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邙山之北」

第128章 染血的洛阳(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走出大将军府,蔡琰松了口气。

曹操对她怀疑到什么程度不重要,反正自己一定会被监视。

关键的是韩说儿子的官,蔡琰给要过来了。

面对自己老师的要求曹操不可能拒绝,再说韩说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给了就给了。

但是曹操会将韩说送给蔡琰,不代表他会将韩说全家送给蔡琰。

以曹操的精明程度,一定会给韩说儿子一个官职,将其留在身边。

这是上位者的通病,他们不允许出现自己超出自己掌握的事情出现。

当然曹操也能选择将韩说一家都送到冀州,可惜他不会那么做,因为索要的人不同。

如果韩说是王弋开口要的,曹操绝对会敲锣打鼓挂上花将其全家送过去,弄得全天下都知道。

但开口的是蔡琰,连他老师蔡邕都不是,蔡琰在曹操这里还没那么大的面子。

不过蔡琰也不是真的想将韩说带到冀州,韩说只是个棋子,连弃子都算不上,他对整个棋局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马车碌碌的行驶在洛阳大街上,这里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人们带着面巾、捂着口鼻,低头匆匆而过。

如果不是生活所需,相信他们绝对不会出现在大街上。

即便如此,行人的眼神中也满是警惕,他们怀疑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怀疑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将这份怀疑付诸于行动。

蔡琰亲眼看到一个人只是咳了一下,或是因为紧张被口水呛到。

但下一刻,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四散开来,如见恶鬼。

那人想要解释什么,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有人抄起一根木棍一下子砸在他头上,随后丢下木棍就跑。

那人被敲晕在地,你以为他的结局是醒来骂上一句晦气吗?

可惜并不是,那个人再也没有机会醒来了,周围的人壮着胆子靠过去,拾起木棍对着那人的脑袋又是一下!

又一下,又一下……

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就这样惨死在街头,围观者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他们都戴着面巾,没人知道他们到底长得是哪般模样。

况且他们杀掉的还是一个可能患了伤寒的人,除害杀毒这是功德……

看到那些人眼中的漠然,蔡琰就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起杀人案了,甚至可以说这都成了洛阳底层民众之中的潜规则。

街道边的店家熟悉的拿出一个神像和铜盆,烧了一把纸钱后拜了又拜,熟练得让人发指。

蔡琰觉得这些人愚蠢透顶,有病不去治,求神有什么用?

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她曾经无比崇拜的人。

曾经她也信神,相信所有的鬼神,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没有一个神明向她伸出援手。

而她那无比高大的父亲,在和皇帝的奏对中居然说出了天灾祸患和妇人宦官干政有关。

真的是无比荒谬!

自那之后她便知道因果都是扯淡,鬼神皆是谎言,父亲伟岸的形象坍塌了……

不过蔡琰现在已经释怀了,在官场上待久了,她不确定那些话到底是父亲想说的,还是别人想说的。

这些都是陈年的无头公案,没人能说得清。

现在蔡琰更关心的是自己,自己未来将何去何从?

一辈子在王弋手下当官是不可能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女人更甚。作为才女,她的感情尤为丰富。但官场上不讲感情,只讲交情。

她清楚自己早晚有一天会坏了事,或许做完这件事后,也是时候隐退了……

胡思乱想间,马车来到了韩说家门口。

别看韩说官不大,但家宅可不小。

韩家世代居于洛阳,家中没出过大富大贵之人,也没出过祸害败家之辈。

就这么不温不火的也攒下了一片基业。

韩说听到门房通传说是一位小姐求见,他还以为是自己儿子惹得风流债。

结果打开名帖魂儿差点吓出来,心中疑惑蔡琰怎么会出现在洛阳?

不过因为蔡邕的关系,韩说还是打开门将蔡琰迎进正厅。

此时韩说还不知道,他亲手打开了那道全家通往地狱的大门。

“侄女怎么得闲来此?”韩说准备先客套两句:“不知伯喈进来可好?许久未见了,当日他回洛阳的时候也没找机会聊聊。”

话是这么说,可即便在那场标点之争时韩说知道蔡邕就在那间府邸中住着,也不敢和他聊天。

毕竟蔡邕是个黑户,说难听点就是个逃犯。

蔡琰深深行了一礼,虽然礼数很足,但并不准备和他客套:“韩叔父,不知可有隐秘些的地方?”

韩说心中一颤,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就是担心蔡琰的目的不纯,结果连试探都没有,就直奔主题了。

“侄女,世叔只是个研究经学的文人。”韩说开始求饶,两边他都得罪不起:“我真的不想参与到那些事里面,看在伯喈的面上……”

“世叔想岔了,琰刚刚从大将军府出来。找个私密的地方,只是为了说些家父新书中的内容而已。”蔡琰表现的十分恭敬。

“这……这里不能说吗?”韩说稍稍放下心来。

蔡琰摇摇头说:“韩叔父,此书家父尚未点校,恐出了些错漏遭人耻笑。此次前来只是想让您和我去一趟冀州,帮家父点校一番新书。”

“不不不……”韩说闻言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不去,不去。侄女……不,贤侄,我全家老小都在洛阳。”

蔡琰见状赶忙解释:“韩叔父放心,我已经和曹使君说过了,曹使君乃是家父弟子,不会为难您家人的。”

韩说顿时松了口气,他没想到曹操居然是蔡邕的弟子,以前在蔡府没见过啊。

“这边来吧,去我书房。”韩说说完,引着蔡琰往内院儿走去。

他不担心蔡琰说假话,要是蔡邕真需要他,他一定会去,毕竟以蔡邕的才学,编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流传后世,到时候他的姓名也会被写在上面。

况且他已经想好了,临行之前就和曹操报备,要是蔡琰说的是假的,那他打死也不出洛阳。

蔡琰倒是没和他说假话,她确实刚从大将军府出来,不过蔡琰骗了他。

一进书房,庄行眼疾手快的拉上房门,一柄匕首顺着袖筒滑出,顶在了韩说脖颈上。

“这……这是做什么?”韩老学究都吓蒙了,不是说新书吗?怎么动上刀子了?

蔡琰也没了刚才的恭敬,自顾自坐下,淡淡的说道:“韩叔父,我需要你为我做一件事。我的手下身手相当不错,杀光你全家并不困难。”

“我……我……我不行的。”韩说慌了,他担心蔡琰想要让他当奸细刺杀什么人,他哪有那个本事?

“放心,这件事对你来说很容易。而且好处我已经帮你要到了,想必用不了多久,韩兄的任命书就该到了。你也不想韩兄和你一样吧?举孝廉出身却只做了个议郎?”蔡琰语气有些阴阳怪气,不乏嘲讽。

韩说脸色变了又变,他自认为是有才学的,可官运是他最大的伤痛,实在太背了。

“你……想让我做什么?”韩说咬了咬牙,为了儿子他准备拼了。

结果下一刻便低声哀求:“贤侄,我只是个拿不动刀剑的文人,况且年老体衰,行不得那杀伐之事。”

“哈……不需要你杀人。”蔡琰无奈笑道:“我会在贵府住上一段时日,我要你做的事就是什么也不做。”

“什么?”韩说很明显没听明白。

蔡琰神色一冷,缓缓说道:“家父请你去冀州点校新书,奈何伤寒阻路,我无奈只能借住贵府,等伤寒被治愈后再出发。”

既然蔡琰已经将对外说辞都告诉他了,他怎么可能不明白?

不过韩说依旧很担心,继续低声询问:“贤侄可否给我交个底?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蔡琰的脸色说变就变,忽然粲然一笑道:“韩叔父,你真的想知道吗?”

“呃……”韩说一愣,连忙摇头:“不想不想。我应该怎么做?”

蔡琰指了指庄行问道:“韩叔父,您觉得您这位新管家如何?是不是知书达理,做事周全?”

庄行也很配合,收起匕首后行了一礼,周身气质一变,成为了一个世家公子。

韩说都看傻了,这人的气质说变就变的?

庄行当然可以说变就变,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世家公子,明镜司里的吏员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明镜司招人的第一条就是家里有钱,不会被行贿。

蔡琰成功住进了韩家,当然庄行并没有成为韩说的新管家,他在大将军府露过面,身份是蔡琰的家仆。

成为韩说新管家的是蔡琰的另外一个手下,名字叫韦琮。

韦琮也给蔡琰带来了她的下一个目标的信息。

收集情报是明镜司的必修课,而到了一个新地方,最容易的情报来源就是一些服务业的底层人员。

韦琮在自己下榻的客店里,从店小二嘴里套出了几个对于蔡琰计划十分合适的目标。

一共四个人,分别是关纯、耿武、张杨、赵昱。

这四个人的共同点就是贤名在外,却没有官职。

这里面关纯和耿武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他们是韩馥的追随者,韩馥在洛阳是有官职的,他们属于韩馥的幕僚。

韦琮也正是看上了他们和韩馥的关系,才将这两个人放在了名单里。

张杨则比较特殊,比起贤名他带兵的名声似乎更大。只是曹操手里根本没多少兵,自家兄弟都不够分,外人也没机会插一脚。

他在洛阳的身份其实很尴尬,他是一个心向汉室的人,当初何进为了干掉宦官集团,派了很多人去募兵,比如说王匡。

而张杨就是其中之一,要命的是在他募兵募到一半被匈奴人给扣了,直到公孙瓒玩儿了命的打匈奴时才将他救回来。

他一方面感念公孙瓒的救命之恩,一方面又不想给董卓卖命,便暂时居住在洛阳。

最后这个赵昱就有意思了,他是个真有本事的人,起点还很高,举孝廉后直接成了一方县令,并且做到了全国典范。

有些人想当官却没机会,有些人有机会却不想当。

同是举孝廉出身,赵昱平定黄巾起义的时候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本是可以高升进入中枢的,

结果人家拍拍屁股,直接辞官回老家了。

赵昱的老家在徐州,徐州上一任刺史是陶谦。

陶谦这老小子可不讲究,派兵找到赵昱,全家死光和出来当官让他二选一。

赵昱被逼无奈,只得继续当官。

结果陶谦没过多久刺史之位就被袁绍接替了,命令他返回洛阳。

陶谦快要恨死袁绍了,直接将赵昱也带到了洛阳,人才根本不想留给袁绍。

哪知道等他到了洛阳之后根本没人理他,董卓也不给他安排职位。

这下赵昱开心了,反正只要不做官,在哪无所谓,开开心心在洛阳隐居。

陶谦的心眼儿可不大,见到赵昱开心他很不爽,派人将赵昱的名声传得人尽皆知。

赵昱不是不想当官吗?他偏要让赵昱当。

而且他也不怕赵昱当了官之后拿他怎么样,他的人脉赵昱可比不了,他能让赵昱声名显赫,同样也能让赵昱名声扫地。

奈何袁隗比他更不讲究,直接出手压制住了赵昱的名声,并且多次派人征辟赵昱。

赵昱觉得老袁家也不是什么好鸟,根本不予理睬。

蔡琰听完韦琮的讲述之后并没有将赵昱放在心上,反而对韦琮另眼相看。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她的大致计划几个手下都知道,但像韦琮这么上心的估计没有。

“博然,这么积极……可不像你啊。”博然是韦琮的字,蔡琰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韦琮。

韦琮也没有隐瞒:“少卿,我这个韦,您不会不知道吧?”

“嘿嘿……”蔡琰轻笑一声道:“所以你想让我将你举荐给主公喽?”

“主公看重的是能力,我觉得我有这个能力。”韦琮的回答相当坦然。

蔡琰眼帘一沉问道:“那么是什么让你选择现在展现出这个能力的呢?”

这回韦琮没有马上回答,沉吟片刻说道:“韦氏在长安下的注失败了,韦皇后病故。族中决定换一个人。”

“你们这些世家啊……哈哈哈……”蔡琰的眼神满是不屑,嘴角尽是嘲讽。

不过韦琮倒也没生气,家族生存就是这样,手段根本不重要。

毕竟笑到最后的,才是笑的最好的。

蔡琰也没过于纠结这个问题,反而问道:“你觉得他们谁最合适?”

“赵昱。”

ps:染血的洛阳会很长,主角要有一阵才能出来,里面会出现不少三国演义里没见过的人,诸位选择观看吧……

阅读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邙山之北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邙山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