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 97 章 武术与军事14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清朝曾经也有机会自己研发出更好的火炮,可惜,最终人才都被埋没了。】

康熙年间,戴梓非常有才华,天赋上甚至超越了接受当时更先进火炮技术的西洋人。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天赋过于卓越,遭到了妒恨,甚至影响了他的人生。

南怀仁带着比利时的最新火炮,到康熙面前展示:“这是我们比利时的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能造出来!”

冲天炮又叫“子母炮”,由一门母炮和若干子炮组成,故称子母炮。它属于轻型炮,战斗时,先将一个子炮装入室中,发射后退出空子炮,然后再换装第2个,由于可以轮流换装子炮,不需要像其它火炮那样分别装火药和炮弹,所以射速非常高。

南怀仁亲自为康熙展示冲天炮的威力,康熙立刻看出冲天炮的速度优势。

康熙本人还是重视火器的,作战过程也多次使用,对火炮并不陌生。

看出冲天炮的优势后,康熙立刻询问:“那你会造吗?”

南怀仁自信道:“当然。”

康熙对自己的老师非常信任,闻言道:“那朕要看看你的本事。若是你能造出来,朕有重赏!”

南怀仁从容不迫道谢:“谢陛下。”

然而,这样的从容不迫在遇到强有力的对手后破功了。

当南怀仁还在研究冲天炮的结构,在画结构图时,对手已经熟练地研究穿了冲天炮的运作原理,并且快速仿制出来。

“什么冲天炮子母炮,不就是前朝的佛郎机炮嘛。”

戴梓出身不错,父亲戴苍不仅是著名画家和诗人,也对机械火器感兴趣,戴梓受影响之下,本就对火器制作熟悉,稍作研究,就发现了比利时冲天炮也不是多稀罕的物件。

“嗯有点不同,根据葡萄牙的佛郎机炮改进了一下,难度不大。”

佛郎机炮,是明朝嘉靖年间由葡萄牙传入大明,因为大明称呼葡萄牙为“佛郎机国”,故称之为“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因为中葡冲突作为战利品收获,大明立刻研究仿制,两年后造出的第一批佛郎机炮就有32门,此后改造出了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火炮,型号多种多样,都有官方记载。

明清时期都不允许民间工匠研究火器和火炮,但是戴梓也不是民间工匠,有机会接触前朝的火器资料。

于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工艺下,戴梓很快就琢磨出比利时的冲天炮如何制作的。

8天后,戴梓已经拿出成功仿制的冲天炮,献到玄烨面前:“陛下,臣造出了冲天炮!”

起初,康熙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直到戴梓做出来的冲天炮威力不亚于比利时的冲天炮,康熙顿时惊喜了。

“8天!仅仅8天!”康熙看着戴梓8天时间就造出来与比利时冲天炮一模一样的火炮,惊喜不已,看向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顿时觉得扬眉吐气:

“还是我泱泱大清人才济济哈哈!南怀仁

,你比不过大清的戴梓!”

8天时间,连结构都还没摸清楚的南怀仁深深受到刺激。

他表面恭敬地恭维着,但是从这一刻开始,将戴梓死死地记在了心里。

康熙还没发现他尊敬的外国老师的心思,喜气洋洋绕着戴梓制作的火炮转了一圈,亲自赐名:“此炮名为‘威远大将军’!”

再看向荣辱不惊的戴梓,为了表示奖励,特意吩咐:“把戴梓的名字刻上去,以示纪念!”

戴梓开始专注地研发火器,一个人几乎顶所有中外火器工匠的技术,速度又快质量又好,得到康熙数次赏赐。

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就用上了戴梓制作的冲天炮。

在昭莫多战役中,子母炮大显神威,仅向噶尔丹大营开了三炮,敌军就吓得败逃。

相比之下,南怀仁的效率很有些低。

康熙对南怀仁也有些不满了:“一年时间,南怀仁,你的冲天炮呢?”

一年时间,南怀仁依然没有造出冲天炮,不得不憋屈的承认:“臣不如戴大人。”

一而再,再而三被刺激,南怀仁的心里别提多憋屈。

因为没有能如期制作出冲天炮,南怀仁感觉康熙对自己冷淡了,再看到戴梓步步高升,心里的嫉妒更为扭曲。

康熙带着戴梓,在外国传教士面前各种扬眉吐气。

“陛下,荷兰使者来访,有新的火器蟠肠鸟枪。”

玄烨信心满满看向戴梓:“戴梓。”

“是。”戴梓同样非常自信,接过蟠肠鸟枪一番研究后,快速仿制了大清版本的蟠肠鸟枪。

这一次,时间更短,仅仅5天时间,戴梓就仿制成功。

外国使者还没离开,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蟠肠鸟枪已经被送到了荷兰使者面前。

“臣仿制了10支,请陛下一试。”

康熙故意当着荷兰使者的面试用一番,惊得荷兰使者目瞪口呆:

“我的上帝!你是如何做到的!”

康熙看到荷兰使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非常高兴,还把大清短时间仿制的蟠肠鸟枪赏赐给荷兰作为回礼,妥妥的刺激人。

此外,作为文人出身,戴梓会写诗,在康熙朝入翰林院侍讲;会治水,写过《治河十策》;参过兵,弃笔从戎加入清廷讨伐耿精忠叛乱的军队,并且在军中向领军的康亲王献上自己研发的“连珠火铳”。

“连珠火铳”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

它的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比曾经的火绳枪要先进许多。

但是,这样一名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没有一个好下场。

【最终这样一个才能超越南怀仁以及其他火炮研究官员的大才,被南怀仁联合其他人集体诬陷戴梓“通敌叛国”,并且勾结起义军叛徒、张献忠的养子陈通

岩,说他私通东瀛。】

【不知道康熙到底是出于被蒙蔽,还是仅仅为了朝堂平衡之术,竟然宁愿相信外国传教士也不相信帮自己平定过耿精忠叛乱的戴梓,最终戴梓被判流放,一流放盛京就是30年,后半生只能靠卖画为生,死于贫病交加。】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玄烨看到前面提到戴梓还颇为高兴,戴梓如今正在翰林院当值,的确精通火器,正是因为康亲王的举荐才得以入朝。

看来自己慧眼识英雄,得到了一名后世也认同的人才。

戴梓的职位不高,原本不在朝中跟着文武百官一起看天幕,玄烨特意将他传唤过来,看着天幕演绎自己的故事,戴梓看着看着不对劲了:天幕里的南怀仁,看自己的眼神好像不对劲?

戴梓默默地看向南怀仁,这时天幕中的故事也到了尾声,戴梓知道了自己的结局:被南怀仁联合其他人一起诬陷,被贬官流放盛京30年。

戴梓:“陛下!请为臣做主!”

他从头到尾就没有勾结叛党或者东瀛人,连天幕都说自己是无辜的,自己一心钻研技术,从来无心与他人结仇,怎么技术太好都要遭遇飞来横祸?!

玄烨也惊了,他没想到,自己眼中德高望重的老师竟然是这种人:“南怀仁,你有什么话可说?”

南怀仁干净利落跪下请罪:“臣有罪!”

多年相处,南怀仁对玄烨的性格十分了解,干脆认错比糊弄好。哪怕现在诬陷案还没发生,但是南怀仁的确对戴梓不满,也的确在勾结其他人,只要有心去调查,就能发现端倪。

玄烨沉默了下来,没有向以往一样立刻让他起来。

南怀仁连忙道:“但是臣并没有背叛大清!”

他可以承认自己嫉妒,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但是如果变成间谍,那绝对是罪无可赦。

玄烨还没说话,天幕还在继续讲述。

【鉴于南怀仁在历史上也的确为清朝做了不少事,应该不是叛徒。但是老实说,他勾结官员就罢了,如何勾结的张献忠养子,康熙真的不好奇吗?】

南怀仁是康熙的老师,给他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还将《几何原本》译成满文。

他启发了玄烨对科学的兴趣后,还陪同玄烨出巡,沿途带他观天测地。康熙皇帝后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对欧洲传教士的宽容态度,应该说都与南怀仁不无关系。

也或许,康熙皇帝在戴梓案中,是因为感情倾向选择了南怀仁,也或许是为了继续重用外国传教士。

但是外国传教士真得完全没有私心吗?

尼布楚之战时,大清的外国翻译给俄罗斯的谈判官员通风报信。

大清后来购买外国火炮,需要外国传教士来研究技术时,他们帮大清研发,但是技术捂得紧紧的,根本不让华人学习。

明朝战争中收到了外国火器作为战利品,自己能研究出来更好的,比如从红夷大炮到虎蹲炮。

但是清朝并没有,外国传教士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

是,并没有扩散学习太多,普遍局限于上层。但是上层会亲自去研发火器吗?

也就是说,大清并没有把传教士带来的技术消化用到自己的火器技术上。

听到天幕对传教士立场的质疑,南怀仁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连忙再次喊冤:“臣对大清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没有背叛陛下!”

玄烨深深地看了南怀仁许久,久到南怀仁都开始背后直冒冷汗,玄烨这才道:“朕相信你。”

后面还有一句话:但是其他传教士就不一定了。

玄烨还记得,天幕说过,清朝末年,有外国人在华夏成立报社,直接发行英文报给外国传递情报。

也不知道天幕是不是各个朝代都能看到,他的后世子孙有没有对传教士和外国商人提高警惕?

玄烨一直对外国人有警惕,比如如同明朝末年一样开了广州十三行允许外国人在部分港口通商往来,但是并不允许他们入城,经商和行动都有很大的限制,完全不是唐宋时期的开放。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还不够。

玄烨突然和颜悦色起来:“老师,你曾经为朕翻译了那么多数学书,还编写了历法和舆图,朕怎么会不相信你?”

南怀仁听到玄烨提起自己的贡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听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

他的贡献,也是他的保命符。

现如今,要展现自己的价值,就得拿出更多的贡献。

南怀仁恭敬地主动说道:“陛下,欧洲还有更多的先进书籍和科技,我愿意为陛下带回!”

玄烨这才缓缓笑了。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其实不止戴梓,许多擅长制造的能工巧匠钻心研究工艺,在朝堂政斗中处于下风,最后因为政治斗争被贬,十分可惜。】

【比如沈括,不仅仅是《梦溪笔谈》的作者,记录了各种技术,他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沙盘,军事立体地图。】

沙盘的起源,也是在华夏。

早在东汉时期,名将马援曾经被汉光武帝刘秀派去侦察陇西,看到路边小儿用沙子堆积山丘和房屋玩游戏,受到启发。

等刘秀再让马援讲解陇西地形时,马援就学着小儿,用沙子堆集成山川地势,道路分布,给刘秀讲陇西形势,因此被叫做“沙盘”。

但是这种沙盘,属于一次性的简易沙盘,比较原始,也不易于保存和二次观摩。

到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发展了沙盘制作方法。

沈括制作的沙盘,不再是一次性沙盘。

他使用木板作为大地,亲自动手,把大宋与契丹接壤的沿边地形制成木制地形模型,通过挖凿和钉上多层木质结构来形成高低起伏的不同地形。

但是这样的工程量巨大,也不方便。

后来,沈括改进沙盘制作方法,改为石面糊木屑做在木面板上。

又因为沈括所在的定州,冬天寒冷,用面糊干冷之后

容易脱落,又改为用熔蜡制作。

这样的立体沙盘实用且能保存,沈括制作好之后报送皇上,宋神宗看后甚为嘉评,并下诏边疆州效法制作。因适用于军事,很快得到推广。

在西方,沙盘出现的同样更晚。

一直到1811年,普鲁士国王的军事顾问冯·莱斯维茨,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给威廉三世介绍战场情况。

不过冯·莱斯维茨的这个沙盘有了很大的进步,完全是一个标准的、真实的战场缩微模型。

他是采用胶泥制作了一个比例为1:2373的精巧的战场模型,模型布局与真实的战场情况相差无几。

然后细节更丰富,沙盘模型不仅有山包,还用各种颜色把道路、河流、村庄和树林表示出来。最后,还用小瓷块把军队部署和武器装备标了出来。

天幕分别放出三种沙盘,对比之下很明显。

马援的最早,但是也最为原始。

沈括的两种进步了许多,尤其是蜡制沙盘,制作的非常精美。

但是,论成本论细节,都是胶泥沙盘更为精巧逼真且实用。

沈括喃喃自语:“胶泥,对啊,胶泥能做活字印刷术,为什么不能做沙盘?”

大宋不缺胶泥,也不缺那个西方沙盘里需要用到的一切材料,无论是颜料、瓷器,大宋都是强国,但他偏偏就没想到。

“别丧气,西方更重视战士,肯定也更注重沙盘。”他的好友毕昇安慰道。

沈括的沙盘就算被推广到军中,不主动出击能有什么用。

而西方本就重视骑兵和战士,战事频繁,对沙盘的需求大,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沙盘精益求精,也有人愿意为之投入研究成本。

沈括摇摇头:“假如我更好一些,或许就不会发生兵败了。”

他任军器监时,也曾研发神臂弓,提高军器监的产量。

也曾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甚至也曾领兵作战。

在永乐城大战中,还有一支部队,就是沈括带兵,他主张筑城石堡、种谔提议银州、徐禧主张永乐城,终定为永乐城。最终,宋神宗选择了相信徐禧,选择了永乐城,让徐禧总领筑城事宜,命沈括将帅府移到边界,以接济军用物资和救援。

徐禧被西夏围困永乐城时,沈括带一万大军前去救援,却被西夏拦截,最终兵败没来得及救援。

兵败之后,沈括被贬,寂寥之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直到这时听到天幕放出的沙盘对比,忍不住再次想起了永乐城之战。

假如自己把沙盘做得更精准一些,是不是能更好的避免当时与西夏人的遭遇战?

更甚者,是不是能让徐禧明明白白看出永乐城的缺陷,换一个地方?

沈括突然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还不够。

“我要研究的更深入一些,把《梦溪笔谈》写得更好一些!”

原本,在沈括退隐之后才开始在梦溪园写得

《梦溪笔谈》,在天幕提到这本书如何被重视后?_[(,沈括已经提前开始著作。

现如今,他不仅仅要写好,还有了更高的期待。

要实用,要推广,要让里面的技术能被大宋使用,要让大宋能够因为这本书变得更好!

“东汉?没事,都是大汉。”刘彻碎碎念着自我安慰一番,心态很好,语气也颇为和善,“各位都记下了吧?”

“记下了记下了,用胶泥做!”不等工匠回答,有武将抢答。

不就是玩泥巴嘛,这还不简单。

武将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尤其是朝堂之上最年轻的霍去病,满脸写着“我要玩”,看在刘彻眼里好笑。

他故意道:“好,大家回去好好做,三日后,做好了带来朝堂,大家一起比试比试!”

霍去病抢问:“做得好有赏赐吗?”

他人小机灵,快言快语,卫青想捂嘴都来不及了。

刘彻朗声一笑,难得想要放松一下:“赏!”

“前三名都有赏!就看你们谁有这个本事拿到赏赐!”

刘彻没有立刻说出赏赐什么,但是他对于武将一向颇为大方,一句话顿时让大家都期待起来。

不光武将,文臣也有了意向,主父偃主动道:“陛下,臣等也想参与。”

刘彻也没拒绝,反正奖励只有三人,爽快点头:“行!那就看哪三人有本事。”

看着文武百官一个个跃跃欲试,甚至开始商量让家里喜欢玩泥巴的小儿参与进来,刘彻也不拦着,含笑看着。

其实不光是朝臣,刘彻还是打算让工匠们去尝试。

术业有专攻,老实说,他对自己文武百官的手工艺,不抱什么希望~

刘彻也不说,到时候打算看笑话。

他甚至萌生一个恶意的想法:到时候不光选最好的三个,还选个最丑的三个如何?看看哪三个倒霉蛋能被选中。

刘彻越想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也不说,打算三天后比拼时再说。

他笑眯眯地看着朝臣,心情好极了。

【宋朝以防御战为主,不出城开战根本用不上沙盘,沈括卷入“案”中,也没有将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

【很多皇帝在杀人时都以为,华夏泱泱大国不缺人才,杀了这个还有下一个。但是事实证明,真不是。】

明朝并没有第二个戚继光来组建戚家军抵抗倭寇,清朝也没有第二个戴梓来研发西洋火器。

清朝后期,西洋火器技术成员都是买火器时一起购买的技术人员,把西洋人当老祖宗供着,连维修火炮都不允许参与。

一直到清末,www.youxs.org,才开始仿制德国毛瑟枪等已在西方被淘汰属于已经比较落后的枪。

而这些看似落后于西方的“汉阳造”www.youxs.org,是抗日战争时的武器主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华夏军队一直面临着装备较差、数量不足的困难,尤其是武器极为

匮乏,如果与日军在平原地区拉开架势正面交锋,将处于极大劣势。】

【但是另一方面,华夏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作风顽强,战术灵活,运用本土的地形优势发展出了一系列以及之长克敌之短的战术——游击战。】

嬴政有些微微诧异。

游击战术其实古已有之,但是华夏古代更看重军阵与计谋,并不重视游击战。

但先秦时期,已经有了游击战的运用。

王翦能举出详细的例子:“吴王阖闾曾经采纳了伍子胥的‘疲楚计’,先派部分兵力到楚国多地,不断游击袭扰楚军,时间长达6年之久,致使楚军疲惫不堪。而后吴国大军攻城,大败楚军。”

但是王翦自己是稳扎稳打的战术,并不是游击战的拥护者,听到天幕推崇游击战,立刻想到了缘由:“看来对方果然很强,一时半会无法力战,只能拉长战线逐渐消耗。”

刘邦轻轻“咦”了一声。

他设置了游击将军,把游击部队称为“游兵”“游骑”“游军”,比如彭越,就曾经率领游骑袭击楚国军队,断绝了楚军的运输粮草的后路。

后世的游击战,莫非师承他的游击部队战法?

【伟人在著作《游击战争》中写道:选择伏击地区时应注意下列各点:www.youxs.org,使游击队容易看见敌人,而敌人不易看见游击队。www.youxs.org,而敌人不便于攻击游击队。】

【游击战,游是走,击是打,字面理解为游动攻击。】

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游击战包括多种战术,比如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麻雀战,地道战,www.youxs.org,都属于游击战,主要是运用华夏人熟悉自己本土的地形,灵活伏击。

天幕放出了一系列的游击战影视资料:

士兵分为小支部队,分散入地形复杂的山中,隐藏在青纱帐玉米地或者高粱地里,等待着日本军队路过时给出突然一击;

士兵分散为数人,分散进入村庄里,与村民混居,看不出异样地接近敌人,然后给出突然一击!

在地上被扫荡搜索,于是在地下挖出复杂如密道的地道,并且布置上各种机关,www.youxs.org、防止烟熏、防止水灌入,还有各种作为障眼法的死路,活生生在地下挖出了一个迷宫;

火力不够,就用数量取胜,www.youxs.org,降低门槛后,制作《www.youxs.org》《www.youxs.org》等小册子,www.youxs.org,www.youxs.org。

在华北地区,实现“村村会造雷,www.youxs.org”,www.youxs.org,让日本人来一次就自寻死路。

甚至当

村里铁不够了,开始就地取材。

www.youxs.org,就用铁水壶、酒瓶、醋坛、罐头盒子、木头,甚至是凿孔的石头,统称为“www.youxs.org”。

因为普遍贫穷,到后来村民连坛坛罐罐也不够,于是开始普遍制作“石雷”,因为石头可以取之不尽,而且伪装性好。

后期,www.youxs.org,www.youxs.org,从防守变为“www.youxs.org”。

www.youxs.org,开始主动诱敌。

黑灯瞎火的夜晚,一群民兵鬼鬼祟祟靠近一根电线杆,大晚上的来冒险爬电线杆。

特意挑选的善于攀爬的民兵,背着包带着大剪刀往电线杆上爬,还有两人在附近放风。

看着负责剪电线的民兵在包里摸索半天还没找到剪刀,扶着梯子的民兵急的恨不得自己上去剪:

“快点,利索点,还要埋雷呢。”

民兵没好气道:“你闭嘴,生怕小日本听不到是吧。”

从工兵手里借的绝缘剪刀找到了,他一咬牙,快速去剪。

远处的大树上还站着一名民兵,从高处勘探着敌情,怕他们爬电线杆被敌人看到。

电线杆上的民兵终于剪断电线,松了口气,快速收回剪刀,直接从电线杆上溜下来:“好了。”

但是今晚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电线剪断,其他民兵还在地上埋雷,www.youxs.org,动作需要谨慎。但是电线一断,日本人会立刻过来抢修,他们的时间紧迫。

远处,树上传来一声古怪的猫头鹰叫:

“咕咕咕——”

那是他们约好的信号。

民兵不再耽搁,www.youxs.org,快速闪到早就寻好的躲避点:

“走!”

他们躲到道路两侧,趴在地上用耳朵听着地面远处传来的震动。

轰隆隆,是发动机的嗡鸣,是车轮在地面的快速前进,与人的脚步声和马蹄声都不同。

不出意外,日本人果然来得很快。

民兵还有些羡慕:“小日本有车真方便,来得真快。”

说话的功夫,来抢修电线的日本人已经出现在视线里,果然是开着车过来的。

民兵用低声的聊天缓解紧张:“可惜,人不多,还都是工兵。”

“没事,车不错,抢个车也好。”

“要是有炮就更好了……”

“想得美……”

“闭嘴!”领头的民兵作出提醒,兵车过来了。

民兵紧张地拉着手里的拉雷绳,静静地计算着距离。

www.youxs.org,www.youxs.org,需要通过拉火绳控制爆炸。

www.youxs.org,拉雷绳不能太长,一般在30米左右,负责拉雷的战士必须等日军接近30米以内才能拉雷,而且必须是徐徐拽紧,www.youxs.org。

终于,进入了30米死亡区域。

民兵猛地一拉:

“嘭!”

爆炸声,火焰光,炸开的碎片,把车炸翻。

但是日军死的人并不多,www.youxs.org——毕竟不是专业的工程兵,www.youxs.org,而且不太稳定。

www.youxs.org,立刻趁着日军被炸的头晕眼花没反应过来时开始补枪。

又是一番厮杀。

“想不到,后世竟然把这样的杀器制作方法传播的到处都是。”李世民看得吸了一口冷气,随之又开始苦笑,“不过现在有天幕,也差不多是到处都是了。”

他虽然开明,但是大唐同样危机四伏,长安同样有各国的探子,李世民还没有大度到让军中所有技术都对民间开放的态度。

但是在看到天幕上的后世军队主动把地雷制作法普及村民,让村里的民兵主动制作地雷和对抗日本,受到了启发。

“情况不同,是为了打日本。”魏征有些忧国忧民,想得更多,“可见,日本人多强,竟然逼得全民参战。”

他清楚看到,那些一起制雷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一脸稚气的孩童。

可是要阻止,也不能阻止,敌人不会因为你是老人是幼童就放过你。

李靖总结:“所以还是得强国强兵强民,大唐人的习武佩剑风气不能改!”

李世民连连点头。

何止是不能改,还得鼓励。

大唐可千万不能沦落到宋朝那文弱的样子!

【在华夏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下,最终,www.youxs.org,赢得了这场战争!】

【华夏军队,创造了奇迹!】

【如今的华夏军队,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也拥有最强的陆军军校!】

荆咕放出了军校,还放出了一群黑皮肤的军校留学生,他们衣着打扮与华夏人无异,口音语言也说的是中文,看得古人一愣一愣的。

等等,知道士兵经常训练被晒得很黑,但是也不至于黑成这样吧?

等到距离拉近,这才看清楚,不仅仅是皮肤黑,那五官分明是异族人。

“后世不是很多人吗,怎么会有其他国家的士兵?”李世民见过昆仑奴,是最快认出黑人是异族人的。

但是他还记得天幕说过后世人口达到13亿,13亿怎么还需要外国士兵?

因为军校也有华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穿着打扮,一样的上课,哪怕大唐的太学接受外国留学生,但是涉及军事,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的大唐军队中的异族将领,可是忠于大唐,不会再回去自己部族了。

难道后世大方到如此地步,还为其他国家培养将领和士兵?

很快,天幕为他解开答案。

【因为华夏同样遭受了列强压迫,创造出了战胜的奇迹,同样饱受西方列强压迫的

黑人,普遍选择来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目前,华夏有三所军校接收来华留学的外国人,他们分别是国防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在这些军校中,曾经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名声是最大的,被非洲留学们称为华夏的“西点军校”。】

2016年,南北苏丹为了争夺几块油田爆发战争,看似是遥远的非洲大陆的战事,最终却打成了华夏军校的内战。

战前,双方将领仪式化喊话。

北苏丹将领:“我是国防大学毕业的。”

南苏丹将领:“我是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毕业的。”

北苏丹将领不屑了:“我们国防大学比你们学校牛掰!渣渣!”

南苏丹将领集体愤怒了。

这样的愤怒和委屈,哪怕双方军校的老师下场调解也没用。

“老师,他们辱骂我的母校!”南苏丹将领在视频上看到石陆的老师后,委屈巴巴,“我自己可以骂,别人不能骂!”

石陆:“…………”

所以,你背后骂我们什么了?

战争调解未果,最后依然爆发。

双方背后的母校深切关注。

石陆的老师一边听着自己的学生汇报战争进度,一边远程指导,一边原地叹气。

学生好像学得不怎样啊……但是好在,对面的学生好像学得更差…………

北苏丹经济更强,装备更好,看起来战力更强大,但轻率突进,中了南苏丹的埋伏,损失惨重。

最终,这一战是南苏丹赢了。

南苏丹将领操着石家庄话,高兴地跟老师汇报:“我们赢了!我们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才是最牛掰的!”

石陆也很高兴。

但是,也没高兴太久。

2017年,国防大学改组,合并了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和其他几个大学,成立了新的国防大学。

被自己不成器学生丢了面子的国防大学直接把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牌子给摘了,换上国防大学的牌子。

然后,世界上就没有所谓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毕业生打败国防大学毕业生这回事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自1957年以来,石家庄为非洲培养出了5位总统,8位国防部长,100多名司令,数千名中高级将领。】

数十年后的今天,大量的非洲军队在模仿中国解放军,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模仿到了豆腐块。

高级将领谈话,时不时飙出几句石家庄话,都是来华进修后的精英。

闭上眼睛,不看肤色长相,还以为就是在国内。

天幕特意在一左一右放出两段视频。

一段是非洲军队,一段是华夏军队。

左边:“向前看,一二一!”

右边:“向前看,一二一!”

左边:“正步走!”

右边:“正步走!”

一样的迷彩服,一样的说中文,一样的喊口号正步走军体拳等等训练,甚至是一样的把被子叠成豆腐块。

连国家的阅兵典礼,也是特意提前4个月从华夏请军官老师回去指导,做得一模一样!!

阅读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