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从古玩上提取能力」

42.差点被气出个好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王羲之的草书笔法?这能力也太逆天了。”

胡牧之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此刻的激动之情了。

作为书法集大成者的书圣王羲之,草书非常了得。

他在草书方面的建树,并不是旧体的章草,而是新兴的今草。

后人肯定的、崇拜的,就是他增损古法、裁成一体、变古制今的今草。

王羲之的今草书,是在扬弃张芝的章草书过程中生成的。

与张芝的章草相比,王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点画放纵,笔势流畅遒逸。

虽然王羲之笔势的连属飞移多体现在一字之内,但其所呈现的,是神采上的贯通,而非形式上的连属,被唐太宗称之为。

‘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

章草书体字字独立的形态与今草书体流畅纵逸的笔势,这看似不协调的两端,在王羲之的今草书中得到了融汇贯通,别出新貌。

现在的胡牧之就一个想法,挥笔洒墨。

只是,一个难题摆在了胡牧之面前。

自己手头别说毛笔和砚台,就连一张宣纸都没有。

本来胡牧之想着现在就出去买,但是买这种文房四宝的商铺,这会都歇业了。

无奈的胡牧之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等明天去琉璃厂文物店或者晚上去潘家窑看看。

原本,胡牧之是想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晚上去潘家窑的,只是那激动的心情让胡牧之怎么也睡不着。

睡不着干脆不睡了。

一直等到11点半,胡牧之便是离开了大杂院。

今晚的目标很明确,毛笔和砚台。

有了目标,胡牧之这逛摊速度就快了。

每个摊位扫一眼,没看到自己需要的物件,便是转战下一个摊位。

一连看了五十多个摊位,终于在一个摊位上发现了一个砚台。

胡牧之这就上手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方砚台长十厘米左右,宽15厘米的样子,厚度也是达到了2厘米,

砚上刻有荷花、荷叶,整体线条十分流畅。

而且这砚台石质娇嫩细腻,体重轻,不仅滋润、坚实,纹路还严密。

虽然东西有点新,像是民国时期的样子,但这砚台的材质不错,是一枚端砚。

端砚又名端溪砚,龙国四大名砚之一,与洮砚、歙砚、澄泥砚齐名。

端砚的特点在于研墨的时候出墨快还不容易干,用端砚研磨出来的墨写出来的字体颜色不容易出现变色和褪色的情况。

在夏天的时候只要把手按在端砚的中心都会出现水气,呵一口气,就能研磨,即使在冬天,使用端砚也不会出现结冰的情况。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唐代的端砚大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面基本没有纹饰,砚形也较为单调,以箕形砚、八棱形、长方形较为常见。

到了重文轻武的宋代,端砚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文人墨客热衷于鉴赏、收藏和研究端砚,使这一时期的端砚兼具实用与欣赏价值,砚形砚式与唐代相比更为丰富。

元代历时不足百年,端砚制作承袭宋制,装饰简单朴拙,刀法粗犷浑厚,多无精雕细琢,呈现出简朴实用的特点。

明代端砚的砚形砚式更加丰富,在唐宋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更多的砚形砚式,如风字砚、荷花长方砚、蝉形砚、琴式砚等。

清代端砚制作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制砚工艺更加精致细腻,砚形砚式也更为丰富,使得制砚巧匠名噪一时,藏砚名家蜚声后世,端砚工艺达到了顶峰。

民国时期,国运衰微,端溪名坑荒废停采,砚材枯竭,加上外来文化冲击,钢笔的引入,端砚的实用功能褪化,渐渐远离社会生活。

20世纪60年代起,端溪众多坑口逐步恢复开采,近现代的端砚多以风光风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

历经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端砚已不仅仅是文房清玩,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

通过一轮又一轮讨价还价,胡牧之最后花了五十,买下了这民国时期的端砚。

那么接下来就是毛笔了。

胡牧之在潘家窑转悠了一大圈,也没发现一只毛笔。

看了看时间,居然都三点多了。

想到明天还要上班,胡牧之只能先打道回府了。

回去的路上,系统的声音在胡牧之脑海中缓缓响起。

【叮,提取乾隆工玉扳指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百步穿杨能力。】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我能从古玩上提取能力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我能从古玩上提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