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锤的高中岁月」

第41章灯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元宵节晚上,二姨家的表姐和表姐夫提着两盒元宵和两瓶通化红葡萄酒来赵铁锤家串门,爸爸、妈妈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热情的招待这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二姨去世早,二姨家的孩子们都把赵铁锤的妈妈当成自己的妈妈看待,逢年过节就像回娘家一样儿来串门。赵铁锤的妈妈精心准备的菜肴很丰盛,四个主菜:红烧鲤鱼、溜肉段、锅包肉、挂浆地瓜;两个热菜:黑木耳炒肉,青椒炒肉;两个凉菜:肉皮冻、黄瓜拌干豆腐;主食:米饭和两盘炸元宵。一大家子七口人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的边吃边聊着各种趣事儿。赵铁锤的爷爷、爸爸和表姐夫共同干了一杯啤酒后,赵铁锤的爷爷操着山东口音乘兴讲起了元宵节的来历:“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大家都意趣盎然甚感新鲜的听着爷爷的讲解。赵铁锤的爷爷讲完元宵节的来历后,赵铁锤的爸爸夹起一个油炸元宵,一边吃着一边颇有兴致的向大家讲起了元宵的故事:“吃元宵的习俗起源于宋代,当时民间流行在正月十五吃一种新奇食品,这种食品人们一开始叫它’浮元子’后称’元宵’,商人们更愿意叫它’元宝’。元宵也叫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食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表姐夫听得津津有味,只见他独自喝了一口啤酒后接着爸爸的话茬儿说:“前几天听我同事说,咱们市今年承办了全国冬运会,冬运会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冰球赛也要在这里举办。据说今年咱们市的元宵节将比往年还要热闹,彩灯除花灯外,又新增添了河灯、冰灯等好多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新样式;表演的节目除东北大秧歌外,又新增添了踩高跷、舞狮子、舞龙...好多精彩纷呈的新节目”。赵铁锤和弟弟赵钢强听得眼睛都直了,恨不得立即放下碗筷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晚饭后,赵铁锤一大家子走出家门,他们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和恣意飞舞的雪花谈笑风生、高高兴兴的向市中心广场走去。噼噼啪啪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颗颗升上天空的礼花接连不断的在天空瑰丽的绽放着,真有一种昙花一现霎那芳华的感觉。街道中间及两侧便道的人流汹涌、摩肩接踵,到处都呈现出欢天喜地的吉祥喜庆景象,简直比春节那天还要热闹。人们的精神振奋、情绪热烈,大家殊途同往,他们沿着五光十色的中央大街向江边的市中心广场走去,桥头的市中心广场两侧就是往年花灯摆放的最多、最漂亮,也是观灯、看节目最热闹的地方。

跟随着拥挤的人流,赵铁锤一大家子终于来到了市中心广场桥头一侧。呵!中心广场的市标底下、桥头两侧的街道上到处站满了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此时的景象一点儿也不为过,人们站在一起三五成群的谈笑着、议论着,看见了单位同事、熟人和老邻居就离老远的高声互相打着招呼:“也来看花灯啊?跟谁来的?过年家里都挺好吧?过几天找机会大家聚一聚?...”。虽然大家表面都满不在乎、不动声色、兴致很高的样子,可是大家在心里都画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江边的的花灯、冰灯、河灯都在哪儿呢?秧歌、高跷、舞龙、舞狮都在哪呢?往年这不正是赏灯观舞的黄金时间吗?可是如今,只有在寒风中到处站立的热闹的人群,只有那闪烁着五光十色的路灯光,只有那悬在高空中圆圆的月亮和亮晶晶的星星。

大家看到这情景都自我解嘲的互相调侃道:“今年的正月十五有意义,咱们这是市民们集体自发的聚集在一起赏月、遛弯儿、观路灯、看漫天礼花、听鞭炮齐鸣啊!”,人群中不时传来笑闹声。密集的人群渐渐向四面八方散去,赵铁锤不禁又一次抬头望着天空上那大大的、圆圆的如白玉盘似的月亮,他觉得这皎洁的月光比刚才亮的还要使人振奋,还要使人快乐,它好象善解人意一样用自身散发的光和热安慰着这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在寒风中站立许久等待着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人们。

阅读赵铁锤的高中岁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赵铁锤的高中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