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

第 40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赢彻历经将近两年回咸阳,赢今歌为他接风洗尘后,才想起……“四哥,我好像忘了,你是不是该去咸阳宫见阿父啊?”

太高兴嘚瑟而忘了此事的赢彻:……糟糕,常应怎么没有提醒我?

想要提醒公子,结果屡屡被公子打断,并不理会自个儿的常应沉默:公子,这都怪我没有大声强硬的提醒您!

“那,那怎么办啊?父王不会怪罪我吧?”光顾着跟今歌嘚瑟,都忘记了要去觐见父王的事情。

这,这,这也不能怪他,对不对?我都已经好久没有回过咸阳了,每次去到一个郡县的地方,都会先找到落脚点。

然后……

“这有何难,我陪你一起,这事儿我也有错,怪我太想念四哥了,我跟你一起去找阿父赔罪!”赢今歌是个有担当的人,“四哥不知道,自从你离开咸阳后,都没有人与你一样,能跟我相谈甚欢。”

“我们可是亲兄妹,最亲的那种了!”赢今歌可喜欢她四哥了,这是第一个听她话的人,可不相谈甚欢吗?

可不能够因为在外行走了两年,将感情给淡了。

“呜呜,我也是,在外面的时候,可想咸阳了。”特别是上路的时候,那路可不平坦了,搞得我头晕想吐的!

那会儿就跟常应哭着想回咸阳,被常应一句‘回咸阳的路一样不平坦,很快就到下一个县城了,公子忍忍’的忽悠住了。

赢彻就算是行走了两年,也还是那个看着骄傲实则内心憨憨好哄的性子,毕竟登台时,也不用跟人玩心眼,反而被那些黔首们追捧。

只不过,因为修路被请去了不少佣工的关系,来看他揭穿方士小把戏的黔首又少了许多。

搞得赢彻后来专门跑去人家修路的路段,在对方午休的时候,搬来了工具,展示了一番,引得那些工人纷纷惊叹。

赢彻还让这些工人回去后,可以戏耍给自己家人看,别被人给耍了。

不然,近两年时间,怎么也得跑遍大半个大秦了。

还特地宣扬了一下华安公主的‘大秦犁’多么的好用,不以家世分发,而是努力背诵秦律作为奖励,一家只要有一人背出,则奖励一架大秦犁。

大秦犁的优异之处,特别点出,‘一人一牛一犁一日三亩’,足以让楚地之黔首振奋归心。

也许第一个旧楚之地的郡县黔首们不了解很怀疑,可怀疑的人得不到好处,认可照做的人得到了好处。

这邻里之间都是姻亲,隔壁县的姻亲能不传过来吗?很快大家都知道是真的。

不得使劲儿背?而且,人家大秦公子说了,秦律是为了确保你们的安危不被侵害,如果谁做了违反秦律伤害了你们,那个人该不该惩罚?

老实淳朴的黔首都会认为,这些‘欺压’‘迫害’的犯罪行为,我怎么可能会做?

如果秦律真的会使得那些该死的为富不仁的人遭到报应,抓他们判刑,那黔首当然拥护支持啊!

位于大秦南部的旧楚之地,富商世家因承包修路得来的咸阳学宫名额而有所忌惮,黔首因大秦的维护与利益(大秦犁)而归心。

毕竟,始皇陛下说了,将来大秦的官吏大抵都在咸阳学宫挑选,如果优秀的,直接在咸阳——大秦的政治中心所录用。

谁都希望自家子孙出息,再加上三川郡冯家的‘杀鸡儆猴’,富商世家不搞事儿,黔首的日子就能安稳一大半了。

当然,这一些的兜兜转转深层次内涵,赢彻根本不知道,只以为是他的功劳。

‘我如此优秀,还不允许我嘚瑟一番?’的心态,飘了,现在被赢今歌一根风筝线给扯了回来。

想起了父王的威严霸气,赢彻不由有些心颤颤的,“今歌跟我一起去!今歌,你可要跟我好好说说情,知道吗?”

“你不跟阿父说。阿父或许就不知道了呢?”赢今歌想了下,或许不太可能,毕竟自己今天又逃学了。

“走,我告诉你,你一会儿去到咸阳宫……”赢今歌带着赢彻出门,并与自己四哥商量一下话术。

咸阳宫。

秦始皇得知今日赢彻回来,赢彻在老秦人和旧楚之地的表现,秦始皇都听说了。

听禀告说赢彻是和今歌一起入宫的,神情无所动,之前赢彻就是因为今歌的怂恿,才决定巡游全国。

还为她铺路,那大秦犁也是因赢彻而名声四起,同时相伴的是华安公主的名号。

赢彻这小子还心甘情愿,这让秦始皇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也不清楚,赢彻到底是懂还是不懂!

“阿父。”

“父王。”

“嗯,回来了?”秦始皇抬头看过去,赢彻看起来长进了不少,“高了,也壮了。”

赢彻一听,感动的吸了下鼻子,呜呜呜,父王竟然知道我高了也壮了。

“父王,我,我回来了,我,不负您的嘱托。”赢彻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出声,令秦始皇和赢今歌沉默了几秒。

【这……四哥好像有些感性啊,情绪这么容易上头?】

赢今歌抬头看了一眼秦始皇,【阿父好像无语了,唉,四哥只是太久没见阿父,想阿父了而已。】

“四哥,你刚才不是想跟阿父说说这巡游路上的事情吗?”赢今歌打断了赢彻那感得稀里哗啦的哭声,别哭了,不打断他,感觉四哥能哭到天黑。

被转移了话题的赢彻也恢复了情绪,开始跟秦始皇聊起自己路上的经历,偶尔说到有趣的地方,都忍不住手舞足蹈。

那活泼的劲儿,那说收就收的眼泪……比今歌还要活泼跳脱,难怪他们两个能玩得这么好。

“行了行了,知道你辛苦了。”秦始皇见到自家孩子没什么大事儿,就摆摆手,赏赐了一波东西就让他回去了。

嗯,见他这么辛苦的份儿上,还送了个小爵位给他。

赢彻兴奋雀跃到简直要跳起来了,看,我不会发明创造那些农具工具又怎么样?我还是以我的聪明才智和

艰苦奋斗拿下了!

为此,出了章台宫,赢彻还颇为兴奋的拉着赢今歌,“今歌,我现在也是上造了!哈哈哈,跟三哥的爵位一样呢!”

“你说,我要是将旧韩、旧赵、旧齐、旧燕等地巡游一遍回来,父王是不是还会升我的爵位?”赢彻对自己的未来很看好。

“我想应该会吧?四哥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对大秦有功呢!”赢今歌赞美肯定,如果不是有他的努力,积分不会涨得这么快。

现在积分还在不断的上涨,足以购买水稻,差一点触碰到土豆,二者之间,赢今歌选择更后面的土豆。

再等等,土豆的产量更高,更适合现在的大秦……

“我也觉得……”赢彻‘嘿嘿’的笑了两声,满是期待。

“好了,四哥,你一路上舟车劳顿的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一下。”赢今歌开口道。

等到赢彻回到府邸没多久,秦始皇的一大波赏赐就下来了,赢彻可算是出尽风头。

赢彻以前的门客,不是跟着赢彻一同出发,就是已经散开。

唯有一些官员前来打探一下消息,看公子彻在离开的两年期间,长进了多少。

一交谈……哦,还是以前的公子彻,他们能看得出来,始皇陛下也肯定看得出来。

如果公子彻能上位,那么大秦也该灭亡不久了,所以……公子彻依旧还是那个公子彻,未来也不会有所改变。

于是,大家又一拥而散,这一点,在公子彻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完成了。

赢彻根本就没在意过,还以为他们是因为自己对大秦立下汗马功劳,特地前来祝贺呢。

没过半个月,就是五公主的婚宴,赢彻还跟赢今歌一起出发。

公子彻与华安公主之间的互动,其他人也是看得一清二楚,关系真好。

“华安公主,许久不见,更明艳动人了。”

“华安公主气质不凡,优雅高贵,哪能单单只有容貌?”

其他少年郎也凑前过来,跟华安公主打招呼,“华安公主……”

赢彻都被挤到一边儿去了,愣了好一会儿,似乎才看出来他们是什么意思。

“诶诶诶诶!你们几个,你们几个……”赢彻连忙推开他们,“我们今歌还小着呢。”

“公子,华安公主今年也十六了,及笄了。”贵妇人以为公子彻不懂,缓缓提醒了一句,六公主的婚礼都在筹办了。

“那不一样!”赢彻生怕今歌被这些蠢男人给骗了,一看就是不怀好意的坏男人。

其他人不说话,赢彻就像是呵护自家小白菜一样。

其他人:你是不是忘了,你的妹妹比你聪慧多了,现在都到始皇陛下身边学习了,你还说她性子娇柔?

要是真的性子娇柔,当初就不会直接抄了南阳张家。

只不过,大家只是在心里嘀咕,赢今歌则是笑呵呵的看着,似乎憨厚得什么都不知道。

看着这一圈少年郎

,长得好看贵气的不是没有,只可惜,现在的男子没有守身如玉的这个说法,出精后,通房小妾什么的一大把。

赢彻以前也是他们一行人之中的‘猪朋狗友’,怎么会不知道呢?

你们不配!

参加过五公主的婚宴后,也没等六公主的婚席,赢彻又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咸阳太烦了,还不如挥洒自己的阳光汗水在大秦这块土地上。

临走前,还拉住了赢今歌的手,敦敦教诲,“今歌,你可千万不要被那些臭男人给骗了,一个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先调查好他们的家世和个人清白。”

“知道了,四哥。”赢今歌对于赢彻的担心有些暖心的同时,还有些无奈。

赢彻离开咸阳,再战征途,而此时的公子高和章邯两个人经过时间的磨合,倒是默契了不少。

一开始确实因为没磨合好,又仗着自己身为大秦公子,第一次上战场意气风发,有些冲动,差点没败了。

吃过一次亏后,快速成长,加上有些山匪不成气候,后来一路高进。

打下的山匪,绑起来,送回咸阳,不是送去挖煤矿就是送去修建陵墓。

章邯还能跟当地县令联络调查,让公子高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有一些县令如此丧心病狂,官匪勾结!!

又是一波抄家,这些娇身肉贵的少爷们也没送去骊山陵墓,而是送去挖矿,黑心煤矿场最适合他们这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官匪勾结最为严重,难怪大秦都一扫六合两三年了,天下黔首还没归心,都是这些恶贼惹的祸!

肯定是六国余孽,时刻想着反秦!

除了章邯外,自然有秦始皇派来的人,除了暗地里的黑冰台外,还有一个军师呢。

公子高清扫过的地方,扶苏在后面监察,这让公子风、公子泰和的母妃颇为不满,凭什么扶苏就能有人在前面清扫障碍?

担心自己的儿子出去会被那些流窜山匪、六国余孽给刺杀干掉,还哭着让母家的人帮忙说情,派多两支军队。

因为停止了南征南越的想法,秦始皇手中的大军还很多,也不在乎这几个队伍。

相对于扶苏面对官员世家的讨好的一副淡然姿态,公子风、公子泰和就没有这么淡定了,第一次办差,还是如此重要。

不同于在咸阳城时的默默无闻,现在就像是执掌天下的……储君!

不过,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人,公子风、公子泰和又收敛了自己飘起来的心思,父王可监察着他们呢!

又紧了紧皮子,认真的监察他们,偶尔施恩给黔首,让他们知道,大秦是将他们放在心上,把他们当做大秦的一份子。

你们,不再是赵(齐、燕、韩)国人,而是我们大秦的黔首,不日,将有华安公主之人前来,特赐‘大秦犁’,要求一家有一人背熟一种秦律,过期不候。

公子风、公子泰和是分开而行,一个往东偏北,一个往东的方向,这个要求是秦始皇让他

们说的。

秦始皇为什么会关注这个?自然是希望得到赢今歌所说的‘土豆’,或许能达到八千斤的土豆。

公子风、公子泰和怎么可能敢枉顾秦始皇的命令,只是,自己这么做,岂不是给赢今歌空辛苦一场?自己什么都没捞到?

我,大秦五公子风(七公子泰和)……这个必须得加上!

八公主菱华在咸阳学宫当上了助教,可能是因为她身为公主的身份,并没有人质疑:一个女人凭什么能在咸阳学宫当老师?

菱华越来越有气势,英姿飒爽的打扮,丝毫看不出以往的怯弱。

与其他医家弟子和行首的交流医术,可谓是日有长进。

九公主南莲一开始单纯是因为声音太小导致老农有些耳背听不到,才调高了说话声量,可后来……

习惯了之后,南莲发现,大声说话根本没什么可怕的,学习养猪,学习管理。

正因为她是公主的身份,大家都听她的,搞得南莲害怕自己一个没把控好就导致猪给养死了。

更加努力的那份《母猪的产后护理》之书,然后跑去找赢今歌,“七姐,我想当管事。”

赢今歌:???你不是已经当上管事了吗?不然老农们为什么会听你的?

……

今年的秋收,也是秦始皇和朝臣们所期待的,只不过,二者期待的点不同。

朝臣们希望今年种植下去的神粟、玉米产量依旧,因上年产量之大,扩大了种植亩地,如果产量依旧,就说明可以继续种下去,挑选良种,指不定近十来年都能保持该产量。

秦始皇期待的是被自己重兵包围的红薯地。

在秋收时,王绾等人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跟秦始皇一同前往,赢今歌也跟在其中,对于粟和玉米,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兴奋感。

所以,在朝臣们让人收割时,那产量依然能让臣子们激动,就看到了始皇陛下与华安公主脸上的淡然。

臣子们有些暗暗思索,是不是他们不够稳重?可,这八石半和十石亩产的粮食,真的让人振奋的好不好?

等到粮食都收割装好后,秦始皇才带着他们往另外一片地而去。

略有关注过华安公主的人就意识到,那不是始皇陛下重兵把守的种植地吗?

“陛下,可是有第三种高产粮食?”王绾问道。

之前他也没问过赢今歌,赢今歌将这个地交给了阿父后,就没再管过,自然也不会主动在王绾面前提起。

“自然,这个粮种,还是今歌找到的。”秦始皇从来不屑于贪功,底下的人多少功劳,也掩盖不了他才是王者。

一扫六合,历史留名的,更多是他始皇帝嬴政。

大家侧目看向了赢今歌,“不知华安公主是从何处得来的粮种?”

“是啊,如果能找到其他粮种就更好了,也不知道是何处得来,能否告知一二?”

赢今歌淡然,“天神所赐,我也不知亩产如何!”

赢今歌找不到借口,只能够用这个,【泰山封禅都有天降神粟,我华安公主天神赐粮,又有何不可?】

【指不定,还能盖章认定我乃天定秦二世呢!】

若是以前,大家还真不信什么天神赐粮的鬼话,可身边这些大官们都是跟着一同泰山封禅之人,当日场景,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在赢今歌说‘天神赐粮’时,先是懵了一下,之后很快就接受了。

“天神赐粮,可见上苍对我们大秦的认可,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少石的产量了。”

“能让上苍赐下的神粮,必定产量不低,指不定又是一种高达十石产量的粮食呢。”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大秦就真的万世传承了。”

一个个在那儿夸,夸得赢今歌都想吐槽了,【哪来的万世传承,能不二世而亡就不错了。】

秦始皇不说话,威严的气势走在中间,前面有守卫在开道,也是为了避免有人突然冲出来从前面刺杀。

在大家的期待下,被重兵把守的红薯地,迎来了它的主人。

大家放眼望去,这块红薯地成熟了,苗会谢,所以,瞧着就一片荒芜的模样,零散只有在地面的红薯藤。

这……

大家脸上都布满了疑惑,毕竟埋在地里的粮食确实不多见,可这是上苍赐下神粮,大家还是很好奇。

转过头,看向了赢今歌。

“埋在地里,挖出来就是了。”赢今歌很是理所当然。

这不,话语一落,大家也收敛了轻视的心思,或许埋在土地里的粮食很多……

嗷呜!怎么这么大块头的粮食?一根藤就挂着七八个大块头的粮食,这……

“这是红薯,可切开种,一根藤能结七八个甚至十来个红薯,照料得好,能这么大的块头……”赢今歌还先下地挖了一条,用力一扯。

转过头笑得颇为灿烂的跟他们开口,瞧,这么大块头的红薯,你们猜猜这一亩地能产出多少?

臣子们瞧着这么大块头还一根藤十来个??就算没有,七八个也很厉害了好吗?

那重量,瞧着能跟玉米堪比了吧?

秦始皇也迫不及待的下来帮忙挖地,他想看看,能有多少!!

大秦最高领导人带领他的领导班子蹲在地上挖泥巴,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偌大的一亩地,也不真的靠他们来挖地,守卫的军队和老农们也纷纷来帮忙。

特别是那些老农,远远看着就已经心颤颤的紧张了,那是始皇陛下?我们竟然也有资格靠的这么近?

特别是让他们过去帮忙挖红薯的时候,都隔得远远的,哎哟,紧张嘞!

赢今歌也不是干活的料儿,在挖出第一条红薯藤后,就站在一旁,他们这么激动,肯定喜欢触摸粮食。

就算是心里不在意的人,也会在始皇陛下面前装作自己十分激动,不然,就只有你一人格格不入,是不想混了?

能爬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蠢,演技也堪比奥斯卡影帝呢!

在大家的帮助下,好久才收割完这块地,放在地上已经是一堆又一堆,一个红薯的重量大家都拎过。

?本作者酒筝提醒您《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一堆堆的放着,大家一眼就能看到,这么多,重量肯定不低。

赶紧去称,好几个都围在称旁边,治粟内史手里的纸和笔都颤抖了,这个重量,哎哟,哎哟,哎哟……不敢想!!!

最后重量出来了,三十四石的亩产量……

也就相当于四千二百五十斤。

“什么?三十四石?”大家能猜出来产量不低,可是这产量说出来的那一刻,都忍不住的惊呼,满脸的不可置信,

“真的假的?有没有称错?让我来,让我来!”

“老夫也来,真的三十四石?我的天!”

“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啊啊啊!!!”

看着这些红通通皱巴巴满是泥的红薯,不再嫌他们丑了,这就是他们的大宝贝啊啊啊啊!心肝大宝贝啊啊啊!

就算是不好吃也没关系,就冲着这产量,必须种遍全国。

“真的是三十四石!”亲眼盯着红薯上称的老官员,激动得大吼一声,又兴奋得晕了过去。

不少武将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之前能够因为神粟和玉米的产量而激动,现在听到是三十四石亩产的粮食,更为激动不已了。

恨不得这红薯立刻就传遍整个大秦,种遍整个大秦呢!

亩产三十四石的神粮红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真的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可事实就摆在眼前。

一脸激动的晕过去了好几个老人家,秦始皇也不知道是不是预料过这种情况,已经有太医在等着了。

没有因为激动而充血上脑的死亡,只是单纯的激动晕过去,不是什么大碍。

秦始皇让人赶紧装好,又询问过了赢今歌该如何种植后,打包带走。

大秦收获亩产三十四石的神粮红薯一消息,随着那些晕倒的老官员传开了。

上年才刚出现了八石半、十石的神粮,还是泰山封禅时,从天而降,就已经很离谱了。

今年又来了个亩产三十四石的神粮?这也太离谱了,能不能传个靠谱点儿的?

“我看大秦啊,是急了,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三十四石,还一亩地?”

“指不定啊,那些修路的人,反秦了吧?还强迫人家帮他修路?真是臭不要脸。”

“也不知道,这大秦的厚脸皮啊,是跟谁学的,难怪可以一扫六合,瞧瞧我们现在过得多惨?”

“三十四石的产量?大秦疯了吗?”

“上年八石半的粮食都还没分给黔首们种,现在又撒起了另外一个弥天大谎,真是厉害了。”

这传开后,可没有一个人是相信的,特别是六国余孽,还借此大肆宣传大秦的谎言。

也顺便煽动一下黔首们的反秦之心,大秦只会动用繁杂徭役来害你们!你们千万不要被大秦

的谎言给骗了。

本来吧,咸阳种出了高产粮食一事,只在上层社会流传开,底层的黔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六国余孽为了煽动民心,将此事传开后,殊不知,在淳朴的黔首眼中,就是满满的期待。

“啥?有亩产三十四石的粮食?额的老天爷诶!哪来的啊?没骗人吧?”

“听说是骗人滴,什么陛下泰山封禅,天上掉下来的,那xx员外都说了。”

“哎哟,要是真有三十四石的粮食,我家那十几亩地,那岂不是能有三百多石的粮食?”

“对啊,我家还二十多亩地,也不知道大秦什么时候会发给我们啊?”

“我们就不要多想了,再怎么样,也会先轮着他大秦的人,哪有这么快轮到我们这边?”

“别这么说,大秦犁不是很好用吗?给了老秦人,难道没有给我们吗?”

一个个开始吵起来,一个认为是好事儿,一个觉得是假的,一个愿意相信是真的但不会轮到他们六国遗民。

哼,什么好东西都先轮着他老秦人。

不过很明显的是,大家都期盼着这个是真的,就算今年轮不到他们,明年,后年总能轮得到了吧?

这么高的产量,种多几茬,肯定能到我们乡里来,你看那‘大秦犁’不就是咯。

虽然说先轮了那老秦人,可自己不一样还是能得到?只不过是迟半年的功夫罢了。

六国余孽不知道,正因为他们的宣传,才让黔首们都安居乐业的期待(等待)着,哎哟,三十四石产量的粮食,什么时候才轮得到我们啊?

别说三十四石,就是十石也能接受,主要是太夸张了,就好像你跟现代人说:可以买票坐宇宙飞船去太空航行啦。

离谱到难以想象,却又忍不住期待,这么多人都说了,那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等到六国余孽知道这些贱民心里所想时,不禁暗骂这些贱民就是一群蠢货!目光短浅,这么容易被骗,活该是贱民!!!!!

心里一顿咒骂,可又想不到其他方法,只能够无能狂怒。

……

咸阳。

赢今歌将粮种都交给了秦始皇,相信阿父和朝臣们会想到更好的法子去推广。

她这种小卡拉米就不过问了,最近,玻璃工坊终于将她要的玻璃窗给弄出来了。

没法子,之前镜子销售额大涨,工坊自然是紧凑着生产镜子,玻璃窗得往后延迟了将近一年的功夫。

在玻璃窗做出来的那一刻,赢今歌亮着眼睛,立刻给我公主府装上!

紧接着,又带着自己的玻璃窗进宫。

“阿父!!!”欢快的语气,轻松的步伐,【阿父,你猜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噔噔蹬蹬!】

秦始皇对于孩子的献宝行为习以为常,“来了?今天的功课做好了吗?”

淡淡的一句话,就像是掐住了赢今歌的脖子一样,顿时哑口无言,

【可恶,阿父你怎么这么扫兴!!】

“阿父,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玻璃窗,阿父,您冬天不觉得关着窗户闷吗?不觉得暗吗?”赢今歌假装没听到,直接开口说自己的事儿。

“阿父,你看,这个如果当窗户使用,是不是特别好?”打开了遮布,那明亮透明的玻璃窗就这么呈现在秦始皇面前。

秦始皇见状,颇为惊疑的走下来,打量着这块玻璃窗,平坦光滑而透明,厚度还不低,“确实不错。”

给予了赢今歌一个赞赏的目光,如果做成窗户,阳光透过窗户投射进来,想必屋内也变得亮堂堂。

“我就知道阿父喜欢,所以做好之后,第一个给您送来了,你看是准备在哪儿装?先说好哦,这个得定制尺寸的,要不在阿父您的寝宫、章台宫和太极殿装吧?”

“如果是其他后妃们,必须得花钱,我们工坊的工人也很辛苦的,阿父,你可不能够让你的黔首吃了亏,反正后妃们家大业大有钱得很。”

赢今歌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在秦始皇面前是贪财的形象,为黔首谋福利,她是认真的。

我总不能每家每户的搜刮吧?像当年的□□,来一场打地主运动?很不现实。

“嗯。”秦始皇没有拒绝她的议案,这么透明清澈的玻璃,一看就价格不菲,反正那些长使夫人们,有钱就买,没钱就不用。

让人去将他寝宫、章台宫和太极殿去测量一下窗户的尺寸,交给赢今歌,又给予了一波黄金赏赐。

算是给予她的奖励和辛苦费,带着淡淡的笑容,如她所说,她手底下那些工坊的工人还需要吃饭呢。

秦始皇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奖励绩效式的工作制度,并不一定差劲。

少府那边的工作制度,也跟着转换了个方式。

赢今歌拿着奖励的赏金欢快的离开,嘿嘿嘿,千溢黄金,这么多钱钱,必须给我们辛苦劳动工作者一波奖励才行。

三个月的奖金!

负责制作大秦犁的工坊也辛苦了,每天敲敲打打,奖励半年的工资奖金!

挖煤矿的也辛苦了,那些犯人们只配加餐肉食,如果是雇佣的工人也加三个月工资!

养猪场、香皂工坊、制盐工坊、商铺的员工都发了奖金,包括远在南阳郡之外的工坊的工人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特别是在赢今歌将秦始皇寝宫、章台宫和太极殿安装了透明玻璃后,寝宫的情况大家看不到,可章台宫和太极殿明晃晃的在朝臣眼中。

嘶——

暗沉的屋内,现在透过明亮的玻璃窗,阳光投射进来,屋内亮堂堂一片。

偌大的玻璃窗还能看到外面的景色,冬天赏雪,无需出门,明亮又保暖。

这这这!!!陛下,您这东西是哪里来的?能否告知一二?

一听说是华安公主出品,大家又立刻跑到华安公主的府上,找公主府的管事购买,没有现货就排队,必须先做我家的!

玻璃窗虽贵

,但对于他们家大业大传承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家族来说,不值一提!买!给我装!加钱都要插队!

“这个玻璃窗可真好看,我要做一大块,就当门使用,哎哟,这样就不会显得闷了。”

“哪里不会闷?它又不能够打开关上,别买了,没什么意思。”吐槽的人当即抢到了第二名的名额。

“可恶,原来你在骗我!”还觉得光亮问题,值不值得花这么大价钱,结果对方一购买,就知道自己被骗了。

听说,第一个购买已安装的王绾夫人,还宴请了不少达官贵妇前去欣赏呢!

由始皇帝引领的潮流,很快风靡整个咸阳城。

这不,临近冬天,赢今歌的袋子又哗啦啦的多了一大笔巨款,超巨额的那种。

赢今歌想了想,首先给手下的管事、门客们送年礼,贵实而丰厚。

刘邦、萧何、陈谷等人每天都乐呵呵,远在南阳郡的李芳荷、孔如也送了丰厚年礼,包括那个被提拔的陈平,也赏赐了一份年礼下去。

是的,没错,赢今歌已经知道李芳荷口中所说的好苗子是谁了,得知在她手下帮忙管猪和工坊的那个人就是自己要找的陈平时,颇为惊讶。

不过,倒是没有特地提拔到咸阳,好好历练,明年再提拔你。

为此,还暗搓搓的写信表示:这个好苗子不错,可以送至咸阳,你们再继续培养其他好苗子。

被抢走好苗子的李芳荷与孔如两位管事一边心痛自己的好苗子被公主要走了,一边又十分骄傲,这可是她们发现且培养出来的好苗子啊啊啊!

公主竟如此信赖她们,没有考察过陈平,只是听到她们说陈平如何优秀,就直接‘录用’了。

她们一定不会辜负公主的期望,争取挖掘到更多的好苗子。

陈平被李芳荷、孔如二位管事送来了一份来自咸阳华安公主的年礼时,还懵了好一会儿,

啊?我的才华被华安公主看上了?准备调自己去咸阳?

陈平小时候吃不饱,一直都是被哥嫂嫌弃的对象,从三川郡奔赴南阳郡后,才得以用勤快与努力获得管事的重用。

现在,竟然跟我说:我还能去咸阳?

“谢谢二位管事在公主面前替我美言。”陈平都懂,若不是二位管事,他哪有这个机会?

心里暗暗发誓,孔管事和李管事就是他的亲人!以后,他要为孔管事和李管事养老!

另一边,赢今歌养猪场里的大猪都没卖,反而是送往了边疆,为士兵们填补伙食,加肉加菜!

她不擅打仗,也不善舞刀弄枪,就要拉高武将对他的好感度,当然,此事也先禀告了阿父一番。

秦始皇也没阻拦,任由赢今歌闹腾,就凭她种出了三十四石产量的红薯,爵位从第九级的‘五大夫’一跃三级跳,被赐为了‘左更’。

不管是宗室还是朝臣都知道,华安公主梦中得天赐神粮,深受始皇帝喜爱。

话又说回来,如果自家孩子

这么有出息,他们也喜爱!

只是送猪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边疆,冬天到来,愈发寒冷,大秦没有克扣他们的冬衣和粮食,不算好也不算坏。

这不,突然咸阳送了一大批猪过来,说是过年了,驻守边疆的战士们辛苦了,华安公主代表始皇陛下给您们送慰问来了。

家人们,谁懂啊?这一批一批的猪往边疆送,从上到下都得到了恩惠,谁不喜欢?

韩信还在那儿为华安公主摇旗呐喊:“华安公主宽厚仁德,不忘边疆的我们。”

“华安公主天资聪慧,改造大秦犁,建造工坊,爱护黔首。”

“华安公主刚正不阿,对欺压黔首的权贵大刀阔斧,真乃爱民如子。”

“华安公主……”

韩信不知华安公主想要做什么,可施恩的话,仅以始皇陛下为名足以,华安公主却带上了她自己。

他想不通,也没多想,只是在暗地里,跟别人聊天的时候,都夸了夸华安公主,还每次都不重样儿。

其他人有些惊讶韩信怎么变得这么多话了?不过,对于他夸赞华安公主一事,只以为是华安公主送了上千头猪的关系。

潜移默化,边疆的战士们都在韩信的屡次‘不经意聊天’中对华安公主颇有好感。

唯一可惜的是,华安公主怎么不是大秦公子呢?这样上位几率就大好多呢!

韩信也是跟他们一样从底层爬起来的黔首,勇猛睿智,很得其他将士们的信赖,由他口中说出的这些消息,觉得十分可信。

此时,韩信正躲在自己的营帐里,偷摸摸的看着公主从咸阳寄过来给他的信。

点燃的油灯有些暗,坐在桌前,迫不及待的打开。

明明只是普通寻常话,大多就是在最后提了两句注意安全,保重身子之类的话。

韩信却能红着耳根,将这些化作华安公主对自己的关心。!

阅读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