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大兴」

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朦胧的月光之下,只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一彪人马堵住了山路口,为首之人大喊道:“果然是上庸的逃兵,看我夏侯尚前来拿你狗命!”

孟达急忙向后传令:“有埋伏,将军快往后退!”

山路狭窄,夏侯尚冲过来被孟达挡住,看到前面果然还有个年轻将领仓皇撤退,认定就是刘封,不由奋力猛攻。

孟达抵挡一阵,看见后面隐约又有大将追来,不敢恋战,虚晃一枪逼退夏侯尚,仓皇向后撤退。

“张将军,果然不出司马军师所料,刘封小儿就在乱军之中。”身后传来夏侯尚兴奋的大叫声。

“追!”一道洪亮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孟达听得心中一惊,这人中气十足,又在夏侯尚之上,曹军中姓张的除了守卫扬州的张辽,就只有张颌了。

孟达没想到张颌竟会在此亲自埋伏,看来真是势在必得,他自知不是张颌对手,不由打马狂奔,奋力奔逃。

乱军之中,猛然听得身后一阵空气被撕裂的声音,孟达心中一慌,本能的低下身子,就听“噗”的一声,肩胛传来一阵剧痛,发出一声闷哼。

从后面飞来的这一箭劲道极大,差点把他从马上冲下来,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死死抓紧马缰,伏在马背上奋力拍打战马,这次可不是装出来的!

所幸这是在山路之上,道路狭窄又崎岖不平,加上士兵们还在刻意阻挡,逃得虽然不快,但追兵也一时赶不上来。

夏侯尚紧随在逃兵之后,眼看孟达被张颌一箭射中,更是群追不舍,这次出奇兵堵截逃兵,还要乘势偷袭汉中,他作为张颌的副将,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正追着,忽然来到一片开阔处,蜀军四散逃向山坡上的树林之中,孟达快到山脚的时候,忽然从马背上摔落下来,挣扎不起。

夏侯尚一看心中大喜,大叫一声直冲上来,眼看就要到孟达跟前,却见一人举着大刀挡在前面,沉喝道:“寇威在此,休伤孟将军。”

夏侯尚见只是一名小小的校尉,根本不放在心上,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双目寒光闪烁,直接挺枪扫了过去,除掉眼前的障碍,就能杀死敌将了。

当当当——

但令夏侯尚吃惊的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校尉,竟然一连挡住了他的三枪,而且那柄刀势大力沉,完全挡住了他的冲势。

“挡我者,死!”夏侯尚气急,一声沉喝,正准备施展杀招。

“伯仁快退回来,这里有埋伏!”就在此时,身后的的张颌大声喊道,竟有几分慌乱。

夏侯尚闻言一怔,眼睁睁看着孟达抱着胳膊跌跌撞撞逃进了树林中,下一刻,只听两旁杀声响起,无数曹军和蜀军同时冲杀出来,将他们围在中间。

这奇怪的一幕让夏侯尚有些反应不过来,失神的瞬间,被寇威一刀砍中手臂,紧接着大刀反撩,斩向了他的脑袋,顿时浑身发凉,他连抵挡的机会都没有了。

危急时刻,却见斜刺里闪过一道寒光,宛如流星闪烁,速度快得连自己都有些眼花,当的一声轻响,寇威的大刀被弹开,就在他面前三寸的地方,枪尖剧烈抖动着,犹如蛇信。

“还不后退?”张颌收回长枪,一声沉喝。

夏侯尚这才反应过来,咽了一口唾沫,急忙退到张颌身旁,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刚才那惊魂一枪,比寇威的那一刀还让他心悸。

惊魂未定,就听一人沉喝道:“张将军,关某在此等候多时了!”

夏侯尚闻言,脸色骤变,一旁的张颌也心中一惊,两人抬头看去,只见朦胧的月光之下,一个身形高大的人影出现,长袍在夜风中轻扬,三尺长髯洒在胸前,不是关羽有谁能有这样的气度?

张颌双目微凛,这次埋伏他本来势在必得,就算上庸的逃兵多,刘封和孟达不是他的对手,一人足也以对付,但关羽忽然出现在军中,可就不一样了。

他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一眼就看清关羽率领的兵马绝非逃兵,而且有一部分人还穿着曹兵的铠甲,说明曹真的行动可能失败了,诈取汉中已然无望。

心中无数念头闪电而过,张颌顾不上答话,低声吩咐夏侯尚:“马上带领人马从原路撤回,我来殿后!”

夏侯尚早被关羽的气势所慑,再加上自己手臂受伤,无法再战,马上点头招呼曹兵后退。

“儶乂,数年不见,认不得关某了吗?”关羽看曹兵逃走,大笑一声,轻磕战马,青龙刀斜举着,冲向了独自挡在山路上的张颌。

“哈哈哈,君候,我数年未逢敌手,今日正好战个痛快!”

张颌让过夏侯尚,一人挡住追兵去路,这才挺枪直奔关羽,他知道两人一旦交手,这么狭窄的地方,蜀军暂时无法通过,就能为夏侯尚争取更多的逃走时间。

夜色朦胧,关羽的青龙刀大开大合,虎虎生风,张颌的钢枪却如灵蛇一般,枪势迅猛,每一招让人惊心动魄,以刘封等人的眼力,竟看不清两人的招式。

刘封终于看到两位名将的厮杀,只觉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张颌身为河北四庭柱,又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绝非浪得虚名,就算他看不清招式,那枪法也让人心惊胆战。

两人战了十几合不分胜负,但随着战斗,关羽的气势却迅速攀升,加上失去荆州的愤懑,此刻全部释放出来,招招凌厉,张颌本来无心恋战,渐渐被压下了下去,只能以两败俱伤的招式逼得关羽撤招。

面对关于疯狂的压迫,张颌只能咬牙硬撑,此时他只能背水一战,贸然撤退肯定会有性命之忧,一咬牙,杀招频出,关羽一时间也奈何不了他,兵器碰撞声在山谷间回荡,狭小的地盘战马回旋的余地都不够。

张颌想不到几年不见,关羽的境界似乎有精进了一层,自己依然不是他的对手,正渐渐抵挡不住的时候,猛听到身后夏侯尚大喊道:“将军快撤!”

张颌闻言浑身一震,沉喝一声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只见无数枪影在黯淡的月光下形成了一道薄薄的光幕,硬生生把关羽的青龙刀逼退,趁着关羽换招的时间,打马就逃。

关羽刀如怒龙般回转,眼看就要斩到张颌的后背,只见他一枪反刺,竟是个回马枪,无数枪影长了眼睛一样,刺向了关羽的胸口。

当当当!

震人耳膜的声音接连响起,一蓬蓬火花飞溅着,张颌的长枪终于被击飞,发出呜呜的声音飞到了半山腰消失不见。高手过招,争取的都是毫厘之间的机会,张颌拼着丢掉兵器的危险逃回一命,战马狂奔着逃进了山谷之中,关羽还要追赶,一阵箭雨飞射过来,只好停了下来,黑夜之中可不敢太过冒险。

周仓和关平从左右各带人马追出山谷,刘封紧随关羽身后,直追逃窜的曹兵,那些曹兵本来等着埋伏,哪想到被蜀军反制,再听到关羽的名字,毫无恋战之心,纷纷逃命。

一直追到大天亮,曹兵逃跑大半,被追上的都纷纷投降,张颌和夏侯尚在亲兵的保护下逃回长安去了。

清点人数,几乎没有损伤,倒俘虏了两百多人,审问一遍,果然司马懿的计策,要在这里劫杀所有的上庸逃兵,然后由夏侯尚扮作蜀军进入汉中,曹真随后率军前来,里应外合夺取汉中。

“一步错,步步错,若非子益观察入微,因此丢了汉中,吾之罪,万死难恕!”听到曹军的计划,关羽心中更是恼恨吕蒙,如果刘封不来救他,仓促退回汉中,后果不堪设想。

蜀军从此不但丢失荆州,连汉中也保不住,没有了西川门户,连修养生息的机会都没有。

刘封知道关羽还时常自责,尤其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刘备,忙劝慰道:“二叔不必如此,曹操觊觎蜀中之心不死,父王命文长镇守汉中,就算我们失败,他也不会轻易上当。”

关羽轻叹一声,不再说话,想起当年长沙一战,黄忠老当益壮,魏延性格刚烈,如今也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数年时光弹指而过。

方荀和寇威负责查点登记降兵,这次有华佗随军,孟达的箭伤很快就包扎好了,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刘封来到孟达跟前,拍着的肩膀问道:“子度,不要紧吧?”

孟达笑道:“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又对华佗说道:“华先生一路劳顿,辛苦了。”

华佗收拾着药箱,并没有半分疲惫的样子,依旧神采奕奕:“能亲眼见识关将勇猛,老朽之幸也,不枉此行。”看

关平整顿好兵马高,还不满足地叹着气:“只可惜让曹军逃走了许多,主将也没抓到,就差那么一点点啊!”

刘封失笑道:“你就知足吧,要不是二叔在,光张颌一个人,就够我们喝一壶的,司马懿派他亲自埋伏,果然心思缜密。”

“士则,你怎么会在这里?”正在说着话,却听不远处的方荀一声惊呼。

刘封回头一看,正是方荀拉着一个曹兵说话,看那人脸型狭长,两道浓眉,相貌很普通,见方荀认出他来,只好尴尬一笑:“世,世元,十年……一……一别,想不到我……们竟会,会如此见……面。”

方荀有些激动,上前拉住那人的手,喟然摇头叹息:“你我同窗数载,共同游学,如今却……”

那人却疑惑地看着方荀,眼神里满是不解:“你……你怎会,怎会在蜀军之……之中?”

方荀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忙打断了他:“此事我与你私下再说,你如今被俘,先随我到汉中去吧。”

刘封看那人说话结结巴巴,其貌不扬,竟和方荀认识,走过去问道:“你认识此人?”

方荀点头道:“他和属下小时候在太丘学院一起求学,乃是同窗,新野人,姓邓名范,字士则!”

“哦”刘封笑着点点头:“既然你们相识,那更好说话了,你多劝劝他,即是陈公太丘门下,当知为国效命,若愿与我们光复汉室,我自会重用,若是不愿……,看在你们同窗的情份上,就放了他吧。”

“世……世元,其实我……我已经改名了,从颍川回……回家之后,方知族中……已经有人用……用,用过此名,所以我现在改……名叫,叫邓……邓……邓艾了,字——士载。”

“什么?”那人断断续续说完一句话的时候,刘封已经离开四五步了,听到他的话,豁然转过身来,双目发亮,紧盯着那个曹兵:“你刚说什么?”

那人看着刘封一副近乎吃人的表情和炽热的目光,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向后连退几步,才道:“在下邓……艾,字士载!”

旁边的方荀也吃了一惊,还以为他触怒了刘封,忙上前抱拳道:“将军,他若有冒失之处……”

“邓艾,”话还未说完,刘封就大叫一声,突然仰天大笑:“真是邓艾啊,哈哈哈。”

其他人看得莫名其妙,刚才一场大胜,也不见刘封如此失态过,而且刚刚看到这个曹军的时候,也似乎不认识,怎么一听名字,就爆笑不已?

“贤侄因何发笑?”关羽也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呃,”刘封一下子怔住,才明白自己的心情这些人是无法理解的,支吾了一下才勉强解释道,“我在南郡之时,曾有个同伴也叫邓艾,听他说起,想起故友之情,故而有些失态,见笑了。”

此刻他心中却乐开了花,邓艾可是后三国时期能和姜维抗衡的人物,没想到这次曹军伏击,竟给他送来这么大的礼物,这可比抓住张颌还让他高兴。

邓艾出生在新野,后来曹操攻下襄阳等地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是自己取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

方荀和邓艾莫名其妙,关羽也是摇头失笑,看是个小士兵,又说话结巴,没有在意,先去去整理军队了!

刘封上前拉住邓艾的手,认真说道:“士载,你既慕陈太丘‘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之言,又岂能不明大义,如今曹操进位魏王,僭越礼仪,其心昭然若揭,你何必还要助纣为虐?不如留下来为我军效力,定不会埋没了你的大才!”

邓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伍长会被刘封如此看重,而且他只是众多降兵中的一人,刘封听了他的名字之后,态度大变,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不过刘封的话还是让他心有触动,毕竟他也胸怀大志,常有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刘封可是刘备的儿子,虽然是义子,但威望也绝对不低,对他如此看重,莫非真有识人之能?

但又想到自己此次随张颌出征,是刚刚受到司马懿提携,并寄予厚望,还未来得及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便兵败被俘,若是投降心中有愧疚,一时反而愣住了。

刘封一看也知道不能勉强,对方荀吩咐道:“方校尉,你一定要把他看好,一定要把他给我带到汉中,明白吗?”

方荀抱拳道:“将军放心,属下不但将他带到,自有办法劝说他效力!”

刘封一听心中高兴,毕竟他们两个一起求学,彼此都更加了解,看方荀颇有信心,拍着他的肩膀笑道:“那我就放心了,人先交给你,说服士载,可比你攻下一座城池的功劳还大,哈哈哈。”

转身离开之际,却听邓艾低声问道:“你怎么改姓方了…”很快就被方荀一声轻咳打断,不由心中一动,莫非这方荀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刘封没有停下脚步,假装没听见离开了,如果方荀真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不能强求,他愿意说的时候,自然会说出来,那才是彼此真正坦诚相见的时候。

士兵们忙着打扫战场,埋锅造饭,距离汉中还有多半日的路程,也派了人前去报信,曹操辛苦下了一盘大棋,却因为刘封改变而完全破坏了。

来到中军休息的地方,关羽指着远处整理马鞍的寇威问道:“此人在你手下担任何职?”

刘封一愣,不会这家伙得罪关二爷了吧?仔细一想这一路上好像也没什么过失,而且还跟随自己去荆州营救关羽呢。

“他叫寇威,和小侄是同乡,现担任骑兵校尉。”

关羽轻轻点头,捋着灰白的长须,忽然说道:“刀法不错。”

“刀法……不错?”刘封以为自己听错了,后世还有个关公门前耍大刀,不自量力的谚语呢,性情高傲的关羽,怎么会夸别人的刀法,而且还是个小小的校尉。

“平儿,去把他叫过来。”刘封发愣的时候,关羽却吩咐关平去叫人。

关平答应一声,过去把寇威喊了过来,寇威也有些局促,毕竟是关羽找他,虽然一同行军多日,但并未近距离接触过。

“你也用刀?”关羽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单膝撑着胳膊,虽然表现平和,但他那不怒自威的形象,还是让人觉得是要找茬似的。

寇威一愣,看到关羽身后扛着青龙刀,瞪着一双牛眼对他虎视眈眈的周仓,不禁脸上一红,讪讪不知道说什么!

刘封一直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关羽虽然好战,看不起其他武将,但也是和他同等级的人物,寇威一个小小的的骑兵校尉,不应该勾起他的好胜之心,何况还是个小辈!

正疑惑的时候,关羽又问道:“某看你刀法虽有几成,但章法紊乱,终不能融会贯通,招式变换过于生涩,战场厮杀必定受限,这刀法是从何处学来?”

寇威忙抱拳答道:“属下少年入山打猎,学了一些粗浅拳脚功夫,用刀只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经验,还谈不上刀法,让将军见笑了!”

关羽微微点头,言道:“前番在荆州伏击吴军之时我便注意到你的刀法,如今与曹军对战才是真章,你无人指点而能有此成就,确实有些天分!”

寇威哪想到关羽会当面夸他,不由喜不自禁,但也诚惶诚恐,连说不敢。

关羽掀须笑道:“某也喜用刀,浸淫刀法数十年,经荆州一事,某心境大变,武道也随之精进,吾之刀法,之前许多不得之处也是茅塞顿开,可谓因祸得福啊!”

说到此处,关羽虎目微开,精光闪烁,如同刀锋一般令人不敢直视,朝阳从山谷照到他的身上,沐浴着一层淡淡的光辉,浑身气势散发出来,宛若神祗一般。

这是他对自己境界的感悟和对刀法的自信,那种气息一闪即逝,继续说道:“某于近日将所悟刀法融会贯通,也是有所小成,命名为‘春秋刀法’。”

刘封听到关羽果然突破,不由替他高兴,带头向他道贺:“二叔武艺精进,又悟出新的刀法,恐再无人能敌了。”

关羽镇守荆州,和庞德、于禁等人连续交战,威震华夏,再加上失意之后心境的突破,武道更上一层楼,有可能已经超越三国时代所有的武将了,这将是蜀国的一大瑰宝。

关羽拂须轻笑,并没有自傲的神态,反而慨然道:“只是岁月无情,吾等已然垂垂老矣,虽壮志未消,豪勇却不如当年,是早该培养你们年轻后辈的时候了。”

刘封闻言不由一阵点头,关羽的忧虑正说到点子上了,蜀国到后期人才凋零,甚至还赶不上吴国,姜维、夏侯霸原本都是魏国将领,可见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众人都所有所思,也有自行惭愧的,当年刘关张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讨伐黄巾,鏖战董卓,名扬天下了,他们至今还默默无闻呢。

片刻的沉默之后,关羽对寇威说道:“武道一途,也讲究悟性、资质,当然也有缘分,我能看到你在刀法上的悟性,这便是缘分,以后若在一处,你便和平儿一起学艺吧。”

寇威一听当时愣在了当场,他早年的兵器是长矛,因为打猎的时候用猎叉,换了长矛也顺手一些,而且作为步兵,枪比刀更利于冲杀。

但自随着他功劳增加,有了战马之后,才换了刀,作为一名蜀兵,他和别人一样,对关羽等人也是有着崇拜敬仰之心,觉得用刀更加威猛霸气,大开大合的刀法也更符合他的个性。

如今没想到如今关羽竟然直接要指点自己刀法,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幸福来得太突然,他反而呆住了。

刘封一把把寇威推得跪倒在地,笑骂道:“怎么?难得二叔亲自指点你刀法,你还发什么呆?不知道普天下有多少人羡慕呢。”

寇威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在所有人艳羡的目光之中,认真地给关羽磕了三个头,虽不能算是拜师,但也是记名弟子了。

声音止不住地颤抖着:“属下定当尽心竭力,定不负关将军期望!”

关羽这次经过荆州大变,才想到世事无常,当初被俘,他最大的感慨之一就是自己的刀法不能流传于后人,关平虽然不离左右,但对他的刀法掌握却不到七成。

这次脱险之后便有了收徒之心,几此看到寇威用刀的天赋,有了爱才之心,再加上寇威跟随刘封千里奔袭救了他一命,便想把刀法传授于他,一来可以让自己的武艺后继有人,二来也是偿还一些救命之恩。

对于年轻人的激动,关羽也有过体会,当年他见到皇甫嵩、卢植等人的时候,也是如此,虚抬了一下手笑道:“行军之中,不必如此多礼,日后你当刻苦锻炼,以求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我蜀国多立战功,早日匡扶汉室才是。”

寇威连连答应,在关平的搀扶下站起来,竟然激动得满头大汗,转身望着刘封嘿嘿傻笑,当年刘备把刘封收为义子,数年之后,自己又成了关羽的徒弟,这下可真是彻底满足了。

不多时军饭也已经做好,大家草草吃过之后,马上起程赶往汉中,一路再无阻碍,中午时分到达汉中境内,此时已经快到秋收时节,到处一片丰收景象。

汉中气候宜人,土沃水足,曹兵退到长安之后,这里也安静下来,四周群山环绕,果然是个艰险之地,怪不得刘邦当年退到汉中之后,项羽也放松了警惕。

走到半路哨马终于回来报信,刘备本来在夺取汉中之后已经返回成都了,半路听到荆州之变,关羽被刘封救了之后,放心不下又独自回到了汉中,正焦急地等待消息呢。

关羽闻言一怔,本想着要到成都才能见到刘备,忽然听到这个消息,似乎还有些准备不足,望着汉中的方向,勒住了战马。

刘封劝道:“二叔,荆州之事,你早该释怀了,父王望眼欲穿,你们兄弟三人齐心,才是最主要的。”

关羽双目微眯,沉声道:“贤侄说得是,想我兄弟三人桃园结义,为了大汉朝鞠躬尽瘁,自然不会中途而废!”

关平等人闻听也同时道:“誓死愿追随父亲(将军)左右!”

关羽轻挽丝缰,眼眸深处的愧疚变为坚毅,大笑道:“我先去和大哥相会,你等带兵随后赶来!”

跨下马也感受到主人的豪情,猛然间仰蹄长嘶,轰然落地之后,直往汉中方向狂奔而去,关羽的绿色大氅在风中鼓荡着,旗帜般飞扬起来。

阅读三国演义之蜀汉大兴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演义之蜀汉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