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愿者上钩 第二部」

插播二 本章无正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单篇内容字数太多,拆开不连贯,和正文并在一起又太长了,索性单列。

——————————————

猎人考据:人物分析篇之库洛洛

简单说说库洛洛这个角色,之前没单独说过,都是融合在文里面的(比较集中的地方在第一部的23、24章,可以结合起来看),补充一些之前没说过的几个点。

第一点,库洛洛是一个比较利他的性格。这个利他中的他,专指与库洛洛有关、库洛洛在乎的人,范围是非常有限且泾渭分明的。富兰克林曾经对小滴说过,窝金是那种总是对别人的事尽心竭力的人(93话),其实库洛洛也是这种。

他少年时期去学外面世界的语言,主动搞外语影片配音,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语言方面的障碍,让流星街的居民也能看到和外面世界同样的特摄片。外面的人能学的语言,流星街的人也能学,外面的人能看的影片,流星街的人也能看,库洛洛是在传达这样一种信息。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争取改变、争取作为一个人该有的权利的行为。如果通过这种行为能打破有形的语言屏障,让流星街接收外界的信息。那是不是能通过类似的行为,打破流星街和外界无形的屏障,让流星街和外界产生交流?让流星街的居民也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逐渐和外面接轨,甚至走出流星街,融入世界?

当时的库洛洛或许没想那么远,毕竟那个时候他才11岁。他或许是模模糊糊感觉到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改变,虽然还不太清楚具体会有什么改变,但一定有某种改变的可能在里面,所以他才积极主动去做。

可能有人不太能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重要性,把重点放在旅团竟然是个配音团上去了。翻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是打破语言壁垒、传播外界信息的重要一环。大家现在看的英剧、美剧、日漫等等,都是翻译过后的产物。没有翻译,这些东西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就是个看不太懂的东西。

现在正版翻译、版权等产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觉得就应该如此。但是在正版翻译引进有一定的规模之前,国内要看这些,都是靠大量的民间翻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汉化组、独立翻译。那些人被一些读者称为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因为他们把知识、信息的火种带到了国内,广泛传播,有大量的人都受到了汉化作品的影响。

举个例子,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国内有巨大的影响,很多人都知道这本书吧。国内许多文学流派、作家都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还因此写了许多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比如莫言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透明的红萝卜》、《球状闪电》,韩少功的《爸爸爸》,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这个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

但是在2010年前,国内是没有正版的《百年孤独》的,所有汉化翻译版本都是盗版,国内绝大部分人看的都是盗版,会西语、能搞到西语正版去看的少之又少。马尔克斯1990年来国内,发现书店里都是他的盗版书,印象非常糟糕,就放话说死后150年都不给国内版权。

《百年孤独》是1967年首版的,直到2010年,时隔四十几年,国内才有了真正的正版书,引进正版《百年孤独》的出版社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等了很多年。到现在,《百年孤独》还是国内各大图书网站的销量前排,十来年就发行了上千万册,震撼了无数国人的心灵。

要是等正版进来,国人才开始知道《百年孤独》之类的书籍,那么国内的文学要等多少年,才会因此衍生出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学表达?我们普通读者要等多少年,才能领略这些精神宝藏?还是说让大家都一个个去学外语,等学好了再去看?

这还只是举个文学上的例子,翻译可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绝不只是哪个领域的问题,是全方位、全领域的信息接收、交流问题。

我不是说支持盗版,只是说在正版真的能普及之前,咱也有接收世界其他国家文化、信息的权利,也有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有各种困惑需要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寻找答案。翻译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信息的传播屏障消除,给我们能接收它的机会。所以有人才把汉化组叫做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有了翻译者,才能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在精神层面走向世界,走出井底之蛙的有限空间,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百年前,我们的一部分先辈,他们同样用大量的翻译作品,为我们带来了精神文化上的武器,让我们的许多先辈找到了前进和奋斗的方向。不说别的,光是一部《资|本论》就受益无穷,这可是振聋发聩的大杀器。要是都等到有正版再接收,我们要怎么谋求出路?

即便是现在,我们接受世界各地的信息,也还是极大程度依赖翻译。说实话,是绝大多数都依赖翻译。不仅我们普通人这样,就算是联合国,最国际化的舞台,在日常工作中也极度依赖翻译。

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文,一般是使用英语或法语作为中介语,使用其他工作语的人的发言一般会先被翻译成英或法,再翻译成其他语言。各种外交场合当然也极其依赖翻译。

举这两个例子,大家就能知道翻译一直都是件很重要的事了。

对于流星街的人来说,他们比我们接收这些信息困难得多。我们大部分都是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的,识字、能看懂一定程度内容的片子、有类似汉化组样的渠道、有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印刷品网络这样的硬件设施。只要有人翻译,我们接收信息就不成问题。

而流星街的居民,这些东西他们有吗?

不说别的,就说最基础的识字问题,流星街有大规模的最低程度的识字教育吗?即便库洛洛把那些东西翻译成流星街的语言,这些人都能看得懂吗?他哪来的成批量的纸张给他印刷甚至手抄?

为什么库洛洛会选择翻译并配音这样的方式?因为在各种物资稀缺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大规模录制录影带,流星街的居民也没有播放设施。选择大家感兴趣又看得懂的录影带,翻译后又配音公开播放,这是最接地气、传播度最广、最低成本、在流星街也是最行得通、最能被流星街居民接受的做法。

别觉得只是个爆米花级别的特摄片而已,没什么内涵和价值,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想想什么最能传播意识形态、价值观,最能潜移默化影响人,最能让人对外界产生好奇、憧憬、渴望?

好莱坞电影、日漫、韩剧、港台片这些载体,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看得懂、愿意去看的,也是最能达到上述效果的。你给普罗大众上什么高深的课,人家看不懂、没兴趣、不愿意看,再有价值也没用。像被富兰克林、侠客他们嫌弃的20卷《外国语讲座》,就算白送人家也不看。

就像现在,网文,尤其是爽文最受欢迎,你给大众整多高深的东西,人家不看就是不看。看文找乐子,爽才是最重要的。许多人骂金榜文小白、俗、糖精、无脑等等,这都是沉默的大多数用一个个点击、订阅选出来的,不劳而获、躺赢、走向人生巅峰、逆天改命、万人迷、超高颜值、金手指、打脸等等元素就是最受大众欢迎的,数据是骗不了人的。

什么样的短视频、内容受欢迎,大众愿意接收什么,实际上他们已经用点击量告诉你了。这也不是什么浮躁的时代、快节奏、娱乐至死、风气不好、今不如古的问题,从古至今,哪个时代都差不多。会去关注所谓高深问题的人一直都很少,普通大众会关心的就是家长里短、明星八卦、柴米油盐酱醋茶、升官发财、学业前程之类的。

只是现在网络发达了,能看见的普通大众的发言多了,才会有体感所谓的“下沉市场群体”原来那么庞大。他们一直存在,关心的也一直都是那些东西。只不过从古至今,几千年以来,他们一直是被忽视、不被历史书写的沉默的大多数,青史留名的都是王侯将相,很少有史书会去记录他们的内容。

不是他们庸俗、流俗、媚俗、低俗,是自觉高雅、高深、有内涵的大人先生们主观上就觉得自己高人很多等、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看不起他们关心的话题、喜欢的内容。定义俗与雅、高与低的权力在那些人手里,他们说大众关心的、喜欢的是俗的,这些东西就被定义成俗的。要是拥有话语权,谁高谁低,谁俗谁雅,还不是改改定义的事。

扯远了,再说回流星街。

在这种前提下,再审视一下库洛洛翻译、配音的作为,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了?为什么富坚其他不选,偏偏安排让库洛洛做这个?旅团最开始是个配音团,是不是就不那么奇怪了?

库洛洛能说出外界的未来网络发展趋势,就说明他一直在关注、接收外界的信息,做了许多研究分析,有着很清晰的认知,才能得出这个结论,这是很厉害的。当然,富坚是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把现在网络发展的情况当做结论,让库洛洛得出这个预判结论,这也是作者的便利之处吧。

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这种东西,即便是对当时的普通人,都是没什么概念的。能抓住网络发展机遇的人少之又少,许多都是未来网络通信科技领域的顶尖人物,想想马云之类抓住网络发展机遇的人。

这就证明,库洛洛不是出于功利目的做这些的。既然能预见网络的发展趋势,不可能不想到其中蕴含的巨大机会和利益。要功成名就、改变命运的话,搞什么流星街地下网站,直接去外面搞互联网行业,岂不是大有作为。

库洛洛通过接收这些信息,筛选着对流星街有用的信息,在有意无意间思考着能把信息快速大量传播到流星街的方式。在摸索中他找到了合适的方式,他自己先去学外界的语言,又一个人发起了翻译配音活动,带着伙伴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向流星街传播外界的信息。

他要发光发热,照亮流星街的改变之路。说他是盗火者,那火光太小太弱,够不上,所以未寻才说他像蜡烛。蜡烛燃烧起来,尽管不是很明亮,但也能照亮流星街的人。在这一点上,库洛洛是够得上“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个形容的。

现场配音成功后,富兰克林说或许流星街从今天开始就会有某种改变。实际上大家都感觉到了一些什么,潜意识中都希望有改变。库洛洛的行为让他们看到了改变的契机,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也参与到了这种行为中。

这群流星街的少年人,在懵懂中摸索着想要为流星街找到一条能够改变的路。可惜后面萨拉萨的事情给他们当头一棒,让他们这种希望和幻想破灭了,无法回避现实的残酷了。

从功利的角度上来看,库洛洛的这些行为,对他本人是没什么实际利益的,甚至一开始他还是承担着被窝金修理的风险,从窝金那里搞来录影带的。还是那句话,他自己想要功成名就的话,根本用不着做这些,他有很多更能功成名就的选择,也有实现功成名就的智力和能力。

后面成立旅团的时候,他是被众人推举成团长的,这也是富坚很多年前说过的“库洛洛不是自己想成为团长”的原因。如果仔细观察被窝金推荐做团长、大家都举手同意时,库洛洛咬着嘴唇的微表情,可以看出很多东西,那种意外、感动、不知所措、悲痛、有所觉悟、下定决心等等微妙情绪混杂起来的表情,实在有很多可以解读的东西。富坚一直都很会拿捏人物的微表情的。

大家都信任他,因为被信任了,被选做团长了,他就努力去做,这种努力一直持续了十几年,一直没有变。这其实也是库洛洛的一种知恩图报。可能有的读者要问了,这有什么恩?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慧眼识英雄,千里马与伯乐,说了这样几个词,再联想一下与这些词汇有关的故事,大家大概就能知道这是种什么感情了。

知遇之恩,对有的人来说比救命之恩更重。随便举个例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是怎样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的,大家都知道。

为什么库洛洛这么看中团长这个位置?实际上对库洛洛来说,做团长是没什么功利角度的利益的。还是那句话,以他的能力,要功名利禄的话,做其他的比这来得快多了,他也说过旅团没有人会对这些满足。

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式的知恩图报。窝金对库洛洛来说,就是相中他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两人之间的情谊非凡。之前我在《人物称谓篇之旅团篇》已经详细说过两人之间的称谓问题的,为什么库洛洛唯独对窝金是使用“窝桑”这个敬语的,也和窝金对库洛洛的大力推荐和支持有关。窝金就是库洛洛的伯乐。

有些人说他在利用旅团为自己牟利,把旅团当做工具。看看他在友客鑫篇里的所作所为,直到被绑走之前,他从头到尾一直在给旅团的人擦屁股,解决各种旅团的问题和危机。窝金惹麻烦,他解决。锁链手的威胁,他解决。十老头雇佣的杀手,他解决。旅团的悬赏,他解决。解决得又快又妙。反正有问题找他就是了,他不会pua,也不会甩锅,直接就解决问题,效率高,效果还好,就是神仙队友。

他还各种满足团员的要求,团员做事都高度自由。尤其是信长的执着三连,要留下报仇、要找西索麻烦、要亲自去追踪锁链手,库洛洛全都解决了,还照顾了信长的情绪,他后面还说抓到锁链手问出信息,就让信长处置锁链手。

团员说的话,他也会认真参考,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反馈。对团员的保护意识也很强,如比即便答应让信长去追锁链手,也要让他待在自己身边,方便照应。

要是这样都算是把旅团当成工具牟利,那我也无话可说了。说这样话的人,是没有接受过社会的毒打、老板的“大力栽培”吧。我要是有库洛洛这样的老板,不用别的,光不会甩锅、pua这两样老板通用的绝学,我就做梦都要笑出来了。对了,还有另一样老板通用的绝学画饼,库洛洛也不画饼。

所以未寻说他像蜡烛,就是因为他和蜡烛真的很像,遇热会融化,遇冷会凝固。你对他怎样,他就会有相应的回报,他不会多去解释什么,却会实实际际去做。在他被推选成团长这件事上,尤为明显。

和很多人以为的库洛洛很擅长花言巧语、言辞欺骗达到某种目的不一样,实际上库洛洛是个做大于说的人。他做了什么,不会特地说出来,让谁体会他的用心,因此去感激他。像在友客鑫篇里,他一个人解决了十老头雇佣来的杀手。他就没跑去跟团员说,杀手我解决了,他们不会来杀你们了,是我解决的,要知道感恩啊之类的话。

他不愿、不想、也不屑解释自己的行为,你不懂就不懂、不理解就不理解,别期望他能给你解释解释,去找侠客翻译还差不多。

侠客能翻译的,也只是库洛洛的具体语言,库洛洛许多行为和背后的含义,侠客实际上也有一种身在局中的无知无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库洛洛的确是个不那么好理解的人,就连他最亲近的同伴,也不一定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做某些事是为什么。反过来说,其实库洛洛也不理解自己的团员,连自己在团员心中的重要性,他都不怎么理解。

当然,人和人之间,真正能相互理解的本来就少,至亲骨肉、亲朋好友、亲密爱人也不见得就能理解对方。有的时候,越是亲近的人,隔膜越多,不理解越多,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可能到死都不理解对方的想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年选择自我了结的人那么多,很多都有这样的原因。

当库洛洛一反常态,长篇大论去说明某种东西的时候,多半是在下套了。他说是说了,但又还是没说透,还是看听的人怎么理解,一旦理解有误就等着倒大霉吧,不信问问西索。

注意库洛洛说的都是真话,只是说了一部分,没全部都说出来。旅团的人在漫画中都没有说谎行为,这个在《旅团成员的共同点》里面已经总结分析过了,就不重复了。

这里还可以再补充一点论证,库洛洛面对妮翁、西索时的表现。面对妮翁时,他全程都是真话,这个在下面一部分有细说,这里先拿结论来用。在和西索约架时,也是全都是真话(351-356话),他那时可是真真切切要把西索干掉的,说些真假混杂的假话去骗西索不是更有利,可他说的还都是真话。

面对想杀的对象(西索),他说的是真话。面对要偷能力的目标(妮翁)时,他说的是真话。面对与他无关的陌生人(偷渡客)时,他说的是真话(366话)。面对自己的团员时,他说的当然也是真话。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库洛洛不是个说谎的人,什么情况下说的都是真话。就这么一个无论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什么对象都说真话的人,说他整天满嘴欺骗、感情骗子、骗财骗色,到底是怎么得出结论的?难道他的鼻子很长?

还有在漫画中他偷妮翁能力,看看他偷了这个能力后拿来做什么了,他拿来给团员们做预言了,这也是库洛洛利他性格的体现。

为了这个能力,多少读者把他当做玩弄少女感情的pua大师。仔细去看看漫画里偷能力的过程,看看他和妮翁的对话(95-96话)。

算了,我还是全部摘出来吧。

【妮翁:幸好,我还担心不能通过盘问呢,真是太感谢你了。

库洛洛:没什么不用谢。距离拍卖会的会前鉴赏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先去那边休息一下。

库洛洛:我听别人说,你对占卜很擅长。

妮翁:嗯,总是会有大人物,请我给他们算算。

库洛洛:准确率有多少?

妮翁:据他们说我一算一个准。

库洛洛:据说,你不是会占卜吗?

妮翁:我拥有一种超能力,手可以自动写字。

库洛洛:这么厉害,那你也帮我算算吧。

妮翁:可以,你把自己的全名、出生年月日和血型写在纸上。库洛洛·鲁西鲁,二十六岁,比我大很多嘛,你的名字好奇怪啊。

库洛洛:我的同伴都叫我团长。

妮翁:哈哈,这个更奇怪。那我就来算一算吧。

妮翁:我写完了。

库洛洛:能让我看看吗?

妮翁:我的占卜法有些独特,是由四五段四行诗组成的。能够把这个月每周将要发生的事预测出来,可这上面只有三段诗,大概是那事件已经结束了。

库洛洛:哦……

占卜诗的内容省略

库洛洛流泪,妮翁惊讶。

库洛洛:你的占卜真厉害啊,全都说对了。请问关于第一段是……

妮翁:啊,不可以!是这么回事,我向来都不看自己占卜的内容,我认为尽量不要由我做解释,那样会更加准确。

妮翁内心os:第一次看到男人掉眼泪……

库洛洛:是这样啊……那能告诉我一件事吗?

妮翁:嗯。

库洛洛:这段诗中的某些地方会令人联想到替死者镇魂,你觉得有所谓的“死后的世界”吗?

妮翁:嗯——我不怎么相信,占卜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因为活着的人而存在的。你的占卜内容中有这样的诗句,我认为得到慰藉的不是亡魂,而应该是你。

库洛洛:你说得没错,或许就是这样。

妮翁:其实我是现学现卖的,刚才我说的那句话……

库洛洛:嗯?

妮翁:其实是小时候从电视上看到的占卜师说的。‘占卜的存在是为了使努力活在当下的人过得幸福,所以我会尽可能的占卜出不好的事情。’

妮翁:她说‘这样的话,大家就会尽最大的努力祈求坏事不要发生。’我当时认为她说的话很在理,就被深深地感动了。过了几年,那个人因为欺诈罪被抓了起来。

库洛洛:是银河祖母吗?

妮翁:嗯,就是她!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她说的‘占卜的存在,是为了使努力活在当下的人过得幸福’,所以一直都很想成为占卜师。

库洛洛:对了,她对死后的世界持否定意见。

妮翁:是啊,于是我也就不由自主地跟随她的想法,不予相信。

库洛洛:我其实……相信存在灵魂。所以我想要帮死去的朋友,实现他们生前的愿望。

妮翁:什么意思?

库洛洛一手刀打晕妮翁。

库洛洛:大闹一场。

(这个日语原文是:大暴れ就是大闹一场的意思。浜口史郎就有一首曲子就是这个名称,《大暴れ!ゾロ&フランキー 》,歌名直译就是《大暴动!索隆&弗兰奇》,看歌名就知道是什么动漫的配乐了。

这个词翻译成大暴走、大暴动、大闹一场都行,这个词更多表达的是被激怒之后、积蓄已久爆发后的反应,不是什么单纯的胡作非为。不知道是什么鬼才翻译在有些版本翻译成胡作非为,这不是一个意思啊。这词性都不一样了,胡作非为更多是贬义啊,大暴走相对比较中性。

要说用在旅团身上就得是贬义,就得翻译成胡作非为,难道这个词用在草帽团上也能是胡作非为吗?草帽团的人什么时候胡作非为过?一个走到哪救到哪的团体,能是胡作非为?

在旅团的这个对话语境下,联系前后的剧情,旅团的行为是窝金被杀后的报复和祭奠,算得上是旅团的集体暴走,翻译成大闹一场是比较合适的。

偏偏胡作非为这个翻译传播很广,很多读者就用这个胡作非为的翻译来当做库洛洛说的话,就连有些同人也用这个翻译概括旅团的行为逻辑,说旅团的宗旨就是胡作非为,实在造成了很多误导。

唉,翻译造成的误导,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库洛洛:啊!你没事吧?

库洛洛:请问休息室在哪?

库洛洛:快点叫医生来!

库洛洛:什么,别开玩笑了!随意挪动病人是很危险的!万一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她是诺斯拉帮帮主的女儿,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这就是漫画里的整个过程,看看这段对话,两人全程就交流了一下对预言、灵魂之类的看法。你能指出库洛洛哪句话是假的吗?他一句假话都没有,更没做什么旧版动画里的撩头发摆pose耍帅的行为。就这么一段正常的对话而已,有什么pua、玩弄感情、渣男之类的内容?

妮翁也没有像旧版动画里,对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说什么“因为你和我爸爸不一样,绝对不会骗我”这种我只能用实在有点脑残来形容的台词。看了这段对话,实际上也能感受到,妮翁其实不是很多人想象得那么肤浅的,她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的。

还有人说库洛洛是故意流泪来骗妮翁,好盗取她的能力。拜托,仔细看看库洛洛念能力的发动条件好吗。在一小时内,看见对方的念能力,询问对方有关对方念能力的问题并得到对方的回答,让对方把手放在他的《盗贼的极意》上面。

询问、回答、看到,这三个条件已经是实锤达到的了。至于让对方把手放在他的《盗贼的极意》上面,以库洛洛快到成残影的手速,对付像妮翁这种没什么武力值的普通女孩子,有什么难度吗?他完全可以在妮翁不知道的情况下,让她的手接触自己的书。

实际上妮翁在发动自己念能力的时候,就已经满足库洛洛偷能力的所有条件了。妮翁用完自己的能力,她的能力很可能就已经被偷了。库洛洛哭,那是看到预言后,确定窝金死了才哭的。以他的能力,要偷妮翁的能力手到擒来,用得着还搞眼泪欺骗?这是在看不起库洛洛的智商和能力吗?

这个角色的一大核心就是高智力和高能力,把这个核心抹去,是要把库洛洛拆了吗?

在同时对战奇犽的爸爸和爷爷两个人的时候,库洛洛都还在想着火中取栗,要偷对方的能力。就这么一个艺高人胆大的高智商角色,怎么就设想他只能用哭的方式去骗一个普通女孩的能力?还有些同人总是设计库洛洛为了偷某人的念能力去骗财骗色的桥段。这种剧情,说实话给我一种把黄蓉的智商写成郭靖的智商水平的感觉。

好歹看看富坚对他的设定啊,库洛洛不是智商低、能力差的设定啊。他在友客鑫篇里,解决旅团危机,就用了半天的时间,解决得那叫一个精妙。和酷拉皮卡对峙时,明明他才是人质,结果他硬是反客为主,把酷拉皮卡搞得心态崩了。和西索对战的时候,把西索搞得全程被动挨打,毫无办法。酷拉皮卡和西索,可都是漫画里数得着的聪明角色,就算是他们对上库洛洛也要吃亏,其他人可想而知。

就这智商和能力,库洛洛怎么就沦落到了只能用骗财骗色、出卖肉|体的长时间行动,才能偷到某人能力的地步了?重点是这个某人还不是什么聪明角色,别说和酷拉皮卡、西索比,就算和漫画里的一些路人角色比(比如岛野、四王子的私设兵、果列奴等等),也不见得有优势。不是我有什么偏见,能写出库洛洛做这种水准的行为的,其笔下其他角色的能力上限也就可想而知了。说得再直白一点,能把黄蓉写成郭靖的,还能把其他角色写成黄蓉吗?

要真是库洛洛本来该有的水准,对付这种级别的人,怎么就会出这种昏招,还要拖得很久了?他是失了智、昏了头、被夺舍了?要漫画里的库洛洛就这水平,旅团早完蛋了,酷拉皮卡也不会那么辛苦,西索更不会被炸死了。真的就是库洛洛风评被害,智商和能力断崖式下跌了。

猎人这部漫画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人均智商在线,还不是一般在线,是很在线,是个角色到大部分漫画里做主角都绰绰有余。

举例,果列奴,贪婪之岛篇的角色,他的分析我之前分析过了,在第一部的第五章,就不重复了。

岛野,继承战篇的角色,十四王子那里的仆人。她因为自己的求生欲和独立判断,瞬间就私自更改了酷拉皮卡的指令,因为她觉得酷拉皮卡的选择是错的。事后,她用自己会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说服了酷拉皮卡,为自己争得了更多活下去的希望,还在酷拉皮卡那里争到了话语权,让他会参考自己的判断,也给了酷拉皮卡很大帮助(365话)。

四王子的私设兵,富坚用半话的内容画了6个新人物(394话),人人都是聪明人。不用我分析,只看他们能在四王子手底下干那么久(从四王子还在读军校的时候就在了),还和四王子是朋友关系,还知道四王子是什么德性,还活蹦乱跳的,就知道他们不是省油的灯了。更别提四王子那,还有个一心想杀他,智力、能力、觉悟都很在线的缇塔。不仅是四王子的私设兵,各王子手下的私设兵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些角色在猎人里都是配角中的配角,就这富坚都给了他们相应的智商和能力,富坚花那么大笔墨去展现的库洛洛,怎么就能智商能力大跳水了?智商能力大跳水了的库洛洛,还是库洛洛吗?

说这个,就涉及聪明人的描写问题。

一个作者要怎么写一个聪明人,不是说一定要作者本人是和角色一样聪明才能写出来的。

一种,是作者本来没有相应的智商,但靠作者花时间、花精力去思考或查资料,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再反复论证各种作者能想出来的策略的可行性,选出最优解,把最优解融入人物的行为中,来让角色的行为和计策合情合理又显得聪明机智。

比如黄蓉,金庸写黄蓉的时候,不管是《射雕英雄传》还是《神雕侠侣》,通篇都在展现黄蓉的机智绝伦,几乎有点手拿剧本那味了。金庸自己说过,他并不是那种有急智、很聪明的人,他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计策,他得想很久才能想出来。他要写聪明人物,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构思,所以才有像黄蓉那样的经典角色诞生。

另外一种,就像富坚,他本来就聪明,所以写起来就不那么吃力,但是他同样花了大量的精力。他说过,安排剧情的时候他会做很多模拟推演,站在角色的角度实验各种各样的路径的可行性,最终选出一条最有趣的来。

比如他写西团大战,就做了很多读者看不见的工作。他让库洛洛尝试了各种对付西索的办法,最终选出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计策,给读者展现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猎人式智斗。他对许多角色都用了这个流程,所以他漫画里有大量聪明人,还有大量聪明人和聪明人之间的博弈。

要金庸写出大规模的聪明人博弈,他就有点做不到了,所以黄蓉遇到的,除了杨过等少数人,其他的都不算太聪明。要写黄蓉和与她同等级别的对手博弈,那金庸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了。

也不是说写聪明人,就不能写聪明人吃亏、犯错。写聪明人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不是只有永远预判正确、手拿剧本、看透人心的才叫聪明人,聪明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失败、吃亏、犯错的聪明人也照样是聪明人。料事如神、算无遗策、百战百胜的聪明人只存在在想象中,实际上没有,是人都有弱点、会犯错误的。

猎人里有很多聪明人,聪明的点都不太一样。同时,猎人里面也有大量聪明人吃亏、失败、犯错的剧情,有的还吃了大亏。最典型的就是西索,他和库洛洛那一战,他是吃足了亏,上够了当,被误导得很彻底,但不会给读者西索不聪明的感觉。不是他不努力,是被看穿得太彻底了,他已经在那样的场景中用尽一切能用的招数了,甚至可以说虽败犹荣。

库洛洛也是,他被西索骗,被酷拉皮卡抓,被搞得灰头土脸,被西索抓住机会杀掉侠客和库哔,这都是他的失误,但读者也不会因为这样就觉得他不聪明。因为富坚给了充分的理由,能让人信服聪明人也会上某种当、做不成某事、吃某样亏的理由。

信息差,阴差阳错,经验差,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多对一,能力克制,科技与狠活,被捏住软肋,敌我悬殊巨大、不可抗外力等等,都能使聪明人失利的原因,只要理由足够,这样写是能说服读者的。

比如科技和狠活,蚁王再牛再聪明,一学各种棋类就能干赢世界冠军,也被炸弹和毒药(实际上是人类的恶意)干掉了。

比如敌我悬殊巨大,友客鑫篇里酷拉皮卡对旅团,继承战篇里酷拉皮卡对卡金诸多王子,都是敌我悬殊巨大,让他没法爽快干掉对手,一直拿命在搏。富坚一直在把酷拉皮卡放在这种极端不平衡的力量博弈中,让他走钢丝。

比如被能力克制,酷拉皮卡对旅团,那是百分百念能力加成,所以他能用锁链绑走库洛洛。

比如经验差,奇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一路各种吃亏,吃伊路米、西索、比司吉等等人的亏,不是他不够聪明,是他和这些人的经验差巨大。他在这些人手里吃足了亏,各种挨打、挨pua、挨恐吓,但谁也不能说他不聪明。

还有最好用的一个,性格因素,性格的长处和弱点都能导致聪明人吃亏。奇犽很多时候吃亏,就是他被长期的家庭教育形成的、刻在意识深处的过于谨慎拖累的。比司吉就说过他这个问题,他会把对手的实力放大,把自己的实力降低,在这种不对等的比较中去衡量对手的实力,一旦觉得没把握就想逃跑。

他在拔针之前,吃了那只伯劳鸟形态的奇美拉蚁那么多亏,也不是它强,就是他这个弱点犯了,别说全力以赴了,他一直在把精力放在克制逃跑意志上了,才吃了那么多亏。

库洛洛也是,由于过于自信,认为西索已经被他搞死了,才没提防西索会诈尸,反而被西索搞死了侠客和库哔。

性格因素,是最有发挥空间的一种选择。

这样的理由能有很多,但得写出来、写明白,写清楚他为什么吃亏,不然就无法说服读者。写库洛洛拿一个能力没什么特殊限制、智力平平无奇的人没招,得用长期的骗财骗色的方式才能得到那人的能力,这样的理由说服不了人啊。

好歹编编那人的念能力特殊,有各种原因限制偷取啊。实际上要是这样,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库洛洛多半就不偷了。

对他来说,他人的念能力,没有哪个是不可或缺的,哪个能力对他来说都只是众多卡牌之一,不是无可替代、唯一的牌,选择有很多。即便某些念能力平平无奇,他也能叠加组合出惊人的效果,也可以用其他的备用方案,没必要为哪一个浪费那么多时间。他必需的只有他自己的念能力,如果写他非哪个外来能力不可,又是在削减他的智力和能力了。

不说库洛洛,就算是普通人,也要考虑投入和收入比,也有备用选择,这条路走不通就会换一条,也不会想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什么平替、代餐之类的都是备用选择。某件事不划算付出那么大精力去做,找其他的就完了,这是人之常情啊,凭什么要死磕啊?

最简单的例子,看小说的,觉得哪本小说不好看,有几个会死磕看完的?会不会换一本去看?怎么到了库洛洛那里,他就一定要偷哪个能力了?他连这点变通都不会了吗?这是连普通人的智商都没了啊。

写库洛洛这类角色,反正我的标准就是,尽我所能,我能不能想出对付某人、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如果我可以解决,那他肯定也行,我就不会去写他对付不了,凭什么不行?对其他角色也如此,按照他们的设定来,按照他们的智商能解决的就让他们去解决,不能的就不能。如果本来能,却解决不了的,一定要写清不能的原因。如果明明有招就是不写,这实在说不过去。

为什么猎人的漫画更新慢、人物关系复杂、理解难度大,就是因为富坚做了大量的思考、推演和筛选,这是很费脑子和精力的。

最终他呈现出来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一套东西。为什么继承战篇的台词量暴增,有的一话就有六七千字的台词量?除了身体原因,必须大量删减不必要的镜头,浓缩剧情,保留精华,用信息含量更大的文字叙述,也是因为他必须把人物的思考过程写出来,读者才可能看得懂。什么思考过程都不说,只给个结果,那就有大量读者会云里雾里了。当然,即便他给了过程,看不懂的还是大有人在。

看猎人的漫画也是对读者的理解能力有要求的。许多人说继承战篇看不懂、西团大战看不懂,是因为富坚没有为了照顾读者就把角色的智力水准降下去,他在漫画中呈现的就是那个水准的人之间该有的对决和思维过程。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对漫画的追求,他画继承战篇,已经不是为了读者在画,而是为了自己在画了。所以读者要看懂,即便站在读者的上帝视角,也要反复梳理、思考才行。

一个作者想写什么样的角色,想给读者呈现什么样的效果,就要花相应的力气。不愿意花力气,又想让人信服你写的剧情确实是聪明人会干的事,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不擅长表现人物智力方面的特点,可以扬长避短,选择重点展现其他方面的特点,选择有很多,不一定就要死磕一个。但是无论选什么,总都要花力气的,比如写感情线,感情线不一定就比剧情线、智斗、博弈之类的好写。

同样,读者想获得什么样的阅读体验,也是要花费相应的脑力和精力的。轻松不动脑的东西有它的价值,需要思考的东西也有它的价值。继承战篇难理解,但是愿意花精力去看的,确实能体会到其中的各种精彩之处。

后面内容还有点长,下一章再讲。

为您提供大神 虞窗 的《[猎人]愿者上钩 第二部》最快更新

插播二 本章无正文 免费阅读.[www.]

阅读[猎人]愿者上钩 第二部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猎人]愿者上钩 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