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 182 章 开眼看世界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什么是“开眼看世界”?】

【我们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

“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为了更大的疆域,为了更多的军功。”嬴政想着后世汉朝唐朝等朝代的地图,再看看大秦,顿时生起无限斗志。

“为了更大的国土,为了外面的宝藏!”刘彻两眼放光,一想到周边还有那么多国家那么多矿产资源,恨不得不打匈奴直接出去夺宝。

“大唐要做全天下的大唐,做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李世民微笑,他不仅说到,也能做到。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咕咕先带大家看一则不算新的新闻。】

【2022年时,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因为水下火山爆发引发了海啸,不但给全国带来了灾难,还导致海底光缆断裂,对外联系断绝,从世界范围内消失。】

【注意,是在世界的眼中,它消失了。】

天幕放出了现代的信息社会,失联后的场景。

脸书等国际交友网站上,汤加的相关新闻和网友的更新停止在了光缆断裂的那一天;

在海外的汤加人与国内的亲友打电话、发信息,无论什么手段都联系不上;

就算是国际航班也没法飞过去,因为航线相关导航信息断开。

甚至因为汤加的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连不依赖海底光缆的卫星电话网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喂,妈妈,你快接电话啊!”汤加在外工作的子女焦急地拿着电话,听着对面传来的盲音,急地快哭了。

“天啦,我们汤加的新闻怎么还没恢复!”等待在电视机前的汤加中年人,一边看电视一边看手机,却怎么都等不到自己想看到的新闻。

“没更新,还没更新……”有朋友在汤加的外国人焦虑地刷着网页,却看到平日一天发好多条的汤加朋友迟迟没有更新。

就连汤加国内也充满了担忧,因为汤加是一个由17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国民分散在其中36个岛屿上,国内互相联系也很依赖网络。

国际救援组织想要送去物资救援,都缺乏海上导航。

最终,只能由汤加自己在岛内自救,想办法修复海底光缆。

【我们当然知道,这个岛国并不是科幻电影一样,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岛国上的人可能都好好生活着,还在各做各的日常工作,但是在世界范其他国家的眼中,失去联系的它就是从世界之林消失了。】

【实行海禁的明朝,闭关锁国的清朝,何尝不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眼中消失了?】

朱元璋哼哼:“这是过去的大明,不是未来的大明。”

日后,他大明一定比唐宋的海外贸易做得更好!

玄烨同样自信:“朕和朕的子嗣还精通外语,有语言优势,只要用心发展,大清不会差。”

有了天幕带来的海外信息,现在的玄烨不再执着于满汉差异,把重点放在了海外,尤其是西方和日本。

而汉人同样在意这片生长的土地,暂时一致对外,都在想办法打探海外消息。

【要知道哪怕到明朝了,欧洲人还以为中原的统治者是“契丹”,也就是蒙元。到清朝时,还以为统治者是“唐明”。

这是欧洲信息的谬差,何尝不是当朝统治者的无能?连国号都没能被记住,何谈国威?】

宋朝人:???

我大宋也对外贸易,一会儿契丹一会儿唐明,大宋不配有名字吗?

今天的宋人,也在被刺激到心碎。

【“开眼看世界”,来自于魏源的《海国图志》。但是在历史上,有开眼看世界诉求的不止是魏源。】

【华夏近代史上,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实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因为林则徐组织组织翻译了《四国志》,也称《四洲志》。因为这本书,让闭关几百年的大清人重新睁开眼,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外面的国家;】

【另一人,就是魏源。

魏源受到林则徐嘱托,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并结合牙鸟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且重视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机器工业产品,提议加强海防、抵御外侮。】

埋头在一起修书交流的林则徐和魏源齐齐抬头,看向天幕上同时提到二人的名字,畅快一笑。

魏源:“我俩都能青史留名,看来这书没有白写。”

林则徐的笑容顿了顿,眼里有一些沧桑:“如果历史能重来,我更希望,我们不需要写这本书。”

如果大清没有一直闭关锁国,如果国人没有一直愚昧到对外界完全不了解,他何必辛苦修书对外科普?

正是因为太多人的无知,才让他有了紧迫感,跟友人一起修书著书。

魏源的笑容也苦涩了起来:“天幕来了是好,还是有些迟了……”

大清现在,还有得救吗?

林则徐反而想开了:“无碍,大清没救,但不是华夏没救。你看到了,我们后世的子孙都很优秀,华夏人,最终还是成功站起来了!”

顶着大清的官职说这话,有些大逆不道,林则徐点到即止,魏源担心隔墙有耳,一起快速转移了话题。

但是心里的急迫感更大了:“我们快点把书写好,快点让更多人看到。”

这样,也能帮助更多普通百姓。

大清没了不重要,只要能救下更多无辜百姓,书就没白写!

【在闭关锁国之前,华夏一直有一些大才,眼界超越了自己身处的环境,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尽管可能不被当时人所理解,但是时间会证明,他们是对的。】

【从先秦说起,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不仅仅有“五德始终说”,还有“大九州说”。】

【在邹衍之前,许多学者认为全世界是一块大□□围是海,

海尽处与天相接,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包括战国七雄和若干小国,是这大陆的全部。这大陆相传曾经由夏禹划分为“九州”。

邹衍却不这么认为,他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由小推大,由近推远,大胆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大九州说”。】

【邹衍之前、《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之后,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现在被认为属于“小九州说”。它局限的只认为华夏九州就是世界的全部;】

【但是邹衍认为在中国赤县神州这个小九州以外,还有另外八个和九州相同的州。大家看看我们现在的地图,六大洲七大洋,华夏都只是亚洲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阴阳家弟子扬眉吐气:“没错,我们祖师爷就是最有远见的!”

“我们祖师爷才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千字文》启蒙书第一句就写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天地之大,宇宙之广,如此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生命有穷,而学海无涯。】

南北朝时期,给事郎周兴嗣看着《千字文》那熟悉的文字,激动到狂喜:“这是我的作品!是我的作品!”

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著名的“出家皇帝”,也曾是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千字文》就是萧衍指派给周兴嗣的任务,命令周兴嗣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的文章,要求四字一句,对偶押韵,便于记诵,后来用为儿童启蒙读本。

隋唐时期,《千字文》已经成为儿童的启蒙读本,比较普及,天幕上的文字对有机会识字的儿童而言都不陌生。

他们跟着畅读,仿佛隔着时空与后世的孩童达到了共鸣。

而更多的成年人想到了更多。

这曾经学习过的启蒙读本,原来第一句就蕴含了如此深刻的道理,他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品读一下?

李白与新交的朋友行走在山上,一边寻仙访友,一边吟诗作对。

听到天幕的话,李白朗声一笑:“没错,这写诗的灵感还得是名山大川,爬爬山,喝喝酒,诗篇不就自然来了吗!”

徐霞客行走在路上,疯狂点头:“没错,还有更多的位置地理需要亲自去踏足,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写下来。”

李时珍背着采草的药篓,拿着手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想起了当年发现药草书籍里的药草模样不同时,父亲提出的建议。

“果然还是得出来走走,亲自去看看药草长什么样,只闭门造车是无用的。”

还有更多行走在路上的文人雅客,隔着时空感受到了共鸣,得到了支持,精神大振。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无数的有才之士,即使在环境不开明的时候也能突破局限,】

【在我们现代,不仅仅有现代人,我们还能看到未来。】

【让我们开眼看世界,看地球,看过去。】

天幕放出了一则视频,开启了“开眼看世界”的神秘时光之旅。

只见一群科学家身穿防护服,在南极冰川下,发现了猛犸象的化石: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82 章 开眼看世界2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这是几亿万年前的化石!”

科学家把猛犸象化石搬到了实验室,开始用科学仪器透过猛犸象化石,快速往过去追溯。

过去,在不断往前推。

原始人时期,元谋人,北京人在山洞里打磨石器;

森林古猿时期,浑身毛发的猿人在郁郁葱葱的原始丛林里设陷阱打猎……

时光继续倒流,一直到彻底没有人类的世界。

是前寒武纪,是寒武纪……是石炭纪,泥盆纪……是没有人类的远古时代。

地球上没有了人类的踪迹,但是有各种各样的恐龙,有巨大的如传说中的建木一样的巨型树木,有如同山海经中不认识的生物一样的神奇恐龙。

还有更巨大的鳄鱼,更粗壮更长的蟒蛇,更巨大的鸟和昆虫。

然而这样的蛮荒时代,伴随着陨石的突然降临、火山的突然爆发、地震的突然发生,还有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天灾,打破了充满野性的平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最近流露出许多欧美富豪在打造地下城堡,作为未来天灾爆发后的避难所。】

【而今年一开年,就是天灾频繁,让人忍不住猜测,伴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让地球周期性的地动频繁期、物种大灭绝、气候的周期性巨变,是不是要提前发生了。】

【人类是如何诞生,到底是进化而来,还是随着物种大爆发突然上岸?目前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也将关系着,人类的命运是逐渐消亡,还是如恐龙一样突然灭绝。】

“人类灭绝?”清朝,面临着八国联军侵华的大清人原本最是紧张,听到这话,顿时感觉到更可怕的生存危机。

“那岂不是华夏和海外的人一起灭绝?”

想想天幕提到的一系列天灾,这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慌张。

满人也顾不上什么大清到底是满人江山还是汉人江山了:“还打什么打,斗什么斗,直接找个山洞避难去吧。”

汉人文人想得更多,窃窃私语地谈论:“你们说,那秦始皇打造的骊山墓不就是地下宫殿吗,会不会那个神话没有被歪曲的年代,已经知道了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虽然我们无从知道未来人类的结局,但是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寻找。】

【大自然有着无穷奥秘,我们不仅仅看人,也要看世界,看万物。】

伴随着画面一个震颤,无情的天灾结束了远古时代的蛮荒画面,重新来到现实。

回到现实,一个小家庭里,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正在看电视。

画面朝着电视不断拉近,直到彻底进入电视里,透过电视看到了各个世界。

看现在,天地万物,从人与人,到与动物,与植物,与微观生物。

看人类之间的罪恶,温馨,

喜悦,悲伤。

看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幸,奋斗,拼搏。

看家庭之间的聚散离合,悲欢哀乐。

看非洲大草原上的野兽狂奔,看泥土里的蚂蚁打洞,蜜蜂铸巢。

看蜜蜂采蜜,蝴蝶授粉,甲虫振翅。

看白鹭仙鹤在空中拉屎,拉出祥云;

看大嘴鸟在水里捕鱼,看到谁都想叼一下……

看仙鹿发情时非常凶猛地打架;

看玉兔站起来对打时十分滑稽,蹬老鹰时又十分凶猛……

看海底世界,魔鬼鱼用皮肤排尿,海马爸爸肚子孕育小海马;

看小丑鱼性别可以转换,没有了妈妈小丑鱼爸爸就变成小丑鱼妈妈……

看花朵的绽放,看无花果里的昆虫的一生……

看蜉蝣的短暂一生,看蟑螂□□后吃掉雄性蟑螂……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电视里呈现,在天幕上一幕幕闪过,在古人的眼中绽放。

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实验室。

洁白的实验室里,显微镜下,各种微生物显示出多姿多彩的特色。

研究人员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微型迷宫,在里面放出一种黄色的黏菌。

而黏菌在入口处开始快速繁殖,不断地朝着周围不同方向增殖试探,最后发现了出口的方向,果断认准方向,开始快速朝着那个方向生长。

研究人员介绍:“这种黏菌比较特殊,能够找到道路最短距离,我们利用黏菌特性来规划城市建设。”

另一边,研究人员正在修复古画,而且是用一种特殊的“工具”——细菌。

“这些细菌能够修复古画。”

她一一展示。

葡萄球菌、芽孢杆菌、曲霉菌、青霉菌、枝孢菌和链格孢属的细菌都可以,而且各有各喜好的颜色和栖身之所。

比如一幅意大利的油画《圣母加冕图》中,就发现葡萄球菌本家儿要附着在画作的正面,杆菌栖息在画作的后背。至于真菌类,曲霉菌凡是堆积在较深的颜色,如红色和棕色;枝孢菌堆积在较浅的颜色,黄色和粉红色;而链格孢属则生活在接近教堂地板四周的画中部门。

发现了细菌偏好栖息的地方,就能根据它们的特性,用细菌对油画和其他古画、古文物进行修复。

“这种细菌能够做衣服,这是‘生物时装’……”一间间实验室有不同的实验项目,一位位研究人员介绍起自己专研的细菌。

“尤其是这种细菌,可以在火星的环境下生存,也许未来登上火星的航空服就是采用这样的细菌来制作……”

“这种细菌可以清除墙壁上的喷漆涂鸦,能够用来保护建筑……”

以小见大,从显微镜下一下子转换了镜头,成为了投射出光影的镜头。

镜头里,在博物馆里,用虚拟投影出猛犸象的一生,在空中虚拟自由的行走。

一家三口看着猛犸象的3D投影介绍,一

边看一边走,3D投影的尽头,正是科学界从南极带回来的猛犸象化石。

一家三口看完博物馆,走了出去,看到了外面。

外面的世界,写满了科幻色彩。

在步行街的街头,大屏幕里的熊猫栩栩如生;

在美院的外墙上,一出灯光盛宴打造的魔幻场景;

在美术馆的室内,墙壁上的小精灵,在绘画作品中穿梭;

在光影艺术展上,光线编织出梵高的虚拟世界,流动的星空,摇曳的向日葵,潺潺流水,不再孤独的画家。

在国外的赌城里,出现了一颗会变换的巨大的眼球;

在国内的亚运会上,虚拟的巨人从场馆外踏入场馆内;

在小屏幕里,虚拟的数字偶像正在对大家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虚拟偶像囗囗……”

【开眼看世界,看远古,看现在,看未来。】

【这一些,我们并不感觉陌生,我们见证者时代的发展,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雏形。】

【而还有更多,我们可以凭借现有的科学技术雏形,看到未来的趋势。】

“这么看,大家能看到我。”中科院的院士做出展示,“但是换一个方向,就看不到我了。”

他把一块布料放在自己腿前,半透明的材料竖着放时还能看到后面的腿,当横过来放,双腿在布料后面完全消失,只露出后面的台阶。

院士激情介绍:“以后我们会有更多可以隐身的科技产品,我们正在进入隐身时代!”

磁悬浮轨道下,悬挂着空中磁悬浮列车,充满了科幻感。

实验道路上,无人公交靠着提前编程好的程序,自动行驶在道路上,自动开门、关门,行走,停下。

实验人员看着成果介绍:“日后我们可能还有无人驾驶汽车,无人轨道交通,可能在更遥远的未来,还会有空中无轨道汽车。”

金属的机械导诊员转过身,屏幕上露出可爱的表情:“欢迎大家来到——机器人时代。”

各种空中机器人不但可以拍摄,可以跨越海峡两岸运货,可以跨越城市和国家进行战斗,可以穿越重重阻拦执行暗杀和间谍任务;

各样地面机器人可以在家炒菜,做家务,可以在商场收银,领航,还可以在月球上采矿,在火星上做实验,在太空里观测宇宙;

工厂里,巨大的机器手臂取代了工人,流水线又快又精准,既有巨物的伟岸也有神物的精细;

医院里,微型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做微小的体内医学手术,实现了人与机械的互补互助……

【我们曾经影视剧里的科幻未来,如今渐渐走入了现在。】

科幻影视剧里,一位异国总统与朋友分享自己最美好的记忆。

他说:“你听,这是我女儿的歌声。”

然后把自己的大脑联通给其他人的脑机芯片,这样可以给他人分享自己大脑里的记忆。

现实中,异国的商人提出脑机接

口:“插入这个芯片,感受记忆。”

并且,已经开始高价招募志愿者进行实验,健全者和残疾人都招募。

影视剧里,女性机甲战士走入巨大的机甲内部,将大脑与机甲控制系统连接,顿时从一米几的平凡人变成十几米的钢铁巨人。

现实中,瘫痪多年的残疾人被安装上了外附骨骼,特殊金属的外附骨骼让他可以自由站起来,行走着;

而除了可以民用的外附骨骼,还出现了军用的外附骨骼,特殊材质让士兵穿上外附骨骼如同全身穿上防弹衣,背后背负的背包携带燃料,可以进行短暂且快速的飞行。

影视剧里,雇佣兵以金属义眼替换了原本的人类肉眼,眼球里还能射出激光;

现实中,几年前已经出现了视线追踪鼠标,可以通过特殊眼镜和校准眼球运动后,用视线取代鼠标,在电脑上自由操控;

现在有了更多的眼球技术,眼球追踪视觉交互,虹膜识别、3D生物镜头等等,或许在未来,眼球可以实现电子扫描仪一般的高科技。

……

影视剧里,武器从天而降,实行太空打击。

现实中,美国提出:“天基武器是通过地面运载火箭或航天器发射,将武器级的卫星或者空间站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太空,运用这类武器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向大气层内的目标发起垂直攻顶打击。我们将会拥有天基能量武器和天基动能武器,彼时卫星能够覆盖的范围,无所阻拦!”

天基武器由卫星定位,卫星发射,从星际轨道上向下发射武器,能像陨石一样穿透大气层,也能穿透所有建筑物。

看起来,似乎完全无法阻拦。

美国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与苏联进行“太空战”时提出天基武器,但是时至今日并没有看到成果。

而华夏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疯狂发展太空科技,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月球背面的国家。

【华夏登月之后,对于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一直讳莫至深。】

【而紧随其后,华夏提出了“南天门计划”,来对美国提出新的考验。】

【也许,我们未来的战争,将会发生在太空与宇宙之中。】

吴承恩:“南天门计划?南天门不是神话里面的吗,月亮上还有南天门吗?”

传说中,天庭的正门就叫南天门,吴承恩这么写过,对此自然很熟悉。

熟悉之余,就是震撼:“难不成月亮上真有天庭?”

这不仅仅是吴承恩一个人的想法,从这一刻开始,无数人遥望着天边的明月,有了更多的想象。

月亮的背面,到底有什么?

后世人都能登月,能亲自去月亮上看,他们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才提出“南天门计划”?

天幕说过后世的各种大型神器,虽然喜欢用神话人物命名,但每一个都是息息相关,的确与神话人物的能力相符合的。

那么,这个名字,到底是意味着月亮上真有与“南天门”这样类似天庭正门的东西,还是说有可以媲美“天基”武器的强大杀器?

【最后,我们进入尾声。】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不忘历史,传承五千年,日后还会传承更远,千千万万年!】

【我们立足当下,把握未来,在先人留下的文明基础上,不断地开拓新科技,开眼看世界!】

【伴随着我们的科技发明,传说神话中的神器,不断出现在了现实世界。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大的神话!】

最后,荆咕放出一个月球的视频作为结局。

只见一个画着美国米字旗的飞行器终于落在了月球背面,飞行员激动地互相庆祝:“我们终于抵达月球背面!”

下一秒,两人的瞳孔猛地放大,镜头拉近,一直映射出了瞳孔里金碧辉煌的天宫。

远处,响起一位女子带笑的声音:

“这里是南天门太空基地,欢迎您来到华夏!”!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阅读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