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

第六十七章 我不好过,你也不要好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兄长莫要动怒,叔父他...”

“他如何?”曹操在强忍着怒气。

“他只是去了琅琊访友。”

“去琅琊访友?访友需要把家中搬空?这是访的哪门子友?”

“说是应的顺王之邀...”(注)

曹操摆摆手将夏侯惇打断,说道:“元让就不要为我父隐讳,还是把这两日的见闻说给我听吧。”

见曹操不再纠结此事,夏侯渊遂将其他事情说与曹操听,比如曹仁招募了多少豪侠,又比如豫州牧黄琬要搜捕曹操的命令,与曹纯是前后脚到的谯县,只是夏侯惇还是隐去了有关曹嵩的消息。

与此同时,曹仁和曹纯两兄弟也来到了曹嵩的府邸。

“见过兄长!”曹仁曹纯见礼,异口同声道。

“一家人不要做这些繁缛礼节了,进来说话。”曹操带着三人进了屋,从地下扯过几个道门的蒲团,递到三人身前。

“操先谢过诸位兄弟,为我之事如此奔波,待明日妙才醒了,我再设酒置宴,与兄弟几个痛饮一番。”

“兄长必不可耽于此地!”

曹纯的话在这屋中颇有一丝不和谐,从设酒置宴是曹操提出来的,夏侯惇自幼练武,也异常喜欢饮酒。曹仁自不必说,他能招募数千的游侠儿,与临近几个郡的豪姓都有往来,靠的就是饮酒时的豪迈。

可夏侯与曹氏再是如何交好,夏侯惇毕竟是个外姓人,不好说话,曹仁又是家中庶子,历来得不到重视,他现在也不敢驳曹纯的面子。

“子和此话何意?”曹操正襟危坐道。

“兄长如今该做的,是招募徒众,以待后效,而不是耽于享乐,流连乡中。我听元让说,兄长自击退袁术追兵后,就准备从陈留起,走亲访友,想必兄长亦是如此想的吧!”

就是不论曹纯的年纪,他离京前担任的黄门侍郎之职也算清贵官吏了,自然能嗅到朝堂上不一样的味道。再加上曹纯之父任过颍川太守,荀家荀攸亦跟他同任黄门侍郎,曹纯也能从友人身上察觉到一些端倪。

曹纯回乡当日,从平舆而来的、缉捕曹操的公文已经发到谯县县衙,谯县县尉也带人来曹氏庄园内转了一圈,随后就是曹嵩花了一整日来收拾细软辎重,于昨夜离乡北上,直奔琅琊国。

曹操的想法被曹纯猜中了,只是如今家中的资财已经被全运走了,任曹操再有何种想法,也无能为力,他从洛阳带出来那些财货才够募几个兵?

见曹操默然不语,曹纯出言道:“我兄已招募了数千豪侠,且财货已经许出,不如就由兄长带着这些人先行操练,待洛阳的必有之变。”

曹操点头,心中还加了一句:“还有袁本初的消息。”

四千豪侠不是谯县凑得出的,莫说一县,就是沛国一整个郡国内,要找出敢跟曹仁去劫狱的四千游侠也颇为困难。于是乎,在汝南闻曹子孝之名的游侠们,也纷纷前往沛国谯县。

此时已接到司徒任命,同时也接到袁隗密信的黄琬,同样得到了游侠异动的消息。

收到从事的禀报后,黄琬立马派人去调集平舆郡兵,挥兵东进。汝南太守在这袁氏的地盘上只是摆设,根本不敢对黄琬阳奉阴违,黄琬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等黄琬着好甲胄,抵达平舆城外的郡兵营垒时,汝南太守已经将兵士集结好,并将虎符交于黄琬手上。

···

今日办喜事的袁术也没闲着,酒宴上定下西园军任命之事,又跟朝堂重官寒暄论旧。至时间合适后,袁术入新房,匆匆将事情办了,又遣心腹来,让其去做一件事情。

“你曹孟德不让我在这种事上好过,我也不让你在这种事上好过。“

没多久,被曹操留在京中的门客及姬妾卞氏便收到了信息。

“夫人,我家中传信来,说是我祖母的侄儿的女婿的妹夫结婚,我需要前去祝寿。”

“夫人,我亦是多年未回乡中,拙荆传信来,说是诞下一子,要我回去取名呢!”

“夫人、夫人,还有我!”

卞氏转过头来,问道:“你又有何事?”

这人没想到卞氏真会问到自己,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家慈常说,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了俸禄,常回家看看。我娘还让我带着儿子回去,我准备连女闾的相好一同带回家中,这么多年,我爹娘应该不记得这件事了,应该不会把我相好再赶出家门。”

卞氏在收到曹操已死的消息后,确实预计过会有门客离开,但她绝没料想到,竟会有这么多人都要离开,所用的理由五花八门,却没一个靠谱的。

不对,有一个门客的说法稍微靠谱一点。这位身着太傅府奴仆衣着的前门客,说他已经走后门考上了编制,要改换门庭了。

曹操留在京中的门客,有不少同是豫州出身,这些人既然能跟曹操扯上关系,有一二人能跟袁氏有旧也算合理。

话是如此说,但卞氏可不敢让这些人都走。京中前两日的乱象她不是不知道,若这些门客走了,就是卞氏不爱惜自己的清白,却也要想着他两个年幼孩子的安全。

“诸君且听我一言,曹君的生死不能凭几句流言就妄加猜测,诸位可见曹君尸骨?诸位亦可去丁府,打听打听其内是否生乱!

诸君今日大可以托辞归乡,亦可改换门庭,卞氏绝不阻拦。但卞氏要劝诸位一句,若这流言是别人编造出来的,今日因诸君离开而致使我母子三人遭受祸乱,待日后曹君回来,诸位有何面目去见他!”

卞氏见自己这一番话起了作用,便遣人去拿来自己积攒的财货,分与众人,继续说道:“我与诸君也是老相识了,知道诸君绝不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只是请诸君好好思量一二,若是我母子三人有一二闪失,诸君日后是否还会受人信任?是否还能找到如曹君一般的英雄人物为主?这些财货皆是酬劳诸位数年辛劳,若有人要返乡,亦可将这些财货充作路费,就当我代曹君送诸位一程,绝无他意。”

卞氏一席话说出,羞得众人不再言语,打消了离开的想法,并将揣入袖袍中的财宝狠狠拽住,心中想着:“我乃忠义之人,绝不是因为贪恋这些身外物。”

自幼以声色谋生、养活一家人的卞氏,自然对这些手段手拿把掐,若无此能,曹操也不放心卞氏带着两个儿子居于洛阳。

当然,曹操也是考虑到了若带着卞氏回乡,那还有族人在朝中任职的丁氏会做何想?要知道曹操的正室可是到现在依然无所出,曹操也要顾忌丁氏脸面,还有父亲的态度。

洛阳城中喧嚣没有影响到远在南阳的何苗与娄圭。

娄圭日前让人去给各县传信,要其县内功曹来宛城一趟。

不同于需要朝廷任命的县令,或是部分亦要郎官身份才可担任的县尉,县功曹手中的权力虽重,却不敢对郡府内的官员甩脸色。娄圭手里拿着的郡功曹史印玺,对下辖县治的功曹们还是很有威慑力。

郡守府内的各曹掾史是世家大族出身,惹得起郡守,一县百石吏可没有这等底气。是故上司向召,他们没有理由不去,县令也没有办法真的阻拦。

这些县令也是精明之人,知道这出头的椽子总是容易烂,谁也不想第一个出头,左右不过是一介功曹,新郡守相见就见吧,若日后情势有变,没准还能通过这功曹说上话。

虽是深夜,郡守府衙内却是点满了油灯。在最后一人到达宛城城下后,早到的各县功曹都被娄圭命人从官舍中叫醒,将其统统叫到了府衙内。

“我乃新任功曹史,与诸位都是行一样的差使,诸位也知道我手中之权。”一句暗暗的威胁后,娄圭继续说道:“郡守甫一履职,需要各县的通诚合作,我亦是刚为功曹史,同样需要诸位襄助。

让我不快,就是让郡守不快,让郡守不快,就是让朝廷不快。朝廷、郡守不快,那南阳郡就不快,郡内诸县就会不快。郡守只能纠奏县令不法事,诸位猜猜,这不快会落到县内的何人身上?”

见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答话,娄圭又道:“能任这功曹之位的,都是聪明人,也该知道我如此急切将诸位召来是有何事。”

在这个时间点,能让这位新任郡功曹不顾衙门常例的,就只有田赋与案比之事了。也只有此事,能让新郡守对这功曹史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注:《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据立四十七年薨,子顺王容嗣。

初平元年,遣弟邈至长安奉章贡献,帝以邈为九江太守,封阳都侯。

容立八年薨,国绝。

初,邈至长安,盛称东郡太守曹操忠诚于帝,操以此德于邈。建安十一年,复立容子熙为王。在位十一年,坐谋欲过江,被诛,国除。

自献帝登基后,年号就改为了初平元年(公元189年),但此时董卓还没迁都,李邈要想在长安见到献帝,至少也要明年的二三月份以后。(190年也是初平元年)

此时的曹嵩还在琅琊国内,以此推断两家有旧。

这个情节在后面会有提及,就不再展开。

阅读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生三国之大将军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