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如剧」

第44章 宏愿乞命深几许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化婴争命运,本无公平可言,弱肉以强食。但大道亲自参与,一切又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大道真意,谁人能懂?

也许只有超脱道者才懂吧,但超脱道者一眼观尽大道过去未来,一念可改大道源流,倒影入诸天,与道齐高,自圆其道而又有别于大道,可谓祂道之源流。

如此道境,不可言说,其之能超脱诸天外,不在大道中,无以言表。是故与超脱道者而言,大道低于我,岂会在乎大道那点微不足道的赐福?

但对无量量苦海众生而言,大道所赐,天命所归,这是他们唯一一次相对公平的竞争。不管是大能重生,还是凡俗崛起;不管是顶级二代,还是草根逆袭……

在大道的眼中,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小皆是蝼蚁。因此,就理论上来讲,所有化婴之人得到大道青睐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然而,理论与实际总是有所出入的,特别是有时候这个出入还差的老远,远到让人根本就不相信其理论的正确性。

显然,在大道眼中,所有的苦海众生皆是蝼蚁,与其相去之远近乎一样,当然这是大道的尺度。就好比同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彼此之间又有几毫米的差距,与那十万八千里相比,这几毫米的差距重要吗?

但在这些蝼蚁眼中,大道的十万八千里与他们而言太远了,远到遥不可及,便是终其一生也只能在毫米级上向前挪动一点点,到最后还不是梦幻空一场?

相反,他们彼此间的这几毫米差距,对他们而言,这是他们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差距,实实在在,拼搏一下,兴许能成。

当然了,蝼蚁间差距也很大,尽管在大道的尺度下都是几毫米。但若要细分下去,这些所谓的几毫米,又可分为微米级的、纳米级的等,若是以十倍为一个数量级,那划分的层级就更多了。

有时候很多事情不能深思,深思极恐。但大道如此,却也无可奈何。唯有自身证道超脱,才能和大道一般,无为而无不为,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稳坐钓鱼台。

言归正传,大道赐福称天命,天命归于道,道亦不可知,理论上化婴之命,全凭道之意,无有规律可寻。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位列三才,大道三分可得一,智慧也。

有道是:大道高渺不可论,人道智慧也无穷。不知福缘归何处?我以宏愿乞怜之。

确实,由因及果,吾不明大道之意,惟以大道之德推之。大道欲破旧立新,我便以新立道,宏愿敬告之,大道恒常于易,我便立志于易,宏愿禀之,大道欲……

总而言之,宏愿之法,当以谦卑之心,唯大道是从,扬其德,法其善,而后终有所得,我出于道而终于道……

但是宏愿之法并非是什么样的宏愿都能得大道响应,进而成道。有些宏愿尽管合乎大道之意,但有前人已许之,如是雷同,大道一概不应。

还有的宏愿目标太大,涉及的因果太多,大道并不看好,故而应而不注。简单讲就是批准了你的项目,却又并不给你投资,福利待遇一概没有,让你完全自负盈亏。此类修士,大道法眼都看不到未来,还要受其大宏愿的拖累,基本可以等死了。

还有的宏愿虽然立的机巧,但其前景却并不光明。为何?还不是效率问题,为了完成宏愿,修士所付出的时间和其产出并不成正比。无量量时间过去了,宏愿却还没有完成,永远都是明明近在眼前、触手却又总是不可及……

总之,宏愿法的化婴之路,里面的水很深,很深很深,常人最好不要去触碰它,否则被淹死的概率近乎百分之百。即便是侥幸没被淹死,但其侥幸却并非好运,而是掉到宏愿的大坑,负重如黄牛,永远看不到坑的尽头……

阅读道心如剧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道心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