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

第28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妙!”

与此同时,一直沉默倾听的道衍,听到最后,不由得抚掌称赞。

朱棣也心中大赞。

此人,考虑的不可谓不全面。

最重要的,在这段话的里面有四个字,其实隐藏了很多不能说出口的考虑。

放权入京!

在朱棣看来,宗室子弟入军,最危险的是什么?

不担心你没有军功。

而是担心你军功太多!

万一深入军中,掌握军权,登高一呼,云集响应!

那好不容易削废的兵权,不是又回来了?

但放权入京!

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你的一旦晋升到某个职位,那就要放弃当地的兵权,然后回到京城。

天子脚下,名义上是嘉勉,但另一个层面,也要受皇帝掌控!

但反过来,也能作为帝王的左右手,坐镇京城。

用的好了,以后便能辖制朝官。

而在道衍看来。

最妙的一点,还不止于此!

有两点。

第一!

还是宗室子弟的培养,正如沈肃之前所说,太祖皇帝的这些儿子们,大多都是虎狼之辈,哪怕是以“温和谦逊”著称的,也是一个个老狐狸。

这些人,不用白不用,是天生的军略之才。

去往地方卫所,选拔“优等苗子”,然后再招揽回京。

便相当于,京城之中有随时可以掌控地方兵权,并且立刻投身战场的高层将领!

第二!

这些宗室子弟,不属于朝廷六部,不属于都督府,如果交由宗人府管辖,那以后的实际掌控人,其实还是皇帝!

那就相当于,皇帝再次启用了宗室的力量,用以制衡朝堂。

但偏偏,这些人以人数而言,必定将远远的小于京官,但以血脉和祖宗之法来论,他们只能围绕在帝王身边!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

削藩四弊,也解决了。

藩王的子孙,一方面可以从文进行科举,一方面可以从武,进入军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削弱了藩王对于地方的影响,嫡系继承藩王爵位,也不用耗费巨量的财富,养一群混吃等死的宗室子弟。

“权力转移,也能就此避免。”

此时,朱棣又一次想到自己的梦境,当时的权力转移之说,其实让他心绪颇为不宁静。

文官的独大,宋朝就是前车之鉴!

反之,武将也不能独大。

而现在,加入宗室之后,他们偏偏又不是宗室嫡系,而且只要作为平衡的帝王,始终把控一个度,那基本整个大三角基础体系,就已经构建完成。

“算是解决了!”

朱棣呢喃自语,而后极为赏识的看向沈肃,“治水之道,果然不同凡响。”

然而,此时的沈肃却突然说道。

“其实,相比较前两策,还有第三策,但这是为以后的宗室子弟越来越多准备的,也是前两策一个补充!”

“哦?”对此时的朱棣而言,一个大包袱已经放下,他可谓轻松至极,此时也满是高兴,“但说无妨。”

“如果宗室子弟越来越多。那么,文不成武不就的普通人就会占大多数,而对于这些人,如果用天子之泽五世而斩断了岁俸,那么他们便无法活下去。”

“所以,这第三策,就很简单了,就是放开枷锁。让他们可以从事四民之业,士农工商能干什么干什么,只要能自己养活自己,也是为大明做了贡献。”

沈肃说完,便适时停止。

他说的这些,只是大体的方向,眼前这些人,自然会考虑细致。

“这一条补充,倒也细心。”

朱棣点头,没了岁俸,那么皇室宗亲的身份,的确成了一个枷锁,还不如放他们自己去闯荡。

再度沉思了一会儿。

朱棣甚至亲自坐下,将一些可行的办法,写到了纸上。

而后,他才笑着看向这张纸,“倒是接下来,朝廷官员那边,怕也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嗯,明日朝会就试试吧。”

朱棣可以想到,这新的藩王三策一出,整个朝堂,将会掀起多大的反应!

但这都没关系。

身为大明的帝王,他有信心,用和善的语气,让那些反对声都消失。

“那接下来,便是皇后之事了。”

一颗大石头落地,但朱棣的心里还有很多大石头,甚至,又多了一座隐形的小山!

之所以说它隐形。

是它根本看不见,但对于朱棣的心理压力,可是如同山岳般厚重!

“皇后交给草民即可。”沈有福终于有机会说话。

朱高煦看着他的圆脸,有些不放心。

相比较沈肃的清瘦刚毅,再加上刚才听得似懂非懂的理论,他更相信对方。

“你确定你能治病吗?”

“殿下放心,就算是不相信草民的医术,也该相信草民的丹药。”说着,沈有福随即在袖袍里面翻了翻,竟然掏出了一个小小的长方体木盒。

他将其打开,里面竟然有至少三颗丹药!

纵然是朱棣和道衍,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愣了愣神。

朱棣忍住喝骂的心态,暗道这人怎么刚才不拿出来,因为从外形来看,与那刘氏父子送过来的一模一样!

“这都是和之前那些相同的?”

沈有福点头,“当然,怎么说也是家祖当年留下的,而且在这京城中起码留下了五家,但很可惜,几十年过去,只有一个义善堂保留着一颗!”

朱棣眼皮跳了跳,又是家祖!

那长生客的传闻,似乎他不信也得信了。

“快快送于母后!”

朱高煦早就等不及了,连忙拉着沈有福往坤宁宫而去……

“慢着!”

朱棣让朱高煦先止步。

然后他才再次看向二沈,终于问出了,从刚见面开始就一直想要知道的问题。

如果这问题不清楚,他现在,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再睡觉!

因为他怕做梦?

“你们为何入宫?”

“仅仅是听到了朕的圣旨想要赏赐?还是因为寻找那莫须有的长生客?亦或者是方才所说隐阁的宗旨:一切所留,皆为盛世?”

“可你们应该知道,纵然是朕,也根本不清楚这些,甚至朕直到现在,还将其视为天方夜谭。”

沈有福微微躬身。

“回皇上,草民前来,除了认证长生客的消息外,我二人的确还有私心。”

“说!”朱棣心情复杂。

沈有福笑了笑,随后先是指了指沈肃。

“他的私心,是为了找到宋朝时期的先祖遗迹,但因为太久远,找得到找不到还是两说之事。”

“而可以确定的是,隐阁当初带走他,足以确认他的先祖,也和长生客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并且留下了一些传承!”

“至于我……家祖沈万山,是最近的一次与长生客有过交流的。”

“而且,家祖之后还留下了如此多的足迹,财富、丹药、产业,甚至是……”

沈有福说到这里,忽然露出了狂热。

“陛下可曾听过:桃花源记?”

听到这番话。

朱棣眼中露出惊讶,哪怕是道衍,也不由得愣神。

《桃花源记》东晋时代,陶渊明所留!

现在是什么时候?

都距离快一千年了!

但见沈有福表情越发痴狂,忽然,其双眼呆滞,近乎本能的吟诵道: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阅读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