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个大忽悠?」

第十四章 我这样的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1、我决定,做个吝啬的妈

有一年,学校组织三八节旅游,我和一位同事及她五六岁的女儿同居一室。

同事的描述令我震动:自女儿三岁起,她就给女儿写日记,每日不断,已写了厚厚几大本,每天睡觉前,读给女儿听。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培养孩子。所以,那孩子小小年纪,已是多才多艺。这该是怎样的毅力啊,令我感佩之余,决心效仿。

当时儿子刚刚三岁。我也准备了一个本子,以儿子的角度给他写日记,睡觉前读给他听。效果甚好,儿子被“自己”的日记吸引了,听的津津有味。可惜,此事坚持了不到一周,不了了之。

说实话,这样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我不舍得。

不知何时,悄然兴起了学区房。而我们买房时,考虑了上班方便、价格、面积、户型、朝向、交通……自始至终,没考虑过学区房。孩子已入读小学,将来更没有这个打算了。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牺牲全家人的生活质量,用很高的价格买学区房,只为孩子能入读一所好小学,值不值呢?什么算是好小学呢?有一所很出名的小学,是大家公认的好小学,但是据说入读此小学的,非富即贵。孩子们之间攀比的厉害:比父母官职,比接送车子,比名牌衣服鞋子……平民百姓之子,样样都拼不过人家,去那里是让孩子激起虚荣心呢,还是生出自卑心?

就算入读了名牌小学,孩子就能成龙成凤吗?还有初中呢,高中呢,大学呢……拼,一旦开了头,就不好收尾了。

既然,世界上99%以上的人都是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也有99%以上的可能,成为普通人。就算所有的父母都去拼,结果也大致如此。

有人说:“别人都去拼了,就我不拼,如果就因为我少拼了一步使孩子成功的机率大大减少,不要后悔终生吗?”

我想,所有和“如果”有关的事情,应该归上帝管,凡人不必挂心。

孩子未来的成就,其实变数很大。起最大作用的,是他先天的禀赋;其次是父母的发现和引导,精神和物质的支持;然后,长大一些,良师益友很重要。购买学区房,体现的是父母的物质付出。但是,孩子成长更需要的是精神付出:倾听、观察、发现、引导、理解、修正……要做的事多着哪。

一个人读了最普通的小学、中学、高中,考进一所普通的大学,最后,找到一分普普通通的工作;另一个人,读了最好的小学、中学、高中,考进一所好大学,最后,找到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什么是殊途同归?这就是。要说性价比,当然前者高的多。

学区房是奢侈品,为少数人准备的。这么巨大的物质付出,我也不舍得。

2、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儿子以前有个缺点,那就是不管大小朋友,他都一视同仁。之所以说是缺点,主要是他跟更小的孩子玩耍时,小朋友如果攻击他,他照样会还击。他不明白,大的应该让着小的,强的应该让着弱的。批评过他很多次,直到今年,忽然发现,根源在我这里。

我有两个妹妹,都比我小十多岁。我对她们很严厉,我干活,也给她们分配不轻的任务,长姐和霭可亲的风范可以说半点也无。对儿子,也丁是丁卯是卯。比如打牌,爸爸和他打,就会想办法自己输掉,或者让他输的不是太惨。而我,按牌理出牌,赢他自然是小菜一碟,百战百胜。后来我在火车上见一位同事和小朋友们打牌,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经常故意出错牌,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的赢。那次我忽然想到了自己,无论大事小事,都太认真了。

真正的聪明,应该是大事真清醒,小事装糊涂。要改变孩子,也许应该先改变自己。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句话其实早就知道,但真正深刻理解,却是近几年的事。少年期之前,孩子的每一个缺点或者优点,基本都可以从父母那里找到解答。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的影响力渐弱,社会的影响力渐强,但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可能仍来自童年期的教育。

父母不爱运动,天天宅在家里,却希望孩子热爱运动,寄希望于各种体育类培训班;父母没有时间观念,作息不规律,有约迟到是家常便饭,却希望孩子按时起床,按时写作业;父母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却希望孩子做事高效率,对孩子的磨磨叽叽大发其火;父母不善家务,到处一片凌乱,却希望孩子的书包文具整整齐齐;父母放下手机就看平板,放下平板又是电脑,纸质书籍多年都不碰了,却希望孩子博览群书……其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希望都落了空,或者半途而废。

所谓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从孩子的缺点来反思自己的缺点,并且尽可能克服它。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因为,父母不成长,孩子就很难成长。

阅读妈妈是个大忽悠?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妈妈是个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