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

第83章电池拆解起来好困难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在碳基电池中,可是有很多独有的技术。

这些技术,可是江明结合科技树系统传承过来的,一般的技术人员,想要吃透,那是相当的困难的。

这些技术,就是碳基电池,独特的加密点。

江明目前已经将这些关键点,打包给了王阳明。

也就说,不论是谁,要想生产碳基电池,是绕不开夏国新能源产业协会的。

这是王阳明,敢于这么早将碳基电池送到灯国的原因。

甚至于江明怀疑,这不会是王明阳故意在激国际锂电巨头吧。

还真有这种可能。

碳基电池,虽然是夏国研发出来的,但是江明估计,想要垄断这种技术,是不可能的。

要说石墨烯电池,只是改进了一部分,相比于传统的电池,性能高一些,其他锂电巨头好歹还能应付。但是像石墨烯电池这样,高这么多的,也是少见。

这种高,已经达到了产生升级迭代的条件。

传统的锂电池,就像是旧代一般,不适用这个时代,必将被替换。

在这种大潮中,夏国要抓住这种机会,将整个行业做大做强。

至于说垄断,彻底断绝与其他锂电巨头的联系,也不现实。

就像光刻机一般,虽然知道夏国缺少,受制于人,但也没有完全断绝夏国得到光刻机的机会。

当然,最新版的光刻机,你是不用想的,有前代的给你,也是不错的。

这是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双方之间是依存的关系。

碳基电池的红利,肯定是要让一部分给国际锂电巨头的。

夏国的企业,还指望着打开这些国家的市场呢,彻底将他们得罪死,是不明智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江明关心的。

甚至于江明都不知道,自己主导研发了碳基电池,最终能够得到什么。这要看王明阳的安排。

江明相信,以王明阳的为人,定会让自己满意。

在夏国为碳基电池的公布庆祝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卜士顿公司,老白看着手下人送上来的报告,脸色很难看。

本以为拿到碳基电池的实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仿制成功,谁曾想,这才刚开始没多久,技术团队就遇到了麻烦。

“你告诉我,电池根本打不开?”

老白对着手下的人咆哮道。

“是的,我们想尽了办法,但是最终还是找不到打开电池的方法。”

“那就暴力打开,我要看到这款电池的内部结构。”

老白大声地说道。

“可以,暴力打开,极有可能损伤电池的内部结构,造成电池不可逆的损伤,而且再分析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手下这样说道。

“先这样处理,尽可能地保证完整性。这样,你带我去,现在就拆解。”m.

老白内心非常的着急。

要知道,夏国企业既然已经拿出了碳基电池的样品,那就代表着,碳基电池,很快就要量产了。

一旦量产,那他们这些锂电巨头,将很快被市场抛弃。

想到面临的困境,老白坐不住了,去实验室中,盯着技术人员,想要在第一时间拿到数据。

如果说真的没有办法,还是要早点寻求出路。

实验室中,技术人员,正在对碳基电池的样品进行处理。

虽然这种逆向分解开发的工作没有少做,但是碳基电池,卜士顿的技术人员,还是遇到的麻烦。

一般而言,锂电池一旦封装,经过化装这个步骤以后,电池就是带电的。想要再拆解,是极为危险的。

因此,在拆解带电的电池之前,都是先将电池的电完全的放光,让电池不再带电。

这样,即使拆解的过程中,电池发生短路,也不会出现起火冒烟的情况。

第一步是放电,第二步则是将电池的密封性破坏,然后寻找突破口,将电池芯拆解出来。

电池逆向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电池芯的生产工艺,同时分析正极和负极的材料成分,之后寻找类似的材料,做出仿制品。

对于普通的锂电池,拆解起来,可能没有那么麻烦,但是碳基电池吗,卜士顿技术人员愣是没有找到突破口。

成品电池,是一个三面的壳子,只在一面留下入壳孔。在电池芯放入壳体后,将电池封装后,再抽真空注入电解液。

这个过程,要求电池的封装是非常严实的。

一般的封装,是使用密封胶进行封装。

想要拆解的话,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将封口的密封胶,加热到一定的程度,让其密封性弱一些,随后使用专用的工具,将打开其封口。www.

最后将这小小的封口,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完全拆解的目的。

实验室中,会经常地拆解各种的电池,不管是卜士顿自己的电池,还是其他电池厂商的电池,其手法相差不多。

拆多了,对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来说,拆解就不是难事了。

只是这次拆解碳基电池,卜士顿技术人员,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封口。

一般而言,电芯封闭胶,在高温下,肯定是会出现结构变化的。即使不明显,但是通过放大镜,也可以找到。

但是这次,即使将温度提高到200,但还是没找到封口。

就仿佛,碳基电池整个电芯是一体一般,没有任何结构胶松动的痕迹。

“找,仔细找,我就不相信,这个电池,真的是一体的!”

老白对着技术人员有点气急败坏地说道。

“你说,会不会这是密封线啊?”

有技术人员小声地说道。

只见技术人员指着碳基电池的底部,一条小小的缝隙说道。

“瞎说什么,这应该是电池壳体生产的时候,留下的满焊痕迹,不应该是封口的位置。”

旁边的技术人员说道。

“可是你看,这个焊缝这么长,看起来好像啊。”

“咦,还真是啊。”

“不会是生产后,使用焊机,将电池的封口,就这么焊上了吧?”

有技术人员这样猜测道。

还别说,这种猜测,还真有一定的依据。不然也不可能找了这么长时间,都找不到电池的封口。

“把电池的封口,重新在放大镜下成像,对比两者的焊缝。”

有技术主管,这样安排道。

随后,两张焊缝巨大的对比图,就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喏,你们看,电池的壳体上,总共有两道焊缝。这条焊缝,在电池壳体的侧面,按照我们之前的猜测,应该是电池壳体生产时留下的。”

“另外一条焊缝,在电池的底部,焊缝也是挺规整的。”

电镜技术人员,对着众人分析道。

“你们说,会不会侧面的是封口的位置?”

有人开口说道。

“咦,好像还真有这种可能啊。”

经过提醒,众人仔细查看电池的焊缝。

只见侧面的焊缝,相比于底部的,有点外卷,焊接得粗糙一些。至于底部的,显得更加规整一些。

一般而言,外卷的焊缝,温度会更低一些。

这么看来,侧面的焊缝,应该是后焊接的。

因为这个时候,电池的芯体已经入壳,此时在焊接的时候,势必要考虑对电池芯体的保护。

而电池底部的,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此会提高焊接温度,保证最好的焊接效果。

“可是,就这样焊接,即使温度再低,焊接时的温度也有500以上,这样焊接完,里面的芯体还能用吗?”

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只是没有人回答。

电池壳体的密封,都是使用密封胶进行封装的,但是碳基电池,开创性地使用了焊接方式。

众人都知道焊接方式效果好,但是解决不了电池芯体的损伤问题。

这个碳基电池,有点东西。

至于为什么非得要采用焊接方式,这也是挺无奈的。

因为在碳基电池研发的过程中,江明他们发现,传统的密封胶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电池漏液问题。

因为碳基电池的能量密度比较高,相应的电池在充放电的时候,内部的压力会比较大。

虽然有透气阀可以平衡内外部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的传导,也是需要时间的。即使时间再短,但是这种冲击性却是存在的。

时间短,可能问题不大,但是长久的使用,传统的密封手段,会有一定的失效几率。

虽然失效的几率比较低,但是当生产的电池数目多了以后,漏液的电池数目势必会上升。

而漏液问题,是安全性的问题,可能引起包括冒烟起火等在内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解决电池密封的问题,碳基电池团队,特意开发了低温焊接技术。

这种低温焊接技术,是在江明的主导下开发的。不然以现有的技术,是无法研发成功的。

这种焊接技术,可不单单只是设备的改进,还包含相应的焊接剂,以及在电池壳体内部,对于电池芯体保护的措施。

可以说,单单是这个技术,就是开创性的,值得深度地研究。

当然,卜士顿公司对此可是一无所知。

他们只是好奇,夏国工程师是如何解决焊接时,不损伤电池芯体的方案。

既然知道了电池的封口在侧面,是焊接起来的,那么接下来,就是破坏性地拆解了。

卜士顿技术人员,使用切割机,对成品电芯小心翼翼地进行切割。

一般而言,电池的芯体与壳体都是紧密接触的,切割过度的话,极易伤到电池的芯体。

虽然没有着火的风险,但是损伤后的芯体,价值也将大幅度降低。

伴随着切割机的工作,电池的封装口被小心地切割开。伴随着封口的打开,白色的芯体露了出来。

众人看到这,精神一振。

“怎么没有电解液啊?”

相比于众人的振奋,老白有点纳闷地问道。

这么一问,众人反应过来了,是啊,怎么光看到电池芯体,没见到电解液,这有点问题啊。

一般而言,当电池封口被打开后,首先流出的应该是电解液。同时,应该还有刺鼻性的气温。

但是碳基电池就不一样了,不但没有看到电解液,而且一点味道也没有,完全不像是一款电池。

要不是电池是被亲自放没电的,拆解电池的小哥,都有点怀疑电池的真实性了。

接下来,电池的壳体被拆解开了,电池的芯体,被彻底地暴露出来了。

“你们说,这会不会是电解液?”

有技术人员指着包裹在电池表面,一层薄薄的胶状物质,对着众人说道。

只见这层薄薄的胶状,就像是果冻一般,紧紧地固定在电池的极片上,在电池芯体的最外围,还有一些。

这些胶状的物质,是类似半透明的,而且很薄,不注意看的话,真发现不了。

“应该是。这难道是固体电解质?”

有技术人员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猛然说道。

是了,应该是这样了,不然无法解释,碳基电池,为什么没有传统的电解液。

但是问题来了,夏国技术人员实力这么强吗,已经解决了固体电解质的技术难点,而且已经达到了量产的程度?

这有点不可思议啊。

要知道,在锂电池行业,固体电解质的概念虽然早就提出了,但是直到目前,还未有厂家能够量产固体电解质。

固体电解质,被当成解决电池着火的最新方案,一直被反复地提及。只是虽然被提的比较多,但是量产品,却是一直没有见到的。

之前听说耸下公司,做出了类似的样品在验证,但这也只是小道消息,耸下公司,一直没有承认。

卜士顿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但是鉴于研究难度太高,一直也没有什么进展。卜士顿都准备要放弃了。

现在看到实物,那就证明,夏国的企业已经解决了技术难点,固态电解质已经量产。得到这个消息,卜士顿怎么能不心惊。

一时之间,实验室中,众人是沉默不语。

“继续!”

老白脸色阴沉,对着众人吩咐道。

接下来,拆解人员,很熟练地将电池芯从壳体内取出,然后收集电解液的样品,从电池的表面,采集相应的样本。

这些样本,后续将被送去检验,确定样品的成分。

打开电池芯的固定胶带,将其在试验台展开。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接近3米的电池极片。

最上层是正极片,中间是隔膜,最下层是负极片。

在隔膜与极片的接触表面,是薄薄的胶质电解质。

接下来是拍照,对电池的极片进行切割,采集电池极片的信息。同时,使用专门的取样工具,采集浆料的样本,准备进行化验。

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每个角落,都被细致地排查,为后续的复盘提供基础资料。(suya/66/66037/ )

阅读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最新章节 请关注侠客小说网(www.tcknh.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为了彩礼,开局研发石墨烯电池