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士绅」

第33章奉天府赵掌柜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奉天府赵掌柜

李福全听了掌柜的话心里多少有点儿不舒服,但他知道现在是有求于人所以并未发火儿。

只是回怼了一句既能教训这个掌柜的,又不太露骨的话:“这个店铺难道不是我老乡开的吗?”。意思是告诉这掌柜的,你伺候的东家也是关内的。

可这掌柜的明显是误会了李福全的话,他还以为李福全认识他的东家,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儿。

但他又不能表现出来太丢份儿,他又问道:你说这是关内特产,那你说说这果子好在哪里?”。

李福全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从掌柜的脸上的表情变化他猜出来了,这事儿有门儿。

李福全回答道:“这个发黑的是冻的酸梨,这个发黄的是冻的大柿子”。掌柜的又说道:“酸梨跟大柿子我都吃过,也不是这样啊,这都冻了能卖给谁去?”。

要不说李福全说话办事儿直接呢,他多一句废话都不会。直接跟掌柜的说道:“我们是产地,不需要贵铺子投入一文钱成本,我派人来这里先展示后卖,卖好了咱们分成,卖不好臭了、烂了、没人要了与你无关、我的伙计来得吃喝住行都不用你管,合作你分成,不合作我就在你铺子旁边卖,一文也不分给你”。

听了李福全的话掌柜的来了兴致了,还有不用本钱的买卖呢?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掌柜的拿起了一个硬酸梨下嘴咬了一口,邦邦硬,用牙一咬咯嘣一下,好悬没把他牙给咯掉。

他吧嗒两口“呸”就吐了出来,嘴里说着:“这什么玩意儿,啥味儿没有还闹一嘴冰凉,就这不掏钱进货也不能卖呀,这不砸招牌吗”。

李福全看到他的样子哈哈大笑,旁边的张伯谦、白银山也跟着都被他逗笑了。掌柜的看着他们都笑,有点儿不解,难道自己说得不对吗?又或是难道这伙人是东家派过来考验我的……?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李福全说话了:“掌柜的,你这样吃当然不好吃了,这里可有凉水?给我端一盆来”。掌柜的安排小伙计去端盆了盆儿凉水。

李福全把冻梨、冻柿子泡进凉水里,时间不长掌柜的看见冻在柿子和酸梨里的冰一点一点地脱出来了。李福全拿出一个酸梨递给掌柜的说道:“掌柜的这一回您再尝尝”。

掌柜的这一吃“诶是不一样啊,跟我以前吃过的是不一样,又沙又糯,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掌柜的又尝了尝大柿子,真是一点儿也不涩,掌柜的说这样的水果他还从来没有吃过。

李福全又采取了和锦州同样的方式,他邀请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品尝他的冻梨、大柿子。

顾客们踊跃品尝,李福全问道:“好吃吗?”,“好吃,好吃”,顾客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李福全又问道:“十个大字儿一斤愿意买吧?”。

有的顾客就说了:“买呀买呀,现在卖吧现在卖,现在就买”。李福全用眼睛看了看掌柜的,他知道此事已成。

他继续说道:“掌柜的,我现在只有冻酸梨六百斤,冻大柿子六百斤,这本是拿的样品,你可否让我今天在这儿卖了试试?今天在这里当场卖,我当场就给你分成,掌柜的你看这事儿如何?”。

这掌柜的一听不用本钱还能挣银子,这等好事这掌柜的连犹豫都没犹豫就答应了:“好,好好小老弟,那就卖卖试试”。

李福全让张伯谦、白银山就在这杂货铺的门口就支起了大水盆,果子就摆好了。

来来往往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谁也不认识,有人好奇地问:“这是啥呀?这啥玩意儿?马粪蛋儿和粑粑还能卖?”。

李福全规定不尝不卖,尝了才能卖。也有胆大的上去品尝。不到一个时辰,六百斤大柿子,六百斤冻酸梨销售一空。

这掌柜的这个高兴,心想东家是刚刚提拔我升了大掌柜,这又给东家找了一个挣钱的好路子呀。

掌柜的看果子已经抢购一空,着急地催促李福全说道:“李少爷你赶紧回遵化,尽早往这儿发货吧,关东人有储备年货儿的习惯,看样子年节前这果子肯定少卖不了”。

李福全想起了李大魁的事儿,多年未见既然人已经到奉天了不如就见一面。

李福全说道:“我今天先去小河沿找一个人,明日即快马回遵化”。赵掌柜的回复道:“好,我在奉天等你的好消息”。

李福全带着张伯谦、白银山二人来到了小河沿儿李大魁的住处,到了一看是铁将军把门呐,没有人。

有一个老汉在此经过,李福全上前打听道:“老前辈,你可知这家的人叫李大魁的他去哪里了?”。

“哦哦哦,你们找大魁呀他呀,他不在这儿他多半儿时间是在吉林的长白山里,他是在那采购皮货。他只有返回奉天送货的时候才住在这儿”。

李福全又问道:“那您知道他往哪儿送皮货吗?”。老汉想了一会回答道:“知道,知道,想起来了就是奉天城钟鼓楼街市,那个叫哦对昌升隆大杂货铺的”。

李福泉一听这事儿巧了,和自己送酸梨的是一家儿”。

李福全又返回了杂货铺找到赵掌柜的说道:“赵掌柜,你认不认识李大魁?”。

掌柜的回答道:“认识啊,就是在长白山往这儿送皮货儿的那个吗?”。

李福全说道:“正是,他是小弟一故友,这么着小弟给他留封书信,待他再次来的时候,劳烦掌柜的给他可行?”。

“你写吧,也用不了几日他就该来了,到时我交给他”。李福全研墨给李大魁留了一封书信”。

李福全、张伯谦、白银山三人快马加鞭返回了遵化。到了李家窝铺还真不出管家李财所料,李家大院儿酸梨、大柿子堆得跟小山儿一样。

管家李财汇报道:“少爷,你可回来了,你再不回来咱们就支撑不住了”。此时的李福泉心里早已经有了底,就见他哈哈大笑道:“没事儿继续收,有多少来多少。

李福全马不停蹄的发动李家所有人,在周边赁了二十挂大车,第一队十挂车由白银山带领奔向锦州。

第二队十挂车由张伯谦带领奔向奉天。白金山骑枣红快马负责奉天和锦州之间的交通。以便两地随时调拨果子。

没过十天白银山快马返回遵化,锦州告急,赶紧准备果子多雇大车。

转天张伯谦又快马返回遵化,奉天告急。李福全赶紧安排多雇大车,大车不够,王翰林,和李福全的岳父又帮忙联系了几十挂大车。

就这样一队一队马车往返于锦州、奉天、遵化之间。年关将近,锦州的车队也回来了,奉天的车队也回来了,所有果子都销售一空。

李福全的一个举动让周边的百姓也有了些银钱,购买粮食过冬是没问题了。

锦州张春生捎来了书信,要求第二年现钱进货,奉天昌升隆号的陆东家亲自骑快马来到了李家窝铺,同样也要求签订买卖文书,要求现银进货有多少要多少。

就这样年复一年,整个关东地区都有一到冬天就吃冻梨,冻柿子的习惯,仿佛不吃冻酸梨、冻柿子就不是关东人一样。

外地客商都以为这两种果子是关东特产,事实上最早的产地是燕山南麓长城脚下。

后来李福全又在关东购进兽皮、营口盐、人参、鹿茸、木耳、等山珍转卖到北京、天津卫等地,解决了大车放空回关内问题,行成了初始的物流网络,这些都是后话,后文书会有详细介绍。

遵化老李·作家说

!-- 本周热推 S --

!-- 本周热推 S --

本周热推:

!-- 本周热推 E --

!-- 本周热推 E --

阅读开明士绅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开明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