后也露出几许的不以为然。对此秦川也不以为意。他是打了一场新型的战争,而且取得的战果也很不错,但架不住有人认为他是离经叛道,放着陆军不重用,反而依赖空军来打仗,这让一些“大陆军主义”者怎不视其为离经叛道呢。一场军事革命或者是革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反对者的,事事尽然!

还没等屋内喧闹完毕,就听到门外的副官高声宣唱“总司令到!”,众人纷纷归座起立,面朝门口,神情肃穆起来。下一秒,副官推开门扇,就见蒋介石走了进来。

这时的老蒋还不算老,年龄也仅在44岁,身材高削挺拔,面容清朗,眉间有一种上位者的王霸之气,显得自信从容,精力充沛。今天他却没有穿军装,只是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但进门的步伐,仍然是军人做派,步履铿锵,稳健果决。跟在后面的何应钦却显得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的,完全一副跟班的作态。为蒋介石的气势所震慑,屋内鸦雀无声,只有抬手敬礼时带出的一绪微风之声。

既然副官宣唱老蒋今天参加会议的身份是“总司令”,秦川也站起来,面容严正地敬着军礼,也像大家一样,一直保持着敬礼的身姿,等待有人喊礼毕。他左侧的蒋方震同样没有穿军装,所以就没有敬礼,只是站着,微笑着行注目礼,这是对上位者起码的尊重。直到老蒋环视了屋内所有人一圈,向大家挥挥手,算是还礼,才听到林蔚喊了声“礼毕”,大家才放下手,垂手站立,等待老蒋发话才能坐下。

今天除了秦川和蒋方震,其他的人都是蒋的嫡系心腹之人,大家虽然站立着,但还是继续在给老蒋行注目礼。秦川像后世一般,礼毕后用力收回手臂,挺胸抬头,目视着老蒋,身姿显得和别人不同。老蒋微微惊讶,在他看来,这比日式敬礼后欠身鞠躬更有军人的刚烈之气。他快步走过来,先是和蒋方震握手,寒暄了一句,就转到秦川跟前,盯着秦川看。

秦川心里也是紧张啊!今天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些历史上留有印记的人物,刚才已经让他激动了半天了,心里还泛起过参与历史,直入中枢的自豪感。现在见老蒋就在自己跟前,出于对这个中国历史上也能写下浓墨一笔的风云人物,心里的激动就表露出来。

“总司令好!属下秦川向您报到,并听候您的指示!”秦川一急,就脱口喊出了后世军中的敬语。其他的人听了却是表情一滞,不为别的,秦川是东北军系统的人,在老蒋面前却以直属部下自称,这在当年,可有些犯忌讳的。按常理,秦川应该先是代表自己的主子向老蒋问好,然后才是介绍自己的。

老蒋听了却大为开怀,本来就有拉拢秦川几人的想法,没想到秦川如此姿态,这是承认他最高统帅的地位,表情上也看得出秦川对自己的尊重。他抿嘴轻笑,亲热地拉起秦川的手握了握,用绍兴官话询问道;“回国几个月了?这是第一次到南京吧,可还习惯南京的酷暑天气?”

他擅长用这种话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开始对对方进行说教和拉拢。屋里的其他人,知道他的套路,这时也纷纷跟着轻笑出声,把气氛烘托得很和煦。

“报告总司令,到现在回国刚好半年。这次是属下第一次到南京的,林参谋长对属下的安排一切都很妥帖,我对南京的感觉很好!这里的气候更让我心中感到了这种热情和新生的澎湃!”

秦川刚才偷眼看见大家对自己跟老蒋的见礼有讶然之色,现在也是好顺着这个情绪发展下去了。如果老蒋能够善用他手里的救灾物质,也算是对受灾民众的一种恩德,自己说些好听的话,也是无碍于自己心里对老蒋真实的看法的。

老蒋听到秦川对南京的夸奖,顿时老怀大尉,更加开心地咧嘴笑出声来。现在自己和广州的汪孙一派势同水火,他心里也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支持,特别是秦川这类身在党外但有影响力的人的认同。现在听秦川夸南京有蓬勃生气,这变相就是承认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了,想想这些,怎不让人欣慰!

擅搞权术的老蒋,之所以让行政院和民政局那边压下和秦川的救灾协商会议,而安排自己先一步和秦川见面,正是想向外界显示自己作为南京政府实际的领袖,对抗灾救灾的重视。与秦川的关系搞得越好,就越能显示他个人的感召力,说不定,还要把这份救灾救民的惠泽,多算到自己头上几分呢!  20252/10966749

阅读帝国废墟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帝国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