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拾遗」

第33章 第三十章 吕副相翻手为云 蔡御史覆手为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日早朝。堂上主论新法情况,大家顺带赏了胜利归来的沈括。见无人再奏,大家未像往常那般退朝,而是转而问起近日京城治安。这一问,殿中之人心里都知陛下所指为何。

赵府尹应承了几句,点了蔡熠将话头引了出来。

“蔡大人,近日城中有宗聚众闹事案件,你是主审,你来说说。”

蔡熠站了出来,躬身回答:“陛下,近日城中确有民众纠纷案。聚众闹事说起来有些过了,不过是些未及冠的世家子弟,闹出点不愉快罢了。”

近来,蔡熠风头冒得有些快,吕惠卿亦摸不准他到底是王党还是蔡党。但总归不是吕党。一听世家,便上了些心。侠客小说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

“哦,是嘛。都有哪些世家子参与其中?”大家继续问到。

“回陛下,为首的有两人,一人唤章庆,一人唤文祖怡。余下有范从简、吕易、王殊、王襄、钱受谨等。”蔡熠亦实话实说。

为首两人,殿中之人都不陌生。章惇在殿中面色有异,颇觉尴尬。持笏上前,而远处的大理正文及甫亦持笏而出。一个为侄子汗颜,一个为儿子请罪。余下那些都是父辈或祖辈在朝为官,其中不乏家世显赫者。

这些个官宦子弟还未及冠,大多在国子监消磨时光。章、文二人表态后,各朝臣自领自家郎君,纷纷出列请罪。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见此情形,大家无奈摇头,少年人,还未定性,也不好指责甚么,便先让他们各自起身归位,嘱咐章、文二人好生调、教,并嘱咐众臣要引以为戒。

百官齐呼:“谨遵圣谕。”大家意欲退朝。吕惠卿持笏进言。

“陛下,臣有一事请言。”皇帝示意他继续。

“国、太两学为官学之最,监生与太学生身负陛下厚望。应勤于学问,不负圣恩。但自太学三舍体系建立以来,国子监兼为众学监管机构,于教习来说力有不逮。臣请旨令官宦适龄子弟必须入太学,并将适龄范围由原来十二岁至二十岁扩至十岁至二十二岁。”

吕惠卿此段乍一听,是督促官宦子弟思学进取。无甚毛病。若仔细品味,却不简单。

庆历之前,国子监为宋朝最高学府。只七品以上官员子弟方可入学。监生听学三年便可授官。庆历新政,范文正仿汉例设太学。七品以下官员子弟可入学。太学分上舍和内舍,考试优秀者亦可授官,虽人数不多,足以与国子监平分秋色。

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地方学府、学院兴起。加之高官世家子弟,荫恩盛,在国子监多为谋个虚名,并不在意学问。因此,至此时国子监实已成为政府机构,行管理学府、院之职。

后王安石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上舍、内舍和外舍。开外舍于平民,其可通过入学考试进学。每月考评一次,根据成绩调配舍等。年终大考评,居上舍者可直接授予官职,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另外两舍虽需经科举做官,但皆有特权。内舍免省试,外舍则可免解试。

不仅于此,太学食住可免。对于寒门学子是极大的恩典。天知晓,王安石当初设此法,笼络了多少寒门学子之心。

今吕惠卿以副相身份请旨下令官宦适龄子弟必须入太学,太学各舍人数有限,管家子弟可免试入学,若适龄子弟全入,势必将一些寒门子弟据之太学门外。于高官之家来说,能让朝廷出面帮着教育子侄,总好过如现下这般出来丢人现眼强。于低级官员来说,家族可给予子弟的荫恩已难改官,而太学给了他们大机会。

这么品来,将吕惠卿说成只是为了权力而疯狂的草包,似乎有些不妥。这格局,大着哩。

皇帝听了,一面点头,一面呈思索状。一个声音打破了他的沉思。皇帝闻声而望,是御史蔡承喜。只见他持笏,大踏步出列,一句:“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刚落了话音。

皇帝示意他继续。“陛下,吕惠卿结党玩职,岂会真心为学子好。此举不过是笼络百官,结党营私之心可诛。”

闻言,吕惠卿心里有恨得牙痒痒了。心里念着他的名字,恨不得用巫术杀、死他。皇帝端坐于堂,看着百官不语。见皇帝迟迟没有表态,吕惠卿压下怒火,朝邓绾使眼色。

未让他失望,邓绾站了出来。

见此,吕惠卿收敛了表情,准备看戏。邓绾确实给众臣和皇帝带来了一出好戏,主角正是吕惠卿。

邓大人正声:“陛下,蔡大人之说,臣不知真假。可吕惠卿纵容亲族伙同华亭县令张若济强借华亭县土豪乡绅五百万贯钱在先,设计强占华亭县白沙乡田地两千亩在后。这桩桩件件却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此言一出,吕惠卿脸色已呈猪肝色。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邓绾,却是半天也吐不出半个字。

居后端的蔡熠倒是没想着,这事儿是由邓绾来做的。转念一想,也是,现如今吕惠卿虽表面风光依旧,但大家心里却是越来越瞧不上他了。眼看着吕惠卿要不得宠了,邓绾怎能不向王相示好,弥补此前的过失。

他看不到他叔父的表情,若他能看到估计惊讶会不止于此。此时的蔡确眼角闪过一丝惋惜。他在惋惜甚么?

终于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的吕惠卿看向皇帝,但见殿上之人,正俯视着审视自己。这是在怀疑?

时不待人,他来不及想那许多,在大家的审视中为自己辩驳:“陛下,蔡御史所言之事纯属无稽之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邓大人所言之事,臣亦不知。臣亲族未有居华亭者,何来侵田占地之说。”

皇帝又将目光移到了邓绾身上,被关注之人从怀中拿出一本折子,弯腰呈上。

看完折子的皇帝将折子扔在了吕惠卿脚下。一言不发,等着吕惠卿解释。

事态不妙,吕惠卿内心忐忑,但面上故作镇定,竭力控制住颤抖的手,拾起地上的折子。折子里吕惠普和张若济是如何借钱,如何买地卖地等来龙去脉写得一清二楚,比吕惠卿知道的还详细,连带人证华亭乡乡绅谢闾的状子一并附在后面。

邓绾还补充道:“陛下,折子中状子的主人谢闾现下正在城中玉仙楼住着,随时可以召见,对质。可怜七十老者,原本衣食无忧儿孙满堂,臣初见他时,却是衣不蔽体,瘦骨如柴,见者心疼呐。”

此时吕惠卿心里骂道:“悔不该应了那请求。被你们这帮蠢货害惨了。”心里这般想着,身体却是另一番景象,若是盛夏,你或许能看见吕相汗流浃背,两鬓湿华。

“陛下,臣只知家兄欲请张若济作保借富民钱财,买地建织布厂,臣想着这亦是有利于地方商贸和地方安稳之事,便写了手书请张若济作保。臣轻信亲族之言,实属不该,但细节之事,臣实不知尔,若知缘由,断不能助他,望陛下明鉴。”

那时间,声泪俱下,痛心疾首,悔不当初。旁人看来,吕大人也是情有可原呐。

纵此,无人为其说项。

神宗皇帝下旨罢吕惠卿参知政事,迁知陈州。张若济、吕惠普强借钱财与侵田案由提点刑狱蹇周辅审理,涉案人暂由秀州官府拘押待至。

吕惠卿领罚谢恩。待大家欲退朝。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见此,王安石和蔡确不知他意欲何为,均向其使眼色制止。可他还是站了出来,正是近日风头正盛的开封府推官:蔡熠。

阅读大宋拾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宋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