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

第八章 悄悄的进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回到教室,袁老师当场就宣布了刚才的决定。不过说的话也相当有艺术。

“同学们,刚才陈班长给我提了一个非常棒的方案,那么这件事就需要全班同学一起配合,作为一个集体,我希望班上的所有同学要有团队精神,这是你们第一次进行集体活动,老师也希望看到你们每个人的能力,现在我宣布,这次集体活动以全班为主体,班委干部为中心,班长作为总指挥全权负责这次运动会,大家一起加油!”

“加油,加油,加油。”小陈杨趁机挥舞着拳头大声叫了起来。

“加油,加油,加油!”全班同学一起大声吼道。

“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是最好的、最强的小二班,但是我们的计划一定要保密,如果让一班知道了我们的杀手锏就没有意义了,我知道很多同学在一班都有好朋友和兄弟姐妹,但是,为了班级荣誉,我希望大家一定要对这次运动的准备工作进行保密,大家说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小二班的同学们兴奋的吼叫到,想到能打败一班,能得到班主任的奖励,一群小孩子们毫不犹豫的答应到。

随后小陈杨就紧锣密鼓的开展起了这次计划,首先就是召集班委开了一个小会,明确了每个班委的具体工作,首先就是选拔几个单项比赛的运动员,因为他们的任务最重,即要参加队列同时也要兼顾单项比赛,所以提前把他们确定好才能更好的分配好训练时间,30米的短跑需要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进行单项比赛,安排体育委员立即安排报名30米短跑的同学去体育场进行摸底测试,男女各选出三名主力和两名替补,让他们通知家里,每天下午放学后加练半小时体能和爆发力的训练,同时这十名同学还要参加趣味乒乓球接力的训练,平时没事就要拿着乒乓球拍端着乒乓球进行训练,这两个项目就交给体育委员负责。

“雷刚,能不能拿20分可就看你的了,全班同学可都指望你们了,大声告诉我,告诉所有同学,你们行不行不?”选拔完成后,小陈杨大声的问着体育委员雷刚。

“行,行,行。”包括雷刚一起的10名选拔出来的同学一起大声吼到。

“班长,就看我们的吧,保证完成任务。”雷刚继续大声的吼到,雷刚也是退伍军人的后代,但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从小就帮着家里做农活,黝黑的皮肤,健壮的身体,从小跟着父亲训练出来的气质让他毫无悬念的当上了体育委员,此时也学着父亲当年的模样接受了任务。

“注意方式方法,毕竟我们还是小孩子,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没有你那么好,记住量力而行,切记注意安全,不要因为锻炼身体而受伤,记住了吗?生活委员也要负责好他们的后勤工作,开水,毛巾要准备好,这个星期就不要安排他们值日和打扫卫生了,让他们专心训练。”叮嘱好雷刚后,又对负责后勤的生活委员吩咐道。

“杨瑾同学和彭娜同学负责带领同学们收集纸板,然后用班费购买宣纸、胶水和蜡笔,组织女同学们进行翻板的制作。”这时要制作漂亮的翻板也是一件工序相当繁琐的事情,首先要收集纸板,纸板要平整,然后将买来的宣纸裁剪成和纸板大小一致,用胶水将纸板两面都贴上宣纸,待晾干后就要让细心的女同学们绘上相应的图案了。

因为翻板是这次小二班的大杀器,所以一定要保密,小陈杨就决定让小杨瑾带着厂里几个同学在他家里制作,等到运动会开幕式那天再拿出来震惊众人,队列训练还是照常和其他班级一样在大操场上连着,但最关键的举牌动作都是在教室里秘密训练的,隔壁班老式时不时听到小二班里传来陈杨大声叫着123,但始终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因为我们可爱的袁老师在训练时都守在教室外不准其他人来围观。

训练完队列后就是沙包投掷训练,沙包投掷并不是比谁丢的远,而是比哪个班投的准,投掷线3米外放上一个空桶,全班的同学轮流投掷,每人一次机会,那个班投到桶里的沙包多就算哪个班获胜,所以每到课间休息的时候,需要解决生理问题的同学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急着回去多练一会,热火朝天的训练氛围在整个校园弥漫,每个人都在为班级荣誉积极的训练着,而因为一个年级只有2个班,所以拔河比赛就采取三局两胜制,传统的拔河都是绳子两边交叉站人,然后斜着身体努力向侧后方进行发力,而小陈杨训练大家的时候却是采用的国际比赛的方法,正面站姿然后将绳子夹在腋下,身体后倾,将全身的重量压在绳子上,然后按照指挥员的口令,左右左右的摆动后退,然后让主力队和陪练队进行测试,主力队还是用传统的交叉侧站,而陪练队用正面后倾的方法连赢主力队2局后,同学们彻底信服了,对拔河比赛充满了信心了。

一切计划都在秘密的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小陈杨除了要安排运动会的事情,时时刻刻的提醒全班同学不能放松学习,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天又到了故事会的时间:“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小陈杨讲陶渊明劝学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是班主任袁媛也走上了讲台,轻轻摸了摸小陈杨的头,然后对大家说到:

“陈杨的故事讲的非常好,学习就是逆水行舟,学习就是滴水穿石,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学好,学透,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才能实现你们的梦想,就算以后回家种地,你懂的比别人多,你产的粮食也会比别人多,以后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同学们,记住一句话,一万年太长,我们只争朝夕。这一周我看到了大家的努力,各项成绩都有了大幅提升,继续保持下去,下周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到时候我们让全校知道我们班的厉害,因为我们是最强的小二班。”

“最强小二班,最强小二班!”齐声的大吼传遍了整个教学楼。

“这个袁媛老师怎么了,以前也没见她这么有激情,最近老是给小二班的孩子们打鸡血!”正在开会的校长笑着打趣到,会议室一片笑声。

“是啊!这个小二班有点意思,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阅读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