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一扫天下」

第43章1个月后三路齐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正月十四日,昆明南郊,孙可望带着刘文秀和艾能奇,还有自己和兄弟们的家眷,在上次轰走杨畏知等一众明廷官员的地方,接到了率军归来的二弟李定国。

“大哥,这么隆重做什么?”

李定国跟两位嫂嫂及两个义弟的家眷见礼后,又给了小孩子们一些小礼物,这才转到孙可望面前,肃容问道。

“明天就是十五,正好趁这机会咱们几兄弟聚聚,也算是过年了。”

孙可望和李定国拥抱一下,笑道:“走吧,卸甲后直接去落雁楼,我已经命人安排好了酒菜,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落雁楼?”李定国疑惑道:“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

“看来二哥对落雁楼也很熟悉啊。”

艾能奇打趣道,“放心吧,大哥已经把那地方搞成大本营的产业了,他们一边给清廷送假情报,一边给咱们赚银钱,你就放放心心地带着嫂子们去好了。”

李定国听了,这才展颜一笑,道:“好,我这就卸甲,咱们几兄弟今晚不醉不归!”

今日的落雁楼戒备森严,连周围的店铺都布满了警卫连的岗哨,各处慕名而来的豪客均被这阵势吓住,不待荷枪实弹的警卫询问,便掉头折返。

落雁楼内当初孙可望第一次见到李香怜的那个小院里,已没有了打茶围的桌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铺上绣花白布的方桌和四只红漆高背木椅,小厮引着孙可望和三位义弟径直进来后,便掩上了院门,将随行的家眷和官员们带去其它小院。

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那层轻纱帐和后面的妙人儿,不知不觉间,轻柔的乐声响起,一个空灵的女声轻唱道:

“国家大乱,鞑子猖獗,民无生计。”

“惟铁军庇护,云南郎朗,兵民同乐,毋需惴惴。”

“将士用命,百姓齐心,欲让苍天换新颜。”

“……”

四人静静坐着听了一阵,一曲终了,李定国评价道:“好一曲沁园春,虽然平仄处稍嫌不工整,但十分契合我大本营宣扬的诸多理念,再用这时而空灵婉转,时而铿锵有力的声音唱出来,实在是难得的佳作了。”

“李元帅过奖了,属下谢过!”

李香怜听到后,娉婷从帐后走出,到了四人面前,大大方方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俊俏的模样加上飒爽的军礼,别有一番动人的韵味。

李定国没有见过李香怜,现在听她自称属下,行的是军礼,穿的服装看起来是军服,肩膀上还配着少校军衔,但除此之外又多了一些装饰,不觉有些疑惑,道:“你是?”

“禀李元帅,属下是宣教部巾帼曲艺团团长李香怜。”

“好了,今天算私下聚会,不用那么正式。”

孙可望笑道:“香怜,你去我家眷那一桌吃饭吧,我们弟兄随意聊聊,不用搞什么曲艺了。”

李香怜听得身子一震,明亮的大眼睛上顿时有雾气升起,她努力控制了一下情绪,又行了一个军礼,应了声“是”后,才快步走出小院。

不仅李香怜,孙可望这话让他的几位义弟都感到意外,艾能奇嘴快,抢先问道:“大哥,这意思是你要给她一个名分了?”

“就你懂得多!”

孙可望冲这个小迷弟翻了个白眼,语气轻松地说道:“就吃个饭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香怜的工作够卖力了,现在许多战士都喜欢听她的曲子,我让人家高高兴兴过个大年不好么?”

李定国瞅瞅艾能奇,又看看刘文秀,最后把目光转到孙可望脸上,道:“我说是谁呢,在路上我就听过李香怜这名字了,居然现在才见到,她和大哥有什么纠葛我不问,但她怎么有少校军衔了?大哥怕是宠得太过了吧?”

孙可望还没来得及解释,刘文秀开口了:“二哥,你刚到,还不了解情况,当时授予李香怜少校军衔是为了方便她到各地为战士们演出,我们三个一致同意的,与大哥宠不宠她没有关系,现在看来,那些为我们大本营形象做宣传的词曲深入人心,她负责的巾帼曲艺团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不能因为其出身风尘就直接否定。”

李定国那句质问倒也不是别有用心,只是太过耿直的性情使他没有搞清状况就问了出来,听了刘文秀的话后,他立刻反应过来,举起酒杯,道:“大哥,定国莽撞了,先自罚一杯。”

“这是我们兄弟私下聚会而已,有什么莽不莽撞的?”

见话说开了,孙可望不以为然地举起酒杯,和他隔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不说香怜的事了,现在清廷加快了动作,江西、湖南甚至两广都岌岌可危,我想听一下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商量一个今年的计划。”

从战情局收集到的情报来看,围困南昌已久的谭泰有了发动猛攻的迹象,江西局势危如累卵;济尔哈朗的大军进入湖南,将何腾蛟手下的乌合之众吓得到处乱串;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的新军也补充完毕,随时可能南下,永历朝廷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时候。

听孙可望介绍完当前的局势后,李定国惊道:“当初大哥说金声桓和王德仁在南昌只能做困兽之斗,不会有明军去救援,我还不以为然,到如今南昌已被围半年,竟然还是这个局面,没想到,没想到啊……大哥的眼界远超我等,定国心服口服!”

刘文秀和艾能奇二人也频频点头,认可李定国的说法——谁能想到打着大明旗号的那么多军队,就没有一个将领从大局出发,派兵解南昌之围,要不是孙可望开挂的话,他自己也想不到会是这个结局。

事到如今,清廷已腾出手来,不管是谁都救不了南昌了。

“你我兄弟就不要把那些服不服什么的挂在嘴边了,说说你们怎么考虑的吧。”

孙可望端起酒杯,提议共饮,待酒水入喉后再开口说道:“不好的消息说完了,现在该说点好的了:云南全部稳定下来,野战师的换装可随时完成,我们已经有了出兵的根本。”

艾能奇最先开口,道:“我认为清廷和明军打成什么样和大本营关系不大,区别不外乎是我们之后交战的对手是谁而已。”

刘文秀赞同道:“能奇说得对,我们仍然按之前的计划出兵贵州、四川,先把根基做扎实了,再和鞑子决战,至于明廷,就由着任馔在那边闹吧。”

“任馔?”李定国疑惑道:“他不是明廷的官员么,没有和杨畏知一起去贵州?”

刘文秀笑道:“去了,不过不是贵州,而是去肇庆朱皇帝那儿借一个统领天下兵马的名头了,大本营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外联部,任馔是外联部第一个部长哩!”

李定国的注意力被借名头吸引住了,自言自语道:“现在名头也可以借了?还是正大光明派人去借?这事感觉有些不太靠谱呢……”

“要的就是这个不靠谱。”

孙可望解释道:“任馔在那边吵,我们在这边打,名头这东西,借到了有好处,没借到也没什么坏处,反正收编那些明军最终靠的还是铁军的实力。”

李定国一怔,笑道:“大哥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那就按文秀说的计划先攻打四川和贵州,夯实基础吧。”

“好!”

孙可望长身而起,目光扫过三位义弟,肃容道:“大年之后,野战师全部加紧换装后的操练,一个月后,定国带兵攻贵州皮熊和王祥;文秀带兵经建昌攻嘉定;能奇带兵攻叙州,三路齐出!”

阅读明末,我一扫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我一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