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与杀猪刀」

第52章 第 52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熄了灯的屋内漆黑一片, 樊长玉躺在床里几乎贴着墙壁,她虚着眼瞟了一眼躺在边上的人。

嗯,谢征就差睡床弦上了。

她两眼一闭, 也懒得管他睡得舒不舒服, 她都已经再三声明自己不会对他有非分之想了, 给他也留了足够的位置, 他上了床却一言不发,依然选择沾个边睡。

这副避之不及的样子, 不活脱脱怕自己贪图他美色吗?

樊长玉侧过身子面朝墙壁睡,心说就他这身臭脾气, 就是长成个仙男她也不稀罕!

“仙男”谢征正闭眼假寐, 躺在里边的人突然一侧身, 他本就只搭了个边的被角瞬间全被卷走了。

夜色里的寒意透过单薄的衣襟直往皮肤下钻,谢征掀开眼皮,朝里看了看, 樊长玉的身形在厚被下隆起一个不大的轮廓,大半被子全都铺在床铺中间。

要想盖到被子,就得往里稍微挪动些, 但那必然会惊动樊长玉。

她的呼吸声很浅,显然还没睡着。

谢征收回视线,重新合上了眼。

有一年他领兵出塞, 遇上雪崩, 被埋在雪下三天都熬了过来,这点寒意他还没放在眼里。

两人中间隔了至少三尺远, 但大概因为底下躺的这东西是床, 所以心下总是不自在的。

同胞兄妹晓事后尚不可同房而居, 何况是毫无血缘关系的男女。

世间能这般同床共枕的, 唯有夫妻。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而此刻在他卧榻之侧酣睡的,便是这女子。

谢征被这些乱糟糟的想法搅得半点睡意也无,听到身侧樊长玉呼吸绵长时,他没来由生出一股气闷,索性半坐起来,靠在床头思索眼下的局势。

樊长玉睡得久了,也换了个平躺的姿势。

谢征听到动静,眸光淡淡扫了过去。

她当真是生了一副极具欺骗性的面孔,这张脸睡着了看,怎么都是温良无害的。

偏偏她使坏时,也是一脸老实巴交的神色。

随元青……就是被她这副样子给骗过去的吧?

想到这个人,谢征眸色便冷沉了几分。

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他以为只有他看上的一株野地里的花草,竟有旁人也在觊觎着。

心口的地方似叫人用火烛燎了一下,不疼,但烧得慌。

他一瞬不瞬盯着睡梦中的樊长玉,眸色隐匿在暗夜中,愈发叫人瞧不清。

樊长玉许是在睡梦中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不满嘀咕一声:“不稀罕……”

谢征没听清,皱了皱眉,问:“什么?”

樊长玉含糊回了句,连个字音都听不清,谢征只得附耳过去细听。

他身上的寒意让樊长玉在睡梦中也躲了躲,翻身时唇浅浅擦过他耳际,谢征整个人都僵了一下。

有人靠得太近了,陌生的气息裹着她,经历了这么多事,樊长玉还是有些警觉,眼睫颤了颤就要醒来,谢征微凉的手指在她颈侧的穴位一点,她眼皮没来得及睁开又沉沉睡了过去。

谢征起身,烛火都没点,借着屋外雪色映进屋里的微光,去桌前倒了两杯冷茶喝下。

他喝完茶,也不再去床上睡,只坐在桌边,拧着眉头,黑眸一瞬不瞬地盯着床上那团隆起的弧度,似在思索着什么。

夜空里似乎隐隐有鹰唳声传来。

他撩开眼皮,几乎没弄出什么动静出了房,翻出王家的院子,走到远一些的街巷后,才把指节放到唇边吹出一道尖锐的哨音。

海东青送信若是寻不到人,便会在空中一边盘旋一边唳叫,听到哨音了,才会循着声音俯冲下来。

不消片刻,一只纯白的海东青便从夜里中掠了过来,谢征伸出右臂,海东青铁钩一样的爪子稳稳抓在他臂膀上,扇了扇翅膀稳定身形后便合拢了双翼。

谢征取出海东青脚上的信件,借着月色看完后,信纸在他指尖化作了一片碎屑。

蓟州府衙此夜亦是灯火未熄。

郑文常从大牢出来,将审讯出来的供词呈给贺敬元时,垂首道:“确如大人所言,是长信王的人截杀了咱们的人,假扮征粮军官前去清平县征粮,马家村那几十口人也是反贼的手笔。下官猜想,泰州闹出的征粮打死人的事,只怕也和崇州反贼脱不了干系。”

贺敬元负手望着檐下一排暖黄的灯笼和飘飞的大雪,答非所问:“文常,你说,那二十万石粮食,经了赵姓商人之手,会送往何地?”

郑文常不知自己的上司兼老师为何又突然问起粮食的事,如实道:“下官一开始猜测的是商人逐利,但泰、蓟两州征粮,也不见那商人高价出售那二十万石粮食。依如今的情况看来,倒也像是反贼从中作梗,下官以为,只要查抄那赵姓商人,必能查出几个反贼的据点。”

贺敬元摇头:“你太轻敌了些,明日且瞧瞧,整个蓟州府还能找到多少赵家的产业。”

郑文常羞愧低下头:“下官若能早些察觉,抄了赵姓商人的家,便不会闹出清平县这样大的事了。”

贺敬元说:“不怪你,反贼能钻这个空子,有老夫之责,若非老夫上了反贼的当,一心想逼出那买粮之人,放任魏宣强行征粮,反贼放再多耳目在蓟州,也掀不起大浪来。”

郑文常没懂他话中的意思,不解道:“大人怎能把过错都往自己身上揽,下官瞧着,一开始买粮就是反贼设下的套,魏宣好大喜功,他仗着身为西北节度使,夺了大人的官印,也不是大人能左右的事。”

贺敬元长叹一口气,并不言语。

他这个门生什么都好,就是为人太过正直死板,看到什么,便信什么。

许多事,他终是不能说的太明白。

若非那赵姓商人故意留了尾巴,让他猜到那二十万石粮是武安侯买的,他又岂会误以为武安侯买粮只是为了给魏征使绊子。

上位者的斗争,苦的永远是底层的百姓。

他放任魏宣征粮,是想让武安侯看清他为了一己私仇底层百姓付出的是什么,也想知道武安侯是不是那等为达目的不折手段之辈。

正是他的这一放权,才给了反贼可乘之机。

百姓被逼到了这份上,是武安侯不得已“现身”,让燕州旧部送来调军令,调走魏宣,停止征粮。

他居于幕后,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终究是做了反贼这计划里的推手。

今日前往青州,见到那力挽狂澜的青鬼面具人时,贺敬元忽而想到一个问题。

若是他一开始就猜错了,武安侯并没有打算拿泰、蓟两州的百姓作为扳倒魏宣的筹码,那他征那二十万石粮是为何?

他长闭了许久的一双眼倏地睁开,道:“锦州!”

郑文常不明所以:“大人,锦州怎了?”

贺敬元快步走回书案前,取出西北舆图铺开,指着锦州,神色罕见地凝重:“长信王于崇州造反,西北内乱,武安侯又战死,这对关外的北厥人意味着什么?”

郑文常想通其中利害关系,只觉头皮都快炸开了,他道:“此乃进攻大胤的最好时机。”

贺敬元负手在案前来回踱步:“锦州乃大胤门户,其后才是徽、燕两州,呈三角之势稳着大胤门庭,但粮草补给都得朝廷下拨。崇州一反,阻断了粮道,徽州尚无粮,锦州又哪来的粮食?是老夫糊涂了!那被买走的二十万石粮哪里是为了设计魏宣,这是替锦州未雨绸缪啊!”

郑文常听贺敬元这么一说,也是大惊,再结合他前边的话,总算是弄清了其中关键,“您的意思是,那二十万石粮,是侯爷买的?侯爷当时在崇州战场战败,就想到了锦州日后要面临的险境?”

贺敬元缓缓点头。

郑文常道:“侯爷高瞻远瞩,非我等能及也,如今反贼的奸计破除,徽州固守,锦州有粮,当是喜事,大人又何故愁眉不展?”

贺敬元叹道:“若是外忧内患叠一块去了,此局又怎破?”

这话让郑文常也陷入了两难。

还有些话贺敬元没说。

魏严那边必是留不得武安侯的,上一次他能在崇州战场上做手脚,这次要是北厥人和崇州反贼腹背夹击武安侯,朝廷又刻意卡军粮,他真担心十七年前的锦州惨案重演。

贺敬元负手站了好一阵,才对郑文常道:“继续封锁清平县,力图把反贼的耳目拔干净。漕运的河道冬季枯水,也正是清理泥沙的好时节,文常,清平县的事解决了,你便带人去把蓟州到崇州的河道疏通。”

若是走水路,多少东西都能运送。

郑文常心头一跳,领命退下了。

书房内仅剩贺敬元一人了,耳房的门才叫人推开,一鹤发鸡皮的老者走出来道:“你说,那姓魏的若是知晓你如此阳奉阴违,你还有多少日子的活头?”

贺敬元只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贺某无愧于天下百姓,足矣。”

老者摇头失笑,道:“老头子下回来找你吃酒下棋时,且盼你还活着罢。”

贺敬元说:“随时恭候太傅大驾,不知太傅接下来打算去何处?”

老者衣衫褴褛,满头白发用根木簪邋里邋遢束着,腰间挂着个酒葫芦,伸了个懒腰道:“长信王小儿隔三差五又派人来草庐扰我清净,烦得紧,老头子先四处走走看看。”

贺敬元垂下眼皮道:“我还当太傅是听闻侯爷战死沙场,这才出山的。”

老者嗤了声:“老头子没多少本事,但这辈子也只教了这么一个徒弟,这世上能要了他命的那人,还没出生呢,不然他就得多个师弟了。”

贺敬元听着老者的话,但笑不语。

陶太傅辞官归隐多年,长信王造反后多番派人去寻他,说是想请他当幕僚,实则是想请他教导膝下二子。

这老头最后那句话,便是言再收徒,只会收资质胜过武安侯的。

想来是长信王那两个儿子,未曾入他眼。

贺敬元明知故问:“崇州一战后,长信王世子素有小武安侯之名,太傅也没瞧上?”

陶太傅面色不善道:“那臭小子十岁那年,我教他的一册棋谱,都能落到长信王幺子手上,你说长信王打的什么主意?”

贺敬元面色沉了几分,小武安侯,长信王这是在把幺子照着武安侯教养?

清平县。

鸡鸣声叫第一遍的时候,樊长玉就醒了。

天才刚蒙蒙亮,她迷迷糊糊翻了个身,滚到另一侧后惊觉床榻凉得惊人,一下子被冻醒了。

樊长玉顶着一头睡乱的头发爬坐起来,想起昨夜明明是和言正一起睡的床,抬眼朝着桌旁看去,不出意料地瞧见言正撑着头在桌旁睡着了。

依着床榻这一侧的温度,他怕是一宿都没在床上睡。

樊长玉说不清自己心底是个什么感觉,大概是几分好心做了驴肝肺的恼怒?

随即又困惑自己生气做什么,他这般守礼,她应该高兴,再觉着他是个君子才对。

她尚在纠结时,单手撑着额小憩的人听见鸡鸣声也醒了,同樊长玉视线对上,他微怔了一怔,才淡声道:“醒了?”

樊长玉点头,抓了抓头发说:“早知道昨晚就直接回镇上了,害得你又一宿没睡。”

谢征道:“夜里起来了一趟,见天快亮了,就没再睡下。”

樊长玉含糊应了声,也没跟他在这事上过多扳扯。

本就是单纯补个觉的事,他爱咋咋,反正又不是她一晚上挨冻没睡着。

在王捕头家中用过早饭后,樊长玉便带着俞宝儿跟谢征一起回了镇上。

长宁昨夜跟着赵大娘睡的,见樊长玉回来差点哭鼻子,瞧见俞宝儿后,倒是怕丢人,硬生生把眼泪给憋回去了。

两个孩子在一起有了伴,折腾得就差没上房揭瓦了,唯一让樊长玉欣慰的,大概是俞宝儿没再提过找他娘的事,长宁似乎也忘了矛隼。

清平县为了抓余下是贼子同党,依旧是全城戒严,不过王捕头派人来她家走了一趟,竟是县令暗地里赏了她五十两白银。

那日在县令府上,她说她是王捕头的人,想来是县令贪了功后,为了笼络人心,特意给的好处。

樊长玉深谙闷声发财的道理,名不名气的,于她无用,反而还会招徕祸端,不如真金白银实在。

送走官差,樊长玉笑眯眯去屋里藏银子,碰上谢征,她大方道:“分你一半?”

这家伙想跟她划清界限是一回事,但当日解清平县之围的主意是他想的,在城楼上,她也被他救过,账目还是得算清楚。

谢征只觉回来这两日,樊长玉待他似乎梳理了不少。

她见到他,虽还是会和从前一样笑着打招呼,但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同从前不一样了。

他压下心底那份莫名的不快,问:“官府知我身份?”

樊长玉摇头:“我没告诉旁人你是谁,县令想贪功,连王捕头的名字都没提及,想来也不会主动说起你。”

她自己都不愿暴露出来,怕被那拨人记恨上,言正出现在城楼上时,甚至还戴了个面具,樊长玉便猜到他肯定也不想暴露身份。

毕竟得罪了那些当官的,等着她们的只有无尽麻烦。

谢征便道:“这些赏银都是你得的,为何要分与我?”

樊长玉说:“主意不是你出的么?”

谢征垂眸:“县令给你的这些赏银,也不是因你守住了城门,是你救他脱困,还绑了贼子,与我无甚干系。”

樊长玉说不过他,拿着银子回屋后,片刻后抱着一堆东西出来:“你之前就说你要走了,只是不巧碰上封锁县城,才又多留了这么几日,我陆陆续续也帮你备了些东西,这两身衣裳你带着路上换着穿。这鞋子是双线的,耐穿。对了,我还帮你换了五十两银票,你带身上方便些……”

她絮絮叨叨,仿佛是个要送游子远行的老母亲:“和离书我也写了,就差你按个指印。”

休书只需一方写,和离毕竟与休弃不同,是和气结束这段姻缘的,得两方都签章按个指印。

谢征这些天就堵在心口的那口闷气,听她说起这些时更不顺了些。

他抱臂靠着门框看了她片刻,忽而笑了笑,刻薄道:“劳烦你替我想得这般周到。”

樊长玉没跟他斗嘴,只说:“出门在外比不得在家中,能准备齐全些就尽量准备齐全些,在外边遇上什么难处,就没人能帮衬你了……”

心口处翻涌着些莫名的情绪,谢征脸上那一丝刻薄的笑也挂不住了,他别开眼看向院墙上的积雪,忽而问了句:“你呢,以后有什么打算?”

樊长玉好笑道:“你之前不是问过了吗?只要清平县能继续太平下去,我准备把猪棚办起来了……”

谢征凤眸半抬:“我是说,你是打算嫁人,还是继续招赘?”

这个问题把樊长玉问住了,她把那一堆东西放到桌上,走到门口的台阶处坐下,看着院子里落光了叶子的梨树想了一会儿,说:“成亲肯定还是要成亲的,至于招赘还是嫁人,到时候再说吧。”

谢征手上捻着小石子,漫不经心往梨树上掷去,惊走停在上面的几只雀鸟,“喜欢什么样的?要是将来没人娶你,也没人入赘给你,我替你物色物色。”

樊长玉听他挖苦自己,不由恼道:“反正不会是你这样一身臭脾气的!你这张嘴损成这样,你还是担心自己娶不到娘子吧!”

谢征半曲着一条腿坐了下来,嘴角噙着一丝似嘲非嘲的笑说:“我也不会娶你这样的,我得娶个温柔娴淑会掌家的。”

手上仅剩的那颗石子,掷得格外远,飞过院墙不知落到了哪儿去。

樊长玉看了一眼他精致的侧脸,垂眸时扯了扯嘴角,坦然道:“我喜欢斯文秀气的,最好是读过好多书,有才学,又谦逊,脾性好,还爱笑。我娘在世时就说,我性子太咋呼了,得要个斯文些的管着我,这日子才能长久过下去。”

心口有一丝莫名的涩意,樊长玉觉得大概是想起了母亲的缘故。

她说:“咱俩好歹也患难与共了这么久,你都要走了,也别咒我往后没人要了,我祝你今后娶个温柔娴淑的娘子,你也祝我能找个斯文秀气的郎君吧!”

谢征说:“好啊。”

他笑得当真是好看极了。

他起身时,甚至好心地向着樊长玉递过来一只手,樊长玉坐得久了,腿有点麻,见他递到跟前来的手,没多想就把手搭了上去。

变故就发生在那一瞬间,樊长玉被一股巨大的力道扯得扑进他怀里,扼住她没受伤的那只手腕的力道,大得几乎是要将她那只手腕也生生拗断。

他攥着她下颚,www.youxs.org。首更精彩小说3w。bookBEN。0-R-鸽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阅读侯夫人与杀猪刀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侯夫人与杀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