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拾贝」

随遇而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人之所以喜欢上一种事物,无外乎两种原因:要么事物所表现的内涵于自己的思想乃至灵魂不谋而合;要么就是因为它的出现让你改变了对过去以往执着的态度。第一次听到随遇而安是在《菜根谭》里,觉得这个词太过熟悉,貌似它伴随着我从出生到现在的心路历程。直到看到《随遇而安》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肤浅及自以为是。这个词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是每个人都配用这个词来形容和修饰的。

说起《非诚勿扰》这档节目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吧!当然对于孟非其人也是家喻户晓,但是又有几个人了解他的过去。当然我也是别人推荐,其实自己也不是爱看书之流,之所以激起我的欲,是因为无意翻阅目录,目录里面提到了XJ,而作者只是停下,而我却是留下了,这点还是值得炫耀一下的。随遇而安容易让人联想到铁饭碗,那么究竟什么是呢?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还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大家肯定都趋向于后者,因为只有随遇才有乐土。而孟非无疑就做到了这点,并且展现出了他巨大的人格魅力。都说文章是思想的归宿,那书自然就成为文章的归宿,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孟非的《随遇而安》,都说没有分量的文字是没有力量的,我觉得这还是取决于人的心理和言语的承受能力:现在社会是强势群体都比较脆弱,而弱势群体却表现的异常强大。所以经常遭受所谓的人生攻击的大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我看他们都是吃饱了撑的,不过谁让我们生活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呢!

总是一味怀旧,可能是有点小自私吧,都不希望以前美好回忆的载体发生变化,偏偏越是期望的东西就越容易离你而去,最后只能说是自己错爱了过去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最后又把它融入到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淡化渐渐流逝。到了不惑之年的孟非开始不断地认识和塑造自己,以便完全真实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自己,为了让语言文字生动并且充实,感情的流露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成为重中之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对于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的揭露显得格外重要。纵观孟非四十年的辛酸经历,其实是一部坚强不断超越自我奋力打拼的史诗巨作:童年时代的重庆到迁居南京,梦破落榜,南下淘金,从搬运工到印刷厂小工且差点手残,“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开始不断学习,迈出了万里长城的第一步。辗转来到电台,端茶倒水,在坐以待毙和奋起自救之间选择了后者,开始寻找自我的天地,是苦难中积聚的力量一步步把他引向成功,开始了记者生涯,意外脱发到光头亮相,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开始了“新闻一哥”到“综艺A咖“反差演化,在年轻化新锐化的时代一枝独秀。

以至后来《非诚勿扰》节目播出后大受欢迎,引起大众广泛热议,根据CSM数据收视率平均突破3.0%-4.3%之间,最高一期达到4.53%,毫无疑问成为周六,周日收视冠军。对此孟非:“周一早上,制片人就给我打电话,说前三期的收视率很好,而后来一些朋友和观众打来电话,我才知道节目在老百姓中间的口碑不错,这让我更开心,而且我发现参加节目的好多选手也红了。”从此成功的坐上了电视月老的位置,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阅读沙海拾贝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沙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