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东」

第121章 糊纸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糊纸盒、贴标签、串吊牌……。下午,小毛、小花和“四眼”又围坐在一起开始做手工劳动。

将模切好的纸板一摞摞放于饭桌上,用毛笔给两侧小边均匀刷上浆糊,再将刷过的纸板两边扶起,大边压小边,然后用橡皮筋绷紧,错角45°叠放。最后自检合格后,悬挂上标示牌,这样一个纸盒就基本完成。

小花动作不熟练,不仅速度很慢,还总是拿毛笔不稳,刷出来的浆糊不仅不呈一条直线,还总是刷到规定的范围以外。

小毛每次看见,就手把手再一次教育,一边讲解一边亲手示范其中的要点。

他介绍自己的经验,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双手干净,保证纸面、操作面清洁,防止不洁的东西粘污。涂胶时掌握好均匀度,一定要平整、到位,不可超出纸的规矩边。

比方讲,涂抹纸盒浆糊时,四个角一定要涂抹紧密、无缝隙,四角及上边要平齐,过于靠里或靠外都会给后面的工序带来麻烦。稍有疏忽还可能影响到纸面的清洁度,如溢胶、粘连和清洁情况等,严重者更会造成纸张破裂或起皱,甚至报废。

但是说起来容易,小花全要做到却是很难。用刮尺刮边时,四边一定总是刮不到位,四角接口翘起或出现皱纹。

小毛没得脾气,只好自己赶紧用纱布赶擦掉多余的浆糊,尽量使盒子粘贴牢固,表面光滑无气泡、无胶渍。

小花不好意思地笑笑,接着往下做,还是继续出错。

过完年,大人们继续上班。因为距离开学还有将近十五天。这样一来,小毛他们就有了相对充足闲下来的时间,但后来也没有多少闲着。

除了常规的学习,做做寒假作业,另外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糊纸盒。

陆家嘴附近的里弄,大多住着一些周边厂里的工人、职员。大家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三餐不愁,但也不富裕。

其时街道还有好多体弱多病或身体有残疾的妇女没又正式工作,也没有收入,是全职太太。但她们不愿整天耗在家里,想出来干点事,挣点钱贴补家用。

于是街道经多方了解,出面协调,办起了生产组,给洋火厂,纺织厂,或者是给糕点厂糊糊纸盒,甚至给造纸厂撕布条,这些妇女们倒也干的热热闹闹。

也许有人不知道,上海以前曾经有好几家的火柴厂。火柴盒的组装全依靠手工,把薄薄的木片和纸用浆糊粘糊而成,因此长期配发到街道,或是再发到居民家中去做。

根据任务的不同,这些手工的劳动灵活实行全日、小时、计件等报酬制度。在当时,居民在家中为工厂做手工活是很常见的,包括印金银纸、糊纸盒等。

勤勉的“四眼”奶奶在家做家务之余,闲下来的辰光,就在街道生产组预支硬板纸回家糊纸盒。

奶奶不仅要忙着三餐家务,还得常去收发点领取材料和运送成品。这种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劳动有时候就落在了“四眼”和小花两个孩子身上。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浦江东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浦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