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虚海的行者」

第三十二章缠丝劲,发力如甩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元昌将鱼收好。收获不错,小黄鱼够一餐,还有一条五斤多的草鱼。

“大黄,回家咯”元昌招了招手。大黄赶紧尾随其后,还走走停停地到处嗅着。

“好了,中午再处理,别急”元昌放下桶,在水缸里瓢了干净的清水换上。大黄在旁边探头探脑地凑过来瞧着桶里的鱼。用手拍拍它屁股。盖上篮盖压好。

走到天井空旷处,开始展开动作,感受缠丝劲的发力。虽然是原理明白了,然而最终还是要身体也要体验到才行。实践永远是理论的验证的最好的方式。

从最为基本的马步来感受力的传递。马步即是在平地上做出一个骑马时的动作与神态来。一起一伏间,可以使膝关节得到放松而不会站久有损害。起时如是像起跳时的趋势,然而脚掌最后还在地面上,就像抛物线的最高点。而落时,感受失重感的轻松,就像跳起来整个人都是松松的。一松一紧间起到锻炼腿部与胯部的平衡与力气。

而缠丝劲就是力要连续性,递进式,不可中途断,也如同是甩鞭一样,会有一个力的传递点的递进与惯性推力。而力的传递点就是鞭甩出去时移动变化的折弯处。

然而让人体的力的传递向做到甩鞭一样的效果。那么就是国术所谓的眀劲。正所谓,千金难买一声响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转换成人体发力,需要找到那个传递的规律体验感,不可能整个被提起像鞭一样甩吧,这就是其中的难度性了。

而双腿与胯部构成一个正三角支架的力结构。根据力是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原理。那么人体必须有一个受力支撑点与发力起始处。而当人体在高空中时,只有四肢乱蹬。而无法借力推着偏离轨道。也就是四肢的力是向四周发散的。

而人着力于地面,那么力就从脚掌接触为支撑点与发力起始点。而人体的骨骼除了胯骨外,其它活动的骨节间都是呈现折叠式,就像是一张白纸,平均分地正反折叠式,放在桌面上压一下放开,很难弹跳其来,需要快速放开才能一下子展开跳起来。而弹簧则更加明显,这也是所谓的弹簧劲,讲究的是突然的爆发性。但是持久性也是较短暂的,因为肉体强度不够会容易拉伤的概率很高。只能是在突然偷袭与速战速决的情况下能考虑。

元昌不断地实验着蹲下,站起的过程中规律与控制力的传递节奏。疯狂地推算着力的发力过程是否与鞭甩的递进式原理相吻合。

然而足足上千次,也是难以窥视到其中的关窍。双腿开始酸胀。背后冒汗。“嘶,呼”长吸一口气,缓缓呼出,站定,默默地控制触感,使毛孔舒张——即其实就是持出体验身体的温热感。不产生凉意触感,而闭合毛孔即可做到。不用暗劲层次就能体验。不过是被动性。

“呜呜”大黄叼着毛巾,摇着尾巴凑到元昌跟前。“谢啦,大黄。”元昌接过来,虽然一角有大黄的哈喇子。但是只要不动那一角即可。大黄可是个宝贝,时常表扬一下它可取的行为,大黄就能乐颠颠乐一整天,元昌也一起乐呵呵的。

阅读游荡在虚海的行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游荡在虚海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