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魏」

第八十九章,出征(1)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军令既出,胡潶自是欣然领命。

远在舒县驻扎数月的校尉胡烈,亦发回了命令至校尉府,着长史淳于齐协助胡潶部规划此次粮道路线。胡烈深知胡潶部稀缺统筹人才,今次重任,关乎扬州度支部声誉,不容轻视。

自九月底接到军令,胡潶与校尉府留后幕僚们进行了几日的规划。

规划的同时,衙门里的两位司马和四位功曹,同步开始制订此行兵役、物资调配的事宜。甚至不等胡潶交代,杨司马驾轻就熟,再度提前出发,下到麾下屯营之中,传令各屯营进行开拔前的动员。

从行军地图上来看,王基部所驻防区,离合肥最近。理论上,调合肥度支衙负责粮道最为合适。然而过去两个月的前线对峙过程中,合肥度支衙已被胡烈征去,其一部负责合肥至舒县后方巡防工作,一部由合肥度支都尉许勋亲领,进驻舒县受胡烈指挥。

由寿春到王基部所驻防区,经合肥走陆路自然是距离最短。但考虑到长期军事对峙,陆路运送军用辎重多有不便。王凌这才选择从窑地大营辟路线到王基部防区。

胡潶部辟粮道,并不算太困难。窑地至舒县段,已是现成的粮道,这里不仅有大量魏军驻防,且相对也远离边境火线。唯一难处,是舒县到王基部段,相对要为棘手。此段有山有林亦有湖泊,需要迂绕的行程不少。

不仅如此,王基部虽辖八千外军是精锐部队,但驻防区域多是野地,地域深广,间隙必有漏防之处。这也是为什么,近日诸葛恪的屡次侵扰,都以此处为主要目标的原因。

校尉府大房里,淳于齐于行军图上拟好了大致路线后,不禁叹道:

“若庐江太守愿援王将军,那是最方便不过。庐江郡位于王将军防区东南处,相距不过五十里,布防严密,往来甚为方便。而我部从寿春发,经窑地大营、过舒县再至王将军处,水路陆路齐用,前后需行两百六十余里,当真要命。”

“嗯,或各有各的难处,既领了命,自当全力以赴。”胡潶都尉反倒无所谓,他渴盼着督兵在外,此次领命之后,一直磨拳嚯嚯。

路线初定,都尉胡潶以经验断,点麾下军屯两千田兵,合部曲三百,及校尉府征调民役一千余,共三千五百员人。此次出发,携运军粮八千石,弩具三百副,弩箭五千枝,匠工补修用度三十车,其余军备辎重四百车。

车为重量单位,一车合约二十石。

所有物资和兵员,依序分前中后三部,由水路发往窑地大营,于窑地大营处无需集结,按先后秩序陆续直往舒县。

这天下午,胡潶于度支衙大房内召集掾属,分配点兵、将兵、开拔等事宜。

点兵方面,胡潶采取就近原则,召集距离寿春最近的三十五个屯营,在折中的三个圩口码头设登船点,校尉府调用的军民船只,会依计划发往此三个圩口,载运兵士。运兵船与辎重船再与折中处汇合,有序抵达窑地大营。

登船点的布置及田兵动员之事,交由已下到屯营的杨司马负责。

阅读罚魏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罚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