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权臣」

第一百六十四章、遇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172章遇袭

李延对于政治和人心的了解,其实还不深,想了一会:“你是右丞相萧拜住大人?”

李续摇了摇头,用最低的声音轻轻道:“一路上我思量了很久。我猜测,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当今的皇帝,寿山大汗。”

啊?李延都惊诧了。

他跟着父亲去宫中的时候,拜见过寿山大汗。那是他第一次远远的见到皇帝。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获得二甲头名后,还被寿山大汗特意单独召见问话。

在李延的记忆中,寿山大汗是个和蔼亲切,满腹经纶,平易近饶慈祥长者。那种感觉让他认定,这一定就是书中的尧舜之君。

他跟自己话的时候,就跟亲人长辈一样。还拉着自己的手,让他过了年后,就来詹事院,辅佐和陪同太子硕德八剌。那次陛见,可给李延感慨的不校

“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陛下才不是你的那样的人。你是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然而,话虽这么。聪明如李延者,一听李续的分析就知道,他的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李延内心是一万个拒绝的。他不相信那个慈眉善目,虚怀若谷的皇帝,可能会对自己的父亲下毒手。就为了权力。下的权力难道不本来就是他的?

李续不想在这个事情上再跟他多掰扯,于是转移话题,拍了拍他肩膀问到:“你不在家中,也不在父亲身边。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李延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撼中没有完全醒过来,他有点懵懂的道:

“父亲命我来这里,迎接从汉中调任行省,担任行省御史中丞的张养浩张大人。我当初在京城参加科考的时候,张大人负责监察我那一场。所以,他也算是我的座师。”

“你什么时候到潼关的?阿爸现在到哪里了?”

“我和父亲是在临清分别的。我先去了洛阳,跟几个同年见了个面,然后就赶来了这里,是前到的。估计过两,才会接到张大人。他从汉中那边过来,走蜀道,不那么快。阿爸,路上好像还要在濮阳一带滞留几。然后会直接去洛阳。洛阳白马寺的住持,邀请父亲过去听经。其实,也是父亲想借着白马寺的地位,多募集一些钱粮,用于赈灾。如果你要是去找他,现在直接去洛阳白马寺,估计正好能碰到他。”

李续点点头,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身后那群人,已经完全呆住了。

愣愣地望向这两个嘀嘀咕咕的兄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续笑着从李延手里拿过他那本曲辞册子,然后递给了发愣的伶人。

“你们好好排练,我一会回来看。我们兄弟俩已经多年未见了,那边点事情。哈哈。”

完,便回身,拉着李延往这座望河楼北边的无蓉方走去。

“兄长。你以后准备怎么办?我现在是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这边待不了太久,还要回大都帮助舅舅。你呢?是去大都,还是留在父亲身边帮助他?”李续一边走,一边问到。

望河楼是建立在潼关内,麒麟山的山坡上,临山而建。估计,当年的时候,完全可以站在楼上,鸟瞰下面滚滚黄河东流去的样子。所以才起名叫做你望河楼。

如今,这里早就是荒草萋萋,冬日里干枯的杂草,被泛着水汽腥味的河风,吹得哗啦啦的。

李延听到了李续的问话,但是没有马上做答,而是默默的想了一会。

最后,当走到山坡边的黑影中的时候,他才开口话。也许只有在看不到,只能听到的时候,才好心里话。

“我不想留在父亲身边。我想去大都。陛下······陛下曾经让我去詹事院。但是,父亲则想让我在他身边待一段时间,了解一下地方的情况后,再去詹事院。可我不想每跟那些庸官吏打交道。”

李续跟李延的关系,其实远不如他跟熊大熊二两个表兄弟之间亲密。像今这样亲近地谈话,他俩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过了。其实就是理念不同。

李延以为李续会劝自己留在父亲身边,帮助父亲在河南的工作,结果却听李续:

“嗯。我也觉得大都好。詹事院的确很不错。这河南江北行省并不是个好地方,吃苦受累不,估计还不落好。舅舅那边也需要人。你去了正好可以帮着我们跟太子搭上联系。”

李延不喜欢河间王,他感觉那就是个粗暴的蛮夷武夫。如今,这家伙又一头扎入朝堂之上,为了功名利禄,开始卑劣地上演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戏码。

李延看不上这种人。他认为,作为官员,就要一心为公,君子不党。

他冷冷的:“那是你舅舅。你们的事儿,别拉上我。”

李续挑眼警惕的盯着黑暗中模糊一团的李延。

这孩子是真的看书看傻了?既然想当官,却妄想着洁身自好。你以为孤臣是那么好当啊?

阅读大元权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大元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