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第八章村子近况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聊了有半小时,周慧和李芳,就跟着代蓉去厨房做饭去了,剩下四个,不对,三个男人,外加一个男孩,在炉子边聊天。

“大伯,现在村子怎么样?我回来时在镇里,听到班车司机说村里人不多了。”

“而且我刚回来时,看村里房子,还有山坡的土地,好像许多都荒废了?”

陈锋问起了村里的近况了。

“哎~跟你听的见的差不多,人啊,越来越少了。”

陈国富叹了一口气道。

陈锋没有插话,等着陈国富继续说,他现在只当一个忠实的听众。

“前几年吧,搬走的人挺多的,最多的时候,一年搬走了三十多家。”

“每年啊,都有几家或者十几家搬走。”

“都是些外出打工,挣了钱,然后搬走了。”

“有些在前几年镇里还让建房的时候,在镇里安了新家。”

“有些挣了钱,要取媳妇,在县城买了房子。“

“有些去了市里,还有些不知道搬哪里去了。”

“现在啊,村子里拢共就一百家人,其余的,全部搬走了。”

“有些更是把户口都迁走了,哎。”

曾经两百多户,五百多人的村子,现在只剩一百户,陈国富越说越叹息。

“是啊,人少了太多了。”

“就这一百户人,要算人数,也就两百都不到。”

“至于经常待在村子里的?那就更少了,可能都不到一百人,还有一半是六十以上,十一岁以下的!!”

陈国富说完,陈国梁又接着说到。

人会死,为了生活也要出去打工。

所以扣除掉一些去世的,外出打工的,待在村子里的有接近一百人倒是正常。

而且老龄化特别严重。

这是上了年纪的,有些也想跟着孩子搬出去,可是呢,条件不允许啊。

六十多了,在外面不好找工作,他们也没有社保啥的,最多有个农村合作医疗。

要是跟着搬出去,那不是拖累自家孩子吗?

人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

有些有孝心,非得让老父老母跟着一起住。

有些呢,你要是待久了,就要被嫌弃的。

至少,待在村子里还可以自给自足,自己种点粮食种,种点菜,还不会讨人嫌。

当然,也有不愿意离开的。

村子的人,始终比外面的熟悉,干完活,几個老头老太太坐一起吹牛摆龙门阵,还是挺享受的。

只要子孙时不时回来看看他们,或者他们去看看就行。

农民,也是有分类的。

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类。

一种是挨着城市旁边的,这些地方的农民。日子过得算是不错。

本来现在政策,就慢慢的开始倾向农民了。

这些住在城市周边的农民,种各种蔬菜水果,都能卖上好价钱。

还有一种农民,那就是像崖村这样,远离城市。

这些地方的农民,也种菜,也种水果,一点也不懒惰。

可是这些东西种出来,要么自己去镇里卖,要么收购商来收购,那价格。相差一倍都是好的。

一斤在市里卖两块五的花菜,收购商到乡下农村收购,能给八毛都算可以了。

有些也不是贩子心黑,毕竟他们也要挣钱不是?

他们八毛收,拉去市里一块多点批发,去掉运输费啥的,一斤挣几毛吧。

摊位上卖菜的也要挣钱吧?所以又涨点,直接就两块多了。

所以,有些地方觉得市场上卖的菜贵,农民应该挣钱,那也只是城市周边的农民,他们直接去卖,没有中间商,利润就高太多了。

偏远地区的镇里就不用说了,周围全是农民,能卖上什么好价钱?除非是当地没有的。

有时候,你买一个西瓜,从摊位上买个十斤的,得花十来块。

可是瓜农呢?价格贵的时候能卖的西瓜没成熟几个。

等成熟了,价格低得吓人,你买得那个十来块的西瓜,瓜农是一块钱或者几毛钱卖出去的,呵呵。

别想着农民能想点挣钱的法子,能想的早想了。

真有想到挣大钱的办法,那就不是农民了。

大概了解了一下村子的情况,陈锋就没在多问了。

剩下都是陈国富他们,问一下陈锋这几年在外的生活。

陈锋也没有老实说,只是说和朋友做了点小生意啊,平时咋样咋样的。

他们也没有问陈锋挣了多少钱。

主要是问了你想干嘛?好让你这没有父母,房子破烂,连媳妇都没有取的侄子,给你支援点?

他们几个都不是那样的人。

要是陈锋需要点帮衬,他们还会伸出援助之手,虽然都是老农民,没几个钱,但是也会劲力帮助的。

“你家那房子,我每个月都打扫一下,不过太久没住人了,没有人气,在打扫也没用。”

“好多床柜都被老鼠虫子咬坏了。”

“二楼的木板有些也不敢上人了。”

“以后就在我家住,反正我这有的是房间。”

“要是你想自己住,看年后,找人从新翻新翻新在住。”

阅读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