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凤倾城再战天下」

第28章 计划开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阮清父子几人几人满载而归,不知道云客来的盛况。

到客栈后,李大安几人迎上来,安排了骡车停放,给骡子卸车后牵到后面喂了草料。回到包住的小院子里,几人才小声的交流了各自的情况。

阮清和窦青龙把酒店送的食物摆出来给几人吃,几人边吃边说,对阮玉成他们的经历都是惊奇不已,又暗捏一把汗。带来的货物基本处理的差不多了。又买了种子和农具。现在有银子了,明天买几头牛犊子带回去。

几人吃完饭,又去旁边的铺子查看一番,果然不错,房子八成新,一进当街,可以直接当铺子用,二进院子深些,除主屋,两侧厢房房间多,还有一口井,带牲口棚子,开有后门,进出方便。回到客栈,窦青龙给几人报告一声,带了二十多个馒头出门去了。

窦青龙在入城的时候就注意了南津镇几处乞丐出没的地方。流浪乞讨的生活,让他了解了这些小乞丐的生活情况,他为了自己,也为了村子,更是为了给同样苦苦挣扎的孩子一个改变命运机会。他瘦小的身子背着一大包的馒头闪身没入暗夜里。

快子时的时候,窦青龙悄悄的摸回客栈,给等着的李大安和阮玉成几人点点头,几人才吹灯睡觉。

一夜无话,凌晨,天未明,几人就起了床,阮清朦胧中听到动静,怎么也睁不开眼。想来这个六七岁的身体实在弱的可以,近一个月来虽说是吃食改善些,仍是不足的,回去给村长建议加餐。不知不觉又睡了会儿才醒。客栈里除阮玉成和李大安在,其他人都出门了。

因为阮玉成带回的银子和东西,他们几人一合计,决定买几头半大牛犊子回去,养到秋天就可以下地出力。再带些种子、铁器和布料,买几斤盐、糖回去遮人耳目。至于店铺,留两人打扫,摆卖带来的尾货。

阮清建议就卖早点小吃,做煎饼卷菜,熬煮杂粮粥,搭配煮鸡蛋和小咸菜。午餐就做中式快餐,就是做荤素各几样,搭配着卖,走量快,实惠。西街多是贩夫走卒,几个铜板就能吃一餐。

村里收的木薯多的是,熬粥和做饼都是可以的,收的山菜也有了处理。人流量大,带来的消息也多,这样地方建消息站也很合适。最好把山里的人轮流拉出来历练历练,免得忘记了山外世界的艰难,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李大安和阮玉成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但仍需回去和村委会商量,安排人手做成这事情。

大约十点钟左右,出去的人陆续回来。带回了粮种布料和铁器,给装了车,又从客栈买了几十个馒头回程吃。

阮清和阮玉成去了柜台结账,大堂角落里坐了一僧一道,正在闲谈,胖和尚问“不是见到凤女了吗?老道怎么还在此处流连?”

老道干瘦,山羊胡子稀稀落落,一身道袍油腻叽叽,嘴角瘪了瘪,不屑的说,“什么凤女,不过鸡头凤颈罢了!”

他猥琐的眼神瞄到一处,顿时一亮,“好相貌!”看见阮清转过身来,不由可惜,“此子方额广颐,龙睛凤颈,若为女,必登皇,若为男,必为娼。可惜了,是个男娃子。”

旁边胖和尚哈哈大笑,“道兄脑子出了问题,男娃才能为皇,女娃如何称皇,还不如说遍地公侯可靠些?”

老道眼神一转,看到阮玉成,口中喃喃,“耳白过面,朝野闻名”。

李大安随后走出来,“足生黑子,英雄独压万人,骨插边庭,威武名扬四海。”

老道口里喃喃叨叨的,捂住双眼,低声嚎叫,“完了,我老道今个是眼疾了不成,还真是满眼公侯?”

和尚接了句,“禽兽上位,遍地公猴,哈哈哈……”客栈里无人理会这边角落里的一对怪人怪语。

窦青龙和苏立生带了十头大小不一的牛犊子等在西城门口,刘平安和王济民留守在铺子了。李大安给两人留了二十两银子,交代一番就带队返程。

在城门口和窦青龙和苏立生汇合,沿河道边的官道返回。前行至西郊一路口,遇到等在那里的十五个小乞丐,最大的就十二岁,最小六岁,整体情况看起来还不如祥哥他们。

窦青龙迎上去,招呼了孩子们过来见过各位叔叔伯伯们。李大安和阮清等人给孩子们一人发了一个馒头,给倒了水,让孩子们吃。

有的孩子怯生生的,舍不得一顿吃完,生怕下一顿没的吃,掰了一半馒头偷偷的塞进怀里。看的几人喉咙梗了又梗。

李大安宽厚的说,“孩子们,放心吃,我们有很多馒头。回家后让大娘还给你们做好吃的!”待孩子们吃完,又一个个的给抱上骡车,一行人返程了。

晚上戌时正,山门开放,李大安一行人趁夜色返回老虎村,带回了百十斤的稻子种、花生和黄豆种子,五斤的糖和盐,百斤米,百斤面,十头牛犊子,五十几匹各色棉布,锄头、柴刀、犁耙等铁器和五十两银子,一处二进店铺红契,还带回十五个小乞丐。

沈萍和刘婶子接手了新人,带他们洗漱吃饭后领到村子西南安置棚安置了。

李大安几人吃饭后稍稍休息后就跟村长和各组组长汇报了行程,上交了银两和货物,报告带回的重要的消息。

关于开店的想法得到众人一致同意,人手选派上,听从了苏立生的想法。决定选村里年轻的孩子十岁至十五岁的孩子培养同斥候组一起学习店铺管理和早点快餐烹调,同时学习消息汇集和传递。然后隔一段时间轮换人出去。

如果以后再有机会开更多店铺,同样排轮班。这样比较公平,每人都有机会锻炼。村委会一致通过。

关于董七建议的水路运输问题,李大安他们常常出门,对于地形地貌了如指掌。

水路运输不仅可以到南津镇,还可以到华阳王封地的大部分城镇去,可以考虑,尤其六月以后,雨水多河面宽的时候,水路是出山的最佳选择。最后村长拍板先造两条船试试水,姜宏维表示没有问题。

关于给云客来供货的问题上,现在老虎村兔子和野鸡有充足的货源,但不能都曝露给别人,可以每隔段时间供应百十只。以后增加养鸡和产蛋,提供家鸡供应。

村里开始转移物资和人了。姜大娘带福地组率先由南麓水路进入腹地,管理起动物饲养和宿舍的配置。

尤其十头牛犊子,成了村人的眼珠子,专门安置在一间棚子了,排了三人分管。又成立了食堂组、饲养组、纺织组、缝纫组及后勤组,指定组长和库房管理员。

宿舍旁边建了几个大工棚和库房,以供分组使用。后勤组协助前几组的工作。

随后李大夫的医疗教育组、幼儿班和冯家和十岁以下的孩子转移,进入宿舍。

阮清暂时没有转移至腹地,她还要看护菜园的作物。多数种子已经发芽,尤其土豆苗粗壮发紫的芽儿冒的让人心喜。

阮清阮云每日看护,及时的补水补肥并做来了田园日记,详细记录几种作物生长情况,以备日后大量种植的借鉴。有时间就写下现有的各种作物的种植和管理,装订成册,以备有机会印成书册。

冯家配置了单独的院落,自己管理自家财务。

现在村里没有能力给村人发‘薪水’,暂时公分制,即记录出勤及贡献,待年底盘点分红。毕竟经济财力是人在社会的动力和能力体现。

李大夫和冯秀才的主要任务是开班授课,教导孩子们及村人学习文字,讲授简单文学、自然、算经及历史的课程。李大夫主持建立了医务室和医药库。

斥候组带着编了队的少年们开始了特训,他们承包了留守老虎村的村民食堂,每日晨开饭为杂粮粥和卷饼配各色小菜。中午和晚上为几样荤素搭配的菜如野兔烧竹笋,野鸡烧萝卜,河鱼汤,炒韭菜鸡蛋,炒河虾,炒青菜等。

轮番做下来,几天后也像模像样的。甚至祥哥还总结出一个菜最佳配料和火候,每次按方操作必得好口味。看的阮清暗自赞叹,真是天资聪慧!

晚上少年们加班加点的学习文字,记账,待客礼仪,编制消息暗语等,甚至阮清默写出的孙子兵法,也交由阮玉成率先给他们讲解。

希望以后外出,遇到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局势时,能审时度势,为他们博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少年们仿佛英雄终于有用武之地一样,浑身干劲的投入。羡慕的一干小毛头们恨不得也一夜长大。

每日卯时,山谷腹地里,老幼依旧按时练兵。有守卫组派人轮流带练。辰时用餐后,各组去做自己的工作。

冯婆婆仍跟了食堂组,媳妇隋娟跟了幼儿组。冯老爹的家当和驴子也转移到腹地。冯老爹就跟了后勤组,带着驴子帮运输东西。

儿童组进学堂学习,午后就做实践,跟着各组学习采药、挖菜、割草,手工,猎捕小动物等。

晚上众人仍旧聚集一堂学习他人展示擅长的技艺,甚至连姜大娘做的粑粑如何粘而不腻,李奶奶的猫头鞋惟妙惟肖,冯婆婆擀面弹而不粘都有。

这些五花八门的技艺展示都由李大夫做了记录。以后会按时间编写入《老虎村之传奇技艺谱》,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想在上留下属于自己光彩的一页。

阅读舞凤倾城再战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舞凤倾城再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