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

第16章大明皇长孙朱瞻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承天门外。

眼看天色已黑,但很少有臣子离去,而是都默契的等待着消息。

徐辉祖等得焦急,让内侍通报了好几次他要进去,然而其本来就是“身份敏感”,内侍根本不愿意为他犯险,他只好和众人一起继续等待。

而随着时间缓缓流逝,等的越发着急的众臣,反倒不想听到什么消息了。

原因很简单。

现在对他们而言,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而正当众人如此想着的同时,突然,承天门大开,内侍匆匆走来。

一众百官连忙打起精神,有些紧张的看着。

內侍匆匆走出,“奉皇上谕旨,诸卿一片赤心,感动上天,皇后自得天佑,现已无生命之危……”

此话一出,一众臣子当即惊喜不已,徐辉祖更像是没听到,连忙确认道:“消息是真是假?大姐真没事了?”

面对这位魏国公,现在的内侍却也不敢怠慢了。

“消息确认属实,太子殿下亲口承认,那两位百姓是皇室的恩人,待会儿就要和御医一同出来。”

闻言,众臣又惊又喜。

“这么说,皇上梦到的诗句,还真有来历?”

“世上怎会有如此离奇之事?”

“可为什么老夫还觉得有些荒诞?”

随着百官自语,蹇义和夏原吉对视一眼,却是连他们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

不得已,两人又看向一边的黑衣老僧。

道衍也一阵迷茫,这件事也超出了他的认知。

而此刻。

眼瞅着一众百官惊叹完毕,内侍又道:

“诸位大臣,皇上还有一道谕旨。”

百官肃容以待。

“齐王在青州蓄养刺客、营建城池、残害百姓之事,朕已听闻。齐王屡教不改,朕虽为齐王兄长,但更是天下百姓的君父,齐王如此作为,朕愧对天下百姓!”

“自先皇故去九年时光,诸藩屡屡有犯禁之举,朕这兄长难辞其咎!”

“思来想去,朕这几日遍查卷宗,才发现藩王制度尚可改进,幸而国有贤才,诸藩制度之利弊,尽可上书谏言,无论是非对错,朕一概不究,只择优采纳……钦此!”

谕旨念完。

一众臣子却是震撼抬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良久,蹇义这才缓缓开口,“皇上这是要……削藩?”

“并非如此,皇上是让诸位大臣,谈当今藩王制度之利弊,不论文武,皆可谏言。”内侍道。

“皇上这是下了决心?此次齐王的打击,竟然如此之大?”

在场的百官群体,纷纷来了兴趣。

而在这其中,一位快要四十岁,留着短须的中年,则是眼睛一亮。

他正是解缙。

靖难成功后,解缙受到重用,更是内阁组建的第一任首辅。

此时的内阁,还并没有嘉靖时期的内阁权力大,只是代理帝王筛选奏折,辅国理政。

但尽管如此,解缙被重用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甚至他已经负责《永乐大典》的编修。

解缙的才华毋庸置疑。

但解缙的“政治眼光”也不用怀疑,那不是一般的差。

永乐四年,自从解缙“居功自傲、恃才傲物”,甚至开始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并且上书公然阻止朱棣对“安南”用兵后,这位前几年风光无限的臣子,便被朱棣所厌恶,开始刻意疏远。

如无意外,今年,在某位臣子上书解缙主持的“科举”有失公允后,就会被贬至广西,再无崛起之机遇,一贬再贬,等到身陷天牢,然后蒙冤而死。

而这一次。

已经被朱棣疏远大半年的解缙,眼睛陡然一亮,可下一刻,他内心便开始犹豫,他又一次想到了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以进士之身登华盖殿,被太祖皇帝赏识,可谓风华正茂。

但,紧接着他便连踩数雷。

先是上书《太平十策》,朱元璋虽然夸赞他年轻人胆子大,好好干,但已经不再关注他。

可他不死心,又替李善长伸冤……

朱元璋也不客气,便赶他回家,让其跟着父亲历练几年。

想到这些,解缙又开始犹豫,自己对于藩王制度,早年就认为是大明弊端,更是思考过很多的针对性良策。

如今,是机会终于来了吗?

“诸位大臣,皇后娘娘既然暂时无事,诸位还是尽快回家吧,但皇上所提出的问题,要尽快考虑,皇上急等答案。”

“多的奴婢不敢说,但此问却也和皇后有关。”

内侍说到这里,便不再多言。

而闻听此言,众臣却是一阵惊讶,怎么又和皇后有关了?

随即,他们又不约而同的想到之前的“诗”,不会此事也与其有关吧?

然而,这怎么可能?

众臣想要再问,但内侍已经不再回答,只好苦思离去。

徐辉祖得到大姐病情稳定的消息,也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开始深思藩王制度的利弊。

“此事,还不如回去询问妙锦。”徐膺绪道,徐家有女徐妙锦,却是和年轻时候徐妙云一样,聪慧过人,对诸事多有不俗见解。

“事关大姐,却是要依靠妙锦了。”徐辉祖喃喃道。

随着众人离开,留在原地的解缙,也喃喃自语,“当初的太平十策,或许因为年轻气盛有些稚嫩。但如今的我,早也不是当初,若是谈诸藩利弊,我更胸有成竹!”

解缙开始期待明天的朝会,借着此次机会,他一定要再次获得圣眷!

……

深夜。

东宫。

劳累了一天的朱高炽,先是看了看已经熟睡的儿子朱瞻基,则又投入今日的奏折之中。

他清楚的知道。

如果论整个靖难四年的功绩,他协助母后守护北平城当然有功。

但居功至伟的,更是老二朱高煦。

父皇立太子的时候,大明祖制的“立嫡长子为储君”可限制不了他太多。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有老二永远比不上的一环!

大明皇长孙——朱瞻基!

因为儿子,自己才是太子。

朱棣到底有多宠爱他的孙子?

如果真要形容的话,朱高炽又不由得想起,年少时候在皇爷爷身边的那位大明真正的首位皇长孙,朱雄英!

当初的皇爷爷,有多么宠爱那位“大哥”,现在的父皇,就有多么宠爱自己的儿子。

“我有一个好儿子。”

朱高炽看了看自己的胖大的近乎病态的身躯,他身体多疾,时常也被老二看不起,甚至连爹也不看好他。

曾经朱棣就亲口对朱高煦说过说过,“老大多疾,你要多努力。”

这句话的背后深意,他现在想起,还是背后发寒。

实话说,朱高炽对自己的寿命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如果没有这个儿子,他对坐这个江山也没有太大期待。

但可惜的是,他有!

他只是想着,在自己现在能干的时候,帮助儿子把属于他的位置稳住,再稳住……

如此想着,他不顾疲惫,继续处理奏折。

自己比老二优秀的,也就只有这点了。

老二和父皇一样,都认为处理奏折耗费时间,甚至看见如山堆一般的奏折就头大。

但他不然。

他看到的不是奏折,而是字里行间的大明江山!

朱高炽想着,又开始思考另一件事情。

“削藩利弊。”

“为什么要有这个问题?”

他喃喃自语,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想着这些的时候。

此时皇长孙的寝宫之内。

年仅九岁的朱瞻基,却并没有睡着……

他眨巴着眼睛,脑海里却全是刚才父亲和皇爷爷的谈话。

今天那颗药!虽然来的离奇,但是,却是真的有效果的。

而按照他听到的,只要找到削藩的利弊,就能让皇祖母真的好起来。

小小的孩童躺在床上,脑海里全是思绪。

可任凭他再怎么想,却也只能想到一种利弊。

利:不用再担心藩王叔叔们的起兵,让天下再次大乱,百姓再次经历战争。

弊:无非就是暂时的多掏一点钱的问题!

可还有什么利弊呢?

他努力的用着小脑瓜子想着,然而,本来就年纪小,再加上白天跑来跑去还担心奶奶。

竟然没一会儿,就睡过去了。

兴许是日有所思,即使在梦乡中,他还在想着这些。

只是在梦里……

“吭哧!”

他吓了一跳,竟然来到了一直以来最害怕来的地方,猪舍。

因为,他从小就听过皇爷爷,当初被建文帝逼得要躲在猪舍里装疯的故事。

之后,皇爷爷忍无可忍,这才决意起兵!

而当他听到这个故事后,就开始对猪舍有种本能的恐惧。

可现在,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朱瞻基吓得正要转身逃走。

可突然间,在他面前,一道身影竟然也徐徐出现……

阅读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