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115 李氏气运应在李昀之身啊 少年天子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回答了燕萱几人问题之后, 见她们还是想见见李复,昀哥儿也没有阻拦,而是让姜叔派个人送她们过去。

“多谢。”燕萱几人没有立即转身走, 是后退了几步行礼后才转身离开。虽然李昀年纪甚小,可他今日的一番话, 足以她们对对方刮目相看。

李氏出此大才,合该气运勃发, 有争龙天下的机会。

燕萱几人离开后,昀哥儿这才不再耽误,赶紧去了乔龄暂居的陶居客栈。一到那儿, 昀哥儿先是感受到了客栈的热闹。

随着这两年昀哥儿对汉阳郡的大肆治理,民生逐渐恢复起来, 原本有些凋零的酒楼、客栈算是彻底复兴了。

到门口的时候, 昀哥儿还看到几个小二手里提着食盒匆匆往外跑,这属于这个时代的外卖了。昀哥儿一行人挺扎眼, 一在客栈面前冒头, 老板就麻溜跑了出来亲自招待。

昀哥儿在外晃荡的多, 冀县的人差不多都见过他。刚开始还有些害怕跟不习惯, 但到了现在不少人都能笑呵呵地打个招呼。

“小公子您今天怎么来这儿?吃个饭?”老板虽然不害怕, 不过也没走近,而是在几步远的地方开口。

“一会儿吃,我找乔龄乔公,听说他住你们这儿。对了,你们这儿今天有说书人讲杂文且说报吧, 这一期上面还有乔公的文章呢。”

老板大喜,“哎呀,这倒是我这客栈有运道了, 今日住进来一个大才。”

随意聊了会儿,昀哥儿就在老板带领下往客房走。虽然昀哥儿不想打扰了别人,可原本热闹的客栈还是安静了不少。

这昀哥儿也没办法。

老板敲门后,乔龄打开门看到昀哥儿一行人也不惊讶,只是行礼后就邀请昀哥儿等人进去稍坐。

这会儿昀哥儿也打量对方。

比起骞珪,乔龄稍微年轻一些,再看容貌,昀哥儿感叹又是一个帅哥。如果说骞珪是那种儒雅的帅大叔,那乔龄就是那种翩翩公子的帅,关键是他身上还有点淡泊宁静致远的气质。

昀哥儿算是发现了,像是崔定、杨哺这种大儒看好的后辈,不仅要求他们聪明、才思敏捷,还有一点帅也是必须的。

关于这一点,昀哥儿之前整理四方学府开办资料,也查看过各朝各代取仕途径跟要求。

远的不说,就说近两代。

梁国更早之前的朝代是辽,但之后辽被楚灭国。可问题是楚没有一统天下,在灭亡了辽之后只占据半壁江山。另外半壁江山被夏国占据,两位人主都举行了祭祀天地的大典,而后登基为皇。

那之后就是楚夏争霸,一直持续了116年,可以说百姓这么长时间中,百姓就没过过多少安生日子。之后梁国开国皇帝朱渊异军突起,灭亡了楚夏两国,重新统一了国家一直到今天。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科举制度开始在当时的楚国萌芽,但当时是起始跟摸索阶段,科目内容上更是杂乱无章,同时没有具体的科考时间。之后到梁国,在昀哥儿看来,朱渊应该是看出了科举制度在这个时代的优越性,所以定鼎天下后就把这项制度沿用了下来。

不过昀哥儿也稍微研究过,梁国的科考还没有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明清时期复杂,没有什么童生、秀才之类的划分。

目前来说梁国科考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获得乡中三老或者大儒或者有名望之辈给你写一封举荐信,这样你就可以走第二步,就是参加三年一次的县考。考中者,一律称为预官,就是预备役官员的意思。

然后各地的人有一年的时间赶路,在下一年参加殿考,就是所有人汇聚中枢最后考试,这也是最后一步。

考中者就可以等待分配为官了,没考中者继续被称为预考,可以等待四年后再考。不过朱渊规定,这样的人一般只有两次机会,就是你两次殿考不中,你就重新去县考开始。

同时梁国的科考比较驳杂,是多科目考试,不像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八股文单一科考试的形式。

这样的形式有好有坏,最大的坏处在昀哥儿看来就是县考需要举荐信,这导致梁国的结党营私现象特别严重。

虽然朱渊的本意是对那些有才华但人品不行的人进行一个过滤,可到后面就不对味了。

另外就是梁国除了科举外,他竟然也接受举荐为官。就是特别特别有才华的人,可以不参加两次考试。被举荐后,直接封官入朝。

另外就是一部分勋贵子弟,那就直接去太学读书。这些人也不用考试,读几年书要么让他们袭父辈的爵位,要么就给他们分配合适的岗位让他们上班。之前的郑左生就是在太学任职博士仆射,说白了就是大学校长。

昀哥儿觉得梁国的科举制度更像是中间的过渡期,以后有可能,肯定还是需要改革的。

而在这些取仕途径中,一项默认的潜在要求那就是要帅,要帅。

朝堂要的官才华要有,但你也不能丑。

以前甚至出过一例因为对方实在太丑了,朱渊这样的人都看不下去,把对方的殿考试卷给扔了。对方虽然也考得一般般,但本来还能挂个吊车尾,这下吊车尾也不给他。

这名学子气死了,当场做了一首气愤诗就回家去了。

朱渊其实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可身为皇帝他觉得这点小事也没必要认错。所以他不怪罪这学子作诗骂他,但也坚决不录用,让人家在家里郁闷的做了一辈子白身。

昀哥儿看到这则野史趣闻的时候还乐半天。

这会儿回过神,昀哥儿心说怪不得杨哺看了乔龄就收他做门生了,之后还这么夸他。

乔龄昨天就收到了‘稿费’,心里估算也是这两日李大人要么召唤他,如果礼贤下士一些就是屈尊来拜访他,所以他在等,只是没想到等来的是李大人的小儿子。

不过乔龄也没表现出惊讶,反而十分得体地跟昀哥儿聊起天来。一聊,昀哥儿发现对方说话声音也好听,反正都能说到你要表述的点子上。

昀哥儿知道自己的毛病,他一聊天说多了,会蹦跶出一些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词汇。

不少人都会表示不理解,但这个乔龄好几次都能凭借词意自己理解出来,更是越来越适应昀哥儿的说话模式。

上个昀哥儿聊得这么顺畅的人,那还是骞珪。

昀哥儿再次感叹,这些人是真聪明啊。他能聊得不落下风,真的全靠大学生昀哥儿经历过的信息大爆炸冲击。

他懂的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有时候说的话因为是很多前人千锤百炼总结出的精华,昀哥儿自己习以为常,但在别人听来很有振聋发聩之效。甚至有的人事后回去不断琢磨,越琢磨越觉得昀哥儿的不同寻常,然后内心大为钦佩。

昀哥儿聊得顺畅,乔龄也是十分惊讶。

虽然来之前也听说过昀哥儿,只是多少有些以为是李大人疼爱幼子,因此早早为幼子造势名望做准备。

可实际接触后,乔龄就发现昀哥儿的说话方式虽然有些跳脱,要极为灵活的思维才能跟得上他。可偏偏他说的话却又很成熟,很多更是让人十分震撼。

到后面乔龄忍不住想,怪不得李大人这么疼爱这个幼子。

若是他有这样的孩子,自然也会大力培养的。李大人年纪也不小了,但有这样的后代,父子两代人都是雄主的话,这个势力起码能保证在五十年内不会出现问题了。

这一聊就是到了中午的饭点,昀哥儿高高兴兴拉着乔龄一起吃了午饭,这才告辞离开。

这回来,乔龄本来就是来投奔,双方是属于落花流水皆有意,自然顺利得不行。昀哥儿也跟乔龄说好了,让他明天就去找骞珪,目前暂时做骞珪的副手。

骞珪处理汉阳郡事务,实在是忙的不行。

不说远就说近的,马上要开春,今年开春汉阳郡又要努力农耕,还有之前那些羌人劳改犯也分配下来了。但第一次劳作,这些羌人说不定要跑,汉阳郡乡民说不定因为仇恨也要打杀,到时候要处理的事多呢。

昀哥儿不想把骞珪累死,幸好来了个乔龄,刚好替他分担分担。

跟乔龄告别,昀哥儿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遇到了燕萱几个。看到昀哥儿的身影,燕萱行礼后道:“小公子,我们见过了李大人要告辞了。”

说话间,燕萱还有些感慨。

她见李复之前,还以为是虎父虎子,还想李家果然有运,灭国之下还能出两位人杰。天意气运对李氏何等垂怜,对她们这些同样的亡国之辈来说又是何等不公平。

可真正见了之后,燕萱却有些失望了。

一番沟通,她们都能看得出来李复并没有什么特别,他只是一介书生,要说的更清楚一点,那他就是一个有毅力也有野心但能力却不足匹配的一介书生。

这样的人,在燕萱看来真的没有任何突出之处。尤其跟李复沟通下来后,对方身上并没有人主该有的魄力跟领导力,她只觉得意兴阑珊。因此在李复问了她一些关于西京李氏的消息后,燕萱就提出了告辞。

唉,原以为会见到一位雄主,却发现不过如此。等告辞出门,燕萱才回神一下想到了李昀。又会想起刚才碰面时,姜光等人叫年仅七八岁的李昀为主公,而李复跟她说话间也总是提起李昀。

燕萱惊讶下,又回想起了跟她对话时李昀的种种表现,燕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氏出的不是双雄,而是一个幼年麒麟子啊,这真是....太不可置信了。谁能想到,怕是李氏自家人都想不到吧,大运者竟然只是一个孩子。而先祖传来消息时还在几年前,那会儿李昀年纪更小。

这真的...真的......燕萱一时都找不到言语形容。

“一路顺风。”

愣神间,燕萱听到昀哥儿开口。燕萱赶忙道谢,而后从怀中拿出一块令牌样式的东西递了过去,“小公子,这是燕云令,有此令牌,若是日后遇到燕氏中人,小公子都可以出示此令牌,见此令牌者都可暂时供小公子差遣,还请公子收下。”

等姜光接过后,燕萱又缓缓道:“小公子,您今日所说的话,燕萱铭记于心。”

“此行一别,愿小公子所行皆坦途,他日持剑,定鼎山河。”

昀哥儿一愣,郑重道:“多谢。”

阅读人在古代,顺的不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