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389章 新剧本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演技派从1998开始正文卷第389章新剧本一听是楼烨,李唐没再说话,拿过手机直接就拨过去。

几年才来一个电话,除非有事,要不然绝对不会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恭喜一下啥的。跟楼烨做朋友绝对属于古人形容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喂,烨哥,有事?”

“李唐,打扰了。你现在有空么?”楼烨在电话中语气温和道,只是背景声音有些嘈杂。

“哦,烨哥你也在京城啊!我这边刚刚参加完《英雄》的首映礼,这会儿正准备去燕京饭店吃饭,是制片方组织的。呃……我估摸着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吧。你告诉我一个地址,完事后我过去找你。”

李唐没有多啰嗦,楼烨这么说肯定是有事,而且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需要面谈。

“那就辛苦你了。我和小帅现在在北电黄亭子路旁边的一家火锅店吃饭,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你也不用太着急。”

“行,那我忙完就去找你们。”

李唐本来还以为是审查的事,《紫蝴蝶》之前已经送审过一次,但没通过。好在这次有上影厂出面,有关部门给出了审查意见,大致上是除了有些镜头不合时宜之外,还有就是张子怡和仲村亨的那两场激情戏拍的过于激烈。

所谓不合时宜可能就是片中抗日抵抗组织的定位有些模糊,没有具体的指向,而且他们在实施行动时的一些手段有点不太正确。

其实在影视创作中只要涉及到抗日题材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要突出我dang的作用,《紫蝴蝶》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只是含糊其辞,试图蒙混过关。

别看楼烨平时沉默寡言,但对于电影的态度却十分执拗,不肯轻易妥协,这次亲自跑到京城来跟审查部门解释拉扯,加上有上影厂从中调和,局面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戛纳电影节老早就向楼烨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带着《紫蝴蝶》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

类似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这种享誉国际的电影节很多时候都要强调代表性,每届的提名名单除了欧洲和美洲,在过去的十几年随着亚洲电影的崛起,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楼烨作为华语电影的知名导演,以其独特的、不受国内主流待见的执导风格,自然便成为欧洲三大拉拢的对象。

当然随着中国入世,在国家层面也需要有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总体来说对待那些“不听话”的所谓“地下”导演不再象以往那么苛刻,但前提是价值观必须要正确。于是便有了在审查方面的“友好”协商。不再象以往那般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或者直接就仨字——通不过。

不过今天他和王晓帅在一起,可能还有其他的事。不过李唐也没有多想,反正待会过去就知道了。

王晓帅跟楼烨是北电导演系的同学,经历相似,都是因为没考上中央美院才报考北电导演系的。陆学长也同样如此,而且陆学长跟王晓帅还是当年中央美院附中的同学。可能他们在画画领域没啥天赋,倒是在导演领域能够发光发热。

他们三人的关系不错,当年王晓帅拍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的时候,就是楼烨帮助他忙前忙后,甚至还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因为这层关系,李唐和王晓帅见过两几次。不同于楼烨和陆学长,王晓帅是个很健谈的人。他也是上海人,据说就出生在JA区人民医院。但两岁不到就跟着父母去了贵州,长大后又辗转武汉,而后才考到了京城。北电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胡建电影制片厂,在经历了四年的副导演生涯,辞职开启了自己独立导演的生涯。

李唐看过王晓帅之前的五部作品,包括那部被体制收编,票房一塌糊涂,最后却抱得美人归的那部《梦幻田园》。说实话,他的电影风格没有楼烨那种酷炫,也没有贾科长那种“鸡贼”的乡土文化,却是艺术氛围最为浓厚的。要说在这群第六代导演中谁的风格最像湾湾的侯孝贤,那么王晓帅绝对是不二人选。

首映礼结束,晚上的饭局就是一个形式。李唐在席间跟导演和几位大佬敬了酒,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告辞。

快到北电的时候给楼烨打了个电话,然后车子沿着黄亭子路一路往里开,快到尽头的时候就看到路边有家火锅店,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的楼烨正缩着脖子等在店门口。

他们北电出来的人很喜欢在这一带扎堆,比如这附近有很多小宾馆都是剧组筹备和选角的驻扎之地。

而类似张一百、刁一男这种中戏出来的,则大部分都盘踞在中戏附近的胡同大院。

各有各的地盘,当然并不妨碍两帮人凑在一起合作。

“烨哥!”

李唐下车后,小跑着过去。

阅读演技派从1998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演技派从1998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