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四十九章 永乐大管家夏元吉的首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农事殿偏殿。

朱幼薇脸上的黑灰还没有擦掉,但是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了陈寒这里。

她要让陈寒赶紧尝一尝她的手艺。

“你亲自为我做的饭菜?”陈寒颇为感动。

朱幼薇点头“对啊,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说着还细心地地上筷子去。

陈寒看不见,一伸手摸到了江都郡主细腻温润的小手。

那触感,让陈寒整个人如通过了电流一样。

电的他赶紧弹回了手,但心里面却有点想再次触摸。

他没有看见,朱幼薇其实也是瞬间就脸红了。

到了这里如果陈寒真的能够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易经里面是讲征兆的。

一个山里面的农村姑娘,经常劳动,她的手,是不会这么细腻如玉的。

但爱情冲昏的可不仅仅是女人的脑子,也有男人的。

这个时候,爱情的滋味堵塞了大脑的思考。

“你尝尝……”朱幼薇也因为两人的第一次肌肤接触,而羞赧不止,说话语速不由得加速。

陈寒没来由地觉得,这样的人生真好。

于是摸索着,在朱幼薇的提醒下,夹起了一块蔬菜。

刚放进嘴里,就感觉生吞了一嘴的盐,又苦又涩。

看到他的表情,朱幼薇赶紧说道“是不是不好吃!”

陈寒马上调整心态“啊没有没有……好吃……味道好,真好!”

说着还真就这爱情的滋味,越嚼越有味道。

脸上的表情也没有那么的生硬。

朱幼薇才不信,自己拿过筷子尝了一块。

一尝顿时皱起了眉头。

“好咸……好咸啊……对不起对不起……你别吃了,我重新给你做过。”

但却不想,陈寒没有嫌弃,“没事,就是咸一点而已,能吃……别浪费粮食,我能吃得下,你看。”

看着陈寒大口大口地吃着菜,喝着粥,朱幼薇眼眶都红了。

……

奉天殿边上的偏殿。

此处另辟出一间大殿,作为内阁的临时办公场所。

此时以户部主事夏元吉、应天府同知、松江府同知、浙江钱塘县知县、江西南昌府进贤知县、徽州府知府等几名官员,已经陆续入阁。

这几名官员被调任内阁,也是一脸的懵,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

当他们听到太子朱标跟他们的训示当中,说明是要他们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时,惊得头皮发麻。

特别是那几个知县,他们在当地的确是有很高的声誉。

但处理的也不过是一县之地的要务。

现在瞬间拔高到整个天下的程度,他们都捏了把汗。

也幸好朱标跟他们讲,如今他们还是临时的,是在试行阶段。

是要看一看内阁能否运行,不用过多地在意。

甚至直接告诉他们,不是要他们做出什么决策,而是给予参考。

这才打消了这些人心里面的那些压力。

而夏元吉在第一天入阁的时候,这是给了朱元璋和朱标负责人,非常大的惊喜。

原来在夏元吉他们这些人入阁之初,朱元璋就问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既然你们都是从地方上上来的,那你们应该知道地方税收情况如何?

特别是这几个知县更有发言权。

因为知县作为征收税粮以及征收实物税的前沿,是要相当了解地方赋税的。

虽然县令下面还有粮长,还有里长,但他要是不清楚这些赋税情况,是根本无法完成征税任务。

而夏元吉作为户部主事,管的就是这一摊子事。

他也很明白地方上面是怎么来做事,于是夏元吉首先被点名来总结。

“回禀陛下、殿下,如今大明主要赋税皆来自乡村,主要分为赋和役,赋乃田赋,役分徭役和差役。”

夏元吉不愧,于是从底层走上来,对这些了然于胸,于是侃侃而谈。

“如今大明的里甲制度和役法并行,在乡村中,农户被编成里甲,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粮长,余下百户为十甲,每甲有十户。

民户根据田地多寡、人丁多少又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户分九则,乃是签派徭役之根据。

每年粮长催征钱粮,勾摄公事,其他各甲则要完成纳粮等事。

而除了这些基本的事物之外,乡村对应赋税制度,除定额上缴粮食外,还要上缴部分实物,这部分称为‘坐办’、‘岁办’和‘杂办’。

‘坐办’乃是朝廷若要修建城墙,需要花费钱一百万贯。

材料方面,工部往往直接要求木材产地或者沙石产地、条石产地的各省官员摊派完成。

至于人工,则征发徭役完成。

而最终还是落在百姓头上,这叫‘坐办’。

‘岁办’则是由百姓提供地方官府办公用具,诸如笔、墨、纸、砚、油、木炭、蜡。

以及卫所军需品,如弓、箭、剑、棉服等。

还要为太医院提供药材,为太仆寺提供食材,为宫中提供茶叶、颜料、漆等等。

剩下的‘杂办’,诸如彩纸,每三年一供,工部所需硝石硫磺十年一供等等。”

夏元吉在总结完了之后,朱元璋和朱标都很满意。

这些都是基本的地方性的赋税,看起来他这个户部主事当的还是相当可以的。

而接着夏元吉则是说道,“陛下、殿下,里甲制度和役法,如果能够适应乡村的劳动生产所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毕竟大规模的差徭征发,可以为乡村闲散劳动力提供出路;当地物产直接征收为税上交,不用投放于市场,避免被不良商贩压价处理。

如果官府的征用能够保持不变,里甲制度是可以持续下去的,还有益官府解决日常所需,甚至帮助官府减少办公耗费。

地方官府并没有任何公费可言,就连诸如接待上级官员的接待费用、押送和处决囚犯的费用、官员往来出差之费、修造官廨之费、新年或陛下生辰朝见贺礼之费用,以及地方上树立牌坊和资助生员赴考盘缠等费用,皆无的情况下,里甲制度都能一一保障。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地方官府所管辖之事物的增多,贪腐官员的出现,都将甲制度的平衡完全破坏。

朱元璋和朱标负责人在听着夏元吉的这番话之后,立刻是重视起来……

阅读人在大明,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