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凤倾城再战天下」

第584章 东梁新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西北草场,刘福飏等候在路边,百般无聊的抖擞着手里编制的草兔子,他抬眼远处望去,见一车马粼粼驶来,他忽而眼神一亮,“窦哥!等你们很久了!”

汝阳新城,侯府内,刘家父子,李玉岩几人和窦天祥兄弟坐于书房,分析眼下形势,眉眼间俱是一派冷峻。

“祥哥是说,需深入魏地寻了魏三哥来?”李玉岩看看刘鹏父子,率先出声问道。窦天祥的担心不是无的放矢的,他自己也是出身乞丐,有着极为敏锐的危机感。自然是理解窦天祥的不安。

“嗯!依照魏三哥的身手应该可以自由出入西蜀。”窦天祥点头。凤倾城不仅仅身负东梁万千性命,还同样关系到他国形势的变化。她不能有事!

“那九青那里,不想法子通知一下?”刘福飏是知道阮九青的,但去赵国,也是不短的路途,去总比不去的好。多一个人,多一份保障。

“阮云已经去了赵国,至于寻不寻得到九儿,就不好说了。”窦天祥倒是知道的,他出去不得,折回凌曲,阮云就担心不已,直接乘船自凌曲河顺流而下,入沉沙江,一路东行去了赵国。能不能找到九儿他们,就看运气了。

“小心些对的!毕竟眼下西蜀那里实在严密的奇怪。东梁这样大的变故,让倾城知道也是应该的。”刘鹏沉重的点头。凤倾城出去的时候,肯定想不到和凤霖烨叔侄就此天人永隔了。这东梁的江山,交付在任何人手上都难如凤倾城叔侄那样无虞。

正如窦天祥担心的那样,这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实在赶的太紧,让人反应不过来的迅速。阮玉成虽然被托孤辅政,但眼下他们例行公事般的发行文,告知戍边大吏,要他们原地不动,还负责封地安危之事。一系列新政也颁发至各处,要官员按照执行。刘鹏也早就觉得异常了,但这事儿,该不该出头,如何出头实在是个问题。

凤氏里维护凤倾城的当数亲叔叔凤霖烨了,他真是当倾城做亲人看待的。其他王爷如江陵王坐镇东北,与辽地对峙不能分身。吉霖王坐镇西北,也自武德帝亡故后收敛了手里的人手,安安稳稳的做起了闲人。东津王虽然生意遍及天下,但西蜀那里,若是要深入势力,也是极为不易的,也不知他有无倾城的消息。若是有的话,依照昔日关系,怕是无法置之不理吧?

凤倾城去了西蜀,世人都会以为女子以夫君为天,追随而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更何况西蜀那说她身怀有孕,早期胎像不稳,西蜀皇室安置静养,也不好大肆干扰她的修养。

目前也只有派出高手,无声无息的前去查证。若是凤倾城安好最好!东梁的事情她到底知不知道,也可表态一二。若是出了岔子,即便不能当场带了人走,至少也可以回来报信,东梁这里也好想出办法来营救不是?

“魏地那么大,如何找魏三?”窦天危听了半晌,忽而插话,直接点出难题。版图上看,魏地比起其他国家大的很多,如今黄沙漫漫,无边无际的,寻人何其艰难。

“有法子,咱们还有空中奇兵可用!”李玉岩倒是不愁这个问题。当初寻虫窝的时候,是用过那飞鹰队伍保障传递消息的任务的,用它们寻人自然是简单的事情。经过这两年来,飞鹰队伍又扩大了不少,全部散出去找人!

“那成!这事儿赶紧办去,耽搁不得。小福儿你跟李家哥哥现在就去。我和窦侯爷说说话。”刘鹏当即点头,让二人连夜去办,兵贵神速,不能掌控的事情,也无法预料前景如何,只能想方设法的先着手布置起来。

东梁的天变了!东梁的朝政也随之做了调整,先是大赦天下,减免税赋,再是加考恩科,大肆取士,加举荐制,启用口碑较好的世家子弟入士。更让人称赞的是朝廷为孤寡老弱病残开了善堂,除了包伙食衣衫外,还发赡养银子,一人一月可得三百钱。。。。。。

一连串的‘良政’,实施下来,民间好评如潮,人们欢喜不已,纷纷行走奔告,就连凤霖烨暴毙一事,都被渐渐遗忘不提。

“为何?”最近被提拔做了燕京知府的阮风,神色异常的看着阮玉成,满面不解。

“你这孩子,兢兢业业的做地方官员,考核都是优,这递升而来,不是正常的吗?”阮玉成眼神明灭不定,忽而一笑道。

阮风是武德帝在时候,率先科考有了功名,后逢乱世几年,耽误了些时日。东梁安定后,他即前往地方为官,起步低,也就是七品知县。但这几年来,他极为用心,政绩突出,擢升的快了些,是事实,这里说是没有人看着他有着凤倾城的关系,英国公的爵位,尤其眼下辅政的权势,也是不可能的。

“父亲,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阮风眼神定定的盯着阮玉成,一字一句的道。身为父亲的儿子,阮风是骄傲的。阮家父子们自老虎村开始,就在做着不同寻常的事情,这些年来东奔西走,聚少离多的,都从未叫过苦。阮玉成有今日地位和成就,情理之中。但阮风不明白的事情不是自己调入燕京为官,也不是说父亲对于西蜀那番说辞全然相信的事情。

倾城去了西蜀,这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禅位给凤霖烨,这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没想到凤霖烨短短时间暴毙而去。新帝继位,父亲成了辅政大臣,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朝政,是如何颁布出去的?

父亲多年来守着倾城,农事经济,首先出击,积攒了最先的第一桶金,才有后来阔建田庄铺子,张罗人才的可能;其后四处转战,军事一道,见解独特。有他的筹谋划策,倾城几乎没有吃过多少亏;倾城为帝,一连串的天灾接踵而至,东梁君臣一心,化腐朽为神奇,险险度过频繁而至的灾祸。当初这些事情中,东梁上下众志成城,终战胜以往不可逾越的天堑,即便回想一遍,仍是那么的激动人心。

东梁什么情况,别人不知,父亲不知道吗?原本都是赤字,倾城为了筹集资金,办起农业钱庄,以空搏有,建起东梁的基础建设,规划好了东梁的农业框架和经济流通之法。一夜春雨,东梁迎来新的局面,百废待兴就是指当前时态吧?这些事情才过去多久?为何这一系列的‘恩赦’如此偏离正常,显得离谱的很了呢?

父亲身为辅政大臣,凤霖烨去时,对他寄希望多少?新政的实施,他又在其间扮演什么角色?跟随倾城多年来,看不到倾城为如今这难得局面付出的心血吗?还是非得让它们毁于一旦?

阮风如此想着,也就冲口而出,口不遮掩起来,“父亲,你的胸襟和谋略呢?难不成都是假的?难不成自始至终,你效忠的都是另有其人。。。”

“啪!”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脸上,阮玉成利声喝道,“放肆!”

阮风愣住了,半边脸火辣辣的疼痛麻木起来,白净的脸颊上浮出一只血红的巴掌印子,渐渐暗紫,他也不知道,只是瞪着阮玉成,好似不认识他一般,半晌,才呵呵傻笑了起来,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才猛然收了笑容,满脸狰狞痛苦,扭头跑了出去。

“风儿。。。”阮玉成也是定定的瞅了瞅自己的巴掌,不知如何是好。这些年来,从未在孩子们身上动手过,更何况还是极为省心的大儿。他看着落跑的阮风,颓然坐下,“。。。为父也不想的!”

一系列的新政出台,标识着当家作主的人不同了,故所行政令也有了更改。别的不说,就说这恩科和举荐制并行的事情吧!世家夫人们借着觐见太后的机会,居然说动了林华,搬出了武德帝在位时候那套举荐制,并言恩科与举荐制并行,相互弥补吏治上的不足,有助于减轻当今士林的单薄,缓解东梁吏治的空虚。

她的所言也是不虚的。如是举荐制用的好,也确实可以一试。就如武德帝用举荐制代替科考,也是稳坐了多年的江山。但朝堂上一旦朋党之争形成的话,举荐的官员,有着盘根错节的浑厚关系,哪里是科举出身的清贵们可以匹敌的!

至于善堂也好!减税赋也罢!也许今日单单看似乎都没有问题。但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雄厚的国力,依照东梁如今单薄的底子,怕是撑不了几日,其弊端就得凸显出来。但谁知道那时候是不是才是她想要的结果?

至于自己这个辅政大臣和其他两位,也是有着一致的观点的。太后参政的心有了些急切,而且想要最快速度的加深新帝的影响力,摆脱旧日体质的想法很是明显。阮玉成苦笑了起来了。如今自己在这个辅政的位置上,看起来似乎风光的紧,其间艰难,谁又能够明白?

阅读舞凤倾城再战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舞凤倾城再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