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日不落」

第165章西北粮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大宁筑城问题插入了廷议,不过很快就被朱由榔拉了回来:

“不说这事了。张尚书,工部今年的计划制定得怎么样了?”

“回王爷,皇宫修复计划、运河疏浚计划、长江、黄河疏浚计划都已经制定好了;门头沟煤矿的开采计划也已经制定好了,而且辅助计划已经在实施,包括关闭民窑、修筑道路,修筑监狱等...”张国维如数家珍地说着,但很快被朱由榔打断。

“等等,张尚书,监狱已经开始修了?”朱由榔问道。

“是的王爷,在永明公司探测的将作为主矿区入口附近有一座庙,占地比较大,房间也比较多,我们向旁边扩了扩,计划再建300间房子,能住2500到3000名犯人;我们准备在另一矿区的入口附近再建一更大的监狱,目前已经确定地址,正在整理场地,今年务必建成。”

“哦,把庙宇改成监狱,真有你们的。行,你接着说吧。”

“好的王爷,王爷,水泥厂、电厂的建设计划都已经制定好,目前永明公司已经开始前期的工作,只是合资的方案还没谈好;天津港到京师永定门的铁路永明公司正在勘探路线,计划要等勘探之后才能定;天津港的建设永明公司提供了设计方案和建设计划,说实话,工部目前还没搞懂,另外,永明公司提供了在天津建设钢铁厂、造船厂、化肥厂、石油化工厂、油田、发电厂、水泥厂、玻璃厂、自行车厂、纺织印染厂、等十几个合资建设计划方案,只有少数微臣能看懂,正在向对方咨询,工部准备搞明白以后再报到内阁申请廷议。

王爷,初步看这些项目将来的收益应该都很高,只是,只是,这些项目需要投入的银子都很多,殿下,朝廷眼下有银子投入吗?”朱林和刘青山提供给工部的项目计划书所需银子的数量大到让张国维心惊胆战。

“户部现在没太多的银子,但可以向永明公司借银子,只要廷议通过,银子户部来想办法。各位,张尚书刚才说的那些项目估计是殿下让永明公司提供的,如果不是殿下要求,永明公司会独立投资这些项目,微臣没说错吧王爷?”户部尚书陶万悟插话道。

“没说错。这些项目永明公司有能力独资完成,与朝廷合作是孤的要求。但大家要认真考虑,因为借的银子是要还的。”

朱由榔故意这样说,他要了解这些大臣们的真正想法。

“殿下,这些项目待工部了解清楚了再说吧,老臣觉得要抓紧说说登基大典的事情,就还剩下十天了,抓紧定下方案,有些还需要演练,事关朝廷尊严,万万轻忽不得呀殿下。”吴甡大声说道。

“好吧,那就说说吧。”朱由榔对登基大典倒是真不是很在乎。

“殿下......”

“殿下......”

吴甡、史可法等人将制定的登基大典的仪程详细地说了一遍,将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礼仪对朱由榔做了详尽的解释

“吴大人、史大人,是不是太繁琐了?你们这是要把孤折腾死吗?”朱由榔对繁琐的礼仪很不感冒。

“以殿下您的身体完全没问题,老臣听说殿下在军营和那些士兵们一样锻炼,殿下,您这样做可是有碍观瞻。”

“行,行,这仪程就依你们......”

“......”

中午,结束了廷议,朱由榔回到十王府,刚想吃饭,张奎就过来汇报:

“王爷,朱橡来电,李自成余部已经完成改编;但西北粮荒,朱橡建议调整行动计划,在解决粮食问题之前暂不执行大批进入河西走廊屯田、建设计划,目前最重要的是集中一批人向河西走廊乃至整个陕西运送粮食。”

“哦?西北粮荒?不是刚刚收割了小麦吗?而且再过个把月就该收获玉米了,怎么会缺粮食?”朱由榔不解地问道。

“回电朱橡问问?”张奎说道。

“好。另外,安排人把朱檀、朱林、生继勇、刘青山、郑民都叫来,哦,还有朱桦,嗯,就这几个人吧,就别叫陶公了。”

“好的,奴婢这就去安排。”

“多安排几个人的饭,估计朱檀、朱林他们也还没吃呢。”朱由榔对着已经走到门外的张奎喊道。

朱桦、朱林等人来得很快。

“王爷,叫我等来有何事吩咐?”朱檀问道。

“朱橡来电,陕西由于连年战事,百姓避战逃亡,土地多已荒芜,今年尽管没有天灾,但实际耕种的田地过少,所产的粮食有限,目前因战乱躲进深山的人陆续回来了,今年产的粮食根本不可能够吃;现在又整编了李自成余部40多万人,俘虏清兵32000余人,加上我们在西北的十多万将士,这五六十万人吃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救济百姓了。”朱由榔说完将朱橡的两封电文递给众人。

朱檀看完,将电文交给了朱桦、生继勇,然后说道:

“王爷,看来与李自成余部的谈判之所以这么顺利,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当地

的粮食不足,不归顺我们他们将很难熬过冬天。”

“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朱由榔说道。

“王爷,60万人每日三餐皆饱饭,一年也就消耗360万石粮食,今年我从南洋分批调拨到大明的精米超过3000万石,大明境内应该不缺粮食吧?”朱桦插嘴说道。

“米是不缺,除了你从海外调入的米,还有从江南米商那里没收的米粮,加上今年苏杭、湖广大熟,大明境内的米足够支用的。

可是这些米都在东南以及湖广、京畿一带,另外就是进军东北的部队带走一小部分,朱橡从河南、湖广进入山西、陕西,河南也许有米粮,但山西、陕西的米粮肯定不会太多,最多也就够我们军队食用一段时间而已,一下子接收40多万人,而且孤原准备至少保留30万人在河西走廊驻扎,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是孤疏忽了。”

“王爷,河南府孟津应该有超过200万石米。这是陶公安排永明公司并请朱桥帮忙运过去的,就是为河南和山西、陕西准备的。

因为黄河汛期航运孟津以西就不安全了,所以就存放在了孟津。

这些粮食刚运过去不久,陶公计划运送500万石,但因各地粮食状况还没统计完全,还没有制定好向各地运送的计划,而粮仓也不足,所以就暂时停了。这些粮食可以调入关中,同时我们通过漕运继续向这里调运。”朱林说道。

“哦,还好你们早有准备,可是从河南府运送粮食到凉州甚至再向西到甘州、肃州可不太容易。”朱由榔说道。

“是不容易,但也有办法解决,王爷,过段时间黄河汛期就要过去了,孟津到潼关这段黄河水量会减少,到时候可以将米粮由水路运抵潼关,然后再换小船进入渭河,可以运至咸阳甚至宝鸡,运气好的话能运达秦州(天水)。

再向上走就需要走陆路了,朱橡各部应该至少拥有总计超过3000辆马车,现在军队中配备的马车大部分都是载重20石以上的橡胶车轮的两轮马车,载重40石50石的四轮马车也不在少数。

衡州永明马车厂应该能在半月内提供500辆以上的马车,洛阳新设的马车厂应该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马车,如果朱橡手下的部队能从各地运到洛阳大批的木料,洛阳的马车厂能生产出更多的马车,因为,当初设立洛阳马车厂的时候,我让他们准备了1000辆马车的车轮等配件。”朱林说道。

阅读朕的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朕的大明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