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诸天之武侠行」

第42章 独孤之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他沉思良久,此时神雕同样飞上平台,双爪起落搬开冢上石块,露出并列着的三柄长剑,每把剑之旁各有一块长条石片,并列于一块大青石之上。

他低身提起右首第一柄剑,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剑柄上用刻着‘青冥’两个篆文,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卫轩岸不知为何,只觉这利剑令他尤为熟悉,又摸了摸剑首末端,总觉得少了些东西。

他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剑,此剑奇软,紫光隐隐,如烟如雾,剑柄上用金丝盘着两个篆文乃是“紫薇”两字,又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卫轩岸心里不禁暗忖,此剑不是已经扔下深谷,为何会在剑冢?难不成有人把剑找到又重埋此处?

但转念暗自哂笑,紫薇软剑乃世间一等一的神兵利器,哪来的呆子会如此施为,定是雕兄又把宝剑寻回埋在此处来凭吊故主。

卫轩岸不知道的是,世间还真有如此呆子。

他伸手一提,触感冰凉,却令他为之一震,似乎有种血脉相连的联系在重新连上,令他不愿放下,又看向剑首末端之处,同样觉得少了些东西。

他端详许久,还是依依不舍的放下剑来,然后伸手去拿第三柄剑。

早有准备的他,还是觉得略显沉重,起码七八十斤,通体三尺多长,黑黝黝的毫无异状,靠近一看,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

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料想当时的独孤求败境界,已不逊他此时,但他看了竟无先前的熟悉感,于是随手放下,看向第四柄剑下的石刻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

卫轩岸嘴里头喃喃道。

何谓无招?

无招不是不出招,不出招又如何取胜呢?

无招是指忘却所有招数套路,自由挥洒,随机而发,恰如岳飞所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但怎能确定随意的一招能胜过敌人呢?

若是如此,不懂武功的,岂不是个个都天下无敌。

所以这有个先决条件,那便是‘料敌先机,后发先至’。

在于一眼见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便即乘虚而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

这个条件说来简单,但他见识天下英雄,就知道前四个字,就足以拦住世间九成九的武林之士。

要做到‘料敌先机’,必须拥有高明至极的眼力,机变能力,并且对天下武功了如指掌,能在极短时间内找出破绽。

在他印象当中,能做到的不过只有铁掌帮宗主裘千仞、少林方丈苦乘大师等寥寥三两人。

而进而做到‘后发先至’的怕就只有他一人,至于后面两句就不在话下了。

这也难怪独孤求败要把五重剑道放在一起,因为这代表着他一生用剑的历程写照,缺一不可。

利剑无意,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此为‘后发先至’的基础。

软剑无常,览尽武学变化之繁杂,了然于心,归纳三百六十种变化,故能‘料敌先机’。

能做到这里的独孤求败,足以在华山论剑上走一转了。

而继续往下的三重境界,却是他超迈俗流,成仙成圣的道路开始。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脱离招数套路的藩篱,返璞归真,去繁就简,做减求空,便是从‘制敌’到‘求道’的转变。

木剑无滞,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诠释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剑之境。

无剑无招,存乎一心,此时的独孤求败臻于武道巅峰,已然无敌于天下,

然,天下无敌,唯有敌己!

故而他又从外求天道,到探索内心,明悟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假外求。

这也是他从‘求道’到‘问心’的开始,才有了后面隐居深谷,以雕为友的寂寥难堪。

纵观独孤求败一生,先是敌人,然后敌天,当败尽所有后,又寂然寥廓,才以己为敌,唯求一败。

他不该叫独孤求败,应该叫做独孤求敌,或是独孤求战。

卫轩岸不禁心生层云,胸臆激荡,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战天战地,战无不胜的伟岸身影。

持剑扫敌,所向披靡。

举剑问天,天公震怒。

拔剑四顾,寂寥归隐。

不知不觉间,卫轩岸眼里流下泪水,脸上充满了虔诚和敬慕之色。

同时,周身气息倏然消散,微微颤颤,心神一片进入了一个从所未有、不可思议的境地。

一点灵光闪现,恍恍惚惚、沓沓冥冥,虚极致笃,万籁俱寂。

时值日落月升,天上北斗闪现,卫轩岸体内北斗心法自行运转,引动脚踏天罡,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一步一步足下。

手上凭藉一丝真力跟着摆动,潇洒自如,每一发劲莫不轻微玄妙,一举一动莫不妙绝人寰。

这一招大北斗七式是王重阳巅峰时期自创的天下第一守式——大北斗七式,自其死后,就始不见人间。

如今重现,就算王重阳再世,也说不出比他使的好。

随着东方晨曦初现,月影沉潜,星光隐没,转眼间夜幕渐渐化作了蓝天,烧红了天边一片。

他有感而发,随手一挥,比起大北斗七式,还要轻飘飘,似乎不使半点力气,却生出了千变万化,不在常规之内。

良久,他才渐渐睁开眼睛,入目所见,似乎天地都大不一样。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

他喃喃念了一段,许久以后才回神过来。

“原来离开这么久了,是该回去了。”

…………

东海桃花岛。

弹指峰下,试剑亭。

亭中老者正百无聊赖,拨弄着几个铜钱,推衍天机。

时隔十年,年近知天命的黄药师苍老了许多,幸好精神尚算矍铄。

这时卦象一现,他神情顿即一滞,连忙向旁边招招手,道:

“陵儿,你来看看为师这一卦如何?”

十岁出头的武陵色,正如当年欧阳克拜师的年纪,加之聪敏好学,眉清目秀,颇似他那失踪多年的爱徒,移情之下,老者对其甚为稀罕。

武陵色端详了片刻,斟酌一番后才道,“弟子才疏学浅,看不出太多名堂,只看出好像是吉兆。”

黄药师缓缓点头,“若乘风在这,怕是能够看的更清晰些。”

倏尔又道:“你快去准备,你大师兄要回来了。”

“大、大师兄。”

武陵色一听发愣,反应过来后顿觉心头一突,顿即一阵从心而发的狂喜涌上心头,令他情难自禁,不知所措。

“还不快去!”

黄药师见其愚钝的样子,忍不住大发脾气。

“哦……我、我知道了。”

武陵色激动得咽哽起来,他立马跑了出去,想要把这个好消息道给其他人听。

此时,晨曦灿烂,微风荡漾,漫天花雨飘飘浮浮,煞是好看。

黄药师抬头凝视着这曼妙绚烂的景象,眼角渐渐湿润。

‘朝英,是你在天之灵保佑克儿么?我总算不负你所望。’

阅读漫游诸天之武侠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漫游诸天之武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