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

111. 第六章未选择的路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天幕:“对于无忧的死,史书记载是她去发生鼠疫的地方治疫,意外染疫而亡。疫区嘛,染疫也是很正常的,但微妙的是,多年后,连山默在觐见景灵王时,趁人不备,用精铁打造的拐杖给景灵王的脑壳开了瓢,当然,杀王不是小事,他也当初被乱刀砍成肉酱。因此,史学界一直有种推测,无忧确实染疫而亡,但染疫未必是意外,否则没法解释景灵王的死。”

辛筝道:“是吗?我倒觉得更可能是洛晞干的。”

为自家崽崽心疼得泪流满面的君离茫然的看向辛筝。

辛筝道:“后世史学界都能有这种猜测,何况当时的人们,若是景灵王做的,他图什么?”

君离:“为洛晞铺路?”

辛筝不可思异的看着君离。

君离茫然。“我说得不对吗?”

辛筝道:“如你一般爱子女的人,的确可能爱子之深,计之深远,但你这样的人道德感也必定高,正因为爱子才不会如此做。但你这样的人没法坐上王位还坐得稳固,能在王座上坐得稳当的人,要么至公,要么至私。前者不会做这种事,后者最爱的是自己,为了子嗣牺牲自己的名声,埋下隐患,不划算,为了自己的名声牺牲子嗣还差不多。可若不是景灵王做的,他不可能不证明自己的清白,反倒选择将事情粉饰过去,唯一的解释便是,虽然不是他做的,却是与他有关的人做的,那个人很重要,重要到让他不得不捏着鼻子擦屁股。这么一算,人选就很清楚了。”

天幕:“不过这部小说则提出了另一个解释,是桓武王为了排除竞争对手所为,若是如此,倒是很符合小说里桓武王从头到尾的人设。不过,无忧的死其实也算是一种必然,当王位继承制从禅让向世袭转型时,先王子嗣的存在就变得很尴尬。若王位世袭,大家都是王的子嗣,我爹妈还比你的爹妈早,凭什么是你继位而非我继位?甚至讨论的最正统,人族王朝是炎帝建立的,王位血缘世袭,还有比太昊氏更正统的世袭继承人吗?唔,好像理解太昊琰为何是乱世里最先淘汰出局的诸侯了。最正统的宣传是个好东西,也是活靶子。”

太昊琰愣了下。“我和她情况应该不同吧,这会还是禅让制呢。”

世袭制的声音有,但还没盖过禅让制,献愍王并非非杀她不可。

献愍王也无语:“我前世杀她绝非为所谓正统,论正统,她还能比按合法流程上位的我更正统?只有非正统才需要剪除其它可能威胁自己的人。”

天幕却在这个问题上深究,而是继续介绍桓武王。

桓武王节俭,轻徭薄赋,目光长远,有魄力有能力,不论怎么看都是个明君。

天幕:“....史书上对桓武王的记载中桓武王只两个缺点,一是捶翻羽国与貊国,清除了人族王朝东部威胁,令貊国与羽国皆无力掺和百年后的人族乱世时,也穷兵黩武令人族遍地起义,二是暮年杀子,换了荒淫无道的东西继承王位。而在这本小说里,桓武王第一个缺点仍在,第二个却不再是继承人的锅,而是桓武王自己的锅....”

“你一辈子为了某个目标节俭到近乎苛刻,终于在晚年达成所愿,这时,你夺了子嗣的躯体,在年轻鲜活的新躯体重开,请问,你准备如何渡过重开的人生?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上辈子那么辛苦,这辈子该享受了。至少帝王是如此,历史上那些活得足够久的帝王,晚年时就没谁是不抽疯的。”

“因此小说里,到成宣王时期,洛晞仍旧保持着高超的帝王心术与手段,但她也同时变得穷奢极欲,比如营建新的宫室。桓武王爱惜民力,不论修什么都要小心劳民伤财,成宣王她就不,营建宫室建的又快又好,代价是累死五六万人。”

辛筝不可思异:“....多少?败家子啊。”

五六万青壮劳动力能干多少事,就为了修宫室死了?

“而这只是一个开头....”天幕一一细数成宣王在位时的工程。

凭心而论,成宣王在位时搞得工程不论项目还是工程量在诸王中都不是最多的,但其它诸王大多是营建军事民生工程,而且非常克制,极力避免民力浪费,死得人并不多,成宣王她不,她营建的大多是享受用的工程,且主打一个我要又快又好,其它无所谓。

帝王这种心态的结果可想而知,修的工程确实少,但工程中累死的人数碾压诸王。

爱惜民力的辛筝都听麻了。

不爱惜民力的诸侯们也麻了,虽然他们也不在乎氓庶,不拿人命当人命,但能在乱世里活下来,脑子都达到了及格线,知道民力不能随便浪费,要用来保护自己与开疆拓土,着实没见过成宣王这款。

这家伙真的是在营建工程而不是假营建工程之名削减人族人口?

“....这么奢靡享受还不习武,造作成这样,对身体的摧残可想而知,年纪轻轻的成宣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正所谓有一就有二,成宣王的目光再次看向了自己的子嗣,再次带着子嗣前往林精城....”

君离瞠目结舌:“这是完全不做人了吗?”

辛筝:“从她第一次食子时,身为人的桓武王就死了,活下来只是一个怪物,不过我觉得她不会再次如愿。”

君离赞同点头。“成宣王前后判若两人,不可能不引起注意,而且朱厌君也不会允许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威胁自己。”

朱厌君愿意给辛筝提供服务是一回事,被旁人逼着提供服务是另一回事。

辛筝颔首。

天幕:“....成宣王与储君洛觞双双暴毙于林精城。”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也有人相信这是真实的,还跑去问过朱厌君,而朱厌君对此的回答是:你猜是真是假。文华君在此不站队,只是想到一件事,若这个传说是真的,朱厌君真有令人食子长生的办法,当初赤帝也答应了她,愿意夺无忧的身体重开,重开后的赤帝会做什么?毕竟,桓武王与成宣王判若两人的极端对比已经充分证明一件事,人在不同时期的心态是不同的,而心态的不同可能让人做出截然不同的事情。”

“赤帝的目标是什么?长生不朽,做为辛筝的一世,她想得到的都得到了,那人生重开,她会做什么?很多人时不时第一反应就是,摆烂,前世累死累活,积劳成疾,这辈子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君离下意识摇头,神色复杂。

辛筝问:“摇什么头?”

“你不会享乐,世俗物质享受非你所好。”

“既如此,为何如此忧心忡忡?”

君离:“但你还有一条路没走过。”

天幕:“文华君持相反意见,文华君觉得,这一世,赤帝会更努力更刻苦。啥?前世不是达成了最高成就,想要的都得到了吗?这辈子怎么可能不摆烂?答曰,她前世想要的的确都得到了,但你玩一个很精彩的游戏,游戏有多个结局,你打出一个结局就会不玩了吗?不,你继续打,直到将所有主线支线隐藏结局都刷出来,达成全成就。”

“应该有人想起来了,赤帝的人生理念,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并无区别。只是做为辛筝时,因为诸多因素,她最终走上了流芳百世的路线,但这不代表她对遗臭万年不感兴趣。若有机会让她重开,她会不会想挑战一把遗臭万年成就?”

“文华君认为,以赤帝的性格,她一定会去刷遗臭万年成就,单纯的流芳百世已经无法满足重开的她。以赤帝的能力,她的杀伤力必千百倍于成宣王。”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文华君感情充沛的念完一首诗。“万幸,森林里分出的两条路,人只能踏上一条,无法回返,因此历史不用面对一个发自内心认可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千古一帝在重开时踏上另一条路。”

天幕悠然结束。

天幕下一片死寂。

濁山姮默默鼓掌:“好诗,但很不幸,我们正在面对一个重开的赤帝。草,我原以为这家伙最令人头疼的是继承前世的政治遗产,如今才发现,我还要担心她抽疯。”

鯈气虚的道:“应该不至于....”

濁山姮叹息。“这话你说得自己都没底气,她的纯粹是前世所有人的幸,却是今世所有人的不幸,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她这辈子打算怎么刷遗臭万年成就。”

羽国。

风洲一脸一言难尽的望着天,他光想着辛筝这辈子目标会比前世更远大,前世统一人族,今世说不定会想统一诸族,却忘了这家伙的精神状态不是正常人。

对手是一个志向远大能力

阅读震旦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震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