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妙算小厨神」

第六章 谁的钱袋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忙完了李玉儿的午餐,二狗独自坐在板凳上休息

这时小三跑过来问道:“狗爷,这饭菜是给老爷送过去吗?”

小三说着便要端起饭菜出门。

二狗急忙喝住小三道:“你给我放下!看把你能耐的,这是狗爷的差事!”

小三听后甚是不爽:“不让送就拉倒,我还不稀罕送呢!”说完后便转身打扫厨房去了。

二狗见状先是惊讶,后来莞尔一笑:“这小子竟然和狗爷我叫上板了!哎,毕竟是年轻人啊!没有受过社会的毒打!”

说完后他思考着,自己前身来到李府也有些时日了。

整天忙在厨房,却没有空闲和县太爷走动走动。

毕竟他是这府衙的一任老爷,又是李玉儿的亲爹,于情于理都要拜访一下不是。

顺便看看这位县老爷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方便日后沟通相处起来也顺畅些。

所以今天给县太爷传菜的是理所当然是自己了。

二狗端着托盘来到了县老爷的府上,远远地就看见一个身材富态,个子中等的中年人坐在正厅的椅子上喝着茶;想必那就是县太爷了。

二狗刚要行礼跪拜,李县令立即说道:“免了免了!”

这县太爷说话的语气还比较温柔些,似乎没有什么架子。

于是,二狗先将饭菜摆放在餐桌上:“请老爷、夫人享用。”

李县令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笑着问道:这些菜看着就非常地可口,就是不知道它们的叫法?

二狗听后急忙上前道:炭烤野兔肉;水芹炒肉丝、香椿抱鸡蛋、素炒毛竹笋。

那汤呢?

汤是菌菇鸡块汤,外加主食腊肉糙米竹筒饭。二狗笑着说道。

餐桌上的菜肴散发出的香味,在李县令鼻翼的两侧徘徊。

似乎有点不能自己,于是夹了一块野兔肉,放入口中。

顿时野兔的肉焦香味和秘制烤酱的味道融为一体,瞬间迸发出来,刺激着他的味蕾。

“美!实在太美了!这兔肉外焦里嫩,火候恰到好处”李县令不禁感叹道。

李夫人听到了县令的惊叹,自己则连忙尝了一口菌菇汤。

接着直接闭着眼睛不言语。别人看了,还以为李夫人一命呜呼了呢!

县令以为还是出了什么事情,大喊道:“夫人,你是怎么了?”

我擦,不至于吧!吃个饭也能吃到嗨点?二狗一边看着李夫人一边摇头。

李夫人听到县令的哭喊声,立刻睁开了眼睛,面带笑容说道:“这汤的味道竟如此的鲜美,比当年在王爷家吃的都美味。”

李县令吓了一身冷汗,见夫人无事,连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二人也不顾旁人的眼神,大快朵颐起来,吃相不咋好看。

看着这两人的吃相,就像从牢房里刚刚放出来一般,整个饿死鬼投胎。

二狗似乎有点鄙视地看着他们。

转念一想,不能这样说人家,毕竟这饭菜是出自狗爷我的巧手。

即使皇帝老儿,后宫娘娘们来吃,估计他们的吃相也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四菜一汤,终究抵不过二人的食用,何况是味道如此鲜美的佳肴。

食用完后,县令似乎还有点不够过瘾,于是将剩余的菜汁,全部倒在剩下的糙米饭里,接着搅拌了一番,最后也被吃个精光。

二狗见状,原来县太爷也是吃货一枚,看来李玉儿是遗传她老爹多点。

李县令用手巾擦了擦嘴巴,接着押了一口茶道:“陈兄弟竟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菜肴,不知师承何人啊?”

这个问题倒是难倒二狗了!

因为在大学期间,教授厨艺的老师就有四五位,总不能一一说来吧!

如今得到厨神的传承,那可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更不能说了。

于是二狗眼珠子一转,坚定地回答说:“小的的厨艺是自学的!”

“自学成才?”李县令不禁感叹道:“不知陈兄弟,今年贵庚几何?”

“今年刚满十九岁!”其实自己在前世已经是二十八了。

“真是英年才俊啊!”

李县令则认为,如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若没有二三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怎么能做出如此鲜美的味道。

二狗粗略地和县令讲述了菜肴制作的过程。

县令听后不禁为之而震撼;赞叹二狗少年有为,将来前途无量。

二狗道:“老爷谬赞了,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普通的菜肴而已”

县令接着问道:“不知陈兄弟是否识文断字?”

二狗想自己虽然是本科毕业,但是这样的学历在古代,顶多算是一个秀才。

于是谦虚地说道:“小的不才,读过几年书!”

县令微微点头,然后试着考一考二狗的学识,让其随意背诵一首古诗。

二狗想,这还不容易?

于是信手拈来,背诵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二狗抑扬顿挫地背完了整首诗。

李县令赞扬地点了点头:“不如我们就以酒为题,来个比试如何?”

陈二狗谦虚道:“大人博学多才,小的只是略懂皮毛,不敢与大人同日而语!”

李县令还没有来得及回复二狗的话,只听见二狗大声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县令点了点头,微笑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妙哉!妙哉!!陈兄弟果然学识渊博!”李县令赞扬道。

接着他又考了二狗关于《四书五经》、《三国志》等内容。

二狗都能对答如流。

李县令满心欢喜地看着二狗;最后又就当前海州城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一番辩证下来;县令觉得二狗思想先进、分析问题,条理清晰,是个可塑之才;

“如此栋梁之才,如若不能为我大宁国所用,真的是可惜啊!”李县令心里嘀咕道。

“大人,有人击鼓鸣冤!”突然一个衙差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李县令听后立刻说道:“即刻升堂问案!”紧接着又回头急忙喊住陈二狗:“陈兄弟留步!”

二狗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随我一起升堂问案可否?”

二狗一听,升堂问案?我只是一个厨子,升堂问案的事情怎么能够做得好呢!

不过,既然李大人这么重视我的才能,今日不妨先去看看古代审案是什么样的流程;就当开开眼界也好。

公堂之上明镜高悬,全场肃静。

李县令早已经穿上官服,戴上官帽。

二狗则站在李县令一侧,故作威严之态。

威!武!

两侧衙役,突然张口喊出威武二字。接着手中的水火棍在地上敲打着。

陈二狗冷不丁被吓了一跳。

接着李县令拿起惊堂木:

啪!!

二狗又被吓了一哆嗦。

哎呀我去,这特么一惊一乍的,如果自己不是站在公堂之上,还以为审的是自己呢!

二狗稍作平静,只听见李大人道:

“何人击鼓?带上堂来!”

只见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边走上堂来,一边争吵着。

“肃静!”李县令再一次拍着惊堂木,接着道:“谁是原告?”

这时候,一个男子跪倒在地:“小的张二是原告。”

另一个男子随即也跪地说道:“小的王三是被告。”

案情的原因是这样的。

海州人士张二是一名卖醋的贩子,而被告王三也是海州人,他则是一个卖盐的商贩。

今天他们二人一起摆摊,各自做各自的生意;待中午时分,张二见集市上人员稀少,就准备收摊回家;不料在临走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钱袋不见了。

这时,他看到盐贩子王三腰间的钱袋正好和自己的相似,于是向王三讨要。

王三则说这个钱袋子是自己的,上面还有老婆绣的福字。

最后双方起了争执,扭打到此。

李县令听后,思考了一番;于是将张二叫过来小声问道:“你这钱袋子有多少钱?”

张二在李县令耳边小声回答说:“不多不少正好五十文。”

于是又让王三上前,以同样的方式,询问了同样的问题。

王三的回复也是五十文。

最后数了数钱袋里的钱,正好五十文。

这下可难住了李县令。

这时李县令立马侧身问陈二狗:“陈兄弟,你看这桩案子,你可有良策?”

其实站在一旁的二狗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李县令既然问了自己,那今天就勉为其难地帮他谋划谋划。

二狗说道:“请李大人将钱袋子给卑职看看如何?”

李县令随即将钱袋子送到二狗的手中;只见陈二狗将钱袋子在鼻子上闻了一下。

“来人啊!将嫌疑人王三给我铐起来!”二狗突然喊道。

嫌疑人?铐起来?众人都疑惑地看着陈二狗。

继而堂下的王三在不停地喊冤枉。

李县令也带着疑惑问道:“陈兄弟,这可是公堂,要依法办案,不可信口胡诌!捉拿犯人是要讲证据的。”

听了李县令的话后,王三又大喊冤枉,声音比之前更大。

二狗点了点头,看着大呼小叫的王三,二狗不禁怒火中烧;你说一个偷钱的还在这里装腔作势,待会就让你喊个够。

摆出一副严肃的状态:“当然要依法办案!现在依照本朝律法,判王三拘禁一个月,罚钱一百文,归还张二钱袋子!然后重打二十大板,关进大牢!”

二狗说完后,李县令懵逼了,众人也是如此。

二狗知道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于是向众人解释一番;醋贩子张三是个卖醋的,所以经常会打醋给别人,手上难免会喷溅一些醋,继而这些醋就会沾到钱和钱袋子上;时间久了;这个钱袋子就有醋酸味。

而现在这个钱袋子就是一股醋酸味,明摆着是王三偷了张二的钱。

众人听后才恍然大悟,接着二狗向堂下的王三说道:“罪犯王三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我...”王三听后,突然停止了呼喊。

二狗继续说道:“你要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现在认错,政府,额…李大人会从轻发落!”

王三听后立马磕头认罪:“大人饶命啊!小人是猪油蒙了心,一时糊涂才做了这个傻事啊!”

“好!既然你已经认罪,让他画押!”二狗急忙让师爷让王三画押。

最后,二狗将钱袋子归还给张二:“拿好你的钱袋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县令大人,绝对依法办事,公平公正。”

张二拿着钱袋子,谢了李大人和二狗后就退了出去。

紧接着二狗大声道:“来人,给我重重的打,二十板子一板也不能少!”

只见王三被打的嗷嗷直叫唤。

这时,李县令不禁点了点头:“陈兄弟果然才智过人,让老夫实为敬佩!”

二狗谦虚道:“这都是小事,大人不必夸赞。”

阅读神机妙算小厨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神机妙算小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