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大兴」

4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关羽看着大家,看着刘封,忽然觉得这个全力拉拽自己的年轻人和先前有些不同了,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却又说不出来。

怔然半晌,他缓缓放下宝剑,纵声大笑到:“某如今痛失荆州,的确心中有愧,无颜见大哥和蜀中众将士!但正如子益所言,若不将荆州重新夺回来,某怎能对得起兄长一片赤诚!”

只见他狠狠一剑劈碎了岸边的大岩石,大喝道:“吕蒙小儿,东吴狗贼,我关某他日定会杀到建业,以雪今日之耻!”

众人看到关羽身上重新爆发出的气势,全都欣喜不已,霎时间士气高涨,齐喝道:“杀到建业!杀到建业!”

看关羽已经彻底想通,刘封暗自松了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只要关羽还活着,就是他以后在蜀军中立足的保障,就算诸葛亮现在对他还有偏见,也有关羽替他说话了。

渡过汉水,来到上庸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朝阳洒在城头上,旌旗飞扬,得到消息的孟达早带着城中官员在城外等候。

人马来到城下,刘封看到跟在孟达身边的除了申耽兄弟之外,还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这老者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两道白眉快垂到了面颊处。

“上庸守将孟达拜见关将军!”孟达看了刘封一眼,上前向关羽行礼,还是不敢正视关羽的眼睛。

“唔,孟将军辛苦了!”众人翻身下马,关羽上前虚扶起孟达,望着众人慨然一叹,“有劳诸位!”

孟达怔然抬头,看到关羽沧桑深沉的神色,不由一怔,他想不到关羽会亲手扶他,并没有昔日的孤傲,不由愣住了。

“君候,不到两月时间,怎地如此模样?”一旁的老者也上前行礼。

关羽看到老者,凝重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轻叹道:“唉,世事难料啊,不想先生竟来了上庸,可还安好?”

“好,一切都好!”老者答应着,却也没有多问,看向关羽身旁的刘封,问道:“将军刚刚病愈便带兵出征,着实危险,可还有不适之处?”

刘封一怔,茫然道:“请问先生是?”

“将军,他是神医华佗华先生啊!”孟达忙走过来解释,“你前几日落水,多亏神医来得及时,要不然真的危险了。”

华佗?

听到这两个字,刘封的心脏狠狠地跳了几下,怪不得精神这么好,惊愕之中连忙行礼道:“多谢神医相救,只因事起仓促,至今还未道谢,还请见谅。”

华佗看了一眼关羽,已经猜到事情的大概,当场把着刘封的脉搏,诧异了一下,笑道:“没想到将军恢复如此之快,身体已无大碍,老朽再给你开两服药补补元气,便无恙了。”

“多谢先生!”刘封认真地弓腰行礼,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在眼前,得想办法留住才行,不然过不了多久,就要被曹操误杀了。

关平早就见识过华佗的医术,连忙上前说道:“先生,父亲和周仓身上有伤,劳烦先生诊治一下。”

“嗳,此处非说话之地,进城再说吧!”关羽拦住了关平,转头对刘封说道:“子益,我们进城吧!”

刘封点点头,抱拳道:“二叔请!”

关羽顿了一下,竟伸出一只手,拉着刘封的手臂,两人并肩走向城中。

孟达看到这一幕,再次吃了一惊,关羽如此举动,无疑是已经接纳了刘封,心中的一丝不安也消失了,只要刘封取得关羽的信任,他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身后的关平和廖化等人也都相视点头一笑,关羽和刘封能够和解,是他们最想看到的结果,他们可是清楚关羽以前对刘封是颇有偏见的。

进城之后,华佗又重新检查了关羽和周仓的伤势,关羽又问起刘封受伤的事情,听孟达说完,关羽微眯着丹凤眼缓缓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廖化此时才明白自己来的有多巧,再想到刘封光着脚的情景,不由心生感动,也为当初暗中咒骂刘封自责不已。

华佗重新替周仓包扎了伤口,又检查了一下关羽的伤势,肩头上只是皮肉之伤,倒是原来刮骨的位置,因为这一段时间几场恶战,伤口又裂开了,但还好不严重,有华佗在,刘封倒是放心的。

连日奔波,大家早已疲惫不堪,刘封派人安排关羽他们先去吃饭休息,先恢复精神,等明天再设宴接风。

大家散去之后,刘封又让孟达注意封锁消息,这件事如果让新野的曹兵知道,可就麻烦了,而这一次出动的士兵,每人赏五十金,都由孟达分发。

虽然算不上恶战,但接连奔波,又是骑马而行,紧张过去之后,才发现浑身酸痛,感觉要散架了,强打着精神回到房间,衣服也来不及倒头就睡,他感觉自己能睡三天三夜。

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刘封觉得自己就在那八九里面,他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睡够,半夜就醒了,倒不是谁打扰他,而是饿醒的。

几天时间都在马背上度过,回来后马上就睡,路上吃的那点干粮早就消化完了,胃里饿得直发慌,唇齿间尽是清口水。

迷迷糊糊地下了床,推开房门,银辉落进房间来,不知何时,天色已经放晴,月华满天,夜空寂寥。

“将军,你醒了?”门外守候的亲兵赶忙行礼,“请将军稍后,我马上去端热粥来。”

一听有吃的,刘封话也懒得说了,回身走到房间里坐下,没过多久,亲兵就提着食盒回来了,打开盖子,一股浓浓的香味在房间里逸散开来。

“怎么这么快?”刘封咽着口水,心中还是诧异,即便城中有厨子,大晚上的也不会这么快吧?

“这是华先生给几位将军准备的!”亲兵打了一碗粥递给刘封,又拿出两个雪白的馒头和两碟小菜,“华先生看大家劳累过度,因为长途奔波没有胃口,饭都没吃就去休息,料到半夜会醒来,特意嘱咐厨子准备了吃食,这粥里面有华先生放的草药,能尽快补充体力。”

“哦哦!”刘封囫囵答应着,风卷残云很快就把吃的全都消灭干净了,肚子填满,才觉得无比踏实,舒服地长出一口气。

打了个饱嗝,伸着懒腰发现自己睡意全无,问道:“现在几时了?”

“刚过子时不久。”

“哦,大半夜了啊!”刘封看着外面的月光,“孟达可是今夜巡城?”

“孟将军被关将军叫走了!”

“什么?”刘封深感意外,他没想到关羽也早醒了,更奇怪的是竟然叫走了孟达。

“要不要我去请孟将军?”亲们看到刘封神色有变,赶忙问道。

“哦,不用了!”刘封摆摆手,“你先下去吧。”

亲兵答应一声,收拾碗筷退了出去,轻轻拉上房门。

哐啷——

房门发出轻响,刘封的心中也跟着震动了一下,关羽连夜传唤孟达,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还在为先前没有出兵而耿耿于怀?虽然猜不透关羽的意图,但刘封也没有着急派人去打听,关羽虽然冷傲,但绝不是轻狂之人,做事自有分寸。

就算要杀孟达,至少也会事先告知自己一声,孟达的安危,倒也不必太过担心,躺在床上想着后面的诸多事情,迷迷糊糊又睡过去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院子里不时传来脚步声,刘封起床洗漱完毕,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衫,推开门,新雨之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将军,你终于醒了,酒宴即将备齐,大家都等着你呢!”一名等在门口的亲兵看到刘封赶紧迎了上来。

“嗯,二叔他们都起了吗?”刘封点点头,酒宴是他昨天就让孟达安排的,成功救回关羽,也算救了自己一命,值得庆贺一番。

“关将军早上就起了,刚才还在城内转了一圈,夸赞巡城的士兵呢!”那亲兵笑着,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满是自信和骄傲。

能得到关羽的夸奖,何其不易?就算是他的同伴,他也一样觉得自豪。

“孟达呢?”刘封边走边问道。

“孟将军安排好了酒宴,就带着士兵去巡逻了。”说起孟达,亲兵也是满眼敬佩,“孟将军说今日为关将军接风,城内巡守一定不能放松,他要亲自把关才行。”

“哦!”刘封点着头,心中还是疑云重重,关羽和孟达都好像相安无事,但孟达却借故不参加酒宴,莫非是不想见到关羽?

孟达也不见来找他商议,猜测着两人昨晚究竟说了些什么,不觉间已经到了前堂,迈步走进大堂,到的人已经不少了,关羽正襟危坐,丹凤眼微眯,他这个主人公也没到,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哈哈,让诸位久等了,抱歉抱歉!”刘封笑着走向关羽,“二叔可曾好些?”

关羽微微睁开眼睛,颔首道:“已无大碍。”扫视了众人一圈,“若人都到齐,就开始吧。”

刘封微微一怔,总觉得关羽情绪哪里有些不对劲,猜测可能是因为孟达的缘故,只好暂时放过,抱拳道:“二叔来此,怎可坐在下位,请主位就坐。”

关羽先来,和关平几人坐在左下的位置,其他官员都纷纷靠后,有几个还乖乖站着,一半的位置都空着,谁也不敢坐在关羽对面。

关羽轻抚长髯:“既来上庸,岂可喧宾夺主,主位还是贤侄来坐吧。”

刘封深知古代规矩众多,僭越之事会引起很大误会,关羽在这里,他哪里敢坐在上位,两人互相谦让一番,关羽固执己见,无奈之下,刘封干脆把主位空着,让关羽上座,自己在一旁作陪。

两人各自落座,其他官员才按照自己的身份找到位置坐下,虽说是接风宴,但关羽久居上位,统帅千军,就那么随意一坐,面容沉静,也吓得这些人大气不敢出,酒宴搞得倒升帐一般严肃。

“咳,今日设宴,是为二叔接风洗尘,诸位不必拘谨。”刘封轻咳一声,对下面吩咐道,“上酒!”

因为是在军中,一切从简,酒宴基本也就是喝酒吃肉,歌舞之类的便都免去了,刘封先敬了关羽,其他官员也都上前一一敬酒。

酒菜上桌,气氛也稍微活跃了一点,相熟的官员都凑在一起,有胆大的也和关羽试着聊了几句,得到回应,顿时觉得倍有面子。

刘封向华佗举杯道:“感谢先生救命之恩,至今才得以略备薄酒,不成敬意。”

华佗赶忙起身道:“不敢当,不敢当!”在这个年代,医生是不被受重视的,刘封屡次道谢,对他十分尊敬,让他心中激动!

刘封拉着华佗坐下,道:“先生当得起,医者父母心,先生为了天下苍生四处奔波,悬壶济世,我等不如啊!”

华佗听了这话心中不由一阵波动,他行医大半生,还从没有人知道他心中所想,即便是他随行的弟子,也不见得就对他有这么深的了解,突然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拿着杯子的手微微发颤。

“先生医术高明,妙手回春,比起吾等杀伐之人,确实让人汗颜。”关羽也听到了刘封的话,连连感慨。

“岂敢岂敢!”华佗从感动中醒过来,想想自己多少年心绪如古井不波,如今却因这年轻人的一句话把持不住,不禁有些唏嘘!

三人相视一笑,心中感触却各有不同,举杯一饮而尽!

刘封看到关羽每喝几杯酒,都会漫不经心地扫视大厅众人,但微眯的丹凤眼时不时地寒光迸现,竟然杀气隐然,心中疑惑更深。

怕他发现孟达不在,故意大声向华佗问道:“先生早在荆州就和二叔见过面,听说为二叔刮骨疗毒,此事在军中已然流传,不知可否详细说与我们听?”

大家听到这句话,不由一个个放下了酒杯,竖起耳朵看向华佗,关羽刮骨疗毒,面不改色的事情早已传开,但那都是传言,此刻两人都在现场,自然也想听个实在。

华佗看向关羽,不由感慨一声:“关将军真乃当世英雄也,老朽行医多年,从未见过将军此等气概之人,刀切骨髓而面不改色者,千古至今,唯将军一人耳!”

众人闻言,不由目露敬佩之色,传言毕竟是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但华佗亲口说出来,那完全就不一样了。

一旁的关羽微微睁开凤目,看着华佗竖起的大拇指,轻抚花白长髯,淡笑道:“只怪某太过大意,被小人暗算,过往之事,不提也罢。”

这种事关羽不想多说,但刘封哪里会轻易放过,可不仅仅是为了转移关羽的注意力,他还要为关羽造势宣传,同时也早动了拉拢华佗的心思。

当下起身说道:“二叔武功盖世,威震华夏,听说刮骨之时还能与人对弈,当真令人佩服,诸位可想听听详细经过?”

“想,当然想了!”马上就有人大声回应。

“华先生,快给我们讲讲吧。”

……

一时间酒宴气氛热闹起来,有真想听听经过的,也有趁机讨好关羽的,更有借势起哄的,趁着人多,都喧嚷起来。

法不责众,关羽虽然威严,但也架不住这么多人起哄,更何况大家又不是冒犯他,无奈之下,干脆抿了一口酒,微微闭上了眼睛。

“将军,你看这……”华佗也无奈苦笑。

刘封举起酒杯:“先生医术高明,二叔意志非凡,皆非常人之事,就不必推辞了。”

华佗看众意拳拳,知道推脱不过,只好指着身后的药童说道:“老朽不善言辞,当日我这弟子也在一旁,他口齿伶俐,就由他说给大家听吧。”那小童虽然有些意外,但毕竟跟着华佗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见华佗点头示意,迈步走到了大厅之中,先向关羽抱拳行礼,眼中满是崇拜之色。

才回身对众人说道:“当日师傅和我正在荆州游历,听闻关将军被毒箭射伤,久闻关将军忠义之名,故而随师父上门医治。”

那小童初时还略显紧张,但随着说话,心绪慢慢地平稳下来:“关将军左臂中箭,毒已经深入骨髓,若非去的及时,再过半月,恐整条手臂难保,但即便如此,要想彻底清除毒性,还需刮骨治疗。”

说到这里,大家的目光不禁都看向了关羽的左臂,暗道侥幸,谁也不敢想象失去一条胳膊的关羽会是什么形象。

那小童又说道:“诸位,寻常刀伤之痛,我们都难以忍耐,更何况切肉刮骨,还要从骨髓中取出中毒之物?我师傅行医多年,深知疗伤之痛,故而发明了麻沸散,可暂时麻痹身体,减少疼痛,但关将军执意不用,就坐在案前袒臂而待。”

众人随着药童的叙说,不禁想象当初的场景,有的人忍不住按住了自己的胳膊,仿佛那刀已经割到了自己身上一般。

药童继续说道:“整整两个时辰的疗毒时间,关将军端然而坐,还与人对弈,虽大汗淋漓却不发一声,唯有刮骨之声令人心颤,至今想起,小子兀自心有余悸,将军真乃神人也!”

这药童果然口才不错,不到半个时辰把整件事说得清清楚楚,而且绘声绘色,让人历历在目,尤其最后几句话一口气说出来,酣畅淋漓,许多人禁不住热血沸腾。

他说完话好半晌,整个大厅都寂然无声,所有人都被关羽的神勇震惊,再看向关羽的神色,又有了几分不同,尤其是寇威这些武将,更是眼神热切。

“关将军好样的!”

沉寂之中,不知道谁突然喊了一声。

“关将军真神人也!”

……

大家一听也跟着喊起来,好像比给自己治好病都高兴。

“习武之人,一些疼痛尚不能忍,何谈浴血疆场乎?”哄闹之中,关羽缓缓站起身来,冷傲的眼神扫视众人,“某能保住一臂,实乃华先生之功,若无先生神技,某便要忍受断臂之痛了。”

众人闻言,这才意识到华佗的医术有多么高明,若是换了寻常的医生,恐怕真的要切断胳膊了,刮骨疗毒的方法,他们还真是闻所未闻。

刘封也笑道:“诸位,此次二叔得以痊愈,除了二叔吉人天相外,也有华先生莫大的功劳啊!”

众人一听,都不禁点头称是,一时间感激之声不绝于耳,华佗也忙着到处作揖,虽然诚惶诚恐,但也有欣慰之色。

刘封乘势又道:“若是华先生到我们蜀中做客,不知道各位可欢迎否?”

众人大声道:“神医能到西川,自当夹道欢迎。”

关羽也微微点头道:“先生若能去西川,乃我蜀中百姓之幸也。”

华佗料不到刘封会有如此一说,他本来打算离开上庸就去中原了,根本没想过要去蜀中,但大家都这么说,盛情难却,只好抱拳道:“若有机会,老朽一定前往,一定前往。”

一段刮骨疗毒的故事,让酒宴彻底热闹起来,有胆大的再次向关羽敬酒,也有人围着华佗询问各种病痛问题,有的甚至伸出手让华佗当场把脉。

关羽也不似往日那般冷傲,但凡敬酒的,都一一颔首示意,不过他骨伤未愈,关平在一旁代为饮酒。

因为救了关羽和刘封的关系,大家对华佗的尊敬,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医术,而是把他当成了恩人看待。

华佗本来红润的脸庞泛起了红光,白眉不时跳动着,从未享受过如此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让他竟有几分把持不住。

酒宴正酣的时候,孟达忽然迈步走了进来,全身披挂,铿锵的铠甲碰撞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刚刚巡逻回来,身上还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哈哈哈,今日为二将军设宴接风,孟达因为军务来得晚了,当自罚一大杯。”看着众人投来的目光,孟达哈哈大笑,走向了刘封所在的案几前。

关羽虎目微睁,开口说道:“既然来迟,就该自罚三杯!”

孟达一怔,笑道:“好,三杯就三杯!”

关羽转头对关平吩咐道:“平儿,换大杯,斟酒!”

那边关平答应着,直接从酒席上拿了个大碗,亲自为孟达倒酒。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刘封却在一旁纳闷不已,这关羽和孟达究竟演的哪一出?

如果说两人尽释前嫌,关羽为何偏要孟达罚酒三杯?

若是两人还有嫌隙,又为何让关平亲自倒酒?

而且从进门到现在,关羽隐约显露的杀气究竟是针对谁的?

诸多问题猜测不透,关羽和孟达都没有向自己解释的意思,刘封只好揣着个闷葫芦,端着酒杯静观其变,总觉得这场酒宴不会尽欢而散。

众人的哄闹之中,孟达连喝了三大碗酒,这才摘下头盔坐到了刘封下首,冲着刘封嘿嘿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示意大家酒宴继续。

“申将军,二位乃是上庸大户,听说是以贩马为主,想必将军对马匹颇为了解吧?”

酒席之间,关羽忽然对下首的申耽主动开口。

申耽和申仪是这次夺取上庸的功臣,如果不是他们二人主动投降,恐怕还要耗费许多兵力,加上他们是上庸大户,这次酒宴自然少不了这二人,席位也颇高,就在关羽下首。

二人坐在关羽身侧本来十分局促,虽然关羽收敛了气息,但那种不怒自威的压迫感还是让两人坐立不安。

听到关羽问话,顿时受宠若惊,申耽忙答道:“在下多年贩马,虽不敢说尽识宝马,但对相马还有一些心得。”

“嗯!”关羽微微点头,“那申将军可知驯马之法?”

作为一名武将,对宝马的喜爱是不言自喻的,尤其是关羽这样的大将,更对良驹情有独钟,宝马配英雄,能训练出一匹良马,就等于生命多了一重保障。

“马分良莠,骐骥一跃,胜过驽马十步,将军先前所乘赤兔,实为大宛汗血宝马,西羌、北狄盛产良马,越是良驹,便越难驯服……”

一听关羽问起驯马经验,申耽不由双目放光,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好不容易得到关羽的赏识,而且又是他擅长的领域,怎能不卖力表现?

刘封这个两千年后的人对战马更是一无所知,也在一旁侧耳细听,有些人用蛮力降服宝马,也有人用工具,甚至还有各种套路,手段之多,竟能赶上后世的厚黑学了。

申耽滔滔不绝说了一段,关羽慨然道:“古语有云,术业有专攻,将军驯马之术,令关某受益匪浅。”

申耽忙倒了一杯酒,举杯笑道:“承蒙二将军器重,在下荣幸倍至。”

关羽点点头,缓缓说道:“方才如你所言,老马识途,良马的嗅觉和记忆力都极好,若我用某一样东西经常对其恐吓,令其受苦,天长日久,此马若见此物必定惊乱,不知用将军之法训练,若再见此物,能否避免惊吓?”

“啊?”申耽闻言,骤然脸色大变,举着杯子的手一阵颤抖,酒水洒了出来,惊问道:“二将军何……何出此言?”

阅读三国演义之蜀汉大兴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演义之蜀汉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