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298:富则兼善天下! 匡扶互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298章298:富则兼善天下!匡扶互助!

九龙城寨的出现是因为军事用途,远的不去说它,只说近代。

大清在这边先是设置炮台守卫周边海域,后来又因为这些洋行通过港岛往内地走私,便又在此设九龙巡检司驻守。

九龙寨有大鹏协副将及九龙巡检司驻守,为了方便上述官员办公,于1847建成九龙寨城。

1898年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以北的新界成为殖民地,但在当时大清的外交官力争下,九龙寨城仍归清廷管辖,由广府新安县大鹏协左营驻防,作为大清官员办公场所,地位约等于现代的领事馆。

不过港府无法容忍在自己的心腹之地有不受控制的区域,向来视九龙城寨为眼中钉肉中刺。

一直借机想拔掉九龙城寨。

1899年更是以新界乡民反英为借口强派皇家威尔士火枪队和100名炮兵义勇军入侵寨城,将城内官员及军队全数驱赶。

其后寨城一度荒废,几乎无人居住,寨城遂变成无政府状态。

1900年,李合肥前就任两广总督时途经港岛,与港督卜力就此问题进行交涉,其表示政府绝不会放弃对九龙城的主权和治权。

鉴于清廷不断向大英施压和抗议,一直在明确重申拥有九龙城的主权,英方觉得再占有九龙寨城名不正言不顺,权衡后终决定下令英军撤出九龙城。

此后再未敢把大英的法律延伸至九龙城,直接管治;

而清廷则坚持对九龙城的合法管辖权,但同时已没有足够国力可恢复统治九龙城,九龙城遂成为非常特殊的三不管地带。

高要不爽的就在于这里,无论从任何一方面来讲,港府都没有对九龙城寨的管辖权。

简单点说,九龙城寨的生死跟港府无关。

高要看下周溪年:“虽然说我们身在港岛,不过到底身份是华人。”

“我支持政府有限的卫生运动,但绝对不支持政府借此想达成的目的。”

高要认为港府是又想重施故技搞定九龙城寨,他自然无法容忍。

周溪年叹气:“或许也没那么糟。”

高要已经说了可以配合的情况,周溪年心知肚明,其它的恐怕难以谈妥,便说道:“只希望尽量少风波。”

严格意义上来讲,东莞商会跟潮州商会携手的话,市面便能安定一半。

天是塌不下来的。

锵锵锵!

高要忽然笑道:“新马师曾开嗓了,看戏。”

新马师曾把京剧的运气唱腔融为己用,多喷口吐字,使字音能传远。其中气雄浑,不需要麦克风都能声入全场。

人生如戏,有的人在上面扮皇帝,有的人则扮演将军,有的人扮演的则是乞丐。

高要一边看戏一边寻思,为什么在自己接掌九龙城寨之后搞这么一场行动?

是葛量洪为了立威,还是其他西人怂恿?

“周医生。”

高要随口问道:“我观总督做事向来有板有眼,怎么忽然之间在圣诞钟来临之前搞卫生运动?”

“他想接圣诞钟?”

“或许咯,鬼佬想法跟我们又不一样。”

“不过。”

台上已经演到阎婆惜敲诈黑三郎,周溪年先赞一句:“新马仔就是新马仔,惟妙惟肖。”

而后才又说道:“听说是凯瑟克等人说动的总督。”

凯瑟克?

高要不由微微一笑,他是个阴谋论者,做事的时候一般都喜欢给自己先整一点负面思维。

隐隐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黑三郎总算结果了阎婆惜。

全场大声叫好,连周溪年也鼓掌不已:“新马仔就是新马仔,这唱腔圆润雄浑,真是一大享受。”

他笑道:“高会长,我都后悔了,当初我就应该要了这大舞台。”

高要哈哈一笑:“那嫂夫人可要怪我了。”

两人相视大笑,他们是共同分过脏的战友。

周溪年跟着说道:“事情未必会那么坏。”

“不过不管怎么说,高会长,我希望我们可以同心协力。”

“当然。”

高要不假思索说道:“最要紧是街坊们能得利。”

如果真的做好,对于市民来说当然也是好事,毕竟现在的港岛非常容易生病。

而这一生病的背后,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破败。

“看来我们需要去东华三院走一走。”

周溪年释然:“我也是这个意思。”

东华三院包括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东华东院,这三间医院都是由港岛本地华人建立。

三间医院组成为东华三院。

其成立的主要成因是因为当时的华人普遍不信任西医,而港府又向来不关心华人的医疗问题。

当时的富商巨贾见状,本着富则兼善天下的理念,便捐款创立医院,希望自救自助。

该院是当时社会上独一无二专为贫苦大众赠医送药、施棺助葬的机构组织,因此在社会上享有极高地位。

正因如此,无论是港府或是广大市民,对于该机构及其机构组织者十分重视。

同时规定,不问出身、莫道出处、休提从前,只要某人愿意慷慨解囊、共襄善举、捐出巨款,便能获推举为总理。

只要成为东华三院的总理,便会想当然的被广大市民夸赞,从而能够提升个人在社会上的名声与地位,所以东华医院也因此被视作华人显赫家族的俱乐部,是精英云集之所。

当时高要能成为永久顾问,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在社会上的善举,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往东华三院捐了100万…

所以说,这地位的抬举也是要钱的呀…

由于东华三院深得华人信赖,港府的任何卫生发令想要顺利推行都需要由三院配合才行。

所以高要才会说恐怕要去三院走一走。

当前是岁次丁亥,主席是徐季良,此人是绍兴樊江后堡人。

其于1935年便创建大华铁工厂,后来又创建强华实业公司,矢志实业救国。

虽然救国没有救成,不过却成了大富豪。

1945年,其任复兴华人咨询委员会委员兼慈善救济组主席,专门救助侨胞。

由于贡献巨大,于今年被推举为东华三院主席。

另外,徐季良是周溪年好友,后来两人一起创建了华人银行。

东华三院旗下的这3家医院并不在同一个地方,比如说广华医院位于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25号。

东华东院则位于铜锣湾扫杆埔东院道19号。

东华医院则位于上环普仁街。

高要跟周溪年当然去就近的东华东院,这家医院于1924年被批准兴建,由巴马丹拿设计,占地15万6500平方,为当时三院中最大的面积,于1929年建设完成。

其后又在1930年和1932年东华东院增建四层两翼,当前约有400多张病床。

当前整个3院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张病床,其中3分之1是免费病床。

剩下的则对外经营。

这医院在救治港岛华人这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而港人也感恩于心。

高要不太来医院,转悠一圈后,发现来看病的华人还挺多,便顺口问道:“医院现在能自给自足?”

“当前还不行。”

一早赶来的徐季良说道:“医院旗下的尝产被炸的七七八八,当前还是要靠社会捐款。”

搞慈善绝不能拍脑袋。

先前高要给渣甸出的主意是,如果想慈善基金可以运行良好,哪怕百年之后都没问题,定要有可以细水长流的买卖。

他给出的主意是盖楼。

其实这个主意早就有人在做,东华三院这边叫尝产。

尝产就是房产,包括不限于唐楼、商铺、工业大厦。

其租金是东华三院的主要收入之一,战前三院尝产遍布港九,共有楼宇130多幢,大部分为自行兴建,其中也有是善士捐赠的。

只不过在战时,部分物业被毁,租金收入大受影响。

东华三院除了位社会提供看病、赠药服务外,还有提供复康、养老、公共等服务。

阅读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