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

家庭聚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藏家隔个把月会举办一次大家庭聚会,三辈人团聚在一起,围桌共餐,差不多都要求王静怡参加。依风俗,她还未曾嫁进藏家,照规章不算藏家的人,没资格参加家族聚会。

但藏锋每次去,都被催婚。对于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姑姑,婶婶,那些长辈来说,三十二岁还不结婚,那就是天大的罪行,甚至是大逆不道。

你要点脸不要?你看看你都多大岁数了?身边跟你一样大,甚至比你小的,都结婚了,都有孩子了,你还单着,你不觉得会被人笑话吗?

你不要再跟我说什么工作工作,是工作重要,还是结婚重要?别人还以为你有什么问题,娶不到老婆呢!你老不结婚,让我这老脸往哪放?

藏锋聚会,吃下去的不是饭,是一顿教训。

你自己不想办法,可以,回来相亲,这次由不得你,你必须听我的。

藏锋要再不答应,估计她们会跳起来打。

你自己多大了,心里没数吗?还在这挑挑捡捡,真等到最后,娶不到妻,你才甘心是吧?

藏锋被逼无奈,冬至日,就诓王静怡说去游访民间风俗,把她带到藏姓家族的祭祖现场。

王静怡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祭典过程,思忖怎么写篇好随笔。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在广州,“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人们冬至一般到祖祠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藏姓家族遵从冬至日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妇女们提早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再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的族人,于冬至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中午前祭拜完毕,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谢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须还要有冬节丸,人人必须食用,以示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祭拜祖先,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敲锣打鼓,舞狮放鞭。藏锋紧跟长辈,上祠堂祭拜祖先。

王静怡站旁边看热闹。她不知道他的小心机,作为旁观者,心情舒畅,看得兴致勃勃。

吃饭时,藏锋拉王静怡入席。这种饭,是不能随随便便吃的。她事先不知道呀,若是知道,饿死也不吃。

藏姓家族冬至宴客,主要食材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主要烹饪工艺是合煮,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蚬菜,一锅煮,众人环大锅而食,称之“打围炉”。

“打围炉”与平常的“食火锅”不同。“食火锅”是坐下来吃,“打围炉”是站着吃;火锅用金属器具,中间烧木炭,“打围炉”是用大瓦罉,“打围炉”的筷子也是竹制的,且特别长,约比普通筷子长一倍,便于站立涮食。

冬至日,出嫁了的女儿,则要一大早带上冬团、猪肉、肥鸡、大桔、饼干、糖果等食品,从婆家赶到娘家,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此谓“拜冬”。父母会将女儿带来的食品,分好装袋派发给亲朋好友,分享喜庆。随后,则是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冬至大宴。但祭祖,出嫁的女儿不能参加,儿子和儿媳却必须参加,双双跪在祖先牌位前,磕头祭拜。

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王静怡是第一次出现在这种场地,不知道广州的风俗,讲究,寓意,也不知道藏家的规矩,礼数,接纳,更不知道藏锋的动机,目的,要求。

藏锋带王静怡出现在族人面前,介绍道:这是我女朋友。

由于约定互为挡箭牌,王静怡也不能勃然翻脸,让他难堪,尤其是公众场合,让他下不了台。虽然给他面子,算是暂时默认了,但她心里仍旧大大的不快。她反感他这样,做事之前,不会跟她商量,不愿征求她的意见,只会一意孤行,从来不肯设身处地的替她着想,也不考虑她的感受,只知一味的给予,要求她接受。

王静怡身穿T恤牛仔运动鞋,青春靓丽,眼眸清亮,身材丰满匀称,清纯的外表,干净的气质,确实引人瞩目。

有人指点:阳光,上进,积极。学霸一枚,干干净净,拿了二个学位了,拿到二个证书了。嗯,还听说家世显赫哦,小锋好福气,烧高香,没想到啊!

有人窃笑:小锋玩了这些年,该收心,安定了。男人花不花心,和帅没关系,和钱也没关系,有素质的男孩,非常自律,越是优质男人,越专一。还有人交头接耳:女人好与坏,和年龄没关系,和地域没关系,只看本质和家教,有文化奔事业的女人,创业需要专注,做事需要精心,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纠缠在婚恋上。

王静怡解释道:我是藏老师的朋友,朋友有男的,也是女的,我是女的,朋友。

身边的,仍然说:好饭不怕晚,好婚不怕迟。小锋眼光好,老婆就是选得好,没白等。

王静怡辩白道:是啊,对啊,藏老师有才,又帅,工作稳定,又体面,一定会娶个好妻子!

藏锋跪下叩头时,几个兄弟起哄:择日不如撞日,不如今天把喜堂拜了。大家鼓掌附合:是啊,省钱,省事,又省心。

几双手伸过来,将王静怡推搡到蒲草跪垫前,差点摔倒。

藏锋直腰,伸手拉她,想她跪下同拜。他眼里的热切,渴望得到,又害怕失去,神情腼腆,左看右看,一副心虚的样子。

突然偷袭,措手不及,王静怡眼睛都直了,超尴尬,脸刷地就红了,同时又特羞赧,脸烧得发烫,又烦他不懂分寸,给观众制造错觉!

人们偷笑打趣。

瞧她羞羞答答的。

她脸红了哦,害羞耶。

这气氛,这包围,王静怡总感觉哪里不对,兄弟是顺水推舟,他是故意不奏。请君入瓮啊!不是惊喜,是惊吓呢。她心里焦急,想,不行,我得刮逆风,小小告诫一下。

王静怡娇羞捂脸,先推了藏锋的后脑勺一下:太鸡贼了,就你这种耍帅法,简直天下无敌啊!

接下来,她又踢了藏锋一脚,撒娇转身:你都坏成这样了!一点都不心疼人啊!讨厌啦!人家不理你了!

最后,她逃了出来,还调皮大喊:弄啥嘛,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老人忍俊不禁,“噗嗤”一下就笑了,一直不停地在提醒她:机灵鬼,丫头!小心点,跑慢点,别摔着了啊!

人们哄堂大笑。

老戏骨,好身手,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

哎,真的是失败呀,大哥,你高兴的有点早了。

大哥,关键时刻就不要装了,这下摔的可不轻啊。

藏锋回击:那是我媳妇,你们是不是没有看够啊!还看?真生气了,我差点以为她要打我呢,好险,胆战心惊!

藏锋看王静怡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宠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他是深爱着她,一个成熟与稳重的人,在另一个人面前变得腼腆与羞涩,已经说明了一切。

吃饭时,他们嘴里叫着“嫂嫂”前来敬酒:小弟敬您,嫂子好机智,可谓是神回复,佩服!

王静怡羞得头都不敢头,更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吓得话也说不出。

藏锋春风满面,替她挡酒:我媳妇嘛,相当聪明,真的牙尖嘴利,是有点调皮呀。谁以后不长眼,惹她发脾气,我可救不了火啊!

他还特意用胳膊撞了她一下。王静怡明白了他的用意,马上捂嘴偷笑,走开了!

他们继续说闹戏耍:遇到这样不嫌弃婶母的人,一定要好好待她啊!

藏锋笑逐颜开,敬多少,他喝多少,人逢喜事精神爽,似乎百杯不醉。

下午扫墓。广东人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和冬至节,谓之“挂春纸”和“挂冬纸”。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挂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挂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挂冬纸”,原因是冬节气候较为干燥,与暮春莺飞草长、常有纷纷细雨的清明不同,道路易行,也便于上山野餐。

冬至节扫墓的祭品,普通是五牲或三牲,添以鲜蚶、柑橘等物及粿品。鲜蚶是必要的,意谓取其吉利的意义。拜墓之时,还须拜墓旁的土地爷,即所谓后土之神。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广东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之用。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所以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

王静怡毫不知情,被藏锋带到祭祖现场,又毫没准备,被兄弟们起哄,扫墓活动,她说什么都不去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姑奶奶才不惯着你这坏习惯呢。

藏锋喝多了酒,也没去,在爷爷家陪着她。俩人在房间闲扯,他说着话,就睡着了。

办理饮酌者,是藏锋的奶奶和后妈——邱姨。哪里有没有爱情的婚姻,哪里就有不结婚的爱情。如果可以幸福,那么谁又愿意折腾。不爱钱不爱财,更没虚荣心,只想把藏家老少照顾好。藏家老少对邱姨不仅认可,庇护,还厚待,敬重,决不能让她吃亏,向来都是好言好语,真心诚意对待,搞得比自己人还要高一等。奶奶年纪大了,实际上由她持家管事,也就是彻底将藏锋母亲的家里地位,已经取而代之。婆家人的维护是有条件的,首先你得是个好孩子,其次你得是个好妻子,最后你得是个好母亲,才值得被他们怜惜,也甘愿疼爱你,并给予回报。若是做人做事一塌糊涂,尽给人添麻烦,啥也指望不上,没有人能强迫谁喜欢谁,真是一无意思,一文不值。单凭一张结婚证,就要一纸永逸,简直痴心妄想。祭祖也罢,家宴也罢,蓝温馨都没有参加,没人通知她,也没人欢迎她,都当她不存在,她有结婚证又如何,她明媒正娶又如何,婆家没人为她说话,老公儿子不撑腰,自己不争气没出息,就是戳破了的水泡,连踪影都没留下。

邱姨端了一碗酿豆腐进房,晚宴要求八点之后开席,猜王静怡吃不惯,中午没吃饱,特意做了酿豆腐,好让王静怡先填补一下肚子。

邱姨是江西赣洲,客家人,江西佬表,半个家乡人呢。酿豆腐,是过年的必备菜,王静怡也会做,把豆腐炸成圆圆的豆腐泡,往里面塞入馅料,肉馅有包菜、猪肉、香菇和葱。金黄软绵的外皮,包裹着肉馅,看起来便诱人食欲,可煮汤,可油炸,最传统的方式是清蒸。

临走前,邱姨怕王静怡闷得慌,叫她到厨房帮忙做汤圆、劏鸡杀鸭,准备晚上的丰盛大餐。其实,没拿袁秋华当客人,已经把她看成自家人了。邱姨温馨的笑眉笑眼,轻声细语的关切,身上围裙的油烟味,让王静怡想起自己的妈妈,眼睛瞬间红了,一下子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王静怡叫醒收藏锋,一起吃酿豆腐。

藏锋说:能看见你在,真好!

王静怡说:酿豆腐,好吃吗?跟你这几年,就没吃出家乡味道。

藏锋说:我可不可以吻你?

王静怡说:不可以!每次都自作主张,你还要欺负我多久!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呢。是自己耍丢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藏锋说:邱姨很厉害的!表面温和柔弱,她什么都不争,什么都是别人帮她争,众人拾柴火焰高,结果什么好处,都没少一份,便宜反比别人得到多。很厉害的!

王静怡说:掌权家长的治家法,越争越不给,越不争越给,越凶越罚,越善越赏。团结合作,永远比单打独斗厉害,个人能力再强大,也是孤掌难鸣。刘邦可以坐拥天下,项羽只有霸王别姬。

藏锋说: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荒野中。两只老虎都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好,互相羡慕对方。于是乎,它们决定交换身份,开始十分快乐。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饥饿而死,一只忧郁而死。

王静怡说:对啊,你不要把我关进笼子嘛。

“吃了汤圆大一岁”,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

邱姨教王静怡做咸汤圆。汤圆寓意“一家团圆、美满幸福”。配料真是丰富,有猪肉,有鱿鱼丝、虾米、瑶柱,还有腊肠、糯米粉、香菜和葱。

奶奶在准备了冬至晚宴必需的四式汤圆,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汤圆,又叫冬节丸,人们用冬节丸来占卜生男,或生女。这一年娶了新媳妇,在天亮时,祭拜完井神之后,往井里投进一粒汤丸,然后让新娶妇急忙打水,如果能够将这汤丸打上来,那么则预兆生男孩。

奶奶让王静怡将放在筛里的汤丸,每次取出两粒,一直取到最后,剩下一粒。无广告网am~w~w.

爷爷在旁哈哈大笑:好预兆,一胎准生男孩。

王静怡从一出生,便没有爷爷奶奶,非常羡慕别人有爷爷奶奶的疼爱。二位老人的亲切友好,让她感激不已,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内心忍不住想亲近,时不时的嬉嬉哈哈,撒娇发嗲,调皮捣蛋,显露自己的活泼可爱,有礼貌,有教养,讨他们的欢心。她开心,快乐,自在,无拘,这种晚辈被长辈关心,照顾,体恤,宠爱的幸运感,藏都藏不住。

藏锋感觉到王静怡的反常:撒野撒欢,今天这么高兴,咋的啦?就像变了一个人耶。

王静怡说:好吃的那么多,哪有空不开心?

藏锋不敢相信她的兴高彩烈:这个不是理由,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王静怡抹他一脸米粉:这个城市犹如寒冬一样的冰冷枯荒啊!在这里,有爷爷,有奶奶,还有邱姨,还有蓝哥,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游子回家了,能不高兴么?

爷爷说:鬼丫头,你喜欢这个家,那就常回家看看。

王静怡说:那是理所当然,吃奶奶做的饭,听爷爷的话,穿邱姨买的衣服,好幸福啊!哎唷,我咋这么幸运呢!哈哈,我的命,咋这么好呢!

藏锋说:不得了哟,嘴巴这么甜,哄老人开心,不用钱啊!哎,什么时候,你也哄哄我呀?对我死心塌地的喜欢!

王静怡说:偏不!你,应该哄我,才对。哄高兴了,我理你,把我惹毛了,不理你。

藏锋叫苦连天:爷爷,奶奶,邱姨,帮帮我,帮我整治她,降服她!

他们纷纷表示,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这样的忙,坚决不帮。

晚宴另一必需食品是糍耙。王静怡知道,家乡也有吃糍耙的风俗,从过年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吃了月半耙,各人种庄稼”。家里做糍耙,她都全程参观,先将糯米煮成饭,再将糯米饭放到石碓里面去舂。糯米饭非常之粘,舂起来非常吃力,且要舂很久,直舂到很细密很瓷实,看不出一点饭粒样儿来才行。这样,就非壮汉不行,而且还要轮流换班来舂。所以,非冬日闲暇,且有冬至过年两个大节的需要,平常人家,绝不轻易为之,多半是几家合伙,同日做,男子轮流着舂。舂好了,再用刻有吉祥图形的木模,压出一个个直径二十来厘米大大小小的圆饼来,就是糍粑了。糍耙泡清水里,水一日一换,可以留到清明也不坏。糍粑的吃法也很特别,以微火热锅,后置糍粑于其上,越煎越大越松软,再撒白糖,卷而食之,美乎哉!或是先煮水放糖,糖溶于水,滚沸之后,放入掰成小块的糍粑,软透即可,味道和汤圆一样的甘美。

饭是腊味姜饭。姜饭,顾名思义,要有姜,而这姜不简单,是由七种不同品种的姜组成,人们称之为“七色姜”。还要有腊味,腊肠和腊肉。蓝家腊味,奶奶亲自动手做,放在自家楼顶晒,纯手工制作,天然更美味。至于煮饭的米,用糯米。

爷爷奶奶生养了七个孩子,四子三女,藏父是老三。冬节晚餐,热热闹闹,三桌人,眉开眼笑,一大家人围坐,除了必需食品,还有狗肉火锅。

爷爷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

虽至冬至,广洲气温仍似春天,穿长袖即可,早晚怕冷套件外衣。大家吃得热汗直流。

爷爷突然说,感觉有人在摸他,从后颈摸到胸前,再沿着腰部摸到屁股,来来回回地摸。

他认真描述的样子,让晚辈都忍不住笑起来。别说家人之间不会这样做,他也是一个快百岁的老头了,又不是黄花大闺女,有什么可摸的,好奇,好怪。

大家还没笑完,爷爷一歪,躺在地上。藏锋把爷爷身子摆正,放平,耳朵贴他胸口听疗。

藏锋抬头看着,眼泪流了下来,轻言柔语地说:爷爷心脏出了麻痹症状,出气多,进气少,怕是不行了。

大家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慌,手足无措,却面面相觑,一丝办法也没有。

藏父说:小锋呀,爷爷最疼你了。今日看见你把女孩带回家,爷爷高兴啊!心里悬念的事,落了地,劲一松,就去了。

王静怡心里“咯咣”一下锣鼓响:啥?我咋间接害死人了?

她赶紧上前,扶起爷爷的上半身,熟练地在他的后背,胸口施行推拿术。左几下,右几下,没几下,堵住爷爷胸口的那口气,就顺过来了,呼吸平稳,可他依然一动不动,闭着眼睛,像睡着了一样。

藏锋贴爷爷胸口听一会,说:爷爷已经没事了。

奶奶拍着胸口说: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谢谢你呀,丫头!

王静怡嘬牙,佯装生气:老人家怎么都叫我丫头?我长得像丫环吗?

谢繁荣用家乡话说:我听说过你袁姓家族的规矩,应该尊称你为,二姑娘,对不?

王静怡换家乡话:请问阁下,尊姓大名?何方人氏?

谢繁荣说家乡话:免贵姓谢。龙山县人。我内人是蓝老师的妹妹,我是他妹夫。我该唤你大嫂。

王静怡说:且慢!我现在只是他的学生。你唤大嫂,为时尚早。

谢繁荣说:内有隐情?此时,此地,说话不方便,有空再详聊。

藏锋说:你俩?打暗语呢,像特务接头似的。嘀咕什么?

王静怡说:你到上海去,会发现老上海人都是特务。

爷爷说:孙媳妇,好舒坦!再给我推几下嘛。

藏锋说:爷爷,你又吓我们。

王静怡便给他做全身推拿,依经络和腧穴的不同,采取一指禅缠法和关节拔伸法,手指,手掌,手肘全用上,点,叩,拍,拉,全使上。爷爷在她手上像玩具一样,坐,爬,仰,翻,滚。她双手翻飞,忽而拳击,忽而掌拍,忽而肘揉,忽而手搓,忽而单掌,忽而合掌,忽而侧击,忽而上下,忽而平起,忽而指按,忽而一指推,忽而二指捏,忽而四指拿,忽而八指叩,花样繁多,快速变换,让人目不暇接。

人们看不清手势,只看见浑身是手,敲敲拍拍,推推拉拉,拿拿揉揉,搓搓抓抓,她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嘴鼻发出嘤嘤嗡嗡,吁吁呵呵,运气发力的沉重呼吸,额头滚落的泪珠,胸腹伸缩的起伏。

在她手劲力道之下,爷爷筋骨嘎吱嘎吱的响应,肌肉刺刺溜溜的跳动,喉咙哼哼哈哈的喘吟。在受刑,在受罪,在受折磨。

十五分钟后,袁秋华手一拍:好了。可以站起来了。

爷爷站起来,大家惊奇地发现,他的脸色比先前红润许多,走动时身子也变得轻快了。

爷爷说:我身轻如燕唷,视力也变好了耶,从这儿能望到南岸那边的广州塔。

藏父高兴得呵呵大笑。

奶奶忍不住热泪盈眶。

大家自然不相信他的白内障,就这样被治好,更不相信他能望到广州塔。不过刚才那番推拿,是确确实实起了效果的,这点肉眼可见,着实让长辈们对王静怡的态度大大改观。他们嫌厌蓝温馨,随之也不喜欢藏锋,对他的女朋友,也提不起兴趣。

他们开始上前询问、关心、讨好,觉得神乎其技,缠着问究竟。围在她身边,拼命地想和她交谈。在此之前,他们压根就没有怎么接近过她,也不屑于和她说话。

爷爷今年九十三岁,天天跟晚辈说他没几年可活了,但他身体很硬朗,跟七十岁老头似的。不过,在年轻人眼里,老头就是老头,七十岁和九十岁也没什么区别。在藏锋的眼里,从他一出生,爷爷就是这个样子。

一眨眼,几年时间过去,藏锋和王静怡没结婚,也没生孩,没分开,也没避嫌。看着叫人焦急,家人背后操碎了心。藏家的大家庭聚会,王静怡去了,是名不正,言不顺,但爷爷喜欢她的推拿,点名非要她去,大家也只有依从。

王静怡除了推拿,还会拔火罐,还会针灸。但她只为藏家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服务,和妇女,小孩服务,且是免费的义工,其他人等一律免谈,多少钱都请不动。其他人等,具体就是指青年男人到中年男人了,到处是按摩院,足疗店,保健室,可以去哪里啊!只要出得起价,什么样的服务都有啊!掏了天价,没准神仙都会下凡啊!

阅读穿心莲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穿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