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

第16章 治国才能更甚孝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李泰就坐在案牍旁,随手掀开盅盖,看着汤盅内还冒热气的姜汤,不由啧啧两声。

“李治,你真是孝顺啊!”

李泰故意奚落道:“父皇有你这样的儿子,一定很欣慰。”

李治竟没听出李泰的奚落语气,自得道:“李泰,你不思进学,人也顽劣,若是能像为兄一样,践行‘仁、孝’二字,父皇也会欣慰的。”

李泰闻言,忍不住笑了。

他端起汤盅,看了一眼里面姜汤,叹气道:“可惜啊!”

“可惜什么?”

李治疑惑。

“可惜再好的姜汤,也解不了父皇的心疾。”李泰随即翻转手腕,将汤盅内的姜汤全部泼洒在地上,“要这姜汤,又有何用?”

“你……”李治大惊,“你怎么把它倒了?”

随即,李治抓住了盲点,急声问道:“你刚才说父皇有心疾,是什么意思?”

难道父皇得了重病,这一刻,李治着实有点慌。

他还没有被册立为太子呢!

国本未定,父皇可千万不能死。

李泰一看李治的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纠正道:“父皇的心疾,便是大唐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

“比如商州府的赋税案。”

“我奉旨监管国事,接触这个案子,才发现里面困难重重,腐败严重。若是处理不好,会动摇大唐的根本。”

“你说这样的大案,不是父皇的心头顽疾吗?”

李治闻言,似乎懂了:“李泰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李泰心中冷笑,依旧道:“‘仁、孝’固然可贵,但在解决大唐根本问题上有什么用呢?”

“就像这碗姜汤,能治好父皇的风寒吗,还不如一济雪莲汤管用。”

李治觉得似乎哪里有问题,但听上去又很有道理。

李泰见李治已经迷糊,加把劲道:“李治,你在父皇面前献殷勤,表演孝道,已经没用了!”

“父皇现在更看重的,是理政理政的能力。”

“待办好赋税案,这太子之位便是本王的,你拿什么和我争?”

李泰起身,将摆放汤盅的圆盘塞到李治手中:“回去吧,将来本王做了皇帝,封你一个亲王,去富庶之地就藩,保你一生富贵。”

这是把早上李治在春和门前对他说的话,原样奉还。

李治直接被忽悠傻了,怔怔地端着圆盘出殿。

嘴里念念有词。

表演孝道,已经没用了。

父皇更看重理政能力……

赋税案……

“对,就是赋税案!”

李治心中豁然开朗,他要马上召见郝处俊、许敬宗等人。

只要抢在李泰前面解决商州赋税案,就能向父皇证今日,他的理政能力比李泰强!

太子之位,还是他的!

李治被李泰一阵忽悠,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他悟了!

他知道了真谛!

父皇为什么突然就不册立他为太子了?

为什么封李泰为秦王,并让对方监管国事,处理商州赋税案?

母妃说,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看他能不能秉持初心,在面对打击时一如既往地宽厚、孝顺。

皇子中,父皇最喜爱他,所以太子的位置,将来肯定是他的。

这一次,确实是父皇对他的一个考验。

但考验的,不是他在面对打击时,能否一如既往地“仁、孝”;而是在逆势下,能不能保持冷静,找到东山再起机会。

这个东山再起机会,李泰因为太过得意忘形,已经告诉了他。

那就是商州赋税案!

只要他比李泰更快办好商州赋税案,展现理政能力,那么就会得到父皇嘉许。

太子之位还是他的!

秦王李泰,只会空欢喜一场。

想到就做。

李治回到东宫,立刻派内侍出宫

以请教学问为名,将国子监学士郝处俊、侍读许敬宗召入东宫问计。

“郝大人,许侍读,事情就是如此。”

东宫前殿,李治自信地说道:“今日早朝的变故,是父皇对我的一个考验。”

“只要我能在秦王之前,查出商州府赋税案的内幕,并呈上处理意见,定能让父皇满意。”

“那时,父皇就不会再有疑虑,将直接册立我为太子。”

郝处俊思考片刻,点头道:“殿下说的,确有道理。”

“仁、孝是两种高贵的品性,拥有这两种品性的君王,会成为一位仁君,却未必是一位贤良之君!”

“要成为贤君,手下要有人才,理政要懂策略。圣上或许就是要考验殿下这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商州赋税案便是殿下的机会。”

“当然,李泰肯定也意识到这一点,定会全力查办商州赋税一案,以便在圣上面前得到认可!”

国子监侍读许敬宗闻言,急切道:“那还等什么?”

“我现在立刻派人,去商州府,还有下辖的五州十三县,调查商州赋税的情况。不管是地方懒政,还是税收腐败,总归把情况弄清楚。”

“等查今日了实情,我们国子监士人聚在一起,商讨个妥帖的解决策略,由殿下呈给圣上,定能快秦王一步!”

李治当即起身谢道:“有郝大人和许侍读,我无忧矣!”

有大儒郝处俊和一众国子监士人相助,李治对抢先办好商州赋税案,很有底气。

而他的秦王李泰,空有监管国事之权,却无能臣辅助,一个人成不了事!

……

此时,郑国公府。

郑国公魏征在府内接见秦琼和王珪两人。

“你的意思,圣上册立李泰为秦王,将来可能立他为太子?”

魏征笃定地道:“我有把握,圣上突然取消册立李治为太子;又封李泰为秦王,令其监管国事,这是存了拿两个比较的心思。”

“李治宽厚孝顺,在朝中得到大半文臣的支持;秦王性格软弱,但今日早朝我才发现,秦王处理朝廷时,从容自如,一点也不怯场,而且颇为决断。”

“以前我们都看走眼了。或许圣上正是发现了秦王这个优点,才动了让两个比较一下的心思。”

王珪在一边道:“那圣上让秦王监管国事,就是在考察他处理朝廷的能力?”

“李治的优势在‘仁、孝’,如果秦王在处理朝廷上能让圣上满意,太子之位当可以争上一争。”

阅读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