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

第2次上小学55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不过那个时候我们小学还真的是没有我家里温暖,当然这是那个时代,现在还是这个长虹小学据说冬季的时候哪怕室外的温度相当的低的日子里,教室里的温度都能达到23度左右了,这当然也和集中供热以及24小时供暖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在这里上小学的时候还是学校自己烧锅炉呢!

第二天当我去学校的时候就看到很多的家长也和孩子一起进入操场并且进入教学楼了。当我进到教学楼以后看到的景象就是教学楼的走廊里站满了家长,并且一个个都显得特别激动。

好在所有的家长都没有进入到教室里,因此相对来说教室里倒是显得不那么拥挤了,但是走廊里的家长可是差不多人挤人了,想进入教室的话必须得挤过这些家长所形成的拥挤的人群。

不用问都知道这些家长到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昨天学生到校以后教室里温度相当冷的事情,虽然说后来锅炉是烧起来了,但是暖气热起来都已经快到中午了,孩子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的话哪个家长我想当知道了情况以后肯定也会到学校去的。

反正我们班里幸好有姜老师在维持着班级里的秩序,而孟老师则迟迟没有出现,因为我进入教室的时候就看到孟老师已经在和家长解释着什么,其实也不光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我想在那段时间里应该所有的班主任都在走廊里和家长们进行着沟通。

其中有一些同学问我的父母为什么没有来,我说昨天回家以后忘记和父母说这件事情了,其实就是回到家以后感觉到家里的温度还算可以让我把学校温度低的事情给忘记了。如果家里的室内温度也低,教室里的温度也低的情况下我肯定得和父母说。我问这些同学为什么回家就和父母说教室温度低了,他们回答基本都差不多,说家里的温度本来就不怎么高,没想到教室里的温度也这么低才和父母说的。

当时我记的很清楚的就是虽然教室的前后两个门都关上了,但是依然可以很清楚的听到外边好些家长的说话声音,反正个个的情绪都很激动,甚至一度有一位同学的家长来到教室里摸了一下暖气说话现在学生们都上课了,但是这暖气还冰凉的一些话。

大概过了能有一堂课的时间,给我的感觉那些家长才陆续的散去,那个时候应该是还没有到9:00呢!但是那个时候守着窗户坐的我一摸暖气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度和昨天比起来高的多了。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在私下里很多同学都在悄悄的说着关于暖气的问题,主要的一些话题就是怕今天是因为家长的到来校工可能往死了加煤把教室的温度提升了起来,但是明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说我们怕冷吧!但是在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我们个个在室外都跟生龙活虎似的,并且也感觉不到冷了。但是回到教室以后就一个个的特别怕冷了,坐在座位上都不愿意把外衣给脱下来,就穿着外衣上课。

但是事实证明可能我们是多虑了,因为从那天以后我们每天来到教室以后,就感觉教室里的温度挺高的了,最起码有一部分同学脱了外衣把外衣搭在椅子上上课了,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有的同学非常坏,往往喜欢趁着前桌的同学不注意有小刀什么的把人家搭在椅子上的外衣给割坏了,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往往知道是谁做的,但是因为没有什么直接证据也只能是自己的默默的忍受了。

因此过了段时间以后很多同学哪怕教室里的温度挺高了也都穿着外衣上课了,但是依然还是有一些同学就是喜欢破坏别的同学的衣服,有小刀割衣服可能前边的同学会感觉到,于是这些同学就拿着一些那个时候已经很流行的彩色水彩笔在前桌同学所穿的外衣的后背上乱画着一些图案。于是那个时候大多数同学一个学期基本就可一件外衣穿了,等到这个学期结束了基本也就把已经让这些特别淘气的同学乱画的不像样子的衣服给扔掉了。

虽然孟老师也不止一次的在课堂上说过这些事情,但是基本上禁止不了这个现象的发生,另外姜老师虽然也坐在后排观察着有哪些同学搞这一类的小动作,但是基本上姜老师无论怎么观察也阻止不了这个情况的发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三年级上学期在进入冬季以后教室里的温度经过家长们的努力提高以后才会发生的,在后来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时候在入冬以后教室里的温度就没有三年级时候这么高的温度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明在家长到学校以后温度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在家长没来找学校之前我一进到教室里是可以看到冰窗花的,但是家长来找学校以后进入教室里的时候,冰窗花就已经因为室内温度的提高而溶化了。

但是在四、五、六年级的时候我一进到教室里就又能看到冰窗花了,只不过是因为那个时候锅炉虽然不像三年级的时候烧的那么好了,但是基本上在第一堂课上到一半儿的时候冰窗花也基本上溶化也消失了,而没有像三年级最冷的那天那样到10:00左右教室里的温度才算彻底的提升起来。

我们小学同学聚会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曾经提到过为什么三年级的时候当家长都去学校反映教室温度问题的时候教室的温度就提升的那么高,而四、五、六年级的时候家长也去学校反映过温度的问题,但为什么那个时候温度就不像三年级提升的那么高的话题。其中有几们同学的回答我认为可能真的是直击这个问题的本质,那就是三年级的时候班级里面从别的学校转学而来的同学还挺多的,毕竟校长曾经希望我们小学对口中学改成距离我们小学挺近的那所著名的中学,所以那个时候挺多家里有背景的学生都纷纷转到我们学校,但是随着改成对口中学的这个想法已经不可能实现以后,那些家里有背景的同学又都纷纷转走了,而三年级的时候就是因为有背景的那些同学家长可能说话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关系才导致那次家长找学校的事情发生以后才会教室里的温度提升的那么高。而当四、五、六年级的时候随着这些同学纷纷的又转学走了以后,家长再找学校方面反映温度的问题的时候就明显没有那些同学家长说话有力度了。

但是好在在四、五、六年级的时候温度虽然不像三年级的时候那么好了,但是起码教室里的在第一堂的时候也不那么冷了。

教室温度的话题就说到这里吧!我想那个时候只要是在北方城市里读过小学的网友们或多或少都会对教室温度有着一定的记忆的。

其实从二年级冬季到来的时候,我们小学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质,每天在第二堂结束以后都会组织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其实就是全校学生的一个运动,并且对这个运动还起了一个名字,那就是我所在的这个省城的到北京象征性长跑。

当是规定的是一、二年级围绕操场跑两圈以后回教室,而其余年级则是要到操场外边的道路上去跑。二年级那个时候的这个活动在我的印象里并不太深刻,记忆深刻的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并且这个活动是从进入冬季一直持续到春季的到来才会结束。

现在都记得当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肯定要全校师生在操场里集合,先由学校各个领导讲话,但是具体内容早就忘记了,肯定都是一些与这个活动没有什么关系的话。然后由学生代表走到升旗台上对着话筒说一些现在看起来很是励志的一些话,而学生代表基本上都是学校里有人缘的同学,这些同学不是学习好的,也不是好打架的,但就是有人缘,好像这样的同学一说什么就有很多同学去听。

当学生代表说完以后,就是由教导主任宣布象征性长跑的路线,当时听着可是挺蒙圈的,其实如果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出操场大门先往右拐,然后到达第一个路口以后向右拐,跑到下一个路口以后再往左拐,然后还是在下一个路口在左拐,然后还是在下一个路口左拐回到操场。但是当时教导主任说的全都是道路的名称,反正我的智力不高,当时理解起来反正是挺费事的。

其实也不光是我,当教导主任说完以后我们班的队伍里有挺多同学就小声说道这么多道路,那跑起来得用多长的时间,主要还是当时我们虽然很多同学都生活在小学附近,但是我们基本上只是对于自己居住的那个街道的名称很熟悉,但是对于附近其余的道路名称起码是在三年级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概念。教导主任所说的道路名称其实平日里没有事的时候我也经常走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由教导主任说出来以后就感觉长跑的路线很漫长。

不过好在那个时候是由高年级的班级最先打先锋的,六年一班跑在整个队伍的最前边,然后依次需要至道路上跑的班级都陆续的先走到操场大门那里等待着体育老师的放行手势,当看到允许放行的手势以后才能跑出操场大门。

因为除了一年级和二年级以外,其余的年级都需要到道路上进行这个到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因此道路上的所有路口都站有我们学校的老师对来往的车辆进行的提示,毕竟那个时候我现在所居住的周围的这些道路都不行单行道呢!那个时候都是双向行驶的道路,这要是没有老师站在路口对车辆进行提示的话,万一出了个什么意外的话可就不是什么小事情。

之所以在操场大门那里看体育老师手势才能跑出操场大门也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既不能让每个班级的队伍相隔的太近,又不能让每个班级的队伍相隔的太远,所以这就得由体育老师人为的来进行管理了。

其实说是象征性长跑,但是整个路线全程下来以后真正跑的距离可能没有多少,因为如果距离前边的班级队伍近了的话全班就停下来,然后往前走着,等看前边班级队伍有些远了以后才能再次跑了起来,那个时候反正都是孩子,因此这区区的600米距离跟玩儿似的就能连跑带走的进来下来,但是现在想一下如果是特意的去跑这个路线的话还真的未必能跑下来。

那个时候所有班级队伍无论是道路上跑的是多么的乱,那么当快要到达返回来的最后一个路口的时候都会变得步伐相当整齐,原因就是学校领导一般都站在那里看着每个班级在跑步时的班风,因此我所在的班级也好还是别的班级也好当快到达到最后一个路口的时候全部变得步伐相当整齐,并且口号声喊的也是一个班比一个班响亮,其实口号声就是1234的数字。

不光是步伐在此刻做到了一致,口号声也变得响亮,还要一个环节就是步伐一致的时候连慢跑时脚步踏在地上的声音也都变的一致,并且声音也都是特别的响亮。那个时候这一点其实还是挺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上学的时候基本上班级或者说学校里得有95%以上的同学都穿的是皮鞋,至于那个时候穿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的同学那是相当少的,现在是95%以上的学生都在穿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了,相反穿皮鞋的可是相当的少了。

所以那个时候到了冬季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男生穿的都是那种称之为军勾的冬天棉鞋,而女生则很多人穿的是那种冬天里穿的皮靴,但也是皮制的。

所以当所有班级跑到最后一路口的时候按照我们的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步伐一致,口号响亮,最为主要就是要把跑步踏地的声音提高到最大的程度,一定要比前一个班级响,也要比后边的那个班级响亮。

反正那个时候这个慢跑就成为了各个班级的一个相互比试的场地,但是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其实对这个活动没有抱有太大的兴趣,可能本身就因为我胖的原因也就不愿意去跑步了,还有就是在跑步的时候在队伍里随时也会随时会听到国骂的声音,主要就是一些同学自认为他的跑步的姿势标准,非要别人学他的姿势产生的。

那个时候甚至有一阵子我都在想为什么这个长跑的路线没有经过我家窗台下的那条道路呢!如果经过的话假如有什么东西落在家里了,那么就不用请假回家取了,而只需要在长跑和时候跑回家里取就行了,因为我曾经看到不止是我们班,而是挺多班级的同学应该是借长跑的机会回家了。我们班的同学离开班级队伍想在追上队伍就不可能了,基本上就是独自一个人回学校去了。至于其它班级的同学我估计应该也是直接回学校了,因为从他们离开队伍到回到家里的这段时间班级队伍不知道会跑到什么位置了。当然也曾经也听说过有的同学回家取完东西又能回到自己班队伍里的事情,但是只是听说,从来没有亲自看到过。

那个时候我和众多的同学其实并不太喜欢冬季,因为一到冬季的时候感觉那种突然就会发生的课外事情太多了,比如这种象征性到北京长跑的活动,还有就是扫雪,至于扫雪是一种什么状态在前面的文章我已经讲过了,反正是只要是一到扫雪的时候,我们就是各种地方去找装雪运雪用的竹筐或者是木筐,因为没有这竹筐或者木筐的话扫完的雪根本就没有办法运走。

现在是全民扫雪的场面基本上在我所在省城里面看不到了,因为现在都是外包出去了,只要一下雪的话基本上就不知道会有多少外包工人在道路上扫雪。但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基本上还都是全民义务扫雪呢!

除扫雪之外就是学校有的时候会突然和大家说要举办冬季艺术作品创作展览,希望同学踊跃参加,但是最后往往会有一个说明,那就是每个同学都得参加。往往这个时候才是让众多学生最为头痛的时候,毕竟家长拥有创作艺术细胞的比例太少了。其实现在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时候学校布置的东西说是让学生做的,其实最后都是由家长来做的。这种冬季艺术作品展览说实话就是给家长布置的,学生能有几个会进行冬季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上会创作什么雪雕和冰雕的同学在全校可能一只手都就数完了。

别看我大舅和表哥以及表姐的艺术细胞就算挺好的,但是对于这种专业性太强的东西基本也没有什么办法帮我了,那个时代也没有什么网络可言,所以只能是想像一下可以创作哪些方面的冬季艺术作品。

阅读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1978年出生的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