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

第20章天子诏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按照以往的惯例,番邦外国进贡的物品越多,大明就要以数倍价值的礼品回赠。这次互市事关西北的整个局势,隆庆帝自然也不会小气,朗声一笑,说道:

“哈哈哈......替朕向俺答汗示谢,朕亦有礼物相赠。”说着,伸手取过一折册子,由冯保递到殿下楚力克之手。

楚力克打开册子一看,只见那册子上写道:“大明皇帝,回赠土默特部黄金五万两,丝绸一万匹,茶叶三万斤,翡翠碧玉、珊瑚玛瑙、檀香楠木百箱。”

楚力克心中震撼,心中暗道:这大明朝果然是富足丰饶,随随便便的回礼,竟然如此丰厚。“多谢大明皇帝,圣上的问候,楚力克一定带到。”

互赠了礼物,楚力克便退出了朝堂,只等明日受了国书,便要返回部族。

接下来,便是王崇古、方逢时禀报西北战局有关兵力、城防、钱粮、机械、战局等一切事宜。战事之间,沈牧战功卓著,引起了文武百官的称道。

时至近午,隆庆帝已于边关战事,一清二楚,说道:“西北战局,虽失了四卫之三,但威远县令唐进、平虏县令周必昌等人文武兼备,于危机之中用兵得当,把总沈牧作战勇猛,身处敌营却能格尽职守,不负君恩国恩。张大人,按照大明律例,该如何赏赐?”

吏部尚书张四维听到皇上问话,慌忙从队列中走出来,说道:“回禀皇上,沈牧率领部属驰援平虏卫,先后杀敌近千,护送平虏近万百姓退守大同镇;清除威远卫内白莲教内应,又部署得当,令威远卫佣兵上万固若金汤,拱卫大同;又孤身在敌营之中,配合锦衣卫内应,实乃策动互市的首功之臣。按照大明律例,应连升三级,升正五品官衔,着熊罴补子朝服,衔武德将军。考虑到沈牧尚且年轻,暂不入朝堂,留任大同镇做个参将为好。”

连续几个时辰的朝堂议事,已经让隆庆帝有些不堪重负,他连续咳嗽了几声,以手帕掩去其中的血迹,娓娓说道:“与土默特的互市,无论成或是不成,沈牧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诸位臣工,我朝陈平日久,海晏河清,正是需要沈牧这种年轻进取的人才,除了张大人所说的,朕再恩赐着蟒袍补子,以示皇恩隆重。”

听到这里沈牧早已推金山倒玉柱,跪在了金銮殿山,朗声呼道:“谢皇上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不觉微微抬头,看到了隆庆帝的面容,那端坐于龙椅之上的男子,正是前几日在群芳院偶遇的中年男子。沈牧心中不觉大惊,两眼直愣愣的盯着隆庆,隆庆却不动声色,看着百官,说道:

“沈牧,平身吧!西北战局,两国互市的相关事宜,还需你和王、方两位大人多做思虑,着个万全,长远的策略。”

王、方二人也跪了下来,沈牧也回过了神,三人异口同声说道:“臣王崇古(方逢时、沈牧),必恪尽职守,不负天恩浩荡。”

“唐进守土有方,又在威远卫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周必昌策略得当,危机中保留了实力,二人也按照律例,奖赏一番吧。”

朝堂中,百官纷纷跪拜在地,口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见时辰不早,他体恤百官,便着令冯保下令退朝,“内阁首辅髙拱高大人,次辅张居正张大人,吏部侍郎张四维张大人,兵部尚书谭纶、侍郎王崇古、方逢时,威远把总沈牧随驾至乾清宫议事,其余百官退朝......”

百官再一次跪拜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便鱼贯出了金銮殿。

隆庆帝在太监冯保的搀扶下,移驾到了乾清宫。沈牧跟着诸位大人一同到来,商议西北互市。

到了乾清宫,隆庆帝做到御榻之上,开口却问道:“沈牧,先前我交代给你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沈牧闻言也有些恍惚,皇上说的难道是为杜采薇赎身的事?他不敢妄言,模棱两可的回答道:“皇上交待的事,下臣自然是办的妥当。”

这君臣之间,一问一答,让在座的诸大臣都摸不着头脑,那内阁首辅髙拱心中暗道:难道这沈牧已经和皇上见过面了不成?

王崇古、方逢时更觉奇怪,沈牧并未得到召见,为何却与皇上相识一般。

冯保自然是知道其中玄机,但皇上去群芳院的事怎能让这些大臣知道,便轻咳了一声,将诸人的注意力拉到了朝政上来,说道:“诸位大人,先说说这次土默特部乞开互市的应对之策吧。”

隆庆帝略显尴尬,顺势说道:“嗯,诸位臣工,那俺答汗递来的国书,言辞甚为真诚,各位都看看吧。”说着,便将国书递给了谭纶等,传阅览读。

髙拱心中思索,皇上单单把吏部、兵部、户部的臣工喊来乾清宫,唯独没喊礼部的人,其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便率先开口说道:“老臣以为,互市可止兵戈,通有无,养边民,与我朝大有裨益。虽有些隐患,但从大局上看,互市还是利大于弊。”

隆庆帝半躺在御榻之上,再次问道:“高阁老,有何裨益,细细说来。”

“老臣执掌户部,我大明每年的税收约为八百万两白银,但九边的边塞就要花去近四百万两,其中尤以宣大二镇的边防话费最具,约为一百五十万两。如果两国互市,宣大两镇的边防有五十万两左右的白银,就绰绰有余。如果那土默特部同意共同防备北方的话,其他各镇的军费也会大为降低,与我朝大为利好。

而弊端就是,土默特虽势大,但是为漠南诸部中的一族,我大明与其互市,则会引起其他诸部不满,如不能以实力弹压其他诸部,恐怕后患无穷。”

“高阁老说的不错,兵部有什么说法吗?”

谭纶略做思索,说道:“高阁老着眼于九边军费,可谓是真知灼见。老臣身为兵部尚书,却着眼于互市对我朝军力的影响。互市一旦开通,漠南的马匹必成为朝急需的物资,如能大量购买,我边军必会实力大增。再援助其他各镇,弹压漠南各部,也不在话下。故此,兵部以为,两国互市,利大于弊。”

阅读明月几时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月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