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劝表诈死,以助刘备纳荆州」

48:请公子返回驻地,保举荆州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四面八方,风雨骤来。

襄阳弥漫着战争的恐怖氛围,随着春雨点点滴滴地落下。

行人步履蹒跚,践踏起时代的洪流,满地都是泥土的腥臭味。

“铛!铛!”

巡逻的士卒,敲打着紧密的锣鼓,高声道:

“即日起,关闭襄阳城门,今夜实行宵禁。”

他们的声音,尖锐地穿透大街小巷。

“即日起,关闭襄阳城门,今夜实行宵禁。”

百姓们彷徨经过,白天都吓出一身冷汗,神情中透着一抹恐惧。

曹军要来了,会屠城的曹操,会放过他们吗?

徐州三屠,泗水为之不流,如今轮到汉水染血了。

不知道多少人的尸骸,会堵塞江水,灌溉着历史的长河。

江东十万大军西进,北方最少集结了二三十万人马,即将南下。

荆州如何自存?荆州如何自存?

身为樊城守将,刘琦对此后知后觉,他和襄阳只有一城之隔,却连父亲病重的消息都不知道。

有人故意封锁了消息,不让他知道!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琦收到了襄阳密信,立即火急火燎赶回来。

他还是晚了一步,襄阳城门紧闭,宛如一座牢笼,囚困着一切。

刘琦不甘心,他不甘心,将一切的焦灼、愤怒,贯彻到无尽的呐喊中:

“我是刘琦,荆州公子,尔等不让我入城,是想造反吗?”

“你们到底听令于谁?受命于谁?”

蔡瑁探出头,冠冕堂皇喊话道:

“明公委派您镇守樊城,责任比天还大,关乎荆州的存亡。曹军集结于许都,已有南下之势。”

“如今公子擅离职守,明公见了一定会生气,加重病情。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

“公子速速回去镇守樊城,以荆州为重。没有明公的调令,不可轻易回来。”

刘琦心中憋着一口气,差一点吐出血来,他朝着蔡瑁咆哮道:

“蔡公,父亲病重不让儿子尽孝,天下有这道理吗?”

他声泪俱下,向蔡瑁痛诉。

蔡瑁不为所动,吩咐将士道:

“请公子返回驻地,保举荆州。”

城墙上的守军,齐齐地呐喊:

“请公子返回驻地,保举荆州。”

声雷滚滚,如春雨中的霹雳。

刘琦重重地跪在泥泞的草地上,浑身的力量都被抽空,他朝着襄阳的城门大诵《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听者动容,闻者伤心。

刘琦直诵到声音嘶哑,再也说不出话来,砰砰朝着襄阳的方向磕头。

他吩咐侍从,在城外搭建了一座草棚,连续几天都会跪在城下诵读《孝经》。

蔡瑁彻底恼了,觉得威严遭受到严重的挑衅。

倘若让刘琦入城,刘表一感动,肯定立他为世子。

刘琮还能有什么机会?

蔡家还能有什么机会?

趁着夜色,蔡瑁派人假扮山贼,捣毁了草棚,连粮食都抢走了。

刘琦吃着粗茶淡饭,不慌不忙,偏偏蔡瑁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过往的客商入不了城,为刘琦的孝顺所折服,遂赠予了他一点物资,又能坚持一段时间。

蔡瑁急眼了,就算他能阻挡十天半月,长此以往肯定要出事。

他立即拜访了姐姐蔡氏,商讨对策:

“刘琦是铁了心要入城,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职责。”

蔡氏思索片刻,沉声道:

“何不放他入城,这么大的过失,夫君肯定会不满。”

蔡瑁急得一跺脚,几乎是喊出来:

“我的好姐姐啊,怎么能放他入城。他只是督军,真正的樊城守将是王威。他懂个屁的守城,有没有他在都一样!”

蔡氏回过味来了,面色阴沉得能够滴出水来。

“你说怎么办?”

蔡瑁想了想,脱口而出道:

“最好的办法是逼迫明公,确定琮儿的世子之位。这样就算刘琦回来了,明公也不可能出尔反尔。”

蔡氏眉头深锁,拔高声调道:

“德珪,平时你这么聪明,关键时刻怎么一点作用都没有。夫君说话都说不清楚了,连琮儿侍奉在一旁,他都没能认出来。”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立世子,说出去谁会信服。蔡家还不能一手遮天呢,城外蒯家的五万大军更不是摆设。”

蔡瑁把心一横,笑意浓郁道:

“不是还有阿姐吗?阿姐能立世子啊,只要说是明公的意思,谁敢发难?”

蔡氏目光深沉,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荆州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谁还会纠结继承人的事?

更何况,刘表素来疼爱次子刘琮,立他是荆州的政治正确。

阅读三国:劝表诈死,以助刘备纳荆州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劝表诈死,以助刘备纳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