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

第62章亲眼见证返老还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熙宁二年,王安石正式开始变法!

于朱棣而言,看历史文献,听历史典故,与眼下的“身临其境”完全不一样。

王安石上位之前,京城之人奔走相告,王安石所至之处,朝中大儒高官皆是扫塌相迎,这位当初的知县,如今备受新任帝王信任的“参知政事”!

门庭若市,众星捧月!

而因为这位王介甫,时常来到这家茶馆。

甚至在新年之际,还为这茶馆题诗!

一来二去。

在朱棣愕然的眼神之中,这老板看似荒诞、懒散的“生意作风”,竟然被这些士林学子一阵吹捧,说什么此地才是闲谈雅致之处。

处在市井闹街,烫杯温壶、置茶、洗茶,甚至连水都要自己去打。

这样的茶馆,竟然被吹出了“虽在红尘,但在世外,体会人生百转千回滋味……”等等的恭维之语。

朱棣目瞪口呆。

而从始至终,这个茶馆的老者,都和之前的同样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人多了,偶尔维持秩序,也是这老者在外面请来的“伙计”。

新君、新法、新年、新气象!

朱棣亲眼看到了,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之时的无上风光。

这一日!

王介甫再次到来。

“老先生,记得你之前曾说过,下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

“介甫在地方数年,辗转各地,结合所看到听到的,总共为这患了重病的大宋,接连开了以下几道方子,你看可行?

第一、青苗法:这是当年任知县之时,就想到的由官府借贷给百姓的法令!

第二、募役法:我观大宋,寻常劳役都只派遣农民百姓,反观富户、士绅阶层,却不用服差役!这是何道理?大宋的士绅阶层和地主豪绅,想必占尽了八成财富。身为大宋子民,却将劳役之分配给地方百姓?

募役法又叫免疫法,以后这劳役派遣,将不再是强制派遣百姓,若有不愿去的,朝廷可以用钱雇人,但不愿去的这些人,却要按照贫富等级,缴纳一定的钱财!

无论贫富、无论贵贱,都要交钱!”

朱棣听得心中狂跳。

还是那句话,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和亲身体验到的感觉完全不同。

特别是这位前宋的改制大家,正在“他”的面前,用一种想要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豪迈气魄大声豪言。

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

他对当今的君上,拥有前所未有的信任。

但是,他所准备的法令,却也让朱棣感到深深的惊骇!

这是在从头到尾,从肌体表面到骨子深处,进行的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王介甫的声音继续响起。

“第三、方田均税法!”

“介甫在地方任职这么多年,见过大宋最大的弊病,还是土地兼并!”

“接下来,介甫要核实大宋全国所有的土地,并将其分为五等,征收土地税!”

“这只是大宋的财政方面,介甫只是初步想到,以后若有继续补充……”

“除此之外,还有军事、科举选士、文化层面……”

王安石说的激动至极,很明显,他为了这一天,准备了很多很多。

如今身为宰辅,得到身后君王的全面支持。

当一往无前,大刀阔斧,顺势砍掉大宋所有的弊端。

然而就在这时。

老者却突然出声打断,“重病下猛药的前提,是这个人真的病入膏肓,并且其亲属和家人,也要抱着破釜沉舟、齐心协力的决心。”

“治人都如此,治国更无需说,你觉得现在的大宋,到了这个时候了吗?真有人愿意和你破釜沉舟,朝堂上的那些大臣,真的愿意和你齐心协力?”

“你改的这些,单就财政而言,何尝不是再撬动人家的命根子?”

王介甫的豪情被打断,他有些不喜。

“先生还是不看好?”

“非是不看好,而是要让你慢慢来,再等一等,多想一想……找到能和你齐心协力,甚至能和反对一方分庭抗礼的时候……”

“现在就是分庭抗礼!”王介甫掷地有声,“况且,当年在鄞县,介甫不还是成功了?”

老者摇头:“这是因为新帝选择了你,这些法令,有些太过急功近利,未来若是起了反效果,恐怕当下选择相信的臣子,也会倒向另外一边……”

“既然下定决心要做,些许磨难阻力又算得了什么?”

王介甫一如既往的执拗,“当年秦孝公和商鞅都能成!”

“为何我王介甫和官家不能成?”

王介甫陡然起身,“行与不行,等我成功之时,再来拜见先生!”

言罢,王介甫起身,愤然而去。

朱棣看到老者的神色,第一次有了些许复杂,甚至还低沉的叹了口气。

茶馆客人来来去去。

新法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朝廷今年的岁收,肉眼可见的增加。

但是。

从茶馆之间往来客人的提及,朱棣却听到了。

当初还迎接王安石的一些朝野重臣,现在却纷纷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历史上都曾闻名的欧阳修、司马光,因为反对新法,被迫离京。

除此之外,朝野之间的争夺也越发激烈。

多位御史连连启奏,甚至痛骂当朝宰辅王安石有十大罪状,青苗法还是受到了攻击,多地的地方官员,为了成效,开始强迫百姓必须借贷,并且施加高利偿还。

而民间的一些士绅豪族,为了对抗新法,也纷纷联合众人,开始不同规模的扰乱,转而,将新法的“弊端”,以各种方式推给百姓。

王安石颁布的数条新法,让民间的怨气,也逐渐开始积蓄!

但是,从朝廷收到的财力,以及吏治的改变来看。

这些隐患看似“微不足道”。

反而随着多位高官的离开,王安石逐渐大权在握,他大刀阔斧,将一些重要官职,全部交给自己提拔的官员。

新法越发强势!

但王安石的个人品性,也因此开始遭受攻击。

逐渐的,和他当初未拜宰辅之前相比,原本他的朋友、他的崇拜者,也逐渐离他而去。

但这一切都没关系。

新法越发成功。

短短数年,成效就肉眼可观!

而这一日。

“六叔祖,真是你,没成想您在这儿,听堂哥说,你好些年前就云游四海,甚至还给家里传去了死讯?”

这一日,一对夫妇,迈入茶馆。

女子走在前面,男子跟在身后,看样子,两人原本是准备见识这京城中,和当朝宰辅有“奇怪渊源”的茶馆。

只是刚一进来,男子本来低下的头无意中扫过,顿时大为诧异。

连忙凑近……

朱棣看着他,心中一阵惊异,六叔祖?

他认得这位老者?

实话说,从他第一次融入对方的视野,这种奇怪的梦境虽然没有现实的时间留宿。

但真实触感却一点儿也不差。

而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对反的身份。

但自己既然可以梦到,就一定和传闻中的“长生者”有关。

原本朱棣都不抱有希望了,没成想竟然又遇到?

然而就在这时。

“沈存中,你给老娘坐下,你看清楚了就叫六叔祖?”

身后妇人的嗓门奇大,偏偏男子听到后,还真就不敢动了,只是回头赔笑着喊着:“夫人,这真是族中长辈,少时见过,不会错的。”

朱棣见此不由越发怪异,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如此惧内?

妇人见状,不由得喝问道:“你说的那六叔祖真要是活着,怕是都七老八十了吧?你看看这人,最多五十多岁!”

朱棣突然凝神,他恍然回头。

只觉得通体一颤,长久以他为视角,却是自己已经默默接受。

但是,骤然回想。

当初看到的老者,明明头发花白,气质灰败。

但如今,却是头发返乌,牙齿新生亮白,眼角皱纹也逐渐淡去……

这……这不是“返老还童”吗?

阅读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