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34章 帝王陵墓和海外遗珍1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每到皇朝末年,起义军为了筹集军费,干得第一件事就是去盗墓,比如大名鼎鼎的黄巢起义军,曹操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等】

【还有军阀温韬,几乎盗遍了唐十三陵,除了高宗的乾陵,一个也未能幸免】

没想到自己以这种方式被提名的曹操,心虚地摸了摸自己鼻子。

不过被点名的不止他一个,曹操立刻给自己找到借口: “操宁愿自己背负罪名,也不愿意军士们饿肚子。”

幕僚们齐齐配合他的表演,各种夸奖: ”丞相高义!”

谁知天幕还有下文:

【而盗墓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还带来了疾病。】

【我们知道,每逢大灾必有大疫,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尸体没有及时处理。】

【尸体在腐坏后,会产生很多细菌病毒,比如尸毒。这也是许多盗墓贼惨死却以为是“诅咒”的原因。

所以每逢乱世,盗墓横行,同时会伴有大疫。比如曹操军中的瘟疫后世考据也跟他军队的摸金校尉们也有关系。】

【东汉末年,建安大瘟疫整整持续了八年。

建安七子那样身份尊贵的贵公子,因为瘟疫都思域建安二十二年——其余两个不是命硬,是死的更早。

曹操那个时候还敢让士兵去盗墓,真的是,挺不怕死。】曹操军营中的摸金校尉们急了。

曹丞相不怕死,他们还是怕的啊!

现在有地方已经动不动有瘟疫了,本以为他们是将士体质好不会被传染,怎么听起来盗墓会死得更快?

这怎么行,他们加入曹丞相的军队是求富贵,又不是求死!

【战争、盗墓,大量丧生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尸体也让瘟疫持续的更久。东汉时期,军队就发生了7次瘟疫。】

【由于资料有限,三国割据,我们无从得知具体的死亡数据,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肯定,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吴,除了是北方人更善于兵马不善于水战,将士水土不服,还有当时开始流行的瘟疫。】

东汉末年的疫情历史上有许多种猜测,还有气候、民族迁移等原因。

关于曹操军中的疫情,同样有多种说法。除了盗墓感染的瘟疫,还有说因为曹操军中多是北方人,来到南方云梦泽感

染了血吸虫病,而一江之隔的吴军对防范血吸虫比较有经验所以没被感染。

但是因为这一期讲述的是盗墓,荆咕没有具体解释。真要说起东汉疫情,那得结合气候环境、民族南北迁移、还有当时的朝政局势等诸多原因,可以单独开一期“瘟疫”主题了。

荆咕只简单介绍了一下东汉末年的瘟疫与盗墓的关系,开始回归与陵墓相关的主题。

【东汉末年“丁酉大疫”起于曹魏,后来大范围蔓延,不仅给曹魏政权带来损失,对孙吴政权也带来了重要影响,鲁肃、吕蒙、蒋钦、孙皎同样死于丁酉大疫,后世猜测是曹魏政权在赤壁之战中把疫情带入了孙吴之地。】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顺帝时期,人口超过了6000万;然而三国末期,人口最多3000万。战乱加上瘟疫,足足丧生了一半。】

刚刚听说曹操军中要因为盗墓流行瘟疫,并且赤壁之战败给自己,孙权这边正在看好戏,结果马上自己也倒霉了。

孙权气得直骂娘: “该死的曹贼!自己盗墓还祸害我们!”他的鲁肃吕蒙,他的心腹爱将,竟然全被曹操带来的瘟疫祸害死了!

“必须得防着点,别接触他们最好。”此时赤壁之战还未开始,但是两军已经陈兵于江边两岸,周瑜原本就计划巧借东风用火攻,现在只想再周密一点, ”不如用火攻,士兵都用上火箭,远距离烧掉,少与曹军接触。”

少接触,根本不给曹军传染疫病的机会,才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幕僚们你一言我一语紧急商量各种详细对策,孙权平白又增添了需要操心的事,气得时不时破口大骂: “该死的曹贼,真是祸害无穷!”

恰好天幕也提到了火烧。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火葬。】荆咕说到这里,就有些想笑。

【很多穿越动不动写女主想要火葬,男主或者其他人知道后很惊讶,觉得是挫骨扬灰不吉利。

但是,我们并不是进入现代化之后才实行火葬的,在古代很早就开始实施火葬。】

想当年,荆咕也被这样的情节迷惑了,还以为古人说得“挫骨扬灰”就是火葬,以为古人只有土葬。

在自己考据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是太天真了,古人才没有那么迂腐。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看得

是清穿文,但是满清祖宗就是火葬的!说成汉族人不喜欢火葬还情有可原,儒家是自始至终都反对火葬。

【早在商代之时,华夏已经有了火葬,当时是少数民族政权使用。先秦典籍中也保留了有关火葬的大量数据,记录了当时的羌、氐、仪渠民族的丧葬形制】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火化尸身并存放遗骨是佛教高僧死后的安葬执法,当时民间有贫民无力举行葬礼选择火葬。】

【五代以来,火葬在汉地流行开。隋唐唐朝时期佛教影响力加大,民间火葬普及,但是唐朝官方以儒家为主,是反对火葬的。】

李世民微微皱眉。

他并不是反对火葬,也不是不喜欢佛教,单纯是对任何一个宗教单独坐大都会担心失控。

大唐宗室信奉佛教的不少,但是对外依然宣传的是道教才是大唐国教,在朝堂和太学又是重用儒家,儒释道三家并用,就是为了平衡。

天幕这意思,难道是说火葬比较好?

那万一让佛教失控怎么办?

【到了后唐时期,唐庄宗在兴教门之变中驾崩,不得已采取火葬;后唐末帝为了避免尸体被敌人污辱,最后选择了自焚。帝王的后妃和太后,最后也不得不在异地他乡采取火葬。】

【另外《唐律疏议》中记载,如果在行军途中士兵病死不能及时把尸体送回家乡,也会选择焚烧火葬。可见唐朝因为环境制约,火葬也是无奈之下的从权之策。】

李存勖: ”后唐?这唐庄宗该不会是朕吧?”庄宗是庙号,李存瑁现在才到登基的第二年。

他完全不会想到,昔日自己骁勇善战,被称为唐末将领中的“十三太保”,刚建国三年就因为叛乱而死。

更想不到,自己会死的如此狼狈和仓促。

被称为后唐末帝的李从珂心中大恸: “无力回天!无力回天!”

天幕剧透了又能如何,已经迟了,他现在甚至已经被包围,连换个死法的时间都没有。当初他背叛后唐皇帝兵变上位,可曾会想到,自己也会被自己的将领背叛!李从珂疯狂一笑,听到外面传来纷杂的脚步声,知道叛军已至,拿起火把,点燃了宫中的一切!

【宋朝时期,火葬在民间世俗已经比较普遍了,现代在云贵川福建等地都发现了宋代火葬墓。这其中有

个重要因素,比如北宋时期处于人多地少、节省钱财、卫生疾病等原因,南宋因为偏安一隅,墓地不够,人口规模达到上限,地狭民众,活人和死人争地,死人没有地方埋葬,火葬便开始普及。】

【不过官方尊儒,多有禁止,士大夫也指责火葬毁坏身体,但是对于民间客死他乡不得不采用火葬以及少数民族火葬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火葬最早便发现在契丹民族,元朝时期,蒙古人当权,火葬颇为流行,还出现了比较特别的现象:一是道士使用火葬,二是畏兀儿人效仿汉人,将骨灰包裹成人的模样。】

【至于清朝,在入关之前也是实行火葬,入关后受到汉人和儒家的影响,才改为土葬。但是因为草原民族普遍采用火葬,有些官员死后依然采取火葬,火葬也随着满清入关在全国风行】

朱元璋:他大明呢?天幕就这么不待见大明,直接把明朝略过去了?

“父皇,明朝跟唐宋差不多,民间普遍,官方不支持但也不会太多管,可能……”朱椟刚解释两句,就被朱元璋用死亡视线注视,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接消声。

好吧,是他杀了,父皇又不是不知道,他出身民间,又不是没见过民间火葬。

只是时下依然认为,穷古人家才火葬,体面人家都会尽可能土葬、厚葬。老朱甚至还要殉葬,大量的殉葬,不也正是想要死后继续过得奢侈享受?

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

【我们现代也普遍采用火葬,除了经济省事——也不省钱,毕竟墓地也不便宜!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卫生,预防疾病。】

【假如皇帝们都火葬,哪还有后面盗墓的什么事!假如清朝入关后依然火葬,康熙和乾隆哪至于死后在地下水里游泳。

只能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哦,你们是漂着也要走完。】

再次被提醒着被迫想起尸骨水上漂的玄烨和弘历,双双郁闷。

【除了军阀喜欢盗墓,有些皇族也会有奇怪癖好,会亲自去盗墓】

【比如西汉广川王刘去,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广川王“国内冢藏,一皆发掘”。刘去几乎盗尽了广川国内的所有墓葬,最有名的是魏襄王墓,晋灵公墓。】

西汉广川王刘去听到天幕骂他丝毫不以为意:什么盗墓,我不过是找找剌激

。毕竟,他做过的荒唐事多了去了,区区一个盗墓,哪里有他杀人烹肉来的刺激。

刘彻大为羞耻: “这个混蛋刘去,玷污我大汉刘家名声!”最重要的是,还玷污他的名声。

天幕前面还夸他老刘家的好,结果这就来了个拖后腿的。刘去,是汉景帝的曾孙,也就是说还是刘彻小辈,这个广川王还是刘彻封的。

历史上刘去是在汉宣帝时期因为荒淫无道各种罪行被废,迁出封地,于迁移途中自杀。因为天幕提前揭露了他的罪行,刘彻决定亲自动手。自己授予的封地,自己拿回来。

【陈叔陵,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喜欢盗墓,尤其是名人墓。经常带着手下在南京挖坟掘墓,把值钱的随葬品席卷一空,有时甚至把墓中名人的尸骨带回府中。】

南朝陈叔陵:什么盗墓,我不过是去赏玩一番,还会请墓中主人来府中作客。对了,下一个我想请的客人就是谢安.…

——只能说,在封建帝王时期,郡王因为会一手高超的投胎技术,从小享受富贵,不但可以肆意妄为,还有人罩着不会承担什么后果。

但是天幕来了,哪怕有哥哥陈叔宝,哪怕还没亡国,陈叔陵也即将被天下人唾骂。杨坚大喜: ”这陈叔宝教弟无方,祸害百姓,正是我大隋替天行道之时!”正想着要出兵,天幕就送上了理由,大善!

【对了,他还盯上了谢安的墓。借口母亲去世,要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于是挖了谢安的墓,因为墓中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非常生气,把谢安的尸骨扔在外面,还是当地的老百姓为谢安收敛尸骨重新安葬在长兴三鸦岗】

谢安瞪大眼睛:关他什么事!生在晋朝已经够乱了,死后竟然更乱,这都是什么世道!朝堂上的君臣齐齐看向谢安,眼里带着快意。

谢安可以说是东晋风头最盛、最受欢迎的男人,没有之一!

他出身名门——目前的东晋,就是三家最大:司马家,王家,还有就谢家。他能文能武——文,官拜丞相,破解了权臣桓温的篡位大计;武,打赢了淝水之战;

他还俊美无俦——连权臣桓彝都曾经夸赞过谢安“风采神态清秀明达”;

他深情专———不纳妾只专情于妻子刘氏;他教子有方,子孙都很成器,还诞生了“言传身教”这个成语。

但是这些都没有用,他死后

被人盗墓,尸骨都被扔在了外面!

哈哈!

一时之间君臣们相视而笑,集体心情舒畅。让你嚣张,你也有今天!

【还有疯狂的文人,为了手稿去盗墓】

三国书法家钟繇: “谁这么丧心病狂,竟然为了手稿去盗墓,太可恨了!”突然想起似的问友人, “对了,你说蔡邕的《笔势》手稿在哪里来着?”3

“在韦诞墓中。”

”唔……”

那还盗不盗呢,天幕已经点出来了,自己再干这事容易被骂……

【除此之外,最熟悉祖宗墓穴的,不正是后人?】

【没错,子孙过得不好,也会盗墓,从祖宗坟墓里偷陪葬品去发卖维持生计】【你能连自己子孙一起防吗?】

八国联军侵华后,因为出高价收买文物,当时不止军阀盗墓,民间也兴起一阵疯狂的盗墓风潮。

有的人不知道帝王贵族大墓,或者说抢不过别人,但是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家祖坟?于是,开始拿起工具,自己动手,找老祖宗“借”点宝贝过点好日子。重赏之下,良心礼仪都抛到一边去,祖宗规矩早就不认识了,哪有活着更重要?

天幕下的古人集体沉默了。

尤其是乱世之中的百姓,他们自己也不敢保证,当饥荒、瘟疫横行时,如果有军阀跟他们说可以用祖坟里的瓶瓶罐罐换吃的会不会心动?

真的不会心动吗?

不,一定会的。

因为乱世之中,百姓本就会参与盗墓。有时候甚至不是为了吃的,只是单纯的扒出刚下葬的尸体,抢走尸体身上的衣服穿。

没办法,穷啊,衣不蔽体,冬天真的会冻死。

这才是残酷的现实,仓廪实而知礼足,饥荒战乱时期,人,不是人,是行尸走肉,能苟活着怎样都可以。

【前面我们说过古埃及,古埃及有一座帝王谷,因为里面埋葬着历代法老的帝王陵而闻名。在古埃及被英国侵占之后,帝王谷同样成为了盗墓者的乐园】

【他们上至贵族,下至盗墓贼,使出各种手段开挖金字塔。除了盗走里面的金银珠宝,更可怕的,是盗走了法老的尸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木乃伊】

木乃伊其实并不只是古埃及

才有,华夏的西域地区也有,而且在现代的考古文化中已经有了许多发现。

因为西域地区与古埃及沙漠地区相似的干燥气候,木乃伊一般都是干尸,保存的相对较为完整,比如大名鼎鼎的小河公主,是华夏考古学家于2003年在新疆罗布泊小河遗址发掘出的一具女性干尸,极其古老,距今有四千多年时光,但是因为环境干燥,干尸的保存完好,面部笑容清晰可见。

古埃及木乃伊之所以更珍贵,在于木乃伊的身份——古埃及法老。

【法老原本是为了防腐包裹成木乃伊,却没想过自己死后反而遭受了更大的劫难。】

【木乃伊被运到西方,如果只是在博物馆展览已经是幸运的。大部分被私人盗走,便有了奇奇怪怪的用途。】

天幕放出一系列的木乃伊产品:“木乃伊壮阳药”、 “木乃伊美容”、 “木乃伊长寿药”..…

“木乃伊”仿佛成了万应丹,哪里需要就用在哪里。

“壮阳药?是朕想得那种壮阳药吗?”刘彻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不够大胆,思维跟不上西方人荤素不忌。

这木乃伊再尊贵,不也是尸体吗,尸体磨成粉当壮阳药吃,你不怕吃了也变成尸体?

荆咕特意还放出一副古典油画,棕色调,看起来温馨又眼熟——“木乃伊棕”这颜色是不是跟木乃伊很像?因为就是切割了木乃伊之后磨成粉制作的。

刘彻: ”……”

他想起自己在茂陵失踪的尸体,天幕只提到了他的金缕玉衣,根据金缕玉衣猜测他体型肥硕高大,那他的尸体到哪里去了?

该不会也!!!

”朕一定要严惩盗墓贼!”

还有,实在不行也火葬吧,尸体火葬也不影响继续睡皇陵,修都修了,怎么睡不是睡……

【就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当时西方是黑暗中世纪,文明断代,医学与巫术没什么区别,三件套走天下,放血电击灌肠。】

【说到这里真觉得我们的中医伟大,要是皇帝们遭遇的是古代的西医,治病先放血,再灌肠,再电击,不是皇帝们坟头草几丈高就是古代西医坟头草几丈高】

“原本朕觉得御医都是庸医,现在发现他们还是不错的……”朱元璋难得有被惊呆的时候。瞧瞧这什么

放血、灌肠、电击的,听起来就不是什么正经治疗法。

偏偏荆咕秉承着不能自己一个人瞎的心态,把西方古典医学三件套的治疗插图也放了上去。

割手指头的还是小菜一碟,坐在椅子上被电击虽然看着吓人但毕竟看不懂,只猜测是被绑在椅子上雷击;

但是那撅着屁股还褪下裤子的灌肠!

是什么鬼!

“蛮夷!蛮夷!这通通都是蛮夷!”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眼睛都要瞎了,连带着要骂荆咕不正经。

荆咕也委屈:

【大家别觉得我不正经,我们华夏的中医再庸医也不过是开些奇怪的药方,这三件套我也是第一次件,着实惊到了,让大家一起开开眼界。】

嬴政头疼地捏住眉心揉了揉:这眼界还是别开了,眼睛都开疼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摇头: “后世风气定然开放,小娘子倒是活泼的很。”

【网络上一直有人鼓吹西医厉害,说传统中医是迷信,真该擦亮眼睛看看所谓的传统西医是什么模样。黑暗中世纪,从来不是影视剧里那么简单,那是对文化对医学对各方面全面性的洗劫打击,蒙昧的仿佛倒退回到了奴隶制时期】

【西方医学厉害,也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医学。这并不代表我们的中医就是落后的迷信。】

玄烨刚刚还在奇怪,他被西方传教士治过病,治好了中医治疗不好的疟疾,那治疟疾的神药金鸡纳树粉就是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并不是天幕说得那三件套。

他并不认为天幕是在胡说八道造谣,一直在耐心听着,直到听到了“近代科学” “现代医学”,

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原来,就连医学也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的吗?

那个近代,就是他们明清?

玄烨暗自在心里又记下一个重要任务:发展医学。【民间除了火葬,还有一些连官府也管不过来的恶俗。】【比如,打旱骨桩。】

朱棣心中一个咯噔:等等,这个,他好像听说过。大明好像有,该不会又要挨骂了吧!

【旱贼是华夏古代的旱神,人们认为,天旱不雨是旱越作祟的结果,因此形成了打旱越的习俗,因为旱鲅的形象在民间是单腿,如同一根树桩子,也被叫做

打旱骨桩,在明清时期的北方尤为盛行。】

【但是首先,根据《山海经》传说,旱鲅其实最早是黄帝的女儿女鲅,为了对付蚩尤的雨水,黄帝派女航参战,战胜了蚩尤,但是失去了自己的法力滞留民间。】

《山海经》是传说,但是母系氏族是真实存在过。

在母系氏族社会,种植业的承担者是女性,充足的雨量事农作物生长的保障,那时女性进行巫术求雨,女越女巫都是女性力量在神话传说里的反应。

在这个时期,女鲅还是女英雄的形象。

当男性开始掌权,女巫就成了被献祭来求雨的贡品,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焚女巫”来求雨的记载。

但是这一时期,依然还是承认女越女巫的正面形象。

【在元朝时期,人们称呼她为“扫晴娘”,人们会扎一个手持扫帚的纸女人挂在树上,认为这样就可以扫除乌云,召唤太阳。】

【那时候女越还是美人的形象,后来变成了恶鬼形象,开始从神女变成了女恶魔。】

这也是女性地位转变的一个投射,连神女都变成了恶魔,更何况凡间女子,能有什么好结果。这也就导致,大旱时期,被认为是旱越的,首先是女子,首先遭殃的,也是女子。

【比如宋朝时期传闻,旱贼可以“投胎”到人间,使得天下大旱,因此有了孕妇产航的说法,大家可以猜猜,假如天下大旱,恰好有一家孕妇即将产子,又恰好一个天师路过,说你们此地大旱是因为有旱越即将出世,那位孕妇将遭遇什么?】

太平公主本以为后世的男人很过分了,没想到每一次都能突破自己的想象。她深呼吸一口气,努力想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手依然在止不住的颤抖。同样身为多个孩子的母亲,她知道怀孕时女子又多艰难。

听天幕还说过宋明清的女子地位低下,还要缠足,已经很苦了,没想到怀孕后还要遭遇这样的打击,这宋明清的男人干脆别要女人了,娶什么妻子,这么瞧不起女人,跟男人过日子去吧!

【明清时期,民间多有记载,北方地区有以冷水浇淋“旱越儿”或者孕产妇的习俗,俗称浇旱母、浇旱越。】

明成化年间,河南许州,一位产妇刚刚艰难地生出孩子,还没来得及看到自己孩子一眼,孩子已经被家人粗鲁抢走。

她本以为是丈夫急着

看孩子是男是女,然而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斩钉截铁说道: “这胎儿如此怪异,定然就是旱越儿!”

产妇连忙高呼: “不是的!我的孩子是正常的!不是旱鲅儿!”然而她的丈夫冷漠地关上门,任由她从床上爬到地上,爬到门口去敲门。

丈夫在外面把门反锁,冷眼看着所谓天师一边用冷水浇“旱越儿”,一边跳大神祈雨,周围围着一圈村民,眼神狂热,还在夸他大义...

嘉靖年间,山东地区,另一位产妇刚生完孩子,自己连同孩子一起被拖出房间,还带着浑身血污,扔到了院子里被冷风吹。

她浑身发冷,身下还残余着撕裂的剧痛,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来自家人和昔日相熟的村人的痛骂更让她痛苦。

“这是怪物!”她的丈夫、也是她青梅竹马的表哥指着她千辛万苦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骂道,坚决不承认那是自己的骨肉。

”不。”天师摇了摇头,正当女子满怀希望时,天师给了更为残酷的答案, “通体通红,头角有异,这是旱越!”

产妇刚要反对,天师突然扭身,指着她愤怒大喝: “旱鲅为女,定是此女罪过,浇她!”

“哗啦啦!”

一盆又一盆的冷水浇在她身上,阻止了她所有的解释,也阻断了她最后的生的希望……

【当时官府有记录,大旱之时,有些地方认为旱贼躲在孕妇腹中,为了消除旱灾,必须打死旱越,也就是——孕妇。俗称,鞭旱越。】

“旱鲅在那!”

天师在被村民的包围下,连续几次作法后,终于找到了大旱的原因所在。

他兴冲冲提着鞭子指着一位孕妇,一挥手让童子端来一碗堕胎药,逼着孕妇道:“先把药吃下,把旱鲅杀死就可以免除干旱。”

孕妇捂着肚子强烈拒绝: ”不!他是我的孩子,不是旱越!”

“既然如此,只能一起处理了。”天师面色一变,冷漠下来,手里高高举起皮鞭, “此乃斩妖除魔鞭!”

猛地一鞭抽打在了孕妇身上:

“啪!”

“啪!”武瞾浑身散发着冷气,一掌愤怒地拍在了桌案上。

她强忍愤怒,对下传令: “将女贼乃女

英雄的故事写入大唐史书,民间不许篡改。”

“啪!”刘娥砸碎了手里的茶杯,大怒传令: “令民间严查,谁人胆敢再传旱越投胎的传闻,杀无赦!”

【孕产妇和新生儿被冷水浇淋的后果,你们都可以想象。】荆咕的声音冷漠至极。

每当她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古代男人打压女性的极限时,查史料总能让她看到新的极限。她本以为打旱骨桩只是挖枯骨,没想象到,还有更残忍的对孕妇对新生儿下手。

古人不是重视子嗣吗?他们打孕妇,打新生儿的时候怎么没成想过那是他们的子嗣,那是无辜的孕妇和新生儿?

【打旱越习俗,始见于明朝。】

【那么为什么非要说旱越是女子,是孕妇,你们可以猜到,因为朱元璋时期就开始盛行“女祸”“女患”各种学说,把女子逐渐妖魔化。】

【很多男人冷眼旁观,哪怕是孕妇的家人,孩子的丈夫,也选择了无视,任由妻子孩子被打死。】

朱元璋还来不及解释,此时尚在人间的马皇后风风火火闯入前朝,不等朱元璋训斥,马皇后直接扑倒在地嚎哭起来: “陛下,你也是全天下人的父母,你忍心看着你的子女被这样活活打死吗?”

朱元璋狠狠闭上眼,再次睁开,眼里只有一片冷漠: “后宫不得干政,这事待朕稍后与大臣商议,你先回后宫。”

【你以为欺负女性、污辱手无缚鸡之力的孕妇和新生儿为旱鲅,就真的与自己无关了吗?】

【从来不是。】

荆咕声音嘲讽一笑:

【女性,不过是弱势群体的其中一员,男性里就没有弱势群体吗?】

【呵呵。】

朱元璋顾不上马皇后,心中猛地一跳。

怎么回事,总不至于男人也会遭殃吧?

【打旱鲅从女性身上开始扩散后,人们针对坟冢尸骨,挖掘所谓僵尸,即葬后尸身未腐者,挖出来打烂。】

【后来人们又说,旱鲅既然是僵尸变得,如何确定哪座坟中的尸体会变成旱魅?】

【那就看坟墓。谁家的坟墓在干旱时期偏偏湿润了,那就是吸走了别的地方的水汽,是旱鲅;】【或者看家中的水缸,如果大旱的时候谁家水缸无故自盈,就证明这家亡尸

变成旱越。】【或者是夜晚去坟墓看磷火,如果墓中有磷火说明已经尸变成旱贼。】

【至于旱贼是男是女,这已经不重要了。】朱元璋气得吹胡子瞪眼: “乱了!全乱了!”

【到了大旱之年,就是新丧之家人心惶惶的时候。他们害怕亲人尸体被指认为旱越,然后遭遇毁尸。】

【甚至发展成了五六月死的就能变成旱鲅,一到这个时间死去,要急匆匆下葬,还要在坟头上淋水,说是旱越怕水,淋水之后就不会变成旱鲅——但是前面说了,如果大旱时期坟头有水也会被指认成为吸走水汽的旱贼。你看,你怎么做都是错。】

朱棣捂住脸长长叹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前朝也有旱灾,为什么偏偏从明代开始了有这样恶劣的打旱鲅事件,真的是因为对恶待女人吗?

【当时有孝子为了阻拦父亲的陵墓被挖,不惜持刀自杀,得以保全父亲陵墓。这还算好的结果。】

【明朝山东地区,有人父亲刚埋葬就遭遇大旱,村人说他父亲变成旱贼要挖尸,男子情急之下将为首者打得脑浆迸裂。】

【清朝时期,有富户下葬后,邻村与尸主有怨恨者,汇聚了两千余人开棺挖尸,辱骂一通后还抢掠一空。】

这样的案子数不胜数,在后面还闹出过聚众斗殴的恶性事件。

荆咕甚至不想再说太多,说得仿佛只能看到古人的恶,看不到古人的善。看着那么多的案例,那冰冷的文字记录下来的是一条条无辜的人命。她深深叹息一声:

【现在你可以看到,所谓的打旱骨桩打旱鲅,不过是披着求雨的外衣,挖坟盗墓的行为。】【旱越再坏,能有人坏吗?】

【孕妇是弱势群体好欺负,难道那些孤苦无依的男人、老人就不是弱势群体,就不会被欺负吗?】

无数瘦弱的男人、家贫的老人齐齐沉默了。

在打旱鲅时他们甚至还是起哄看热闹的人,是所有人都觉得那真得是旱鲅吗?是所有人都被“天师”蒙骗吗?

“天师”没有求雨的真本事,但是有洞察人心的江湖技巧。也许对“天师”来说,他还觉得自己委屈,不过是顺应主顾的想法办事,怎么自己要背负这骂名?

谁比谁清白吗?都不是好人!

【你在孕妇被打、新生儿被浇冷水时冷眼旁观那一刻

,可能从没想到过,自己也有一天也会遭遇她遭遇的同样的事情。】

【你以为你不是女人,不是小孩,不会遭遇这样的祸事,但是当它降临在你的亲人甚至你自己身上,你还能冷眼旁观吗?】

“可是,那婴儿真得很像怪物……”村民依然固执己见, “我还是觉得那是旱越儿……”

旁边也有人眼神闪烁。

这样怪物似的婴儿,他也有过,只不过根本没有让外人见到就……

【或许有人会说,孕妇的确生了怪物,是人们被迷惑,村民也是无辜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人的另一个错误。】

【一个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时就开始犯的错,一个因为忽略女性歧视女性造就的错,一个从婚育开始遗传到下一代、并且不断带来悲剧的错。】

【下一期,讲述母系氏族和婚育的故事,带你们见识,一直被你们所忽略的女性力量,到底有多伟大。】

【我们七天后见!】

阅读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