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 78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乾隆年间,大英帝国为了通商,派遣使节马嘎尔尼来到华夏,给清朝皇帝献上贡品请求通商。

在这些贡品之中国,有六门榴弹炮,和西方研发制造的毛瑟枪、连珠枪。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是我们大英帝国最新的武器,现在我们已经用火器完全取代了冷兵器的刀剑。”

大臣露出委婉而暗含得意的笑容:“我朝在几l百年前就已经有了火器。”

“哦我知道,我们的火药和最初的火器就是从贵国传播而来。”马嘎尔尼的态度非常谦卑,或者说是整个大英帝国对通商的意愿非常强烈。

“请准许我为您演示一番。”

乾隆皇帝带着高高在上的态度:“行吧,也看看你们学习成什么样了。”

大清君臣骄傲的态度,从马嘎尔尼开炮之后吓得荡然无存。

完全不同的射程和火力,炸响之后让一群大臣吓得魂不附体。

乾隆的淡然脸色浑然不见,看到马嘎尔尼疑惑的表情,端起架子教训道:“如此残忍的杀伤力,有违天和。”

马嘎尔尼:???

火药不是你们发明的吗?火器也是你们发明的,你们打仗使用火器就没有有违天和?

但是为了通商,为了女王,被斥责也忍了。

既然杀伤力太大的不接受,那换一个。

马嘎尔尼拿出巴掌大小的火柴,取出一根不到手指长的火柴棒,用红色火柴头的一头在火柴盒侧面轻轻一划,手里细细的火柴棒亮出一束细小的火苗。

大臣们缓过神来,此时看到小小的火苗完全不构成威胁,连连称赞:“不错,好逼真!”

“宛如真火!”

马嘎尔尼更疑惑了:这就是真火,他们误会了什么吗?

乾隆帝兴致勃勃:“这是西洋幻术吗?”

“不,这是火柴,可以用来点火。”马嘎尔尼的表情顿时微妙起来,“我听闻,华夏在宋朝时期已经有火柴了。”

乾隆帝顿时尴尬了起来。

南北朝时,北齐刚刚被灭,北齐后妃流落民间,无以为生,只好根据自己在宫中学到的手艺,在民间摆摊。

她正在给人推荐自己制作的火柴,当时叫做发烛:“您看看我这发烛,比蜡烛好用,可以应急。”

这时天幕放出火柴,后妃茫然抬头,曾经娇俏的脸上已经因为生活的蹉跎染上风霜。

她看着马嘎尔尼手中的火柴,一愣:“火柴,这不就是发烛吗?”

只不过比发烛更小,更容易携带了。

客人见到原来后妃卖的就是天幕上的东西,顿时大喜:“你这些发烛,我全要了!”

与天幕同款,还是后世皇帝都没见过的东西,今天可算是赶趟了!

到了宋朝初年,发烛更加普遍。

“嘿,这不是引火奴吗?”学者陶谷正在与友人喝茶,看到火

柴哈哈一笑,

跟同座的友人解释,

“引火奴可以引发蜡烛,古称发烛。夜晚若是有急事,可以用来暂时替代火把灯烛。”

友人询问:“你会做?”

陶谷十分自信:“这有何难。劈杉木成细条,染上硫磺,放在一边。需要使用的时候摩擦杉木条,只要摩擦出一点火星,就会立刻起火,得到一个小火把。看起来就像是引来火焰的小奴儿,所以才叫引火奴。”

【火柴,在现代还有老人叫它“洋火”,其实同样起源于华夏,只不过大小不同,而且成分不同。】

【硫黄不能直接燃烧,主要是促进杉木或者松木摩擦时的火星壮大成火苗。古人称之为把“阴火”变为“阳火”。】

【到工业革命时期,西方人发现了“磷”,这才有了现代火柴的诞生。】

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方化学家的共同点,都对“点石成金”很感兴趣。

华夏古代有方士沉迷“点石成金”,在西方同样有这样的化学家。

1669年,欧洲兴起化学实验,德国人亨尼格·布朗特有个朴素的梦想,想要“点石成金”,

有一天,布朗特在汉堡自己的实验室中,冶炼各种金属,企图从中炼出黄金。

他大胆地把白砂、木炭、尿液等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当火烧得很旺时,突然从瓶里冒出一股白烟,凝结成一团白蜡样的东西。这团东西在黑暗中会闪闪发光,涂在墙壁上会留下光亮的痕迹,一遇到空气就会自燃起来。

布朗特给这种很容易自燃的新元素取名为磷,意思是“发光体”。

几l年后,生活困顿的布朗特将磷的提炼方法以200个银币出售给了化学家克拉夫特。

克拉夫特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又将用尿液提取磷的方法告诉了包括波义耳在内的很多学者,于是化学家们兴起了一阵研究尿液的风尚。

经过不断的实验后,1680年,波义耳第一次用磷点燃了一端带有硫磺的木棒——这被认为是现代火柴出现的开端,磷与硫磺的配方也就成为了现代火柴的主要成分。

晋朝,南昌人许逊看着天幕上研究“点石成金”的“同行”,沉默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大胆,别人连自己的尿液都能下手提炼,他弄一堆金属炼丹算什么大胆。

最关键的是,别人还真从尿液中提炼出了有用的东西,这让他都忍不住心动了。

那什么自动燃火的火柴,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还可以从尿液中提取。

至于硫磺,他炼丹本就需要,不缺这些。

县里今年收成不好,收获季节必然有灾荒,不如,提炼一下尿液试试?

万一真提炼出了磷,制作成火柴,卖给贵人也可以换一些救灾的粮食。

许逊想了想,义无反顾走向自己的炼丹房。

平日在一旁帮忙的丹童连忙问道:“师父,要开炉吗?”

“嗯。”许逊浑身不自在,僵硬着表情道,“为

师要用毒物提炼丹药,

你先出去,

不许让任何人进来。”

年幼的小童子不知为何,但很乖巧的应下,出门去帮师父守门。

许逊听到童子站在门口,还是不满,让对方走远点,等听到脚步声远去,这才走到炼丹炉面前,深呼吸一口气,做足了决心,拉开腰带——

【当然,现代的磷不再非要从尿液中提取,主要是工业提取。】

许逊气得差点踹翻炼丹炉:天幕你为何不早点说!他已经弄脏自己的炼丹炉了!

【而且白磷有毒,后来用红磷替换又容易发生爆炸,经过多番研究才出现了现代的安全火柴。】

这下,许逊平静了。

罢了罢了,别说红磷更容易爆炸,白磷红磷都没到手,完全无从对比。

好歹知道了一种能试验的提炼方法,用就用吧,脏就脏吧。

许逊按照天幕说过的法子,往炼丹炉里再加入白砂、木炭等物体,开始加热燃烧。

闻到加热后奇怪的味道,许逊想到白磷有毒快速捂住鼻子,但是还是得继续实验,脸上露出绝望的神色:

为了点石成金,为了全县百姓,他真是付出了太多!

【1855-1856年间,英国药剂师阿尔布拉特、瑞典火柴制造厂主伦德斯特罗姆和德国化学家博特格等人,先后将火柴梗渍涂氯酸钾、二硫化二锑和树胶的混合物,在火柴盒两侧涂红磷药料,使用时,将火柴梗在火柴盒侧面轻轻擦划,就可以轻松点火。

至此我们今天使用的安全火柴就诞生了】

天幕放出划火柴的简短小视频,有红色头的小棍棒,轻轻在纸盒侧面的红色砂纸上一划,火苗就轻松被点燃了。

刘彻第一次对方士有了好感:“方士原来也有用,很好!”

天幕提到过欺骗自己的方士,刘彻当时就派兵去抓,现在发现还是可以继续抓,抓回来研究火柴也不错。

一想到天幕说白磷有毒,刘彻觉得,方士可以做抓点,毕竟以后要变成消耗性人才。

想到这里,刘彻顿时记仇的心都没了。

跟个死人计较什么,尤其是临死前还得为大汉的火柴事业贡献力量,他不但不记仇,还愿意死了之后加一些封赏,保证死的体体面面。

【从《南京条约》出现后,西方人直接在华夏办火柴厂生产“洋火”,“洋火”一度侵占了华夏的火柴市场。

一直到1920年,刘鸿生创办了鸿生火柴公司,研发出属于华夏的安全火柴,这才打败了在华夏统治30多年的瑞典火柴,点亮了华夏自己的火花!】

“想不到,小小的火柴竟然也能关系一国尊严。”

赵祯朝代,满朝文臣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大文豪,可见平日的风气。

文人骂人起来,更是犀利。

“那什么大清,实在是太丢人现眼!”

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看不得华夏落后的场面,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宋

朝那么多科技,

那么多火器,

他都白学了吗?”

“什么白学,学会了也不会这样,不让别人学自己也不学习,真是……”欧阳修气得恨不得立刻写诗骂人,骂满清,骂洋人,但是想想又觉得浪费自己笔墨,最后化为一句唾弃:“不愧是蛮夷!”

富弼言简意赅两个字:“丢人!”

“汉人的江山,还得靠汉人来守。”年轻的包拯作出结论,“蛮夷入关后只觉得是抢到了别人的田,只顾着烧杀抢掠,哪里会珍惜。看看他们烧书,懂什么叫珍惜?”

大家深以为然点点头,在骂人方面达到了高度统一。

提到烧书,可谓是拉满了大宋人的仇恨。

整个宋朝对书籍极为爱护,并且是态度很开明的爱护。

宋朝有晒书节,到春季担心书受潮会晒书,担心被虫蛀也会晒书,当然其他朝代也有,比如汉朝《四民月令》有记载汉朝的七月七日晒书晒衣裳。

但是宋朝比较特殊的是,宫廷藏书晒书是允许民间百姓来抄书的,甚至包括很多遣宋使、留学生也可以。

宋朝的晒书节做得像是现代的书展,每年七月七日做“曝书会”。

比如史学大家司马光,就是一位很大方的大藏书家。

他在自家园林“独乐园”中修建了一间“读书堂”,藏书一万余卷,每年曝书会都会邀请众多文人学子前去看书抄书。

皇室同样很大方很开明。

宋朝秘书省在晒宫廷藏书时,持续时间更长了。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到八月,足足两二个月之长。

南宋时期从五月一日持续都七月一日,曝书会是持续两个月。

这个过程,皇室的宫廷藏书不仅对外开放,皇室还会准备茶水果品宽待观赏者。观者可以一边吃水果喝茶,一边观摩皇室藏书,气氛十分轻松自由。

受到皇室风气的影响,民间的曝书会也很普遍,北宋的大相国寺、南宋的开元寺就是当时的民间图书“展销中心”,曝书会一办就是几l个月。

所以当清朝大量焚书,加上八国联军侵华烧杀抢掠后,华夏本土很多珍贵的书籍资料失去传承,还得去日本朝鲜借鉴他们的历史资料,里面有大量的宋朝文献抄书内容。

——当然,也还有日本侵华抢走了大量珍贵书籍的原因,战败后也没有归还,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都被迫留在日本。

【华夏曾经因为丝绸,得到了大量的海外资源,被誉为“东方丝国”。】

【但是,朝廷对于纺织的态度就如同对待负责纺织的女人一样,肆意享受她们带来的福利,却从不重视。】

【于是,高傲的大清皇帝也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一个时代。】

【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发明了飞梭,以珍妮纺纱机的改造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还要从华夏偷盗桑蚕,还要进口华夏的脚踏式纺织机来织布;

到了工业革命,变革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

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生产力飞速提高。

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纺织的速度;

1733年,爱新觉罗·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然后忙于祭孔,祭关圣帝君,祭天地,祭太岁,祭社稷等。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纺织厂开始遍地开花;

1765年,缅军因与暹罗交战,为了军需粮食骚扰大清边境,弘历命令杨廷璋赴永昌抵御缅军,大清对缅甸持续7年之久的战争爆发。

清缅战争期间,大清投入六万多的兵力,缅甸投入五万多的兵力,但是很可惜,清军不适应缅甸的气候,遭遇了类似秦军征百越时的瘟疫与瘴气,更不适应缅甸复杂的地形和植被,屡屡被切断补给线。

最终,大清死伤大约两万士兵,缅甸大概一万五。

而且清朝军队四次出兵皆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花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却只同缅甸达成议和。

1785年,瓦特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纺织厂的布料供过于求,开始向外寻求出口市场,于是大英帝国盯上大清;此后,蒸汽轮船让英国在海上加速度,更快地抵达其他国家和大陆,7年后,成功抵达大清。

1785年,林则徐出生。

1787年,林爽文台湾起义,湖南凤凰厅苗民起义。

……

1840年,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1840年,乾隆皇帝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位,鸦片战争战败,大清被迫打开国门……

雍正时期,爱新觉罗·胤禛在疯狂打儿子,打的自己都累到快吐血。

前面弘历还在圆明园欣赏烟火盛宴,胤禛以为大清歌舞升平,是弘历晚年才出现危机,但是万万没想到,弘历在位期间,战争从未停止。

内部有汉人和苗人起义,外部有缅甸英国等外邦的威胁,都这样了,他竟然还坐得住???

而乾隆时期,听到原来鸦片战争就是在自己孙子朝,弘历也气得开始打儿子。

原本以为很遥远,没想到废物子孙竟然是自己孙子!

竟然这么近!

他的儿孙这么废物无能的吗!

【宋末元初时期,蒙古人的火药传入西方,西方人当做宝贝珍藏学习;】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缴获了大量的清军火药火器,最后却齐齐抛入大海,因为嫌弃太粗糙太劣质了,没法使用。】

“真是废物!跟清朝一样废物!”

沙角、大角是虎门的第一重门,也是大清与英国人谈判失败后,英国人趁着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对外妥协的时机,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进攻,守将陈连升率军坚决抵抗,毙敌二百余,却始终等不到援军。

最终

陈连升战死,

炮台陷落。

战争过程中,大清并非没有使用火器和大炮,然而因为射程太近根本无法射中英军舰艇,被英国人在海船上大肆嘲笑:“哈哈哈哈!瞧这些猪尾巴人,在给我们放烟火!”

——因为清朝人的发型,英国人一直称之为“猪尾巴”,嘲笑大清人是“www.youxs.org”。

而英国的枪支丹药,已经在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快速发展,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

清军这时候主要是什么火器呢?

主要武器是传统弓箭,还有少量的火绳枪——火药是明末的配方,火绳枪是英国淘汰下来的,还有一些红衣大炮——没错,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200年前明朝留下的老古董,还是曾经的实心弹,www.youxs.org。

天幕放出了双方的对比。

从工坊:

清末时期依然是手工作坊,封闭的官方工匠环境下,参考着老旧的明朝火器和荷兰火炮来研究制造,辛辛苦苦人力打铁,辛辛苦苦人力打造大炮;

英国却已经有了完整的流水线生产产业链,有了机床精加工技术和钢铁工业,有大量的线膛炮和后装炮,还有备受重视的军事理论和无烟火药。

他们的工匠,准确来说是工人,在开阔巨大的工厂里,只需要操控着机床,完成自己面前的一个过程,履带会带着完成一半的零件快速传到下一个人手上。

每个工人如同精准的螺丝钉,钉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精准地操控着自己最熟悉的步骤,也只需要熟悉自己那个步骤。

“这种机器果然强大!”最喜爱宏伟器物的嬴政发出想要的声音。

他看上了机床,看上了履带,看上了枪炮,还看上了工厂……

总之,都喜欢,主打一个都想要。

“这种流水线生产还有个好处,每个工人只熟悉自己的流程,不会导致技术泄密。”墨家巨子看着巨大的工厂,看着那大几l千的工人,看着看复杂的流程步骤,看到了更重要的好处。

若是别人想要偷盗这样的技术,只贿赂一两个人远远不够,就算买通了所有步骤上的工人,但是对于核心技术同样不见得懂。

“大秦可不可以……”嬴政看着巨子,目光火热。

这一次,巨子实在无法违心承认:“陛下,那工厂到处都是钢铁。”

大秦光是冶铁技术都没这么强,更别提机械如何不靠人自己动起来,他们距离的太遥远了。

嬴政也猜到了,并没有生气。

只是一想到自己距离工业革命几l千年的距离,距离太遥远,但是大清明明有那么多机会、距离那么近去接触西方科技,却因为傲慢错过,嬴政就颇为愤怒:“就算不喜欢,如此宝贝先抢过来再说啊,怎么能让敌人比自己强大,一群蠢货!”

墨家巨子:“……”

因为过

于“宝藏”多次被抢的尉缭:“………………”

想起始皇帝抢人才的架势,

他丝毫不怀疑这句话的真诚。

清朝,

被骂的弘历十分悲愤:“朕明明拨了大量钱款用来研制火器啊!”

这一点,弘历并没有造假。

弘历大量拨款去研制火炮,成功的得到了炮筒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夸张的大炮。

然而在射程与爆炸力之上,没有丝毫进步。

鸦片战争时,清军的炮弹要么无法命中英国舰艇,要么命中后根本无法打穿对方的铁壳船,而英军一炮就能击穿清军炮台。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单单购买西方火药后,就把射程从100米提升到了400米,可见研究的技术有多水。

在弘历之后,清政府观念更加落后,用于海上防御的炮台看似选了很好的地理位置,www.youxs.org,在北塘炮台上,甚至真的架上以假乱真的木头大炮。

这样造假的结局,就是虎门战役中,清朝200多门大炮,一炮都没命中英国人。

【明朝发明地雷的曾铣没有好下场,清朝设计了威远将军炮的戴梓也有了同样的遭遇,能战胜敌人,却战胜不了朝堂之上的小人迫害。】

【再加上后来清朝同样的闭关锁国,禁海政策,和反宗教驱逐传教士活动,让大清最后与西方军事科技交流的渠道也断绝了。】

【八国联军打入大清时,面对着曾经是华夏发明的火药火器,华夏普通人竟然害怕到以为是什么邪魔,竟然想到用同样“邪恶”的东西去驱逐。】

【什么同样邪恶的东西?

马桶。】

1841年,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清政府命令奕山亲王为将军,命令戎马一生的老将杨芳率兵17000去收复香港。

然而,当英国人兵临城下,杨芳发现英国的大炮总能击中清军,清军却无法击中对方,认为英国人有邪术,让人收集附近所有妇女的便器——也就是马桶,平放在一排排木筏上,由一位副将率领,以马桶口面对英国舰艇冲上去“破邪术”……

结局就是英军一炮炸开,奕山签订《广州合约》,再次割地赔款,杨芳却丝毫不以为耻,在到广州城细节一番凯旋回归。

【女人用过的马桶都被认为可破邪术,那又怎么会放过女人呢。】

明朝万历年间,四川播州土司杨应龙开始不自在了。

怎么回事,难道他的想法不对吗?

崇祯年间,张献忠看着一群被抓来的妇女,正要下令,听到这话面色一沉。

【明朝万历年间,四川杨应龙叛乱,明朝派兵镇压,杨应龙以数百裸体妇女迎战。】

【明朝崇祯年间,张献忠攻桐城,以妇女“www.youxs.org”企图以此破明军的火器。】

【有用吗?】

【可有用了,死的人更多了呢,还“青史留名”了呢~】

荆咕阴阳怪气的声

音传遍整个天幕,也包括杨应龙和张献忠所在的地方。

一群被抓来的妇女本就不愿意,听到未来的命运竟然是在两军之中被脱光、被扔在最前面去“辟邪”,开始哭哭啼啼起来。

更有烈性的女子,趁人不被,抢了士兵的武器就朝杨应龙、张献忠冲过去:“老娘跟你拼了!”

“唰——”

武将反应更快,妇人没有一个成功。

然而惨烈的鲜血流淌在地面上,妇女们的哭声渐渐停止,看向他们的眼神却越发仇恨。

【清朝,同样有不少这样的事。】

【乾隆时期,白莲教围攻临清,www.youxs.org……迎敌;】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荆咕甚至有些说不下去,也不想说得太详细,www.youxs.org。

荆咕停顿了很久,久到这段时间足够各朝的权贵女性爆炸。

汉惠帝时期,吕雉的眼神开始阴森起来,在朝堂之上的武将身上来回打量。

武将们被看得各个发毛,连忙自证:“太后,我们没做过这种事!”

吕雉语气平静地说出一句可怕的话语:“你们如果不想成为下一个戚夫人,最好永远都别做。”

想起戚夫人的下场,武将们后背瞬间冒出一身冷汗。

刘盈正要借题发挥再次指责母亲残忍,吕雉却一个眼神扫过来,只说了二个字:“你也是。”

你也是……

你也是……

刘盈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母亲竟然连他也要威胁?

但是这一刻,他刚想要开口,就看到对面刘恒微微颔首,称赞道:“太后英明。”

刘盈的仇恨瞬间被拉走:又是你,卑鄙小人!

东汉时期,邓绥约束自己没有爆发不雅言辞,但是恨恨地掐的自己大腿乌青。

“太后放心,我朝将领没有做这种事的。”她的哥哥邓骘连忙安慰。

将军虞诩直言不讳:“我们还是要脸的!”

“众位将军我自然是信任的,就怕军中不懂事的小将,畏惧火器,迷信巫术。”

邓绥委婉地说完,敲打众位将军道,“关键时刻不去想着如何守城只想着用巫术走捷径,www.youxs.org,朝廷要将军做什么?”

邓绥看似在说小将迷信可能误事,让将军们约束自己部下,同时也是在敲打将军,想偷懒或者任何走捷径的事,若是被她知道了,这个将军不要也罢。

虽然邓绥看似温婉,但是涉及到底线同样是雷霆手段。

将军们丝毫不怀疑邓绥说得到做得到,齐齐谨慎做出承诺。

当然,邓绥不是嘴上糊弄一下就能轻易糊弄过去的,她一定会亲自去调查,去分辨。

“我大唐绝对不能有这样的事!”

长孙皇后愤怒地拍案而起:“女人

可以去当细作,

可以去帮忙传递情报,

也可以跟男人一样战死,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是绝对不能以这样的死法去死!”

她宁愿女子都像谢道韫那样,拿剑迎敌兵败被俘,也比明清女子如此屈辱的死去要好!

武曌身为女皇,被气到极致反而平静下来,直接冷冷地下旨:“有敢让无辜妇女脱衣迎敌者,杀无赦!”

上官婉儿迅速帮她拟旨,太平公主在一旁气到口不择言:“这样的武将不早点处死还留着祸害百姓,大清就这么无人可用了吗?”

武曌淡淡道:“还好我大唐人才济济,不缺武将!”

就算杀了一两个,还有下一个。

【嗯……】

【说来迷惑,自古不是说女人阴气重容易招来邪物,男人阳气重可以辟邪吗?

既然觉得火器是邪术,要辟邪不是应该男人去脱吗?】

刚刚在临清打了胜仗的清军将领集体羞耻。

他们本以为被天幕点名,只会是表扬,没想到是这样一种耻辱的方式。

www.youxs.org:是她们愿意吗?不是,谁还没点羞耻心,谁不是被迫卖身青楼,谁不想日后还有机会从良。但是当着两军对阵前这么一脱,再也没有机会穿上衣服了。

甚至,连活着回去的机会都没有。

将军只顾着羞恼丢掉的面子,无辜惨死的女子却得背负更沉重的悲剧命运。

刘娥怒气升腾,连拍座椅:“大宋有没有这种事?有没有这种事?”

若是有,她也不介意大开杀戒一次!

大臣委婉又不那么委婉道:“太后,我们有靖康之耻已经很丢人了,不会自取其辱。”

靖康之耻一个二千宫女后妃游街,已经是钉死在耻辱柱上,再来这种事,他们大宋人直接撞死算了。

徐皇后看向朱棣,眼神利得可以当剑捅穿朱棣。

虽然没有直言,朱棣却觉得脸热。

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让女子去学火炮术吧,但凡那些男人拉来那么多妇女是帮助开炮,甚至帮助煮饭,也比在那辟邪好!”

身为明朝皇帝,身为那些不肖子孙的祖宗,朱棣感觉很丢人!

盘点各朝才女时,大明最少,清朝比大明都多。

盘点对女子的陋习时,大明最多,清朝和宋朝都比大明少。

到了这种战争时期,竟然还在欺负女人!

朱棣甚至开始怀疑,大明的军费是不是白拨了?都用去哪里了?

大明的军费开支是重头,多到快成为国库负担,好大儿动不动说要裁撤他都不舍得对军队动刀,现在,朱棣真得有点动摇了。

虽然人多,但是军事素养不高,他的钱,好像白花了。

【你看,我说什么,男人的眼睛不但没有看向世界,只盯着女人,还只盯着女人的下半身。】

【这怎么

能说不是历史的倒退?】

【不说给现代人看了觉得很丢人,西方人研究华夏古代军事战争时都以此嘲笑华夏古代蛮荒不开化,给前面秦汉唐宋老祖宗看了,不会被嘲笑一番不开化吗?】

【秦汉唐宋那么多名将,谁打仗时是要靠脱光了女人的衣服来迎敌的?】

秦朝,老将王翦连连怒骂:“老夫可没做过这么不要脸的事!”

他的儿子孙子同样立刻自证清白:“我们也没做过!大秦锐士锐不可当,根本不需要!”

王翦想起往日的对手,曾经觉得很弱,现在对比后世,发现起码弱得还有点节操。

“就算是其他国家也没这么做过,这脱得不是女人的衣服,脱得是国家的面子。谁干了这事,一个国家会被唾弃。”

李信道:“若是哪个国君能做这种事,我一定帮他到处宣扬,天下扬名。”

到那时候哪需要大秦军队去打,要脸的贵族和大臣自己都跑了。

嬴政想得更多。

他看向文武百官,又看向自己的儿女,想到了民间的庶民。

“这封闭思想,果然不行。”

哪怕将士有见识不害怕,但是庶民大字不识,遇到各种奇怪的现象,能保证不相信,不迷信吗?

或许,他的确应该放松管制,开启民智。

咸阳学宫只是第一步,不是所有六国人都信任大秦,都愿意来咸阳学宫学习,他还需要更多的学宫,更多的书籍。

汉朝时期,刘邦看得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吕雉看着他失态的模样,提醒他在朝堂之上收敛点:“长见识了?”

“咳咳。”刘邦摸了摸胡须,重新恢复了帝王风范:“难怪天幕总说明清时期是历史的倒退,这一退,推到先秦之前了吧。”

“就算先秦时期信巫术多,也没有成这样。”

萧何想起自己安抚百姓接触到的庶民,也没说遇到危险靠女人光着身子迎敌的,第一反应就是挥拳头上了,以往还觉得是民风彪悍,现在也觉出几l分可爱来。

还没退隐的军事理论家张良公允说道:“也许是先秦时期没有火器,火器到底跟冷兵器不同。”

因为天幕被从软禁状态中放出来得以重回朝堂的韩信点点头:“哪怕是大汉的军队再强悍,突兀地在战场上看到火器大炮,也避免不了慌乱。”

原本他对刘邦依然有不小的怨念,但是因为天幕这一次的四大发明许多都与后世的军事战争有关,韩信根本顾不上想个人恩怨,一心全钻在了军事上面。

这也被原本心里依然有芥蒂的刘邦看在眼里。

他看出来,韩信政治情商不高,但是一门心思都在打仗上。

这样也好,只当皇帝手中的刀,尽情使唤便是。

等这一期结束,把他打发去研究这一期出现过的厉害武器,武器研制出来就滚去守边,哪怕膈应人也不在眼皮子底下,眼不见心不烦。

唐朝时期,一群武将连嫌弃的话都不想多说。

“这不是武将,我们武将不认。”尉迟敬德难得有嫌弃武将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拒绝。

是帝王也是武将的李世民快速点头:“我们不认!我大唐将领可没做过这种事!”

www.youxs.org,非常悲愤:“这女子生在明清,果然是生不如死!”

哪怕是死在战火纷乱之中,也比这样屈辱的死去要好!

宋朝时期,原本觉得自己待遇不公的武将第一次觉得宋朝的文官太监也没那么垃圾。

“还好,我们大宋没这种将领。”

刚刚掌握大权的李纲一边忙着与其他大臣们商量如何抗金,忙里偷闲一抬头看到这一幕,立刻吩咐道:

“还得昭告天下,我们大宋将领没做过这种事!”

吕惠卿哭笑不得道:“放心,天幕在,大宋被骂的早被骂完了,这次没被骂应该是没有。”

【华夏发明火药的时候,何曾会想到,日后竟然会被人以火药洗劫。】

【回到前面那句话:政治决定军事。】

【清朝不是因为华夏人不如西方人聪慧勇敢才战败,完全是因为朝廷腐败。】

玄烨缓缓闭上了眼睛,第一次感到了极大的无力。

原来从他开始限制汉人研制火药时,已经开始错了。

原来从他平定二藩后立刻销毁民间火器就是自毁长城。

原来大清从头到尾,都如此不得人心。

雅克萨之战时,他不是没感受到跟沙俄在活力上的差距,俄军不足百人的小队,有火绳枪一百支,有燧发枪八百多。但是清军主要武器还是长枪长刀和工匠,鸟铳不超过一百。

只是毕竟打了胜仗,玄烨觉得火器的厉害完全可以靠人数推平。

却没想到,就是这个观点,导致后代越来越不重视火器,导致了清朝末年的火器连明朝都不如。

弘历脸红羞耻之余,还有些愤怒。

从他打赢了大小金川叛乱后、下旨全国禁止火器之后,其实大学士高晋请求后改革武闱科举考试,要求把舞刀弄枪改为考试鸟枪,但是被他不但严词拒绝,还严厉斥责了。

现在看来,果然还是需要从民间选拔火器人才,官府的那群蛀虫,把他的火器通通做成了烟花!

可是真让他放开政策,弘历又有些不甘心和担忧。

万一,汉人真得凭借火器推翻满人的江山怎么办?

还是傅恒低声提醒:“陛下,天幕已经把火药配方说得很清楚了,各种火器的图片和制作过程也有。”

就算还是禁止,真得禁止的住吗?

弘历只能轻声一叹:“罢了,改武举吧,今年的武举,加上火器。”

【朝廷的武装力量,始终是对内,首先是镇压自己的百姓来维护统治。就

像清朝,八国联军都进来了,还在镇压义和团。】

【那位用女子马桶辟邪的杨芳,其实的确是个战功累累的老将,只不过一生都在镇压手无寸铁的农民起义。】

杨芳戎马一生,从无败绩:

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大胜、镇压川楚陕二省白莲教起义大胜、镇压河南李文成起义大胜、镇压张格尔大胜、镇压彝族起义大胜。

不止是他,许多在外国人面前迂腐无能的将领,在清廷内部却靠着镇压农民起义步步高升,简直是堪称讽刺。

【清政府一直把所有重心放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一直把汉人当做自己的敌人,却从没想过,国民都没了,哪里来得国家?】

【这也是古代皇权的通病,始终视庶民为仇敌,害怕庶民造反推翻自己的统治,宁愿让发明火药的国家从热武器退回到冷兵器时代,www.youxs.org,也不愿意一起齐头并进,国富民强。】

【这样的朝代,你不亡国谁亡国。】

荆咕现在越发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唐朝和唐朝之后的百姓、文人怀念李世民,哪怕她不是二凤粉,也不得不承认,帝王都是靠对比出来的,李世民作为帝王里少数真正“爱民护民”

的帝王,实在太难得了。

她是这么想,也是这么说了。

【李世民不是第一个提出“水则载舟,亦能覆舟”

的皇帝,这是荀子的理论。

但是他是少数做到的。后世不仅百姓文人对他诸多赞美和怀念,动不动去哭昭陵。佩服唐太宗的帝王也不少,挺好奇的,皇帝不是拥有天下最好的教育资源吗,都学到哪里去了?】

【可惜,清朝没有皇帝能做到。】

李世民想笑,又有点想哭。

他感动于自己真正的被后世人铭记了千年,感动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民间甚至还演变出了“哭昭陵”,但又有些想哭。

他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后代增加的大唐律法里,有冤情者可以去太宗昭陵前哭诉,官府会为之伸冤,也不去想想太宗皇帝会不会在地下觉得很吵闹。

长孙皇后恢复了心情,故意调侃道:“陛下,看来您百年之后也很忙啊。”

李世民含情脉脉牵住皇后的手:“那就只能麻烦皇后一起分担了。”

哪怕是百年之后在地下,他们也依然是鹣鲽情深的夫妻,是最懂彼此也最适合彼此的帝后。

刘彻摸了摸下巴,对于天幕提到的“哭昭陵”有那么点羡慕。

不仅仅是本朝的臣民,后世朝代的臣民也很喜欢,这唐太宗,人气这么高的吗?

他要不要学一下,让大汉子民也去哭茂陵?

但是再一想自己的茂陵多次被盗,刘彻那点小心思立刻消散。

不行,被人摸清楚位置后,岂不是被盗的机会更多,还是算了算了。

嬴政非常冷静,这一点他完全不想拥有。

骊山墓安安静静隐藏在地下挺好的,后世的博物馆被中外粉丝参观的够多了,看着就麻了。

但是,他的儿子扶苏若是像那李世民倒是可以。

嬴政上上下下打量着扶苏,提醒道:“学着点。”

扶苏一脸茫然:“啊?”

学火药火器吗,他也不上战场,难不成父皇让自己亲自督造火器?

他还没发现,自己千古一帝的父皇,没心思学另一位千古一帝,但是很想要一个千古一帝的儿子。

【因为高傲与顽固,清朝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也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错过了自救的最后一次机会。】

【而隔壁的日本,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及时追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交叉完成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立刻超越了华夏,成为了华夏的最强敌寇!】!

阅读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