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一扫天下」

第48章这名头咱们用定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印刷好的时事快报发往云南各州县的时候,王自奇已率领野战第一师悄然进驻渡口,兵锋所指,正是四川建昌卫。

当初孙可望考虑到兵力紧张,本打算只给刘文秀两个旅从建昌方向攻击嘉定,后来百姓踊跃参军,原本的预备部队都不得已扩编成了预备一师,兵源问题得以解决,他便把第一师整个交给刘文秀指挥,打仗这事嘛,兵力自然是越多越好。

东面进攻贵州一路由第二、三、六野战师组成,其中王复臣率第二师到达乌撒后所;马元利率第三师到达平夷卫;窦名望率第六师到达亦佐,粮秣等军需物资也已提前发到曲靖,做好了随时出兵的准备。

在李定国制定的计划中,第二师将兵分两路,一路先向北攻击乌撒和镇雄府,再折向毕节卫,另一路直攻六盘水,最终会师镇西卫,从西北方向进攻贵阳;

第六师的进军方向是经新城所、慕役司、康佐司和金石番司,最终抵达惠水,从那面向贵阳发动攻击;

李定国亲率的第三师负担主攻任务,从普安、安南、镇宁和安顺一路打过去,若是皮熊不老实投降,就一路打到贵阳把他老窝给掀了。

中间一路由艾能奇指挥,经乌蒙府、盐津进攻四川叙州的兵力最少,只有两个骑兵团,现在并没有离开昆明,只是将各种物资提前发到了东川府。

三路人马中,进攻贵州这一路兵力最盛,却也是孙可望最为担心的,无它,黔东南的土司实在是太多了啊……

除以上三路人马,还有第四、五两个野战师留在昆明,倒不是防务需要,也不是孙可望要抓两个师在手里提防自家兄弟,而是他打算刘文秀在嘉定取得进展后,直接带兵拿下重庆,一举平定西南三省。

那边的摇黄十三家各部原本是起义的农民队伍,后来与当地官、匪勾结,成了一种不伦不类的武装力量,对付这些人,招抚那一套不见得好使,若是其中于大海和李占春还把当年大西军杀了曾英的仇恨放在心中,到时候就只能用武力说话了。

“定国,如果在贵州遇到各土司强烈的反抗,该怎么办?”

正月二十七,孙可望的三位义弟离开昆明的前一天,兄弟四人在大本营再次推演。

“我们的基本策略不是说清楚了嘛?允许各地经过大本营统一任命的土司在流官的监督下自治,并造好百姓名册,严格按自治县特别税率纳税,而且不能保留武装力量,每个地方的唯一合法武装只能是大本营设立的卫戍部队。”

李定国的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了几下,肃容道:“自治地区的税赋都减免得差不多了,如果这样他们还是不满意,非要捣蛋的话,那就只能彻底把他们消灭了!”

刘文秀点点头,赞同道:“设立自治地区、降低税赋已经显示了我们对土司的包容和诚意,他们仍然要和我们作对的话,就是自取灭亡。”

刚柔并济才是治理的良方,黔东南的土司再多、情况再复杂,大本营也不能一味退让,只求一个表面的平和。

孙可望沉吟半晌,点头说道:“对待土司的基本策略不用改了,解散武装,登记户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至于税赋倒是个相对简单的问题,若那些地方实在过于穷困的话,不收税又如何?他们若是配合得好,大本营还可以给自治区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他顿了一顿,补充道:“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必须向各土司说清楚,自治区必须使用汉字,大本营将来会在自治区开设课堂,帮助百姓识字,任何人不得阻止所有适龄儿童和自愿者参加!”

刘文秀笑道:“大哥这是要让他们逐渐汉化啊!”

孙可望正色道:“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太过落后,导致几百上千年来没有任何进步,我们有义务也有权利给他们展现一种更先进的生活方式,至于百姓看到之后做何选择,就不再是族长甚至高高在上的土司能够阻止的了的,顺应潮流的话,土司可以多存在几年,若有人想不开,非要逆潮流而动,自然有人民起来打倒他们,根本不需要我们大动干戈!”

要消除落后与愚昧,最好的手段就是打开百姓的眼界,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甘于落后,他们默默沿袭千百年的制度不做改变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远远落后罢了。

隔壁的鑫胖不就是把墙筑得高高的么,所有的既得利益者最怕的就是改变,所以拒绝以任何方式打开百姓的眼界。

艾能奇笑道:“大哥这么一说,我好像已经看到土司的末日了。”

李定国侧过头来,问道:“能奇,你那一路兵力最少,对上的又是川陕总督樊一蘅,竟然一点都不顾忌?”

“有什么好顾忌的?”

艾能奇不以为然地撇撇嘴,笑道:“朱皇帝封了那么多尚书、总督、巡抚,我都不记得谁是谁了,要是他这个总督真能节制四川的明军,拖着猪尾巴的王遵坦还能好好的呆在保宁?”

“王遵坦已经死了,现在清廷的四川巡抚是李国英。”

刘文秀提醒一句,随后看向居中的孙可望,道:“大哥,任馔出去的时间也不短了,怎么就没了下文?”

“任馔那边可不是一般的精彩。”

孙可望干咳两声,强行压住笑声,道:“他到了肇庆便自报家门,可总也见不到朱由榔,无奈之下撒出去大把银子,那些官僚才层层通报上去,让他参加了朝会。”

“他没有准备奏折吗?”李定国问道。

孙可望笑道:“明廷官员写给朱由榔的书信才叫奏折,我要是搞个那东西去,岂不是让人落了口实?再说借名头这事,白纸黑字写下来就反倒不美了,还是由任馔临场发挥的好。”

“后来呢?大哥快挑着精彩的说说。”艾能奇来了精神,急急追问。

“等到朱由榔问他何事要奏的时候,任馔一句话就搞得朝会炸锅了。”

孙可望呷了口茶,继续说道:“他一开口就是要借个‘一字并肩王’的名头,而且强调是借不是受封。”

“啧啧,要是有人跑到我面前这么说话,估计马上就被我宰了。”

艾能奇嘿嘿一笑,问道:“任馔这么搞,就不怕掉脑袋?”

“他这次确实也是冒了杀头的风险了,当时就有官员给他定个大不敬的罪名,要砍了他的脑袋。”

孙可望道:“好在朱由榔的朝廷还有几个明事理的大员,觉得用个虚名换来抗清的强援是怎么算都不亏的交易,加上忌惮任馔口中的‘三十万精兵’,这才开始慎重考虑如何对待我等的问题。”

刘文秀问道:“朱皇帝已经拿定主意了?明廷打算如何对待我等?”

孙可望摇摇头,道:“借名义这事明廷一直没有松口,倒是另外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给我兄弟四人封王——大明朝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异姓王。”

“切”

李定国对此嗤之以鼻,“莫非我等受封了王爵后,和他们同流合污不成?此事万万答应不得。”

“那是自然!”

孙可望道:“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头,不管朱由榔借与不借,这名头咱们用定了!”

阅读明末,我一扫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我一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