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256.徐侑竟然败了 万里江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马义暗中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下说,“诸位也都知晓项观三兄弟是什么样的人,那项观贪生怕死, 刘霸虚有其表,关羽更是妄自尊大, 敢取关二爷之名,可见其志大才疏。

这样三人, 早些月听闻明朝贼子虎视眈眈而来,与我等的书信竟然全是求兵求粮,无一封想要远离冀州是非之地, 诸位难道觉得不可疑吗?”

刚开始说马义还不自信,可越说到最后, 马义腰背都挺起来了。

因为他把自己给说服了。

是啊, 那项观三人跟他一样,都是混子好吧。

之前他让项观三人去拖住明朝军队,按理这三人再傻也能看出青州这边把他们当弃子了。

他们能不闹?

这几人最多也就是试探性跟明朝军队碰一下, 豁出命跟明军打绝无可能。

马义忽而灵光一闪, 他觉得项观三兄弟是打算吃了他这头就跑路啊, 估计现在的计划就是能坑他一笔是一笔,所以才着急要钱要兵。

这逻辑一理, 马义觉得说得通。

白当一时也傻眼了,他没想过项观三兄弟会反叛。

因为这些年项观三兄弟对他真的很恭敬, 他们虽然在冀州听调不听宣,可逢年过节就会给他送来大礼。并且十天半个月,那项观还会给他写信。

项观那新学的狗爬字就不用说了,难看异常,可项观却不在意。

他在信中对无食教、对雍王朝都是多有仰慕崇敬之情, 这种溢于言表的热烈有时候白当看了都有些起鸡皮疙瘩。

他也给项观说过别写这种信了,可转头项观给他送来了更丰厚的大礼,又写信说他是后降之人,跟雍王马义还有矛盾,这才不敢来青州听任。如今人不能侍奉在雍王身侧,如果连信都不能写,他一定会伤心欲绝的。信上甚至还有斑斑泪痕,可谓情真意切。

十天半个月可能是装的,可他们盘踞青州以来,项观每年如一日,白当也渐渐认为他是个真性情的义士!

当下白当虽然很信任马义,还是犹豫道:“这...王上...其中可能有误会。”

一边秦钦也是欲言又止。

那项观三兄弟也是时常与他书信往来,言谈之中多是恭顺崇敬。贩夫走卒也有侠义之辈,是不是王上有了什么偏见?

马义见二人另有想法,当下立即转了话题道:“这也不过是我一家之言,不过人心难辩。只是你等说得也有道理,若项观三人当真是忠义之辈,我也不能叫他们寒心。”

“今日索性就依你二人所言,立时再送一批粮食过去。另外白当你速速点起兵马,抓紧在青州做好防御工事。

至于我等家眷,先送一些人离开青州,尤其是郭公与张公后人。我一人身死不要紧,却是要万万保住故主血脉的。”

秦钦二人脑子没转过弯,却不知道现在好话坏话都被马义说走了。

他怀疑了项观三人。

若三人真有问题,那是他有先见之明,料敌预先。不过是白当三人劝解,他才依照白当二人所言送去粮食,错不在他。

若三人没有问题,他也已经依照白当二人所言送去粮食,那叫从谏如流。再说,那明皇有句说得也这挺对,这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他还是一个合格的主君。

总之结果如何,他都能圆回来。

至于李昀那边就更简单了,他凭借一己之力硬是拦住了白当、秦钦二人的出兵要求,已经很难了。项观三人没人有粮有什么用,这不相当于送去给李昀嘛,这是他对李昀的忠心啊。

回头他就写一封信给明都那边送去,一定要着重描写白当、秦钦等人在朝堂上的步步紧逼,还要写他如何忠心耿耿,咬死了死不出兵。

秦钦二人果然没多想,今日也算是有了个结果,当即领命而去。

没几日,青州这儿分出一万多人开始运送粮草前往平原郡而去。同时,白当还是加固青州各城兵事,秦钦负责往兖州撤退事宜。

如今占据兖州之人乃是朱正,他原本是祝阿史册封的骠骑大将军,更是个混不吝。

现在祝阿史的短命王朝早早没了,他倒是还在兖州吃香喝辣的。

前一两年,但凡有些地盘的人,不是登基称皇就是开国做个国主,没一个安分的。到是这个朱正,一心在兖州吃喝玩乐。

这满天下谁登基了,谁开国了,只要通知他,他就派人送去一份大礼。

谁的诏书,他也都接也都认。

之前马义做个国主,这个朱正就送来过一份贺表,可见此人比他还混。如今青州有难,挨的最近的也就是兖州,加上也不太看得起朱正,自然就往他那边去了。

等白当二人忙起来后,马义那是相当满意。

这青州守不住就溜,他后路都找好了。而且现在也有了借口,不是他未战先怯,而是他要保全旧主血脉啊。

摸了摸怀里的告密信,马义觉得李昀应该不会怪他吧。

他对明朝是真的忠心耿耿啊,不过去李昀手底下日子难过,能不回去他现在还真不想回去。

如此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也就到了五月中旬。

明军一路梳理各种盗匪、衙役,也终于在平原郡成功伏击了青州的一万多兵马,而后全得大批粮草后,项观几人早早投降的消息这才传了出去。

这时的冀州十三郡几乎都被明军得手,城头之上彻彻底底地改弦易辙。

春种之前发兵到五月初,一共三个月不到,整个冀州彻底落入李昀手中,这绝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更让李昀高兴的是明军本身并没有多少伤亡,同时也引起青州‘资助’的两批巨额粮草,更是让李昀毫无粮食压力。

等这样的惊天好消息送入明都李昀案台上之时,还有另外一件大事也传了过来,那就是楚、吴之战,之前徐侑得了李昀大批陈粮相助后,楚国士气一度高昂。加之徐侑本身也有领兵之才,在他亲自出马后战事推进得一直很顺利。

李昀虽然忙着冀州的事,也时常得到锦衣卫送上来的吴楚战报。

双方打得有来有回,可整体优势还是徐侑高一些。

本以为徐侑会看准时机赢来一场大胜,或者二人忽然较劲最后演变为持久战。可往往天下之事,有时总是出人预料。

那就是徐侑败了,甚至是大败!

楚国战败的消息传来,李昀立即就召开了秘阁会议。

这事可不能耽误。

......

“咳咳......”

“陛下。”

听到徐侑咳嗽声响起,原在门口手持大锤的凶神大汉立刻走进屋子中高呼起来。

徐侑这会儿刚刚从昏迷中醒来,只觉得头痛欲裂。

年轻时候混迹塞外,长年吹风喝酒吃肉,当时是洒脱无比。只是十几年前到了蜀郡,也渐渐被繁华宜人的蜀郡给同化了。

他这身体早不像是年轻时候那么健硕了。

如果疲惫得狠了,就会有些头风的毛病。

“我没事。”徐侑被丫鬟搀扶着坐起来,许久才叫了一声英达,直让那个凶神大汉也红了眼眶。

徐侑是真没想到,他竟然会失败于此!

这次出兵赵义,不仅是因为赵义几次三番挑衅他,也是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乱世王朝,不进则退啊。

如今虽说吴、楚、明、雍等国家林立,可明朝强盛有目共睹。

若不想被明朝剿灭,他们就需要早做准备。

因此他跟赵义都明白,他们二者必要快速一战,胜者跟李昀半分天下,到时再做最后争龙。

今年过完年,他就让徐启监国,刘文集辅佐,保障一切后勤事宜。其后吴南、冯东走盐水大河,他自己则领兵走乌山小道,一路水陆并行攻入荆州。

他计划得很好,最开始战事推进也十分顺利,直到他打下了半个荆州,一直将兵马推进到了一个叫做当阳县的地方。

年轻时徐侑几乎没有败绩,确实有些过于傲气。

他没注意到此时他的战线已经被拉得很长了,加之乌山运粮道路之前早被吴国破坏,不知不觉间楚国的粮食运送已经愈发艰难。

同时天气也渐渐炎热起来,这盐水河上无有遮挡,吴南占据了水路的士卒一个是晒了一整日下来有些燥热难挨,二是日夜受到大量的蚊虫袭扰,整个队伍士气就有些低迷。

偏偏此时,之前因为打不过而选择短兵接触后快速撤退的吴国士卒又冒了出来,他们不愿意正面对抗,却选择不时地袭扰跟攻击,让楚国士卒不能休息。

这样到了五月中旬,早有准备的吴国军队在永安港口发动了偷袭,更用特质的鱼油作为点燃物,烧毁了徐侑不少船只。

同一时间的夜晚,那些吴国士卒竟然每人手持一个稻草小人,只身摸进了徐侑驻军地后,那些夜袭士兵到此时也不怕被人发现,反而立即高呼:“天雷电火,引动随心。有我招火,烽火四起!”

随着一声声高喊,那稻草小人最后就会咻地燃烧起来,只把那些偷袭士卒也烧成一个人形火球,而后那些火球就朝徐侑驻扎地不要命地跑过去一头扎入其中。

阅读人在古代,顺的不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