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第168章:众人皆惊我独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第168章:众人皆惊我独定杨主任没有理会陆科长的一番惺惺作态,而是转过身来问张景:“张医生,你真的有把握一剂起效,三剂便可治愈?”

张景用力地点了点头,满脸的胸有成竹。

见状,杨主任只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响。

突然之间,顿感有些汗颜。

毕竟再怎么说,自己也算得上是一位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老中医,而且在鹿县中医界颇有些名气。

然而现如今,胆气居然连一个刚毕业没两年的小中医都远远不如。

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的,因此白白错过了许多次诊治急病的机会。

一念至此,杨主任也决定豁出去了。

于是朗声道:“陆科长,你说得没错。中医开方治病,就得勇于承担后果。张医生毕竟是我请来的年轻专家,我绝对相信他的医术。”

“可是凡事都有个万一,这样吧,如果张医生此次诊治失败,我愿意主动提出申请,从此退出医院专家委员会,这样你看行不行?”

杨主任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来,是因为他早就知道陆科长有些忌惮自己的这个位置。

因为鹿县中医院的专家委员会自建院起,名额就是恒定的,满额为10个人。

基本上来说,所有入选者,主要以年资和声望作为评定标准。

然后在每年一度的全院职工大会上,由全员投票,按票数高低而产生。

能够入选专家委员会成员,首先当然是对本人医术的极大肯定。

而在鹿县中医院,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权。

那就是对于医院的重要岗位,专家委员会成员拥有一票否决权。

杨主任知道,陆科长在医务科长的位置上已经坐了不少年头,按照以往的惯例,今年年底就可以竞选副院长一职。

至于其他九位专家委员会成员,相信他都有把握投其所好,一一将其攻克。

可杨主任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在他眼里是个“刺头儿”,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因此,自己很可能会成为他升职路上的绊脚石。

陆科长夫妇俩显然就等着杨主任这句话,只不过,也不好意思当面直接表现得太明显。

两人偷偷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由高主任吩咐病人的主治医生:“苏敏娟,你怎么一点儿眼力劲都没有?还愣在那里干嘛?赶紧拿处方请张医生开药去。”

“噢,好的。”

苏敏娟赶紧回应了一声。

其实她的心里却在暗暗嘟囔:明明是你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挠,连患者家属都同意开方用药了,你还借机把杨主任拉下水!

不过,对于高主任夫妻两个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她自然是敢怒而不敢言。

很快,苏敏娟就一路小跑,从医生办公室取来了一本崭新的处方笺。

其实,按照以往会诊常规,会诊医生只需在会诊记录单上书写会诊建议。

然后由主管医生视情开具临时医嘱或长期医嘱即可。

不过,苏敏娟听到高主任这话,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是不想让科室承担任何责任,虽然名为会诊,但是这番操作,等同于患者自行同意外院的医生开的中医处方。

如果服用后万一出现了什么不良的后果,也怪不到自己科室的头上。

杨主任自然也清楚高主任心中打的这个小九九。

暗暗摇了摇头后,径直走上前去,对着张景说道:“张医生,你来说,我来书写处方吧。”

张景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杨主任这是要把责任全部都揽过去。

于是说道:“杨主任,还是我先开好,再请您审核吧。”

“嗨!张医生,你有所不知,我们医院药房的老药师眼尖得很,也古板得很,如果字迹对不上,根本不给发药。”

张景略一沉吟,信以为真。

毕竟自己没在三级大医院里待过,于是,只好将笔交到杨主任的手中。

“好吧,杨主任,栀子5克。”

“嗯。”杨主任点了点头,示意张景继续。

“淡豆豉10克。”

“嗯?……嗯。”杨主任先是一愣,沉吟片刻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可是,等了半天,不见下文。

只好出言提醒道:“张医生,请继续。”

“没了。”张景淡淡回答。

“没了?”

“对,我开的就是四分之一量的栀子豉汤。”张景仍是一脸的笃定。

可是,此言一出,杨主任却不淡定了。

他惊得差点儿连手中的笔都掉落到地上。

其余众人,包括患儿妈妈在内,也都是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患儿妈妈率先出声质疑道:“张医生,我家里人之前也看过几回中医,最少都是十几种中药的,你这才两种中药,真的能管用吗?”

已经回过神来的陆科长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本是学中药出身,虽然毕业后就一直在行政部门工作。

但对于栀子和淡豆豉这两种常用的中药,还是比较熟悉的。

只见陆科长抢过话头,装作一脸严肃道:“这位家属,你刚刚没见这位年轻的中医专家信誓旦旦,他既然如此有把握,那肯定是成竹在胸的。”

“刚刚我们劝你要慎重,是不知道张医生会开什么样的处方,因为听说有些中医开方会不遵从药典规定。有的喜欢用有毒的中药,有的则喜欢超剂量使用。”

“现在看到张医生开的这两味中药,不仅没有毒性,用量那也是绝对安全的。所以,你大可放心让孩子服用。”

高主任抓准机会,适时补刀:“没错,你家孩子住院期间,我们已经使用了茵栀黄注射溶液,成分里面就含有栀子,另一味淡豆豉其实就是家中做菜用的调味料,同样绝对安全。”

杨主任在得到张景确定回答后,便开始陷入沉思中。

他在脑海中努力搜寻有关栀子豉汤治疗黄疸,特别是中医治疗阳黄的先例。

然后,很遗憾,思索半天仍然无果。

他又继续绞尽脑汗,继续回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关栀子豉汤有条文记述。

虽然由于年事已高,只能记得住其中大概内容。

但是,杨主任基本上可以肯定,与一身尽黄的黄疸之症应该扯不上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既没有效案作为参考,更无条文作为依据。

那么这样开出来的处方,十有是不会有效的。

阅读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