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

外戚。希望之前发过有关外戚讨论的书友能点进来看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从发书以来,评论区一直有说什么“少帝退位,何苗必死”、“外戚就只能依附在皇权之上,没了刘辩,何苗什么都做不了”,还有如“宦官外戚就是皇帝的狗”之类的评论,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外戚集团的兴起、和他们的依仗,从来就不是皇帝,而是靠母族的力量。

从先秦之前就有国与国的联姻,外国的贵族之女嫁到诸侯国后往往都能成为朝堂上的重要力量,甚至能主导国君的废立。如晋文公、齐威王,亦如秦庄襄王,前二者因国君妃子迫害远走他国,后者依附楚国出身的太后,得以继位。

外戚就如一国上卿一般,有兵力,有封邑,在朝堂上有话语权,能影响到君主的决策,绝不是皇权的附庸。

到汉朝之后,我们数一数历代的外戚集团。

吕氏、窦氏两家外戚直接影响到汉武帝中期,当时没有功臣勋贵吗?这其中没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吗?刘邦、文景、汉武,哪个差了?那为什么这些雄主都会受到外戚的影响呢?

汉武诛窦以后,舍弃陈阿娇,立了卫子夫为后,这算是第一个出身寒微的皇后了吧,可之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太子谋反,卫氏被诛,还好卫青早死,才没有祸及到他的声名。有人可能会说,那卫霍本来就卑贱,如果不是靠着皇权,怎么会起势?

这一点大错特错,卫青进入汉武的视线不是因为卫子夫,而是因为他的能力,同样,霍氏也如此。

汉武征匈奴,同发几路大军,为何就有只有卫青有战果?为何就有李广难封,而霍去病不到二十就封侯?是因为他们是外戚吗?他们就是酒囊饭袋,没有能力吗?

走过汉武朝,再看看后面的皇后,霍光秉政后,前有外孙女为后,后有霍成君为后。霍光外孙女是上官桀之后,霍成君是霍光之女,这些外戚也是依附在皇权之下吗?

刘病己的皇后不是豪族,是因为他娶妻之时还是一介罪人,就这样,霍光立他的时候,还给她塞了霍成君。

王莽为何能篡汉,是因为他有一个做皇后、太后的姑母?异性不得封侯,但王莽还未篡汉之时,王氏就有了多少王侯?

再到东汉,刘秀起兵之前,南阳阴氏不比他舂陵皇室强了多少倍?邓氏为什么助光武,是因为光武二姐就嫁到邓氏,同样,邓氏不比舂陵皇室强?还有李氏,刘秀跟他兄长在更始军中被打压之时,就与李通结为姻亲。

刘秀第一位皇后是什么人,郭圣通,可以搜一搜,为什么她是第一任皇后。

刘秀儿子汉明帝的皇后是什么人?马援的小女儿。

汉章帝的皇后是刘秀长子的女儿的女儿,是刘秀重外孙女,姓窦,另外两个皇后都是他儿子继位后追赠的。

汉和帝的第一个皇后姓阴,第二个皇后姓邓,邓太后临朝称制十六年,世家大族哪里去了呢?

之后是五岁就死了的刘隆,再之后皇位就传到了清河郡王一系手里。

第一位,汉安帝,皇后阎氏,其祖父为尚书,步兵校尉(比二千石),曾欲行废立之事,另一个皇后是追赠。

北乡侯(安帝堂弟),在位半年,不被认为是皇帝。

汉顺帝,皇后梁氏,父亲是大将军,哥哥是梁冀,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此人,为什么我会多次引用“梁冀故事”。

后面的冲帝,质帝都是在位时间短,早夭。

到末年了,汉桓帝第一个皇后也姓梁,恰好是梁冀的妹妹。第二任皇后姓邓,邓禹玄孙女,前面的邓皇后的侄孙女。第三任姓窦,大将军窦武之女。

汉灵帝,有人会疑惑,说董太后就不是豪族,就是外戚,就是依附在皇权之上的虫豸,那是因为董太后嫁的不是皇帝。

汉灵帝是汉章帝的玄孙,第一任皇后是宋氏,汉章帝贵人宋氏(其孙汉安帝)堂曾孙女,父亲是执金吾,也是上卿,与曹家就是姻亲,曹操第一次被免官就是被宋家连累,可知其家世。

第二任何氏,第三人王氏,文中已有提及,祖父是五官中郎将。

汉献帝,首任皇后伏寿,西汉大司徒八世孙,其嫡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安,第二任皇后曹节,曹操之女。

数了这么多,我想应该不会有人再以为外戚是皇权的附庸了吧。

再数魏朝,曹操正妻丁夫人,其家也是公卿之家,如丁宫,也是历任三公。

甄宓,甄家也是河北豪门。

后面的你们容易搜,就再提一些典型的案例。

杨坚的皇后姓独孤、李渊的皇后姓独孤、李世民的皇后姓长孙,长孙无忌干了什么事呢?二哥的书中也有详细,好几天没看,应该快到长孙无忌被杀了,各位可以看看。

其后,郭子仪也让郭氏女当皇后。

到宋朝,柴氏是万年驸马,宋朝皇帝的皇后一般也是在开国的几家将帅手上传,例外一些的刘娥,此人名声很差。

外戚集团绝不是皇权的附庸,相反,外戚兴起之时,无不是因为皇权的衰落,而使外戚作为扶保皇权的角色,活跃在zz舞台上。

在这种情况下,皇权是君,而外戚亦是君。

明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在朝着中央集权的道路行进,这一点,只要学过初中历史就能知道。不仅是在zz制度层面,外戚也同样如此。外戚集团跌落政治舞台,成为皇权附庸,上不了台面,这是宋朝及之后才变成这样。

有人说,何家就是小门小户。你说的对,小门小户也能行废立之事,强推刘辩继位。真以为何进就是废人?

还有人说宦官跟外戚一样,对对对,曹操祖父曹腾扶保四位皇帝,皇帝要叫他大父,同样张让赵忠也是皇帝大父。宦官在本文之中还有出场,是一条非常隐秘的暗线,我估计会乱评论的这些人不会知道,也不会察觉。

还有书友评论,说荀绲的父亲坐牢那一章写了他称呼别人为大人,请看看其他人物之间的称呼。

荀绲因为宦官之事被抓,声名又差,此时又是族中子弟入仕的关键时刻,我认为他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没什么问题。

而且他身为荀子之后,还未最优秀的儿子求娶宦官之后,这也能印证他是一个能够变通的人。

后面有大人、小人的称呼,基本都是从“卑贱之人”口中说出,希望书友不要片面。

还有人说,皇帝退位,何苗就会死,可以看看董太后被何进杀了之后,董承同样没死。要是真像你们说的,何苗要乘势而起,那才是取死之道。

这一点我想不用解释,懂得自然懂,没懂的就是经历不够,或者是年纪太小。

开书上了推荐之后,我删了很多难听的评论,如果不是这些评论我不会写着两千字。我知道那些人不是潜在的读者,但作者希望后面点进页面的书友能耐心一点,我知道前面几章写的很差,但后面是渐入佳境,推荐也上了,追读也多了。

也感谢每天投推荐票的书友,每天追读的书友,还有点了收藏还在养书的书友,谢谢。

阅读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