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烽烟」

第七十三章 盛京风云(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盛京风云(四)

五天后,赵炎在王府为朝中未婚官员和关宁军、黑衣卫各级单身官员举办了隆重的相亲晚宴,而那些愿意来相亲的别院女子也在司马婉儿的带领下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至于陈浩若这些老光棍则是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这些女子,看着自己的这些部将的表情,赵炎也忍不住有了笑意……

在赵炎宣布了晚宴开始后,一群平日里道貌岸然的额家伙全都冲到了自己心仪的对象面前崭露着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而那些女孩子则被他们的举动吓坏了,看着赵炎忍不住的嘿嘿笑了起来。

倒是司马婉儿心疼她们,赶紧让这些辽军的才俊们离远一些,一个个的来说,最后让姑娘们来选,赵炎的眼睛一直盯着陈浩若和段远山这两个老光棍,不过赵炎显然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也还行,也得到了好几个女孩的青睐。

看的赵炎心里都有些不平衡了,最后,赵炎的办法还是得到些成功,还是凑了两百多对出来,赵炎的心里也算是松了口气,看着深情款款的两百多对情人,赵炎也是有了些满足感,特别是看着陈浩若和陆卓远、段远山三人,他们都找了一个普通的女孩。

而赵炎此时也下命令,以后娶了她们后,不得再找妾侍,必须要好生对待,众将(光棍)都是齐声应是,他们哪里不明白赵炎的苦心,就他们这种情况,哪里会找得到老婆,王爷这是在帮他们…

之后,因为部队换防,赵炎赶忙接连召开这种相亲大会,只要姑娘愿意,赵炎就让她们出席,而且也扩大到了士兵的阶层,最后,辽军所有的未婚将士也都参加了相亲会,甚至还有外府各官员的儿子、商人都来参加了相亲。

因为他们明白,赵炎的目的就是想帮助这些姑娘,此时出马,那么一定会在王爷的心里留下映象的,最终,相亲的效果也让赵炎十分的满意,同时,赵炎重申了一夫一妻的命令,另外,重赏士兵的家眷,王府和军队负责他们以后的生活,赵炎命令各部修建自己的军管区,为军官、士兵及其家属建造房子,建立农场,来保障他们的生活。

经过这样一番精简,还留在王府别院的就只剩下五万余人,她们都是很苦命的人,在赵炎的心里,她们大概都是不再相信命运,不再相信爱情的人了,因此,赵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司马婉儿有时间了就去找她们聊聊。

不过,她们对待赵炎和司马婉儿倒是非常的尊敬和相信的,因此,赵炎在考虑了一下后就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走,那么就留在王府吧,王府现在也十分的缺人手,司马婉儿突然狠狠的瞪了赵炎一眼,赵炎一愣,说道:“婉儿,怎么了?”

司马婉儿充满醋味的小声说道:“哼,她们都是色艺双绝的女子,王爷就不明白她们想的是什么吗?”,赵炎闻言一愣,随即摇摇头,“哼”司马婉儿哼完什么也不说,就拉着面前的几个才貌一流的女子向别院走去,“咯咯”的笑声传来,把赵炎一个人愣在了那里……

公元318年4月初,辽国在辽王赵炎的带领下进行了艰难的改革,政府机构的合成精简让辽国的官员数量下降到了三千三百多人,但是效率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辽东半岛和广阔的黑水平原,极其庞大的屯田区和牧区极快的建立了起来。

而在相应地区,大批的工场在太仆寺的具体策划下也是迅速的建立开工,铁矿石、煤炭和火油的开发也让辽国得到了极大的助力,以钢铁工场、纺织工场、瓷器工场、采矿场和机械工场为核心的工场业迅速的发展起来。

辽东制造的兵器、铁器、丝帛迅速的在辽东、朝鲜半岛和倭国销售开来,而机械工场也在赵炎的具体帮助下开始生产铸剑生产线、纺纱机等各种机械,特别是赵炎提出的工场生产流水线化的举措,让每一个新建的工场都有一整套方便实用的生产线……

在赵炎的带领下,辽东似乎已经有了工业革命般的感觉,不过赵炎的心里明白,现在的手工水平还很落后,只能先通过这种方式来加速发展,而想要真正的工业革命,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现在是没有办法的…

不过赵炎的整个经济政治的改革还是很快收到了成效的,因为铁器、纺织品的大量销售,赵炎直接下令从倭国、朝鲜购买粮食,余款使用黄金、白银结算的方式让辽东的财政很快缓过劲来。

商业的发展使辽东获得了很大的税收收入,而太仆寺管辖的工场也让政府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在看到商业利润的庞大后,辽东的很多地主富农也开始在城市中经商,赵炎对这部分人的态度是不干涉、不纵容、不支持,只要他们按规矩行事,缴纳税收,接受安全检查,赵炎是不会找这些人的麻烦的。

在这个时候,赵炎的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和晋庭的关系以及宇文、拓拔两部鲜卑战与和的问题,现在的辽国需要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战争可以进行,但是需要在境外打,不能波及辽东的本土。

但是在赵炎的心里,还是有两点考虑的,一是对晋庭还是臣服,估计晋庭的使者已经在路上了,自己放还谢鲲,和晋庭和解;二是对宇文鲜卑还是打,将其逐出蒙古高原的东部,让蒙古的势力延伸到这边,两家相互配合为好。

公元318年4月17日,晋庭特使到达盛京,刚听到这个人的名字的时候,赵炎也是吓了一跳,随即激动万分,而陈浩若也是无比的欣喜,因为,这次晋庭的特使不是别人,而是晋庭北方名将祖逖将军…

祖逖,字士稚,汉族,范阳逎县人,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后因晋朝内乱及晋元帝猜忌,令北伐事业功败垂成,公元321年,祖逖将军在忧愤交加中病逝。

祖逖性格旷达,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不好读书。常到田庄上去,佯称兄长意旨,散发一些谷帛接济生活困苦的乡亲,因此博得宗族乡里的敬重。后目睹国家四分五裂之现状,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刘琨折节读书,枕戈待旦,闻鸡起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致力于北伐恢复中原。

祖逖死讯传出,豫州人民痛哭流涕,谯梁百姓还自发为祖逖修建祠堂,纪念这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敌、百折不挠的爱国名将,朝庭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

此时的祖逖将军正镇守安徽,兵锋北指,准备收复河南诸地,羯人石勒正在这一地区与之对峙,祖将军的部队在中原归降坞堡的帮助下牢牢的抵抗住了羯人的疯狂进攻,而现在晋庭派祖将军作为特使北上,这意思可就有些明白了。

如今中原大乱,祖将军正矢志收复中原,但是兵力明显不足,而且缺乏后援与盟友,而辽军是晋庭在北方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之前与羯人石勒之侄石虎大战燕云十六州,惊动了中原各部,而且辽军最后还几乎全歼了北上的五万羯人,更是让人惊叹于辽军强悍的战斗力,可能这也引起了祖逖将军的注意……

本来赵炎想冷淡的对待一下晋庭的特使就好,但是现在祖逖将军的出现却让赵炎没法这么做了,在自己的偶像面前,赵炎是没法不尽心竭力的,毕竟祖逖将军也是一位为民族而终身尽忠的人物,而且在赵炎的心里,这样的人物是不应该那么早的逝去的,因此,赵炎决心要好好的帮祖将军一把,让他完成北伐的心愿……

午后,辽王府正门,“赵王爷,久闻大名,老朽祖逖,奉旨前来拜会”,一个神情矍铄的老头看到门前的年轻将领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拱手说道,赵炎看到老头的时候才回过神来,赶忙说到:“祖将军,赵炎实在不敢当啊,将军纵横河南,羯人闻风丧胆,石勒也不敢掠将军的虎威,赵炎只是后辈,万不敢担将军拜会二字啊”!

赵炎一番话发自肺腑,祖逖听了也是非常的高兴,年轻人不骄不躁,很好!随即两人又磨叽了一会,然后一同向府内正殿走去,那里,辽王府的重臣们正在等候,而祖逖一路走来也是感到阵阵的惊叹。

他在中原和建康就听说过,辽王赵炎是条真汉子,不为名、不为权,本来他还不怎么相信。不过现在看见眼前的这栋府邸,虽然面积很是庞大,但是其中的装饰、摆设却是极为的简单,但也隐隐中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坦率的说,赵炎的府邸别说是和晋庭的那些重臣王爷相比,就算是那些普通官员的府邸也远远的逊色,而且辽王府邸这么大也是有原因的,祖逖知道,赵炎在历次的征战中解救了很多落入魔掌的汉家女儿。

之后为了安置这些人,赵炎的王府修建了极为庞大的别院,虽然简单,但是也有着一番的宁静,就现在祖逖所知,也还有着五万余人生活在别院之中,除了在王府帮帮忙,王妃司马婉儿还会教她们做衣裳、首饰,然后送到店铺出售。

原因别人可能不清楚,但是从建康来的祖逖却是知道,赵炎为人极其的节俭,王府的用度也就刚刚够用,之前有着几十万女孩在府邸,那时王府的用度就很艰难,但是赵炎没有告诉那些苦命的女子,也没有告诉户部。

而是和王妃司马婉儿商量之后借着做衣裳的名义来补贴生活,不过还好,现在的辽东这方面的手艺还很粗糙,司马婉儿传授给她们的技艺也是很精湛的,所以她们的这些物品卖的很火。

而大部分的女子现在出嫁了,这份手艺也让她们带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而还在王府的这些女子则是继续这样的工作,因为,赵炎刚刚下发了改革的命令,因此,王妃也就没有停下来,因为她知道,王府的经济状况还是有些紧张。

因此在来辽东之前,听闻了赵炎的英雄事迹和辽东困难的经济状况后,晋庭太后亲自找到自己的儿子司马睿,把他痛骂了一顿,斥责他为什么不支援辽东,为什么要让他的妹妹、自己的女儿司马婉儿在那边受委屈。

无言以对的司马睿只得让自己的母亲撒气,最后,太后命令从自己的宫中拿出黄金千斤、丝绸布帛十万匹要给女儿送去,大吃一惊的司马睿赶紧向母亲请罪,自己马上就下令赏赐辽东,随特使北上…

被母亲训斥的司马睿力排众议,赏赐辽王府黄金一万斤,各类珍贵书画、书籍、古董花瓶等等五十箱,丝绸布帛十万匹,并从进贡上来的贡品中挑选了珍珠、玉石、宝石、首饰二十箱。

还有上等米、面、粟等一万斤,各种中原、江南吃食五千斤,还有几十个丫鬟、十多个御厨、五个御医都被派到辽东王府,而太后还不放心,又从自己的宫中挑选了金银首饰十箱以及司马婉儿以前宫殿的衣物、首饰、玩具都给送到辽东去,单算晋庭的赏赐就装了整整三船…

所以在祖逖和赵炎进大殿的时候,祖逖的随从已经将赏赐全部抬到了殿外,让辽东重臣都感到有些震惊,晋庭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在祖逖进殿于正位站好后,赵炎率领辽东众人齐身跪下领命,祖逖展开司马睿的亲笔书信念到…

“…辽王赵炎御边有功,攻占燕云十六州之重地,挫败羯人北上之企图,剿灭慕容鲜卑、重创鲜卑宇文部与拓拔部,平定内部变乱,近有乱臣贼子假借我朝名义挑拨辽国内部关系,实为可恨,现酌辽王赵炎将相关人犯移交特使,带回建康受审”

“……为表彰辽王之功绩,特进辽王属国为藩王属国,一切军政直属辽王负责,辽国永为晋庭北方屏藩,世袭罔替,永不更改”

阅读北地烽烟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北地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